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全科)

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
一、不定项选择题: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选的不全得2分。
1、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作出了贡献.下列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出了右手螺旋定则
D.库仑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到了真空中点电荷相互作用规律
2、如图所示,A和B两物块的接触面是水平的,A与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固定斜面匀速下滑,在下滑过程中B的受力个数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木块A和B,用一个劲度系数为k轻质弹簧连接,最初系统静止,现在用力缓慢拉A直到B刚好离开地面,则这一过程A上升的高度为( )
A. mg/k
B. 2mg/k
C. 3mg/k
D. 4mg/k
4、图甲为一消防队员从一根固定的竖直金属杆上由静止滑下,消防队员受到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经2.5 s落地.已知消防队员质量为60 kg,g=10 m/s2.在消防队员下滑的过程中,其运动图象应为( )
5、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依-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 km处发生碰撞.碰撞过程中产生大量碎片.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 B.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
C.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 D.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6、汽车的质量为m,额定功率为P ,运行时的摩擦阻力恒定为f ,当这辆汽车在倾斜角为θ的斜面上向上运行时,最大速度为( )
A. P/(mgsinθ+f) B. P/(mgsinθ-f) C. P/mg sinθ D. P/f
7、如图是两等量异种点电荷,以两电荷连线的中点O为圆心画出半圆,在半圆上有a、b、c三点,a、c分别为半圆与两电荷连线的交点,b点在两电荷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a、c两点的电势相同
C.正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D.将正电荷由O移到b电场力做正功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和电压表V均可视为理想电表,现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B.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C.小灯泡L变亮
D.电容器C上电荷量减小
9.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于1932年发明的回旋加速器,应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特点,能使粒子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经过电场的多次加速获得较大的能量,使人类在获得较高能量带电粒子方面前进了一步。如图所示为一种改进后的回旋加速器示意图,其中盒缝间的加速电场场强大小恒定,且被限制在A、C板间。带电粒子从P0处静止释放,并沿电场线方向射入加速电场,经加速后再进入D形盒中的匀强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这种改进后的回旋加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每运动一周被加速一次
B.PlP2=P2P3
C.加速粒子的最大速度与D形盒的尺寸无关
D.加速电场方向不需要做周期性的变化
10、正方形线框abcd边长为L,条形磁场的宽度也为L,现使线框匀速向右通过条形磁场,关于线框ab与bc边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与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边受安培力取向上为正,bc边受安培力取向右为正)( )
A B C D
11、如图所示,两个半径相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分别竖直放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中,轨道两端在同一高度上。两个相同的带正电小球(可视为质点)同时分别从轨道的左端最高点由静止释放,M、N分别为两轨道的最低点,则( )
A.两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的速度vM>vN。
B.两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的速度vMC.两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NM>NN
D.两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NM12、如图所示,虚线两侧有垂直线框平面磁感应强度均为B的匀强磁场,直角扇形导线框半径为L、总电阻为R,绕垂直于线框平面轴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线框从图中所示位置开始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线框内感应电流的有效值是( )
A. B. C. D.
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5分。
13、(每空2分,共6分)某同学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L=________cm;用螺旋测微器测物体的直径D=__________mm
某同学先后用多用电表欧姆挡的×1k ,×100两挡位测电阻值时,表盘上指针分别如图所示,则所测电阻为_______________Ω
14、(共9分)要测量电压表V1的内阻Rv,其量程为2 V,内阻约2 kΩ.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约0.1 Ω;
电压表V2,量程5 V,内阻R1=5 kΩ;
定值电阻R2,阻值为R2=3 kΩ;
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100 Ω
电源E,电动势6 V,内阻约0.5 Ω;
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1)(2分)有人拟将待测电压表V1和电流表A串联接入电压合适的测量电路中,测出V1的电压和电流,再计算出Rv.该方案实际上不可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某同学选择电压表V2后,自己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V1内阻RV的实验电路,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则被测电压表V1应接在电路中的_________(填“A”或“B”)处.
(3)(2分)实验的实物连线如图2所示,还有两根导线没有接好,请在实物图上画出应接的导线.
(4)(3分)实验中电压表V1读数U1,电压表V2的读数U2,试写出计算电压表V1内阻Rv的表达式Rv=_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三、计算题:共3小题,共47分。
15、(12分)如图所示,质量M=1 kg,长L=l m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若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8 N,则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
16、(18分)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离子从P(0,h)点沿x轴正方向射入第一象限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并沿着y轴负方向垂直进入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沿x轴负方向),然后离子经过y轴上的M(0,-2h)点,进入宽度为h的无场区域,如图所示,再进入另一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最后回到P点。不计重力,试求:
(1)初速度v0
(2)电场强度E
(3)从P点出发到再次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
17、(17分)两根相距为L=1m的足够长的金属导轨如图所示放置,一组导轨水平,另一组平行导轨与水平面成37°角,拐角处连接一阻值为R=1Ω的电阻。质量均为m=1kg的金属细杆ab、cd与导轨垂直接触形成闭合回路,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导轨电阻不计,两杆的电阻均为R=1Ω。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T,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当ab杆在平行于水平导轨的拉力作用下沿导轨向右匀速运动时,静止的cd杆所受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求此拉力的功率。(重力加速度g=10m/s2. 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三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D B B C D A AC AB AD C AC B
13、3.035 3.205至3.208 2800
14、(1)电流表读数过小
(2)A
(4)
15、 3分 a1=2m/s2 1分
3分 a2=4 m/s2 1分
3分 t=1s 1分
16、 (1) 如图 2分 1分
(2) 1分
1分
1分
1分
(3) 1分 1分
1分
1分
θ=45°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7、
3分
2分
I=20A 1分
4分 v=60m/s 1分
3分
3分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生物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90分
一、选择题(1-25每题1分,26-30每题2分,共计35分)
1.下列物质合成时,均需要模板的是 ( )
A.磷脂和蛋白质 B.生长激素和受体 C.性激素和胰岛素 D.DNA和酶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是膜的组成和结构的相似性
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C.细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膜、核糖体、DNA、RNA
D.细胞核能贮存遗传信息,也能对细胞的新陈代谢起调控作用
3.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植物根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B.甘油容易通过细胞膜,是因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细胞器膜和核膜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
D.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特异性,是因为B细胞膜上具有结合特定抗原的载体
4.下列没有涉及到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的是 ( )
A.花粉与柱头相结合
B.高等植物细胞间依靠胞间连丝相互交换某些物质
C.甲状腺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D.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
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D.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DNA解旋酶
6.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图1中c阶段用X射线照射可诱发基因突变,d阶段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图2中的温度在b时酶分子结构没有改变、活性较低
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含量下降
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不同的
7.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bb:AAbb=1:1,且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个体之间能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
A.1/2 B.5/8 C.1/4 D.3/4
8.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 ( )
9.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多室为显性,植株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三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三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育种工作者用纯合红色两室矮茎番茄与纯合黄色多室高茎番茄杂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F2代中的表现型共有8种 B.F2代中的基因型共有16种
C.三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F1可产生8种不同基因组合的配子
10.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及受精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基因型为AaBb(独立遗传)的雄性动物,其精巢内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基因型
AB、ab或Ab、aB
B.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错乱,产生了一个AAaY的精子,则其它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Y、Xb、Xb
C.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果蝇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一定含有两条Y染色体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维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
11. 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你认为对杂交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F1中无论雌雄都是红眼正常翅 B.F2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中的父本
C.F2雄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 D.F2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共有12种
12. 如图为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编码翅结构的基因的碱基比例图。两者体现的区别如下:基因1来源于具正常翅的雌性个体的细胞,基因2来源于另一具异常翅的雌性个体的细胞。据此可知,翅异常最可能是由于 ( )
A.碱基对的增添 B.碱基对的替换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结构变异
13. 右图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与该细胞活动关系密切的激素是雄性激索
B.该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3个DNA分子
C.若①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则b一定是基
因突变导致的
D.该细胞分裂结束产生4个精细胞
