资源简介 (共30张PPT)新知导入1735年乾隆帝继位,在乾隆帝执政期间,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树,为巩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清朝鼎盛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是在他统治期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也逐步落后世界的浪潮。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也许是对明清历史的最好写照。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无限繁荣,只可惜已然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夜郎自大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近代:指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到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这一时期近代前夜:鸦片战争前夕(1840年)之前,具体指代明清时期学习目标1.分析清朝统治者实施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的原因及历史影响2.从清代人口与土地的发展角度分析清朝社会矛盾尖锐的原因3.探究从生产水平、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等方面,了解清末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认识到近代前夜的民族危机【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分析清朝统治者实施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的原因及历史影响探究从生产水平、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等方面,了解清末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认识到近代前夜的民族危机新知讲解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1.背景1.清朝前期,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仍占主导地位。2.尽管社会上早已出现“工商皆本”的观念,但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1:康熙帝视察苏州后认为:当地从事农业人少,从事工商业的人多,民风奢华.他敦促当地官员努力纠正这种社会现象.雍正帝认为,市场上多一个商人,田地埋在就少一个农民.他多次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材料2:《大清律例》规定,矿冶业只限本州县的人经营,“如有别州县人伙众越境采取,聚至三十人以上”,为首者发配充军。清政府还规定,私人拥有织机不得超过100张,并且每张织机需要纳税银50两,若超过100张织机,则以违反律例来论处,予以惩罚。后来,允许私人拥有织车的数量虽然有所扩大,但仍由官府控制。新知讲解思考:从上述材料来看,清朝统治者对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有哪些担忧。清政府对民间工商业发展所采限的措施会有什么后果。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强化了自然经济形态,导致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压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拉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统治者的担忧工商业发展容易滋生奢华的风气;工商业不生产粮食,却与农业争劳动力;造成人员流动,很难控制管理。后果新知讲解积极影响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①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②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古代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消极影响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古代社会的后期起积极作用为主新知讲解男耕女织彩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西方国家已经迈入工业化的阶段中西逐渐易位新知讲解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观看视频,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由来,并带来了哪些后果新知讲解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以自我供给(根本原因)1.名词解释所谓闭关自守政策,即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明清统治者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禁止同外国互通有无的一种对外政策2.原因2.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主观原因)3.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客观原因)新知讲解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3.表现四口通商,但有严格的限制。(宁波、云台山、漳州、澳门)英商宁波贸易后只留下广州一处通商。广州十三行是唯一被清政府对外贸易机构新知讲解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广州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的商品,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是清廷制定的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据清宫档案记载,1754年到港的船只为27艘,税银仅52万两;1790年,到港船数增至83艘,税银达110万两,至鸦片战争前夕,到港船数年达200艘,税银突破180万两.被誉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中国的对外贸易长期处于出超状态。“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马克思新知讲解观看视频,了解闭关锁国的后果及其影响新知讲解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资料1: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1/3;农业、手工业、贸易、城市发展等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对外贸易长期出超(顺差)。资料2:乾隆帝在答复英国使团通商的请求时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英使马戛尔尼邀请大将军福康安观看自己随行卫队的欧洲火器操法,福康安却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稀罕!”资料1:康乾时期中国实力强盛,传统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经济总量世界领先,对外贸易长期出超(顺差)。资料2:统治者的狂妄自大心理思考:资料1和资料2说明了说明问题?清王朝周边形势险恶,西方殖民扩张的触角已经伸向中国。问题探究资料2:邓小平指出:“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根据资料1资料2,思考闭关锁国政策会产生哪些影响?消极: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不利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积极: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资料1: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新知讲解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在明朝官员中应起了轩然大波,认为:第一,中国应处于图的正中央;第二,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乾隆皇帝盲目自大新知讲解社会危机的表现清朝中期以后,人口的增长造成用地紧缺,而土地却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变成地主的佃户和雇工,向地主交纳高额的地租。很多农民变为流民,以乞讨为生。1.人口的迅速增长与田地的矛盾突出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新知讲解社会危机的表现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但耕地面积并未相应增加。顺治十八年全国人口约1920万,康熙五十年约10000万,乾隆二十七年约20000万,乾隆五十九年约31000万人口增加,使得人均耕地数量不断下降,其次,由于土地兼并严重,也使得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土地兼并严重也是每个封建王朝末期比较突出的特征,为各个朝代的持续统治埋下隐患。)嘉庆朝,很多离乡背井的农民沦为乞丐,数量极大,北京城乞丐就有10万人,嘉庆元年一个冬夜,露宿街头被冻死的竞达8000人。新知讲解社会危机的表现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吏为了求得升迁或自保,千方百计地利用官场上的各种关系,贿赂上级,结党营私。乾隆以后,贪风更盛,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各级官吏为了一己之私,想尽办法中饱私囊,对上蒙骗朝廷,对下敲诈民众2.官场腐败清朝从乾隆末年开始有衰落的现象,乾隆六下江南,并仿制江南园林广修园林,劳民伤财,开支十分巨大,每次南巡,历时四五个月,随驾官兵一般是3000名左右,使用马匹近6000和船四五百只,还有几千名役夫,用掉了上百万银两,还给民间带来了极大的骚扰。新知讲解社会危机的表现嘉庆帝没收了他的全部家产,民间就一直流传着“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可见其家产数目之惊人。2.官场腐败据《清朝野史大观·和珅家财》等野史记载,和珅总财产是''二十亿两有奇政府岁入七千万,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阁臣,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税(岁)入而强”.薛福成在《庸庵笔记》中提供的数额是二亿三千万两.副都统萨彬图力陈“和珅家产甚多,断不止此查出之数”。3.各族人民起义不断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新知讲解画面一: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正在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对比东西方近代前夜历史经济新知讲解画面二:当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独揽大权,雍正皇帝君临天下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政治新知讲解对比东西方近代前夜历史画面三:当乾隆傲慢地拒绝英国通商要求,正在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而沾沾自喜时;西方的殖民者早已踏上殖民扩张的征途,正在掠夺金钱,贩卖奴隶,开辟市场,力图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奴隶买卖园外交新知讲解对比东西方近代前夜历史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落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思想文化新知讲解对比东西方近代前夜历史课堂小结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课堂练习1.