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放大镜 王宏斌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说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2.能说出放大镜的用途。 科学探究 1.能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外部形态。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3.能与同学讨论、交流放大镜的用途。 科学态度 1.能对放大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能如实地讲述观察到的现象。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水、社会与环境(STSE) 1.了解工具是我们学习科学的好帮手。 2.了解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帮助 重点难点 重点: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和用途。 难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 教学准备 放大镜、带盖的瓶子、水。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会了如何使用自己的感官来研究科学。出示一张印有非常小的字的纸张 师:“同学们你们能看见老师这张纸上写了什么吗?” 师:“那是不是因为离得远呢?”找一个近处的学生看一看,依然看不清。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工具,我借给他使用”同学看清并读出来。 这样就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放大镜。 【自主体验,合作探究】 活动一: 师:在学习使用放大镜前我们要先了解放大镜的组成。 PPT展示放大镜的结构 镜柄、镜框、镜片 特别强调镜片的特殊性,这里可以与玻璃窗进行对比。总结出玻璃窗是平面,而放大镜的镜片是由中心向四周逐渐变薄的,截面是个弧形。 活动二: 在了解了放大镜的结构后,你知道该应该怎样用手拿放大镜了吗?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使用放大镜呢?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同学回答预设: 拿着镜柄,对着物体看。 拿着镜柄,来回移动,再观察。 总结方法: 眼睛和物体都不动,移动放大镜直到图像大又清楚为止。 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到图像大又清楚为止。 使用小窍门:调整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 使用口诀: 放 大 镜 圆 又 圆, 镜 框 里 面 包 镜 片。 对 着 物 体 仔 细 瞧, 细 微 之 处 看 得 清。 活动三 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很多东西,出示图片:比如看不清的小花,帮助老人看报纸,考古学家考古等等。 师:现在同学们拿起手中的放大镜观察身边的事物,看看你都能找到哪些平时不注意的细微之处。 找同学汇报 使用放大镜前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老师总结 【分析比较,归纳概括】 1、调整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 2、不要将放大镜对着太阳,小心烧伤,或者引起火灾 【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自制放大镜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放大镜,露珠大家都见过么?大家早上的时候可以注意观察下,或者课下可以在植物上洒点水观察一下。 灌满水的玻璃瓶大家见过么? 课件展示 出示实物。 大家在课下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放大镜,观察一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