14.下图表示基因决定性状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①Ⅰ过程需要DNA链作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葡萄糖为其直接供能 ②Ⅲ过程可以表示酪氨酸酶与人类肤色的关系 ③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出现的根本原因是Ⅱ过程中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④某段DNA中的基因发生突变一定会导致该基因所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⑤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其多倍体植株细胞内Ⅰ与Ⅱ的过程一般更旺盛 ⑥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择,是由于重组性状在F2个体发育中,经Ⅰ、Ⅱ、Ⅲ过程后才表现出来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
15. 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所产生的♀♂配子间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 ( )
A.♀=♂   B.♀A∶♂a=1∶1  C.♀A∶♀a=1∶1  D.♀>♂
16.下图是甲、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染色体数与图示相同的甲、乙两种生物体
细胞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 )
A.甲:AaBb 乙:AAaBbb
B.甲:AaaaBBbb 乙:AaBB
C.甲:AAaaBbbb 乙:AaaBBb
D.甲:AaaBbb 乙:AAaaBbbb
17.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由③到④过程一定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由⑤×⑥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由③到⑦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18.在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培育抗虫棉和培育能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都是通过基因工程实现的
B.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此育种原理最大的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培育青霉菌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
D.培育无子西瓜和培育无子番茄的原理相同
19.某农科所通过如右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小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a 过程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a 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只作用于萌发的种子
D.b 过程需要通过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20.普氏野马重归自然的实验,标志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已经从单纯的物种异地保护阶段迈向物种回归自然阶段。有人预计,数年后,这些野马将发展成为一个野生种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增加
B.野外的普氏野马某些基因的频率将会发生定向变化
C.野外的普氏野马有助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增强
D.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生殖隔离
21. 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
A. 43% B. 48% C. 52% D. 57%
22.下图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2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他若干物种的进化
B.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24.以下关于“同位素标记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3H标记的尿苷提供给植物,一段时间后,只有分生区可检测到放射性
B.用H218O浇灌植物一段时间后,可在 O2中可检测到放射性
C.用15N标记某精原细胞的全部DNA,放入含14N的培养液中让其完成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精细胞中有50%是有放射性的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5. 有关下图所示生物学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出现的频率,A点比B点高
B.乙图中,该病的致病基因只可能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丙图中,植物净光合作用最高点所对应的温度就是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D.丁图中,曲线表示动物肌肉细胞内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26.下图表示同一生物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仅画出部分染色体),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若图①是某正常男孩,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为24种,数目为92条
B.等位基因分离不可能发生在图④,但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②的下一时期
C.图③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之比为1:2:2,该图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好的时期
D.图②、图④所示过程仅发生在某些器官中,图②分裂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27.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28.下列据图所作的推测,错误的是 ( )
A.基因组成如甲图所示的两个亲本杂交产生AaBB后代的概率为1/8
B.如果乙图表示细胞中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则②表示氧元素
C.丙图表示某家庭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如5号女儿患病,那么3、4号异卵双生兄弟相同基因型概率为4/9
D.从丁图DNA复制可看出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29. 下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体液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C6H12O6→CO2+H2O”可发生在③中
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
C.图中②③构成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30. 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 ( )
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 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 ③血糖含量过 高 ④淋巴循环受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55分)
31.(10分)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下面右图中A、B、C表示三种体液,①②③表示某些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
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环境通过 调节实现相对稳定。
(2)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 (用图中字母或序号表示)。
(3)如果左图中①为淀粉,当正常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发生了③与②之间的转换,则③表示 ,此时 (激素)分泌量会降低。
(4)A的渗透压主要通过 维持。
(5)右上图中能将物质释放到内环境中的是图 ,释放的物质有 (至少举两例)。
(6)调节细胞甲内环境的细胞器是 (填名称);将上图甲乙丙三种细胞分别置于清水中后的形态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
32.(10分)回答下列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问题:
(1)在验证还原性糖的实验中,选择甘蔗为生物材料,实验过程和方法规范,但没有观察到相应的颜色变化,原因可能是 。
(2)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图像后换上高倍物镜,经调节形成清晰图像,但没有观察到中期图像,原因是 。
(3)“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使用过氧化氢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其原因是 。
(4)某同学欲探究当地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对生物染色体变异有无影响,请你利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帮助该同学提出一个研究课题: 。
(5)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扩散最快的一条色素带呈 色,该色素主要吸收 光,该色素分布在 上,在该结构上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
(6)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 来予以确定,人类骨骼肌的无氧呼吸总反应式为 。
33.(13分)回答下列有关育种的问题
I.(11分)小麦品种是纯合子,控制小麦高杆的基因A和控制小麦矮杆的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小麦抗病的基因B和控制小麦感病的基因b是一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 若要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所选择亲本的基因型是 ;确定表现型为矮杆抗病小麦是否为理想类型的最适合的方法是 。
(2) 某同学设计了培育小麦矮杆抗病新品种的另一种育种方法,过程如右图所示。其中的③表示 技术,④应在甲植株生长发育的 时期进行处理;乙植株中矮杆抗病个体占 。
(3)自然情况下,A基因转变为a基因的变异属于 。
(4)为探究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某同学首先采用适当的方法使小麦根尖细胞染色体的DNA全部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标记,然后转移到不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基培养,观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标记情况。
① 对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进行观察时,常选择有丝分裂 期的细胞。
② 转移培养基培养后,细胞第一次有丝分裂的染色体的标记特点是 ,细胞第二次有丝分裂的标记特点是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的 被标记。
(5) 小麦与玉米杂交,受精卵发育初期出现玉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全部丢失的现象,将种子中的胚取出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是小麦 植株。
(6)两种亲缘关系较远的植物进行杂交,常出现子代不可育现象,这时可用 进行处理。
II.(2分)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若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地上部分,则该西瓜植株根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 。
(2)在自然状态下,若二倍体西瓜细胞的基因型由AaBb变为ABb,说明发生了 。
34.(12分)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乙是两种遗传方式不同的遗传病,与甲病相关的基
因为B、b,与乙病相关的基因为D、d。请据图回答。
(1)甲病最可能属于 染色体上 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Ⅱ4的基因型为 ,Ⅲ2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
(3)若Ⅲ4与Ⅲ5婚配,其后代患病的概率为 。
(4)已知某地区人群中基因d的频率为99%,Ⅲ6和该地区表现型与其相同的一女子婚配,则他们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
35.(10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I.(4分)
地雀喙的形状及深度大小与其食性有关,喙小的个体只适合于食小坚果,喙大的个体容易咬开大坚果,也食小坚果。下图为某海岛上地雀喙的形状及深度在1975到1978年之间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1)自1976年6月至1978年1月,该地雀种群数量下降了约1000个,导致数量下降的环境因素是
      。
(2)食物主要是大坚果时,有利变异是   ,若要证明喙的特征是可遗传的,还应做    实验。
(3)试分析地雀喙深度变化的因果关系:     (填序号顺序)。
①喙产生适应性变化的类型生存机会增加
②气候变化导致雨量的变化
③种子的丰度的变化,坚果的平均大小与硬度的变化
④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喙产生适应性变化的类型的基因频率相对有所增加
II.(6分)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1)自然界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 。
(2)右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 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时,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 。
高三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1-25每题1分,26-30每题2分,共计35分):1-5DBDDC 6-10ABBBC 11-15BCACC 16-20CADDB 21-25BDBBD 26-30DDCBC
二、非选择题(55分)
31.(10分)除注明外,每题1分
(1)神经、体液、免疫(2分) (2)A C(3)肝糖原(或非糖物质) 胰岛素 (4)蛋白质 氯化钠 (5)乙 抗体、生长激素、胰岛素(答案合理即给分) (6)液泡 乙
32.(10分)每空1分 (1)甘蔗不是还原糖 (2)换高倍镜之前,没有把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3)过氧化氢的分解本身受温度影响(4)探究废水对洋葱染色体变异的影响(是否有影响)(5)橙黄色 蓝紫光 类囊体膜 光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 (6)酒精 总反应式(略)
33.(每空1分,共13分)I.(1)AABB aabb,自交,看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2)花药离体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 幼苗 1/4(3)基因突变 (4)①中 ②每条染色单体都被标记 其中一条 (5)单倍体 (6)秋水仙素(植物体细胞杂交)II.(1)2N 缺失1条染色体
34. 每空2分,共12分 (1)X 显 (2)ddXbY 1/2 (3)1/2 (4)33/199
35.10分 I.(每空1分,共4分)(1) 种子的丰富程度降低和坚果大而硬的比例上升(答对1项即可)(2)喙大 杂交 (3)②③①④ II.每空2分,共6分(1)生存斗争 (2)① ③



④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Cl-35.5,F-19,Si-28,Na-23,Mg-24,K-39,M n- 55, Fe-56 ,Cu-64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B. 化学反应过程中,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时,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即为0