《中国历史十五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A.闭关锁国B.休养生息C.轻徭薄赋D.重文轻武2.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国政府曾颁发给部分商人海外渡航证明书。这说明当时清政府()A.严格管制对外贸易B.积极发展对外贸易C.废止重农抑商政策D.服从于列强的侵略AA课堂练习3.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有()①西方国家不断的侵华行为②清政府政治统治腐败黑暗③重农抑商扼杀经济活力④文化专制束缚人们的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尽管从中国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看,明清农耕文明的繁盛超越前代,但横向比较,清前期的中国已经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落伍。导致其落伍的主要原因是()A.倭寇入侵B.闭关锁国C.八股取士D.文字狱BB课堂练习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材料二: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货物哉。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统治前期的什么统治政策?(2)实施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3)这一政策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危害是什么?闭关锁国政策原因:①盲目自大或夜郎自大;②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受到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频繁的交流会引起统治的不稳。这一闭关锁国的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社会原有较世界先进的科技没有向前发展,最后反倒落后之,最终导致一百多年挨打屈辱的历史。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二目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练习)一、单选题1.根据正反方观点,推断该辩论赛的主题是(???)???正方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反方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国家的闭塞。A.?重农抑商???????????????????????????B.?对外开放???????????????????????????C.?闭关锁国???????????????????????????D.?文化专制2.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旧传统的新变化。在经济领域的新变化表现为(??)A.?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B.?甘肃、四川等地区出现茶马贸易C.?东南沿海实行严厉海禁政策,禁止对外贸易????????D.?江南地区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3.马戛尔尼在日记中写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烂不堪的旧船。”下列社会现象如他所说的有(??)①中国政府官员贪污成风②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③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④乾隆末年,中国工业化水平与欧洲相当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在评论清朝时期的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他们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A.?关注民生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C.?禁绝对外贸易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5.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清朝处于乾盛世??????????B.?中国经济领先英国??????????C.?清朝皇帝夜郎自大??????????D.?中国推行开放政策6.《竹枝词》中出现“十三行畔搬洋货,如看波斯进宝图”景象的城市是(???)A.?上海?????????????????????????????????????B.?厦门?????????????????????????????????????C.?天津?????????????????????????????????????D.?广州7.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出现危机的表现有(??)①军机处的设立????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③闭关政策的实行??④八股取士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当时中国的经济主体仍是(????)A.?商业??????????????????????????????????B.?手工业??????????????????????????????????C.?农业??????????????????????????????????D.?工商业9.明清时期出现的盛世繁华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这些危机包括(??)①皇权高度强化???②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联系密切???③国家日渐闭关自锁???④西方人开始将寻求财富的目光投向中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二、材料分析题10.中国崛起之路,曲折而又艰辛,历史上的经验,值得借鉴。材料一: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主要是丝绸、纸张、陶瓷……,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巩固了中国在南方的力量,并通过陆路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中国不仅高度开放而且迎来了一个贸易和工业不断增长的时代。……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虽然这次与前两次相比有些逊色,中国强力量仍给这一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材料二: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冶三世信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材料三:明清时期,西方国家已经在为人权而战而“古老的中国仍沿着原来的轨道前进”,导致近代前夜的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危机。(1)据材料一,请你举一例中国在第三次崛起中对国外有强大影响并在世界范围居先进地位的历史事件?(2)根据材料二,想一想清朝采用了哪种对外政策?对此政策你有何评价?(3)根据材料三,请你列举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4)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材料二: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货物哉。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统治前期的什么统治政策?(2)实施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3)这一政策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危害是什么?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材料二:(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材料三:图一图二(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比较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2)材料二评述的是清朝时实行的什么政策?材料中“仅限于□□一处口岸”空缺处所指的口岸名称是什么?(3)材料三图片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创立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到了明清发生什么变化?(4)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和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与世界有关系吗?这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有什么启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2.D3.B4.D5.C6.D7.D8.C9.A二、材料分析题10.(1)郑和下西洋(2)闭关锁国(闭关自守、闭关政策)积极: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消极: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3)政治上,君主专制统治,政治腐败。思想文化上,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实行思想文化专制(4)坚持对外开放,完善民主政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经济建设(两方面即可)11.(1)闭关锁国政策或闭关自守政策。(2)实施这一政策的原因是①盲目自大或夜郎自大;②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受到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频繁的交流会引起统治的不稳。(3)这一闭关锁国的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社会原有较世界先进的科技没有向前发展,最后反倒落后之,最终导致一百多年挨打屈辱的历史。12.(1)丞相制度废除,内阁制建立;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政策:闭关锁国;广州。(3)隋朝,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八股取士。(4)有关系。启示: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政治要实行民主政体,经济上要对外开放,主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完善教育体制,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清朝闭关锁国带来的后果_标清.mp4 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二目 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练习).doc 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二目 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课件).pptx 闭关锁国(乾隆王朝片段).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