C.形成化学键吸收能量,破坏化学键释放能量
D.若化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mol氯气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
B.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C.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A个
D.含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片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一定能产生NA个SO2气体分子
3.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铜催化下,用加热的方法检验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
B.实验室中用水浴加热的方法制备乙酸乙酯
C.为便于观察和使用,将氯水、氨水、双氧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D.家庭中可用尿糖试纸检测尿液中的糖含量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D、T属于同位素,H2、D2、T2属于同素异形体
B.氯水、氨水、王水是混合物,水银、水玻璃是纯净物
C.HCl、NH3、BaSO4是电解质,CO2、Cl2、CH3CH2OH是非电解质
D.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时NaCl溶液的KW
B. 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 + I2 + 2H2O = SO42- + 2I- + 4H+
C. 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Na+ 、HCO3-、AlO2— 、NO3—
D. 100℃时,将 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
6. 在一种酸性溶液中存在NO3-、I-、Cl-、Fe3+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单质被还原,由此可推断该溶液中 ( )
A.一定含有I-,不能确定是否有Cl— B.一定含有NO3-
C.不含有Fe3+ ,一定含有Cl— D.一定含有I一、NO3-和Cl—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加碘食盐中添加碘酸钾而不用碘化钾,是因为碘酸钾能溶于水而碘化钾难溶于水
C. 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D.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
8. 常温时,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将0.2 mol L-1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 mol 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pH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2c(OH一)+c(A一)=2c(H+)+c(HA)
B.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Cl-、OH-、NH4+、H+,则离子浓度不一定是
c(Cl-)>c(NH4+)>c(H+)>c(OH-)
C.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等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2c(R2-)+c(HR一)=c(Na+)
D.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 L-1,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9.下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
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
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
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
C.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10. 下列有关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 ,则对应的化学反应可以表示为:
2CO2( g) + 6H2(g) CH3CH2OH(g) + 3H2O(g)
B.将某浓度氢氟酸溶液升高温度,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将变大
C.常温下,向纯水中加入碳酸钠,水的电离程程度变大,Kw变大
D.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有关,随温度的升高,K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或者不变
11. 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该温度下,将pH=4的溶液与pH=9的NaOH溶液混合并保持恒温,欲使混合溶液的pH=7,则稀硫酸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 )
A.1∶10 B.9∶1 C.1∶9 D.99∶21
12. E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M是E的气态氢化物,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气体M存在如下关系:xM(g)Mx (g),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F(HF)2
B.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3.3
C.t1时刻,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molM,重新达到平衡时,将增大
D.M的沸点比同主族下一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低
13. 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条件关于离子共存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3+、Na+、Cl-、SO42
B.b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H4+、Ba2+、OH-、I-
C.c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Ba2+、Cl-、HCO3-
D.d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K+、SO32-、Cl—
14. 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2H2(g) + O2(g) === 2H2O(g) △H=-483.6kJ/mol,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B. 已知C(石墨, s) === 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 HCl(aq) === NaCl(aq) + H2O(l) △H=-57.4kJ/mol
D.已知2C(s)+2O2(g) ===2CO2(g) △H1
2C(s)+ O2(g) ===2CO(g) △H2 则△H1>△H2
15. 已知化学反应A2(g) + B2(g) === 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kJ热量
B. 该反应热△H=+(a-b)kJ/mol
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断裂1molA—A和1molB—B键,放出akJ能量
16. 将足量的BaCO3分别加入:
①30mL水 ②10mL0.2mol/LNa2CO3溶液
③50m L0.01mol/LBaCl2溶液 ④100mL0.01mol/LHCl溶液
中溶解至溶液饱和,请确定各溶液中Ba2+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④①③②   D. ②①④③
17. 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4I(s) NH3(g)+HI(g);②2HI(g) H2(g)+I2(g)
达到平衡时,c(H2)=0.5 mol/L,c(HI)=6 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A.49 B.16 C.36 D.42
18. 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是一种生物活性化合物。下列有关霉酚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17H20O6
B. 该物质能发生加成、取代、加聚等反应
C. 该物质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 一定条件下,1 mol霉酚酸最多可与2 mol NaOH反应
19.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馏煤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
B.用于奥运“祥云”火炬的丙烷是一种清洁燃料
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D.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20. 阿斯巴甜(Aspartame,结构简式如图)具有清爽的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式为:C14H18N2O5,阿斯巴甜属于蛋白质
B.阿斯巴甜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阿斯巴甜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D.阿斯巴甜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21.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 CO2通入1 mol L-1100氢氧化钠溶液中:
CO2 + OH- = HCO3-
B.硝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 4NH3·H2O = AlO2- + 4 NH4+ + 2H2O
C.Na2S水解: S2-+ 2 H2O H2S + 2OH-
D.等物质的量的NH4HCO3与NaOH在溶液中反应:
NH4+ + HCO3- + 2OH- = CO32- + NH3↑+ 2H2O
22. 下列化学原理表述正确的是 ( )
A.氢硫酸溶液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H+浓度增大
B.同体积同pH的盐酸和醋酸与足量的锌反应,醋酸的反应速率快,生成H2的物质的量多
C.NaHCO3溶液不显中性的原因:
HCO3-+H2OCO32-+H3O+
D.Na2CO3溶液中满足:
2c(Na+)=c(CO32-)+ c(HCO3-)+ c(H2CO3)
23. 在一个可以加热的密闭容器中,加入Na2O2和NaHCO3各0.5mol,将容器加热至400℃,待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则容器中剩余的固体是( )
A.Na2CO3 B.Na2CO3和Na2O2 C.NaOH D.Na2CO3和NaOH
24.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
化合物 A B C D
Y CO2 Fe2O3 C2H5OH FeCl3
W MgO Al2O3 C2H5ONa CuCl2
25.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 0.1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t0~tl阶段的c(B)变化未画出]。乙图为t2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且互不相同,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B的转化率不变
B.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降低温度
C.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mol
D.若t5~t6阶段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非选择题(50分)
26. (15分)Ⅰ.在一个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 (g) + bB(g) pC(g) △H= 反应情况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n(A)/( mol) n(B)/( mol) n(C)/( mol)
0 1 3 0
第2 min 0.8 2.6 0.4
第4 min 0.4 1.8 1.2
第6 min 0.4 1.8 1.2
第8 min 0.1 2.0 1.8
第9 min 0.05 1.9 0.3
请根据表中数据仔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第2min到第4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 mol L-1 min-1
(2)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在第4min到第6min时处于平衡状态,若在第2min、第6min、第8 min时分别改变了某一个反应条件,则改变的条件分别可能是:
①第2min 或 ;
②第6min ;
③第8 min 。
(3)若从开始到第4 min建立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5.92kJ则该反应的△H= 。
(4)反应在第4 min建立平衡,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
Ⅱ.已知:常温下,A酸的溶液pH=a, B碱的溶液pH=b
(1)若A为盐酸,B为氢氧化钡,且a=3,b=11,两者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为 。
A.大于7 B.等于7 C. 小于7
(2)若A为醋酸,B为氢氧化钠,且a=4,b=12,那么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
mol L-1,B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 mol L-1。
(3)若A的化学式为HR,B的化学式为MOH,且a+b=14,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混合溶液中必定有一种离子能发生水解,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7.(10分)A、B、C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右图:
A
B C
(1)A与C形成的液态化合物是常见的重要有机溶剂,则
A、B、C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
的顺序是: > > (用化学式表示)。
(2)X、Y为B、C两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标准状况下,X的密度为3.17g L-1。Z是一种化合物,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室温下0.1 mol L-1Z水溶液pH=13。X、Y、Z有如图转化关系:
①写出X与Z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已知丙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丁的化学式为 ,丁的水溶液pH>7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将20mL0.5mol/L丙溶液逐滴加入20mL0.2mol/L KMnO4溶液(硫酸酸化)中,恰好褪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8.(11分) 草酸晶体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2C2O4·xH2O,为测定x值进行下列实验:
(1)称取W g草酸晶体,配成100.00 mL溶液。
(2)取25.00 mL所配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后,用浓度为a mol·L-1KMnO4溶液滴定。
KMnO4+H2C2O4+H2SO4→K2SO4+MnSO4+CO2↑+H2O(未配平)
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1)中,为配制准确的草酸溶液,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2)中,滴定时,KMnO4溶液应盛在___________中(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③若滴定用的KMnO4溶液因放置而变质,浓度偏低,则根据实验求出的x值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④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若滴定终点时,共用去KMnO4溶液V mL,求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及x的值:
, .
29.(14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计算。实验中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 。
(2)方案二: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实验前应先________________。分液漏斗中应该装___________(填“盐酸”或“稀硫酸盐”)。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除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称________装置(用字母表示)前后质量的变化;
③根据此实验得到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该缺陷是 。
(3)方案三:称取一定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
①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加入试剂改为氢氧化钡,已知称得样品9.5g,干燥的沉淀质量为19.7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哈六中高三期末考试化学答案(评分细则)
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C D D B A D D D B B C D C B B D D A C A B D D A
26.(15分)
Ⅰ、(1)0.1(2分)
(2)①使用催化剂 升高温度 ②增大B的浓度 ③减小C的浓度(每空1分,共4分)
(3)-393.2kJ/mol(2分) (4)2.22(2分)
Ⅱ、(1)B (1分) (2)1×10-10 1×10-12 (每空1分,共2分)
(3)M+ + H2OMOH + H+(2分)
27.(10分)每空2分,共10分
(1)HClO4>H2SO4>H2CO3
(2)①Cl2 + 2OH- = Cl- + ClO- + H2O ②K2S S2- + H2OHS- + OH-
③5SO32- + 2MnO4- + 6H+ = 5SO42- + 2Mn2+ + 3H2O
28.(11分)
⑴容量瓶、烧杯、玻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量筒(每写出3个即给一分)(2分)
⑵酸式滴定管 (1分)
⑶偏低 (2分)⑷溶液颜色变为紫色(2分) ⑸0.1aV (2分) (50W/9aV)-5(2分)
29.(14分)
方案一:(1)保证NaHCO3全部分解(2分)
方案二:(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分) 稀硫酸(1分)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CO2进入C管被吸收(2分)
②C(1分) ③A、B装置中存在较多的CO2, 未被C吸收(1分)
方案三:
(3)①玻璃棒(1分)
②取少量滤液,再滴加BaCl2少许,如无白色沉淀说明沉淀完全(2分)
③55.8%(2分)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娱乐比重
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会有以娱乐为主的行业。我们不妨称之为娱乐业。但娱乐业在正常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应占多大比重?应居于什么样的地位?尤其是应作出怎样的价值认定?这里头的讲究可就大了。
据说中国古代的《诗经》所收录的诗在当时都是能唱的,其功能之一是“侑酒”,即让王公大臣、达官贵人取乐。但所唱的那些内容,又并不是为逗乐而逗乐的,其中不乏斥政、哀民的内容,所以后来儒家将《诗经》定为五经之首。加上《诗经》有文化含量、文化品位,不同于人人都能唱的通俗歌曲,所以其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占的比重不太多。
解放前,艺人的地位很低,被人鄙夷为“娼优”。这是不公正的,也绝对是一种偏见。后来文人、艺人的地位大大提高,被誉为文艺工作者。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文艺很尊重,并强调其功绩,但又断然认为不能把文艺抬高到不适当的地位。连严肃的、有价值的文艺都不应被抬高到不适当的地位,那些专门取乐、专门搞笑的艺人呢,似乎就更不应当被捧为世上最尊贵、最有威风的人了。为什么?原因之一便是:一个社会若是成了演唱的盛世、说笑的盛世、耍闹的盛世,注定会导致真正的社会文明的虚弱化,泡沫化,浮躁化。
然而今天,中国的娱乐业之火,堪称空前。若是对国人特别是青少年提问:“你认为今天最值得崇拜的名人、贵人是谁?”我看十之八九的回答,其一便是演艺明星!与之并列的,也无非是高官、富豪之类。而明星们所操的主业,又侧重于娱乐。在文艺界之中,为什么京剧拼不过现代的通俗歌曲?因为京剧从属于文化,从事京剧事业的人需要去背诵带有古文意味的唱词,需要苦练合于章法的唱、念、做、打功夫。此外,京剧剧本中的内容,主旨上宣扬的又大多是道义。总之,随意性很少。而今天的通俗歌曲、流行歌曲以及相声、小品,其主要的功能是娱乐,表演和推销的就是乐子。演员、听众、观众无须重视文化,带着嗓子、脸子、耳朵、眼睛就成了。那样的明星为什么挣那么多钱?无非是用乐子换来的。观众为什么舍得花那么多钱?一大半原因是买明星的名,一小半是为了去上模仿秀节目,继之也成为明星。
必须承认:世上既然出现了娱乐业,就表明任何人都需要娱乐,这是正常的。就像药品中的兴奋剂,适量地使用一点也无妨。关键是娱乐的比重过大,兴奋剂的使用量超标,就不是健康社会应有的现象了。
当前演艺界的为乐而乐,已经波及社会各界。政界中的人在下指示、做报告、四处发言时,都喜欢在内容中添加一点笑料;文学界中写出的作品,也都习惯于注入“幽默”因素;学术界的说古论今,也常常使用笑谈、戏说、杂侃来增彩。总之,社会各界都趋于娱乐化。
中国真的进入时时欢乐、处处快乐的盛世了吗?不必回答,看看天灾人祸频出、不公平之事仍多的现象就可以了。世上有一些以娱乐为业的人,为社会增添一点娱乐因素无可非议。但是娱乐比重太大,把不喜欢搞娱乐、一心办正事的严肃之人弄到台下场外,恭请演艺明星走上贵宾席,这只能使整个社会浮躁起来。
诚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必须具备乐观主义精神。但乐观主义往往也有一个天敌,就是盲目乐观,或者说是毫无忧患意识。即使在戏剧舞台上上演的是百分之百的喜剧,扫尽了所有的悲剧,这样的舞台也只能称之为贱舞台,审美价值很低。
(选自《北京日报》原文有删改)
下列对“娱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娱乐在历史和现代社会中均是专门行业,但其比重、价值的大小及其认定,值得高度重视。
B.《诗经》中的内容并不是为逗乐而逗乐的,其中不乏斥政、哀民的内容,才使其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所占的比重不太多。
C.中国古代的《诗经》所收录的诗均能唱诵,其功能之一“侑酒”便是娱乐,即让王公大臣、达官贵人取乐。
D.解放前,从事娱乐业的艺人被鄙夷为“娼优”,这说明艺人的地位低下,娱乐业没有得到重视。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解放后,文人、艺人被誉为文艺工作者,得到社会尊重,这使得他们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B.文艺极为重要,但不能将其抬高到不适当的地位,即使是严肃的、有价值的文艺也应如此。
C.一个无处不充斥娱乐的盛世,或许会导致社会文明的虚弱化、泡沫化与浮躁化。
D.中国的娱乐业空前繁荣,这从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对演艺明星的顶礼膜拜中可见一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京剧拼不过现代的通俗歌曲的原因就是京剧从属于文化,从事京剧事业的人需要去背诵带有古文意味的唱词,需要苦练合于章法的唱、念、做、打功夫。
B.当前娱乐之风盛行,是正常的。不过政界、文学界、学术界均趋于娱乐化,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C.身处盛世,娱乐本无可非议,但娱乐的比重过大,将会使人们失去忧患意识,使整个社会浮躁起来。
D.作者认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必须具备乐观主义精神,但不可盲目乐观,或者说是不要毫无忧患意识。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①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②董少平” 。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后汉书·董宣传》)
【注】:①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②枹鼓不鸣:没有人击鼓鸣冤。《汉书·张敞传》“由是枹鼓稀鸣,市无偷盗。”
4.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 诣:拜见
B.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 具:准备
C.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 原:赦免
D.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 数:数落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够体现董宣为“强项令”这一性格特点的一组是﹙3分﹚ ( )
①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    ②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
③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 ④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⑤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⑥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
A.①④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董宣多次升迁,官至北海相时,杀死公孙丹父子及其宗族亲党三十余人,原因是公孙丹为迷信武力而滥杀无辜,宗族亲党拿着武器到府衙喊冤闹事。
B.董宣在任江夏太守时先发文书告诫夏喜一伙,促使他们自动“降散”,而不是一味诛杀,他先礼后兵从而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然而他对待外戚很轻慢,遭致免官。
C.董宣对下属有爱护之心,水丘岑因杀宗党身陷囹圄,董宣声言是奉自己的命令,主动担当责任,而不推诿。他曾把得到的三十万赏钱全部分发给部下。
D.文章详略得当,情节波澜起伏,生动地刻画了董宣刚直不阿、公正廉洁的典型形象,文中的董宣对豪强狠,对自己严,对部属宽,形象丰满。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2﹚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8~9题。
独 坐①
李 贽
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
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
客久翻②疑梦,朋来不忆家。
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晚霞。
【注】:①此诗是作者晚年之作。②翻:反而。
8.这首诗一、二句是如何表现诗人独坐时的心境的?请简要分析。(5分)
9.有人认为,在诗人的精神世界中,既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叹和感伤,又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乐观豪情。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概括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 ﹙曹操《观沧海》﹚
(2)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白居易《琵琶行》﹚
(3)若夫乘天地之正, , ,彼且恶乎待哉?﹙庄周《逍遥游》﹚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红发卡
刘永飞
北风像急着进屋找什么人,它尖厉地喊叫,围着房屋一圈一圈旋转。终于,它从窗缝和墙缝里进入,却谁也没找到,又不肯离去,就在屋里疯窜,于是那豆大的灯光,始终飘摇不定。
  哥哥身披棉袄坐在被窝里,手心握着一只红发卡静静发呆。脚那头是用被子蒙着脑袋的弟弟,身体一缩,一缩。
  冷
  嗯。
  哥哥脱掉棉袄,盖在弟弟身上,转身吹灭灯。弟弟不为所动,身体仍是一缩,一缩。
  哥
  嗯。
  后天是二十七了。
  嗯。
  ……
  那天,姐姐出门时开心地对他们说,二十七是姐的生日,姐晚上给你们弄好吃的。说完,将散乱在额头的头发抿入围巾,出了门。他们记得那天的风很大,阳光从窗棂的空隙里透进来,将室内切割得凌乱不堪。
  红发卡是哥哥转身叠被子时发现的,大概是姐姐围围巾时不小心弄掉的。他想到姐姐今天是戴一只发卡出去的,本想叫住姐姐,可是没有,他的脑袋一顿,笑了,笑得有些诡异。他将发卡放入口袋,他知道姐姐长大了,要是知道发卡丢了一只,不定怎么着急呢……
  天亮了。
  亮得有些刺眼。“下雪了”弟弟看着从门缝里挤进来的雪说。哥哥从炉膛里扒出两块烧好的红薯,大的递给弟弟,小的留给自己。弟弟看着哥哥将红薯剥露出黄灿灿的肉来。哥,你帮我剥,我手疼。哥哥看了看弟弟冻得“气蛤蟆”似的手背,将自己的红薯递给弟弟,接过弟弟的剥起来。
  弟弟转身去摘墙上的书包,他咬了一口手里酥酥甜甜的红薯说,哥,我先走了。弟弟拉门时被哥哥叫住,哥哥从抽屉里找出两根布条,将弟弟的裤脚牢牢扎紧。
  你自己去学校吧,我得去给姐姐买礼物。哥哥说完,将剥了一半的红薯塞给弟弟,又从弟弟手里取过自己的红薯,开门离去。弟弟看哥哥在雪地里渐行渐远,他吸吸鼻子,出门朝另一个方向走去。
  哥哥径直来到村西新盖的院子前。
  敲门。
  门开了,开门的男人很惊讶。
  你
  我是来干活的。
  不不不,我不用童工。
  那你哥为啥用我姐。
  男人仿佛被什么击中,身子一个趔趄,他赶紧用手扶住门框。哥哥趁机从他腋下钻过去。
  快过年了,屋里一派忙碌。村里的人看到哥哥进来,都很吃惊。一会瞅他,一会瞅他身后的男人。
  他拉个马扎坐下,随手拾起脚下的一把引芯,一根根熟练地往装了火药的炮筒里放。其间,男人一直没动弹,他看着孩子的一举一动。渐渐,孩子的手慢了,放引芯的手僵硬起来,一个引芯要多次才能放入。
  咋不去上学 问你呢,咋不去上学
  明天我姐生日。
  男人没问下去。少顷,眼泪已经流至嘴角。
  这是五块钱,给小凤随便买点什么吧。以后,离我这儿远点,危险!
  哥哥接过五块钱,迎着风雪,头也不回地朝镇上走去。
  又一个清晨, 风雪不但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
  两个一高一低的男孩,踩着过膝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朝后山走去。后山的一片空地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坟茔出现了。坟茔深深陷在积雪里,显得越发矮小。坟茔的顶上有一棵蒿草顽强地刺破雪的覆盖,寒风里,那业已干枯的茎在风雪里艰难地摇曳,像一只被埋在土里的小手,拼了命地在抓扯着什么。可是风过后,又静止了,仿佛什么也没抓到,依然孤零零地在那里沉默。
  两个男孩来到坟茔前。
  站立。
  哥哥从口袋里掏出一对饱含体温的红发卡,缓缓成“八”字形摆放在坟茔上。退回原处,和弟弟双双跪倒。
  姐。
  姐。
  我想你。
  我也想你。
一阵风吹过,坟上的蒿草跳动起来,像是迎接自己的兄弟似的,戴着漂亮红发卡精灵般欢快地舞蹈。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兄弟两人的性格不同,在困难面前哥哥勇毅坚决,弟弟胆小柔弱,通过这一对比作者表达了对人性之高贵与卑微的思索。
B.这篇小说的人物对话富有特色,虽然用语精短平淡,但是问答之间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C.划线两段在全文结构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交代了红发卡的由来,又引出了哥哥为给姐姐买生日礼物而去鞭炮厂做工的事件。
D.村里的人看到哥哥进来,都很吃惊,一会瞅他,一会瞅他身后的男人。这表明村民对鞭炮厂雇佣童工现象也很愤恨,只是敢怒不敢言。
E.两兄弟失去了姐姐,鞭炮厂的男人也失去了哥哥,所以他们同命相怜,这就把小说的主题从一个家庭层面提升了到一个社会的层面。
(2)小说用了较多的笔墨描写“风雪”,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有多处细节表现哥哥这一形象,请找出并简要分析。(6分)
(4)本篇小说题为“红发卡”,红发卡代表着姐姐,而小说描写姐姐的文字少,描写两兄弟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罗永浩:彪悍地叩开新东方的大门
任泽平
网络世界里,几乎没有人完全没有听过或传过老罗语录。正是这些竞相疯传的语录,让大家认识了前新东方传奇的英语教师罗永浩。这个貌不惊人的胖子思想激进,言谈幽默。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上学时的最高学历是高二。但这并不妨碍他今日的成功,他那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更是一时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众多青年人的座右铭。老罗的彪悍往事,不少年轻人几乎都能倒背如流。时至今日让老罗最不能忘却的是他入职新东方之前的一段经历,正是这段经历给他现在的生活开启了理想之门。
入职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之前,28岁的罗永浩已有了差不多十年的“江湖”经验。除了在家读了三年书,其余时间他似一个游走江湖的流浪汉把社会上所有的职业都干了一遍。逢着年节回家,兄弟姐妹都给父母拿出自己买的礼品,唯独他自己两手空空。尽管父母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宽容,可亲友们私下里看自己的异样的眼神让他有种难言的痛苦。20多岁的罗永浩第一次感到了迷茫。
事情的转机是他后来认识了几个天津外院的学生。罗永浩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认为这个人更适合去新东方给学生们讲课。由于担心自己的学历太低,他试着给新东方的校长俞敏洪写了封信,在信中他坦陈了自己想来面试但学历太低的顾虑。俞敏洪丝毫不以为意,回复说:欢迎前来面试。得到这一消息,罗永浩霎时激动起来。罗永浩自己清楚,人生到了关键时刻,唯有拼搏,才能给未来杀出一条血路,通向光明……
2000年6月的京郊鹫峰山,罗永浩在此度过了他人生中为数不多的“美好时刻”。当时的学习条件极为艰苦,四五百人的教室里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外面三十七八度的高温,教室内往往达到40多度,许多人都难禁溽暑昏倒在地。罗永浩虽然没有昏倒过,但却因为压力大,心里焦虑流出了鼻血,以至于上课时不得不用卫生纸塞住自己的鼻孔。
那是阴雨天刚刚放晴,蓝天白云难得出现的出游天气,他兴高采烈地给市中心的朋友打了电话正准备出去,那时他随手抽了一本书,翻了不到三页就看到一句不啻于醍醐灌顶的格言:不怕苦,吃苦半辈子;怕吃苦,吃苦一辈子。他在后来的演讲中是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反应的:“我仿佛被雷劈到一样,嚎啕大哭,跪在地上用头撞墙,然后满地打滚,就觉得冥冥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让一位作家在几十年前写的一句话就专门给我看的。”枯燥乏味的自修生活,他几乎每隔两天就想要放弃一次,好在每次都有那么多励志类书籍——被他称为精神鸦片的东西给他鼓劲。当一百多斤的励志书籍被他全部看完时,他在这里已经整整过了5个月。罗永浩信心十足地去见新东方的校长俞敏洪。
罗永浩第一次站在好几百人面前试讲却失败了。尽管此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可是一走上讲台,他浑身便不由自主地冒起冷汗,舌头僵硬,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这次讲完没多久,新东方又给他安排了第二次试讲,他第二次试讲的情况甚至还不如第一次。俞敏洪认为他不可能讲好课了,建议他不要再无意义地讲下去。闻听此言,罗永浩受到很大打击,但他并不认为自己讲不好了,就问能否再讲一次。
“第三次试讲?可以。不过,你到春节后吧。”俞敏洪如是回复他。
罗永浩这年独自过了一个凄凉的春节。春节过后的三月份,罗永浩迎来了他在新东方的第三次试讲。当他气定神闲地走上讲台,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轻松流畅地完成了试讲内容后,台下的打分迅速出来,罗永浩高分被新东方录取。在将近而立之年,浪荡江湖多年的罗永浩终于迎来了人生的春天。
(选自《当代青年》,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罗永浩的事迹告诉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勇于拼搏,就完全能够成功。
B.“彪悍的人生”是指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畏惧任何困难,勇于接受挑战并最终走向成功的人生态度。
C.罗永浩的成功告诉我们,在一个人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学历并非决定性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的拼搏与努力。
D.在对罗永浩走向成功过程的叙述中,作者仅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对其进行了形象地刻画,生动、感人。
E.入职新东方之前,罗永浩已有了十多年的“江湖”经验,没有这十多年的锻炼,他就不可能走上新东方的课堂。
(2)文章第二段说罗永浩第一次感到了迷茫,他“迷茫”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请结合全文,概括出罗永浩从一名只有高二学历的流浪汉成为新东方传奇英语教师的原因。(6分)
(4)请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不怕苦,吃苦半辈子;怕吃苦,吃苦一辈子”这句话的认识。(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资深作家说:“要写出好作品,一定要头顶有天,脚下有地,眼中有人。”在座的文学爱好者们听后拍手称快。其实,不仅写作如此,要真正做好一件事,无不如此。
B.21世纪,物质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空前高涨。加上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紧张,很多人饮食睡眠无规律,亚健康开始群体性爆发,营养师将成为国内最有价值且炙手可热的阳光职业之一。
C.正因为执着于文学,执着于生活,所以不论世事如何变幻,韩寒始终能保留着心中那一份最初的浪漫与纯真,尽管在别人看来,有点不可理喻。
D.经过长时间、大力度的宣传,老百姓对张艺谋导演的贺岁电影《金陵十三钗》早已耳熟能详了。12月15号,这部众人期盼已久的电影在全国各大影院上线公映,影迷们争相前往观看。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机遇改变中国,机遇改变你我:新世纪头十年的发展成就昭示,能否找准历史方位,抓住战略机遇,是掌握主动、赢得优势、拥有未来的关键。
B.《南方周末》创刊于1984年,是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
C.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克特曼获得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原因,是由于他发现了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新型材料——准晶体。
D.美国总统奥巴马12月6日发表演讲时十次提到中国,称美国必须加大对基础设施、科研创新和教育的投资力度,否则,在未来的竞争中有落后的危险。
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义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①“魂”与“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统一于精神生产和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②前者是文化之“魂”,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体现,是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③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④后者是文化之“体”,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依托,决定着文化精神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⑤从精神生产的特有属性和内在规律来看,任何文化都包括虚体部分和实体部分。虚体部分就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实体部分则是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
⑥离开了“魂”,“体”就失去了精神价值的支撑,失去思想性和生命力,甚至偏离正确的方向;离开了“体”,“魂”就无所依附,文化的精神价值就难以实现,就难以发挥教育引领的作用。
A. ④⑤②③①⑥ B. ③⑤②④①⑥ C. ③⑤②①④⑥ D. ①②④⑥③⑤
16. 在下面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虚词,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5分)
盗窃故宫的犯罪嫌疑人石柏魁,被北京警方抓获。看看作案过程,石柏魁 ① 身手不凡的江洋大盗,又非“高智商、高科技”作案,他只是一个无知又无畏、贪财又愚昧的小蟊贼,但是小蟊贼竟然在故宫作成惊天大案,可见故宫 ② 漏洞大、隐患多,才出现这样的事件。如今,石柏魁 ③ 已被抓获, ④ 人们对故宫里的事 ⑤ 更为关注。抓住一个贼,又牵出故宫几多事!
17.仿照下面的示例,以“选择”为话题,续写两句话。(6分)
选择高耸入云的峭崖,便需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
, ;
, 。
六、写作(60分)
18.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1年10月13日下午,在佛山南海,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而且,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虽在好心人陈贤妹的帮助下送往医院救治,但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小悦悦的死,立即引发社会热议。
有人痛心于小悦悦的死,有人怒斥路人,还有人盛赞陈贤妹……
阅读以上材料,请谈谈你的看法或感受。
要求:⑴题目自拟,⑵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⑶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⑷不要套作,不要抄袭,⑷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答案解析
1.B 原文“但所唱的那些内容,又并非是为逗乐而逗乐的,其中不乏斥政、哀民的,所以后来儒家将《诗经》定为五经之首,也是有道理的。加上《诗经》有文化含量、文化品位,不同于人人都能唱的通俗歌曲,所以在社会的各种活动中占的比重不太多。”原因唯一化。
2.C “或许”错。原文“一个社会若是成了演唱的盛世、说笑的盛世、耍闹的盛世,注定会导致真正的社会文明的虚弱化,泡沫化,浮躁化”。
3.D A项原因还有“京剧剧本中的内容,主旨上宣扬的又大多是道义”。B项“是正常的”错。原文“ 世上既然出现了娱乐业,就表明任何人都需要娱乐,这是正常的”。C项“身处盛世”错。原文“中国真的进入时时欢乐、处处快乐的盛世了吗?不必回答,看看天灾人祸频出、不公平之事仍多的现象就可以了”。
4.A 诣:到、去。
5.B“强项”指不畏强权,嫉恶如仇,宁死不屈。②为部下担当。③制敌策略。⑤不爱钱财,爱护部下。
6.A 以偏概全,原因还包括“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另外“迷信武力”无中生有。
7.⑴使者把这件事禀奏光武帝,光武帝下旨贬董宣为怀县县令,并让青州府不再追究水丘岑的罪责。
(“闻、有诏、左转、案”各1分,“以(之)闻” 句式1分。)
⑵皇帝遣使到他家里吊唁慰问,只见粗布被褥覆盖遗体,妻子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遣、临视、妻子、对”各1分,“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句式1分。)
8.答案:首二句用衬托(反衬)的手法表现出诗人独坐时的心境。以“有客”衬“无人”,有客时兴高采烈,眼神中闪烁出欢欣和喜悦;无人时愁闷无谴,只能与落花为伴,向飘零的落英倾洒心头的孤苦。
(手法1分;结合诗句分析,点出心境4分)
9.答案:同意。颈联点出了独坐的原因,客居他乡久了,反而疑心自己在梦中,表面看,亲朋好友来了,就不思念家乡了,实则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只是朋友来了,诗人才暂时中断无穷无尽的哀叹和感伤(答因“落花暮春”“客居”而感慨时光的流逝、风烛残年的境况、人生的凄楚也可;结合颔联答出早晚一“暖”一“凉”却隐含着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之意也可。);尾联展现了诗人以琴娱情,以书励志的晚年客居生活。诗人刚读过书,抚过琴被满天绚丽的晚霞吸引来不及整理琴与书,独坐观赏晚霞,“送”字表现出诗人对红透天边的晚霞含有依依不舍之情,诗人对晚霞的喜爱,不正是对晚年客居生活充满信心的自然流露吗?诗人独坐黄昏,表现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豪情。
(观点1分;概括出“思念家乡等”及“对生活充满信心”各2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答不同意不给分)
10.答案:⑴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⑵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⑶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11.答案:⑴答C给3分,B给2分,E给1分;答AD不给分。
⑵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寒冬的乡村。②渲染氛围,奠定了小说悲剧的基调。③烘托了人物悲苦的命运,象征着苦难的生活。
(每点2分,不作分析只得1分。)
⑶①“静静发呆”——神态细节,姐姐的生日到了,哥哥陷入追思。②“笑得有些诡异” ——动作细节,哥哥猜到了姐姐的“秘密”,心生喜悦。③“大的递给弟弟,小的留给自己”“ 哥哥从抽屉里找出两根布条,将弟弟的裤脚牢牢扎紧”——动作细节,姐姐走了,哥哥担起了照顾弟弟的责任。④“渐渐,孩子的手慢了,放引芯的手僵硬起来,一个引芯要多次才能放入。”——动作细节,为了给姐姐买礼物,哥哥忍饥挨冻地做着姐姐曾经做过的工作,内心坚定又悲苦。⑤“迎着风雪头也不回地朝镇上走去” ——动作细节,思念与悲怜让哥哥无比坚定。⑥“哥哥从口袋里掏出一对饱含体温的红发卡,缓缓成“八”字形摆放在坟茔上”——动作细节,与姐姐出门时“将散乱在额头的头发抿入围巾”的细节动作呼应上,以这样的“团圆”与“完美”表现了哥哥对姐姐的强烈思念,凸显小说悲剧主题。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每点答案须包括举例和技巧分析。)
⑷①小说的主人公是姐姐,为了两兄弟,姐姐去鞭炮厂做危险苦工而死去,姐姐的命运更能够表现苦难与亲情的主题。 (从主题角度思考)
②小说的主人公是姐姐,姐弟三人相依为命,两兄弟受姐姐影响而变得坚强果毅,勇于面对生活,写兄弟就是表现姐姐。 (从人物塑造角度思考)
③小说的主人公是姐姐,作者将代表姐姐的红发卡作为小说的线索,而不用过多笔墨写姐姐,使小说表现主题更为含蓄,耐人寻味。 (从情节角度思考)
④小说的主人公是姐姐,小说截取两兄弟的生活片段正面、直接地描写两兄弟,侧面、间接地表现姐姐。
(从写作手法角度思考)
⑤小说的主人公是姐姐,小说明写两兄弟,暗写姐姐,以实写虚,引人深思。
(从写作手法角度思考)
(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得满分)
12.答案:⑴答C给3分,B给2分,E给1分;答AD不给分。
(A项,“只要勇于拼搏,就完全能够成功”过于绝对;D项,在对罗永浩进行刻画时,还用了侧面描写,如第四段;E项,把罗永浩十多年的“江湖”经验当做他成功的一个条件过于牵强,作者说此点主要是为了说明罗永浩成功前的狼狈以及他进入新东方的不易。)
⑵①即将进入而立之年,自己却无任何事业可立。②春节回家,兄弟姐妹都给父母买了东西,自己却两手空空。③亲友们私下里用异样的眼神看着自己。 (每点2分)
⑶①良好的自身条件。罗永浩具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②拼搏和进取的精神。罗永浩自己清楚,人生到了关键时刻,唯有拼搏,才能给未来杀出一条血路,通向光明,在枯燥乏味的自修生活中,阅读励志类书籍给自己鼓劲。③善于把握机遇、争取机会。罗永浩接受天津外语学院学生的建议并把去新东方的想法付诸实践。罗永浩抓住了新东方校长俞敏洪给他的一次次机会。
(每点2分,概括1分,结合文章分析1分。第三点考生如果从外部因素回答,也给分,如学生的提示或名人的帮助。)
⑷一个人在一生中总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能够勇敢面对困难,不怕吃苦,就能闯出一条路,路就会越走越宽;如果不敢面对困难,害怕吃苦,逃避困难,困难就永远不会消失。(步骤一:阐释观点) 枯燥乏味的自修生活使罗永浩的心理压力很大,尽管当时的学习条件极其艰苦,但他不惧怕任何困难,具有抗挫折能力和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努力争取机会,最终迎来了人生的春天。(步骤二:结合文本分析)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有这种敢于吃苦,敢于拼搏的精神,这样才可能为自己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后的人生之路就会顺利很多;如果本该努力的时候不愿吃苦,将来可能会辛苦一生。(步骤三:联系实际)
(观点明确给2分,结合文本分析给4分,结合实际谈给2分。提供的认识仅供参考,考生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来谈,只要言之成理均可。)
13.D D项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A项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B项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C项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14.D A项两面对一面,逻辑错误。B项缺少宾语中心语。C项句式杂糅。
15.B
16.答案: ①既非 ②因为(由于) ③虽然 ④但是 ⑤却(反而)
17.答案: 选择高耸入云的峭崖,便需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
选择波涌浪滚的大海,便需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
选择寒风劲厉的荒漠,便需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博大胸怀。
18.作文。
评分原则:
1.因为审题难度不大,所以确定文章等级首先考虑立意;
2.在立意准确的基础上以理解深刻、逻辑严密、结合现实者为最佳;
3.在选材、结构、表达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作文给予发展等级方面的考虑。
评分标准:
立意等级 分值 立意 结构选材 书写表达
一等 55- 理解深刻且充分关注现实意义 清晰、恰切、丰富 整洁流畅有文采
二等 49-54 理解较深刻,现实意义有一定关注 完整、恰当 整洁流畅
三等 37-48 理解较明确,与现实结合较松 较完整、较恰当 清晰明白
四等 0-36 理解不明确,混乱 不够完整、恰当 混乱模糊
参考角度:
角度一:良知。无论是逃跑的司机还是绕道的路人,这些人的举动,不得不令我们再一次呼唤良知。缺少社会良知,受伤的最终是我们自己。
角度二:麻木。肇事司机是麻木的,前后两次碾压女童的身体,都不为所动;路人是麻木的,看见倒在血泊中的女童,没有放慢脚步。那一刻,他们全都冷血了,没有同情心,没有正义感,甚至连起码的恻隐之心都没有,他们比鲁迅笔下麻木的看客更可怕。
角度三:公德。救死扶伤、扶弱济贫、尊老爱幼,这是人最起码的公德。然而,孱弱的生命在血泊中垂死挣扎,眼睁睁地等待救助,而路人只需伸出一只手,只需一个电话,就可以救人于水火中,但是他们却选择了沉默,选择了逃避。这件事,再一次考量了人们的公德。
角度四:责任。肇事司机逃跑,是怕承担撞人的责任;路人躲避,是怕被诬赖而负赔偿的责任。可是拾荒的阿姨,似乎不怕任何责任,勇敢地救助了小女孩。事实上,该负的责任你必须负,永远无法推脱。不履行责任的人是懦夫,是不折不扣的废物。
角度五:生命。生命是崇高而珍贵的。每个人都应该敬畏与保护生命。到底是生命重要,还是推脱责任重要?这是一个不难回答的问题。漠视别人的生命,他的生命本身就是卑微、低贱的;敬畏别人生命的人,他的生命才是崇高、不朽的。
角度六:信任。逃跑的司机怕承担责任,那么经过的路人怕什么呢?他们是不是怕成为第二个彭宇、第二个许云鹤。好心救人反而遭诬陷的阴影还是残留在人们心中。过去,受害者家属说“他如果不是肇事者,为什么要救人”; 今天,人们说“我怎么知道他会不会把我当成肇事者”。双方的互不信任,酿造了今天的苦果。信任危机,乃是潜伏的社会危机!人与人之间多一点信任,就会减少一份伤害。
以上角度,以角度五——尊重生命为最佳。
附参考译文: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今河南杞县南)人。起初为司徒侯霸征召,官至北海相。他上任时,郡中武官公孙丹建造豪宅,而风水先生说这是凶宅,入住后家里一定要死人。公孙丹就纵使儿子杀了一个过路人,移尸新宅,作替死鬼。董宣得知后,就把公孙丹父子收捕斩杀。公孙氏是个大家族,其族亲纠集30余名丁壮,拿着兵器到府衙闹事,为公孙丹父子鸣冤叫屈。董宣以公孙丹从前曾依附过篡位的王莽的罪名,认为公孙亲党有串通海贼的嫌疑,于是把这30余人一网打尽,下在死囚牢中,指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数杀戮。青州知府弹奏董宣滥杀无辜,把董宣和水丘岑一并拿下,移交廷尉处理,判了死刑。不料董宣在狱中日夜吟诗唱歌,一点也不忧愁。到了行刑的那天早上,官府送来酒食“辞生”祭奠,董宣拒不吃喝,厉声道:“我董宣一生从未吃过人家的东西,况且今日就要死了!”言罢从容登上囚车赴刑。当时同一批斩首的有9人,董宣排在第二号。手起刀未落之际,汉光武帝派来的特使快马驰至,特赦董宣缓刑,押回大牢。特使审问董宣,为何滥杀无辜。董宣把公孙氏一案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一一具告,并言明水丘岑是受他的指令杀人的,不应判罪。希望朝廷明察,杀他而保全水丘岑,特使向光武帝如实禀奏,光武帝下旨贬董宣为怀县县令,并让青州府不再追究水丘岑罪责。后来水丘岑官至司隶校尉。
江夏一带有夏喜为首的贼寇犯境作乱。朝廷派董宣为江夏太守。董宣到境,发文书说:“朝廷派太守擒拿贼寇,所以我担任了这个职务。现在统兵到边界,文书已到,希望你们考虑怎样安身吧。”夏喜等一帮贼寇,对董宣早有所闻,十分害怕,纷纷散伙,缴械降顺。当时外戚阴氏(刘秀发妻阴丽华的亲戚)作江夏郡都尉。董宣不仅不巴结攀附皇亲国戚,反而时时轻慢他,所以不久即被罢官。
后来特地征召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家的奴仆白天杀人,因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抓捕到。等到公主出行,用这个家奴当随从,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们。于是就拦住车马,用刀在地上画着,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那个家奴下车,就杀了那个家奴。公主立即回宫向皇帝告状。皇帝很生气,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皇帝说:“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圣德,使国家中兴,却放纵家奴杀良民,将如何治理天下呢?我不需用鞭子打,请让我自杀。”就用头撞击房柱,血流满面。皇帝命令宦官挟持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听从。宦官强使董宣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做普通人的时候,私藏逃亡罪人,官吏们不敢上门搜捕。如今做了天子,威势竟然不能使一个洛阳令听命吗?”皇帝笑着说:“天子与一般人身份不同。”于是就敕封董宣为强项令,放了他,赐给他钱三十万。董宣把钱全部分给了下属官员。董宣从此开始打击豪强恶霸势力,没有不震惊害怕的。京师百姓称他为卧虎,歌颂他说:“董少平做洛阳令,鸣冤之鼓不再响。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令,七十四岁死于任上,皇帝遣使到他家里吊唁慰问,只见粗布被褥覆盖遗体,妻子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伤心地说:“董宣清正廉洁,直到他死了我才知道!”因此追授予官衔艾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他。并拜其子为郎中,后来官至齐国相。哈六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政治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用陪驾交换电脑维修,用杨氏太极招式交换摄影技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技能互换”中,成为“技客一族”。下列关于“技能互换”说法正确的是
①“技能互换”属于商品流通 ②互换中的“技能”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③“技能互换”要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 ④从消费目的看,“技能互换”属于劳务消费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2.假设2011年春节期间,某地每千克猪肉价格为15元。到7月份,由于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少20%,而导致其需求增加,价格上升了20%。假如货币贬值10%,则现在猪肉价格应该是每千克
A.20元 B.19.8元 C.24元 D.16元
3.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起征点由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新个税起征点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个税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国民共富”。关于个税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个税调整方案,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
B.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是税收的主要功能
C.提高起征点,减少财政收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D.发挥税收调节的基础性作用,最终实现社会公平
面对2011年CPI不断上涨,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据此回答4~5题。
4.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之一。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可能会带来
A.商品价格上涨.投资规模回落 B.商品价格与投资规模的上涨
C.银行压力加大.银行利润降低 D.商品价格与投资规模的回落
5.我国将减轻小排量乘用车税负、增加大排量乘用车税负,并停止执行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针对这些政策的调整和油价上涨的趋势,在商量购买家庭用车时,某同学根据经济生活知识向父母提出了以下建议,其中合理的是
①优先考虑购买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②在汽车销售处于卖方市场时应及时购买
③油价不断上涨时应购买汽车的互补商品 ④如果贷款买车待贷款利率下降时购车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近年来,“网络团购”在我国蓬勃兴起,但随着这一新兴消费模式的流行,欺诈消费者的现象也不断增多。据此回答6~7题。
6.网购中欺诈现象的存在说明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多种所有制经济结合在一起的 ②市场道德规范必须加强 ③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具有盲目性 ④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政府应在网络交易方面有所作为。下列属于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行使立法权,规范网上交易秩序 ②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③打击网上交易中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④要求银行大力发展信用卡业务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8. 图1反映了我国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一些产品尤其在高耗能产品上存在着成本剪刀差。这给我国国内企业的启示是
①降低人力成本减少与国外企业的贸易摩擦
②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③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④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图1
9. 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9月21日公布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家用汽车产品在出现因产品质量问题而产生的严重安全性能故障时,消费者可以要求免费退货。该意见稿在起草的过程中,面向全社会公开条例草案,广泛征求了社会各个方面的意见。国家质检总局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从根本上说是由( )决定的
A.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C.依法行政的原则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0.2011年8月15日,国税总局紧急发布声明澄清,日前“《国家说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2011年47号公告)”系伪造,有人盗用国税总局名义发布公告并作出解读。国税总局指出,从未发过该文件及解读稿。年终奖仍旧按照现行的计算方法和新税法衔接。国税总局声明指出,该伪造公告及解读内容在媒体刊登后,严重误导了纳税人。这一事实启示我们每个公民应
①自觉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利 ②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③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④加强信息管理,维护社会秩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1. 漫画(图2)中的做法有利于
①扩大村民的政治权利 ②发扬民主,实施对村务的监督
③增加决策的透明度 ④加强基层政权机关的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决定,将个人所得税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审议表决。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图2
①全国人大讨论和制定法律法规以行使决定权 ②全国人大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③人大是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执行机关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一位从事基层民政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十几年来坚持走访当地居民家庭,记了70多本“民情日记”和“民心日记”,一次次地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议案,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这表明,该人大代表
①履行了严格依法行政的义务 ②履行了反映群众意见的义务
③行使了依法提出议案的权利 ④履行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义务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 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前仆后继、流血牺牲,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并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在组织上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 ③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努力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先进性
④不断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仍然是党中央关注的重点。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中共中央重视农村改革发展问题是因为
A、党和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B.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的工作宗旨
C.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16. 2011年省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结束后,31个省区市领导班子中总共安排非中共人士205人,非中共干部的培养选拔走上了新的台阶。其中民主党派成员共有166人,占非中共人士总数的81%。这表明
A.民主党派参与执政 B.各级政府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C.参与国家政权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D.多党合作制度推动了国家政权建设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新疆要紧紧抓住机遇,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抓团结稳定”的政治原因是:
①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坚持民族团结稳定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③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④保持社会稳定,可以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 从哲学的角度看,与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
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吕氏春秋·自知》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19.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家宣布,在最新实验中首次成功捕获反物质,取得了重大的物理学突破。他们在实验中创造了以反氢形式存在的反物质,证明捕获和释放反物质是有可能的。下列关于“反物质”的哲学认识,正确的是
①反物质颠覆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②人的意识能反映反物质的属性和运动规律
③反物质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④反物质研究将彻底否定传统物理学理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 2011年7月20日,由《光明日报》主办的“光明的中国—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开幕。这是汇集美术优秀创作成果献给党的90华诞的一份厚礼,是赞美祖国新姿、讴歌时代风尚的一次重要文化活动。开展这一活动的哲学依据在于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 ②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1.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22.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至200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依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①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3.2010年7月18日,四川、广西等地相继出现“天坑”,直径从数米到几十米不等。其他国家如委内瑞拉也出现了一个直径30 米的大“天坑”。由此引起网络上各类关于“地球末日”的猜想。产生这种猜想的主要错误是
A. 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B. 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C. 只看到事物的偶然联系与非本质的联系
D. 混淆了人为事物的联系与自在事物的联系
24.阅读漫画(图3)“任务终于落实到人了”。漫画中的做法
A.充分调动了个人积极性,有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
B.忽视了部分间的相互联系,破坏了事物的整体功能
C.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的处理了矛盾
D.只看到眼前利益,没有看到长远利益 图3
25.2011年7月14日,全球首条碳氢制冷剂R290分式空调示范生产线在珠海格力电器竣工,备受业界关注的R290冷媒空调正式量产,这是中国企业在新冷媒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首次在国际前列,也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成果。这说明进行技术创新
①要坚持发展观点,瞄准世界领先的先进技术 ②坚持辩证的否定,在吸收外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③坚持联系的观点,紧紧地依靠外国的先进技术
④坚持全面的观点,从各个领域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26.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它启示我们(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①④
27.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在世界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等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1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继1998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再现“一松一稳”的调控组合。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 B.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句话生动地告诉我们
A.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D.矛盾双方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29. 为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纲要》的制定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④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30. 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
③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 ④正确的幸福观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一些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农民工。“用工荒”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材料一
我国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农民工需求很大。我国地区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差异巨大,中西部地区仍保持一段时间工资相对低廉的优势,一些东部企业逐渐向中西部扩张。随着国家中西部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企业用工明显增加。
材料二
材料三
就“用工荒”问题,三位同学各抒己见。小张认为,“用工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一定程度上“慌”了企业,企业和政府都应高度重视,小王认为。“用工荒”与劳动力价格太低有关,企业只要大大提高工资,“用工荒”就能迎刃而解,企业也没有什么可“慌”的。小周则认为,“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让“看不见的手”继续发挥作用,“用工荒”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指出表1、图4中的经济信息。(6分)
(2)运用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三位同学的观点。(14分)
(3)面对“用工荒”,政府应如何履行其应有的职能?(12分)
3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创作过程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参考答案
1-5 DAADC 6-10 DABBC 11-15 BCDBC 16-20 DABCD 21-25 BAABC
26-30 BCDCB
31.(32分)(1)表1显示,东部地区民工工资高于中西部地区,但增幅小于中西部地区。(2分)
图4表明,相对于2008年,2009年农民工在东部、长三角、珠三角就业的比例下降,在中西部地区的比例上升,(2分)省内就业比例上升,省外就业比例下降。(2分)(若答出图4表明农民工在东部的就业比例高于中西部,可酌情给1分,但不能超出本小题总分)
(2)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分)企业招不到工人,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无法结合,不能创造财富,必然影响企业和地区经济发展。(2分)小张的观点有道理。(1分)企业提高工资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用工荒”,但企业不转变发展方法,就不可能持续提高工人工资。(2分)何况,企业要招到工人,还应为工人提供劳动安全、社会保障等。从根本上讲,解决“用工荒”的出路在于东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2分)小王的观点不全面。(1分)在我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现象,市场机制对于“用工荒”的解决有重要作用,(2分)但市场有局限性,要更好更快地解决“用工荒”,还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2分)小周的观点是片面的。(1分)
(3)①政府要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协调企业和职工的关系,(2分)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1分)②加强宏观调控,帮助企业转变发展方式,(2分)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1分)③推动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推动农民工技能培训,(2分)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1分)④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2分)⑤政府还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接受监督,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本点答出其中一项即可)(1分)
32.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就是“扬弃”。(3分)《田螺遗梦》的创作就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1分)它剔除了原有传说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1分)保留了其中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1分)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融入国际元素,使之发扬光大,(1分)是一次成功的“扬弃”。(1分)
表1
图4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英语试题
一、听力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s the weather like at the moment
A. Rainy B. Sunny C. Cloudy
2. What’s the woman’s roommate like
A. She’s patient. B. She’s nice. C. She’s tidy.
3. Why has John moved out
A. To be near the school.
B. To live in a quiet place.
C. To avoid the trouble.
4. What’s the man’s problem
A. He can’t see the sign clearly.
B. He has no ticket for the movie.
C. He’s parked in the wrong place.
5. Which musical instrument does Bob have
A. Drums B.A guitar C.A violin
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6至7题。
6.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has missed her flight.
B. The plane will take off tonight.
C. The airport is closed.
7.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A. A room for herself alone.
B. A hotel close to the airport.
C.A room with bright light.
听第7段材料,回答8至9题。
8.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woman
A. She isn’t familiar with the Internet.
B. She can’t afford a camera.
C. She doesn’t like MA-205.
9. What is the man probably going to do next
A. Reduce the budget. B. Change the model. C. Order a camera.
听第8段材料,回答10至12题。
10. What does the man show the woman
A. A magazine B. Hair care products C. A bottle of red wine
11.How will the woman’s hair look
A. Long B. Short C. Shoulder-length
12. Why doesn’t the woman want to change the color of her hair
A. She thinks it’s too expensive.
B. She's afraid it might damage her hair.
C. She doesn’t like the suggested color.
听第9段材料,回答13至16题。
13. How much pocket money Lily get a month
A. About 20 pounds B. About 15 pounds C. About 5 pounds
14. Why does Lily want more pocket money
A. To get as much as her friends
B. To pay for music lessons
C. To buy some clothes
15. When can Lily have more pocket money
A. When she proves good at her school work.
B. When she no longer argues with her mum.
C. When she is mature in her mum’ eyes.
16. What does David suggest Lily do
A. Have a discussion with her mum.
B .Help her mum with housework.
C .Sit down and wait calmly.
听第10段材料,回答17至20题。
17. Where is the speaker
A. On a plane B. In a bus C. At a tourist site
18. Why is food or drink not allowed on the journey
A. To avoid annoying others
B. To show respect for the guide
C. To guarantee passengers’ safety.
19. How long can the tourists stay at the first destination
A. 15 to 30 minutes B. About an hour C. About two hours.
20. What is the second destination famous for
A. Stonehenge B. The River Avon C. The Roman Baths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It is said that terrorists will still take action to attack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K although ____attack on England’s airplane this August is ____failure.
A. the; the B. the, a C. an; the D. an; a
22. –It’s a lovely day, isn’t it
--Yes. I love ___when the weather is like this. Why don’t we sit outside and have our lunch
A. this B. that C. it D. one
23. Mr. Lee is a strict but responsible teacher, ___often cares about our life and study at school.
A. the person B. whoever C. the one D. one who
24. Just be a little ___. We are looking into the matter and you’ll get what you want to know later.
A. strict B. serious C. patient D. nervous
25. I don’t think this question need ____ again because we have explained it several times.
A. explaining B. to explain C. be explained D. explanation
26. She hopes to make friends with ___shares her hobbies and interests.
A. whoever B. no matter who C. whomever D. anyone
27. ___on the MSN, some people often use “88” for “good-bye” .
A. When chat B. When chatting C. When chatted D. When to chat
28. Doing your homework is a sure way to improve your test scores, and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___ it comes to classroom tests.
A. before B. since C. when D. after
29 .-- Which of the two computer games did you prefer
-- Actually I didn’t like _____.
A. both of them B. either of them C. none of them D. neither of them
30. –I wonder why he has been acting so strangely these days.
--Recent pressure at work may ___ his behavior.
A. account for B. make for C. change for D. stand for
31. The city of Rome has just passed a new law to prevent cruelty to animals, which many people say can ____ the civilization of a city.
A. manage B. separate C. handle D. measure
32. --___you break this $100 bill for me
--Just a moment. I will see if I ____.
A. May; can B. Can; can C. Will; will D. Should; may
33. –Take care!
--Nothing to worry about! I used to go hiking a lot, so it won’t be the first time I ____alone in mountains.
A. had traveled B. have traveled C. was traveling D. traveled
34. I can’t thank you ____much for your help. Without it I ___ in my study.
A. so; couldn’t have succeeded B. too; couldn’t succeed
C. too; couldn’t have succeeded D. that; couldn’t have succeeded
35. These serious problems, ___, will later affect teenagers and even the nation’s future.
A. not if solved properly B. if solved properly
C. not if properly solved D. if not properly solved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Filled with sorrow, I didn’t notice the hardness of the chair I was sitting on. I was at the funeral of my 36 . The hurt was so intense, and I found it hard to 37 at times.
Suddenly, I heard a 38 open and slam shut at the back of the church. Quick 39 hurried along the floor. A young man looked around in a 40 and then sat next to me. His eyes were full of tears.
“I’m 41 ,” he explained, though no explanation was 42 . After several eulogies (悼文), he leaned over and commented, “Why do they keep 43 Mary by the name of ‘Margaret’ ” “Because that was her name, Margaret. Never Mary,” I 44 . “No, that isn’t correct,” he insisted. “Her name is Mary, Mary Peters.” “That isn’t 45 this is,” I replied. “Isn’t this the Lutheran church ” “No, the Lutheran church is across the street. I believe you’re at the 46 funeral, sir.”
The solemnness (庄严) of the occasion 47 with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an’s mistake bubbled (充溢) up inside me and came out as 48 . I peeked at the misguided man seated beside me. He was laughing, 49 . I imagined Mother laughing. At the 50 “Aman”, we darted out a door and into the parking lot.
“I do believe we’ll be the 51 of the town,” he smiled. He said his name was Rick and that 52 he had missed his aunt’s funeral, he asked me out for a cup of coffee. That afternoon began a lifelong 53 for me with this man who attended the wrong funeral. A year after our meeting, we were 54 at a country church. This time we both arrived at the same church, right on time.
Whenever anyone asks us how we 55 , Rick tells them, “Her mother and my aunt Mary introduced us.”
36. A. neighbor B. sister C. mother D. aunt
37. A. stand B. imagine C. breathe D. explain
38. A. box B. door C. bottle D. chair
39. A. claps B. songs C. steps D. noises
40. A. mood B. row C. rush D. mess
41. A. full B. angry C. anxious D. late
42. A. necessary B. impossible C. natural D. uncertain
43. A. questioning B. naming C. calling D. asking
44. A. whispered B. shouted C. reported D. cried
45. A. who B. when C. where D. why
46. A. right B. same C. different D. wrong
47. A. worked B. matched C. tied D. mixed
48. A. tear B. fighting C. singing D. laughter
49. A. though B. yet C. too D. still
50. A. middle B. second C. final D. first
51. A. talk B. word C. eye D. idea
52. A. although B. if C. since D. before
53. A. journey B. waiting C. dream D. thought
54. A. protected B. married C. improved D. placed
55. A. lived B. met C. grew D. stayed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Blind imitation(模仿) is self—destruction. To those who do not recognize their unique worth, imitation appears attractive; to those who know their strength, imitation is unacceptable.
In the early stages of skill or character development, imitation is helpful. When I first learned to cook, I used recipes(菜谱)and turned out some tasty dishes. But soon I grew bored. Why follow someone else’s way of cooking when I could create my own Imitating role models is like using training wheels on a child’s bicycle; they help you get going, but once you find your own balance, you fly faster and farther without relying on them.
In daily life, imitation can hurt us if we subconsciously(下意识地)hold poor role models. If, as a child, you observed people whose lives were bad, you may have accepted their fear and pain as normal and gone on to follow what they did. If you do not make strong choices for yourself, you will get the results of the weak choices of others.
In the field of entertainment, our culture glorifies celebrities. Those stars look great on screen. But when they step off screen, their personal lives may be disastrous. If you are going to follow someone, focus on their talent, not their bad character or unacceptable behaviors.
Blessed is the person willing to act on their sudden desire to create something unique. Think of the movies, books, teachers, and friends that have affected you most deeply. They touched you because their creations were motivated by inspiration, not desperation. The world is changed not by those who do what has been done before them, but by those who do what has been done inside them. Creative people have an endless resource of ideas. The problem a creator faces is not running out of material; it is what to do with all the material knocking at the door of imagination.
Study your role models, accept the gifts they have given, and leave behind what does not serve you. Then you can say, “I stand on the shoulders of my ancestors’ tragedies and declare victory, and know that they are cheering me on.”
56. Imitation proves useful when you___________.
A. know you are unique B. lose the balance of life
C. begin to learn something new D. get tired of routine practice
57. To avoid the bad result of imitation, we should_________.
A. forget daily fear and pain B. choose the right example
C. ask others for decision D. stay away from stars
58.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the world moves on because of those who are____________.
A. desperate to influence others with their knowledge
B. ready to turn their original ideas
C. eager to discover what their ancestors did
D. willing to accept others’ ideas
59. The trouble a creator faces is________.
A. the lack of strong motivation
B. the absence of practical ideas
C. how to search for more materials
D. how to use imagination creatively
60. What is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passage
A.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creativity.
B. To criticize the characters of role models.
C. To compare imitation with creation.
D. To explain the meaning of success.
B
Bill Gates and the president of General Motors have met for lunch, and Bill is going on and on about computer technology.“ If automotive technology had kept pace with computer technology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you would now be driving a V-32 instead of a V-8, and it would have a top speed of 10,000 miles per hour,” says Gates. “Or, you could have an economy car that weighs 30 pounds and gets a thousand miles to a gallon of gas. In either case, the sticker price(标价) of a new car would be less than $ 50. Why haven't you guys kept up ”
The president of GM smiles and says, “Because the federal government won't let us build cars that crash four times a day.”
Why is that funny (or not funny, as the case may be) Human beings love to laugh, and the average adult laughs 17 times a day. Humans love to laugh so much that there are actually industries built around laughter. Jokes, sitcoms and comedies are all designed to get us laughing, because laughing feels good. For us it seems so natural, but the funny thing is that humans are the only species that laughs. Laughter is actually a complex response that involves many of the same skills used in solving problems.
Laughter is a great thing--that's why we've all heard the saying, “Laughter is the best medicine.” There is strong evidence that laughter can actually improve health and help fight disease. When we look at laughter--what it is, what happens in our brains when we laugh, what makes us laugh and how it can make us healthier and happier, there's a huge amount about it that no one understands yet.
61.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is ___________.
A. Joke B. Laughter C. Fun D. Humor
6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 this passage is the most humorous
A. “You would now be driving a V-32 instead of V-8.”
B. “It would have a top speed of 10,000 miles per hour.”
C. “The sticker price of a new car would be less than $ 50.”
D. “The federal government won't let us build cars that crash four times a day.”
6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Humans laugh because of jokes, sitcoms and comedies.
B. Humans laugh because it can fight disease.
C. Humans have gained skills to laugh since they are born.
D. Laughter is a complex response of humans.
64. What is the writer likely to talk about next
A. What is laughter
B. How do people laugh
C. When is laughter the best medicine
D. Where does laughter take place
C
Hello, children and parents. Thank you all for coming to this meeting. I’d like to start by confirming that we will receive some money from the government for our school trip to Indonesia. We will receive approximately $1300 per child, which will reduce the overall cost to you.
Now that we are sure to get the money, it is time to do some serious planning. We are sure that the trip will be very exciting for the children, especially if they have not traveled overseas before. There are many benefits of having some exposure to different places and cultures. Your children will be able to learn a lot about other people and cultures on this trip.
Leanne is with us tonight. Leanne, where are you Put up your hand, Leanne, so that the people can see who you are. Thank you. Leanne went on the trip last year and will be happy to tell you of her experiences and answer any questions you might have. We will hear from her a bit later in the meeting.
We only have five months to organize the trip. From past experience I can tell you that this time will go very quickly. So we need to start organizing the trip. This is the agenda (议程)for tonight’s meeting:
*Passport: when and how to apply for one
*Schedule: what places we will visit
*Health matters: what precautions(预防措施) you need to take, plus any special needs that your child may have
*Studying: description of the school and type of lessons your child will attend
*Money: paying for the trip, plus how much money your child should take
*Hotel: where we will be staying
*Clothing and personal items: what your children should take with them
Are there any other items that you would like to place on the agenda
65. We can infer that the text is ________.
A. a research report B. a book review C. a speech D. a letter
66. The meeting will discuss the following EXCEPT________.
A. expenses B. accommodation C. tour guides D. schedule.
67. We can learn from the text that_______.
A. Leanne is from Indonesia and knows well about the coming trip.
B. the students are able to attend some lessons during their trip
C. the students will spend nothing on the trip
D. the speaker is likely to come from the government
D
Farmers,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often criticized for cutting down forests. But a new study suggests that many farmers recognize the value in keeping trees.
Researchers using satellite images found almost half the farmland in the world is covered with trees.
The World Agroforestry Center in Kenya led the study. The study found the most tree cover in South America . Next comes Africa South of the Sahara, followed by Southeast Asia. North Africa and West Asia have the least.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climate conditions alone could not explain the amount of tree cover in different areas. Nor could the size of nearby populations, meaning people and trees can live together.
There are areas with few trees but also few people, and areas with many trees and many people.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ings like land rights, markets or government policies can influence tree planting and protection.
Dennis Garrity heads the World Agroforestry Center .He says farmers are acting on their own to protect and plant trees. The problem, he says, is that policy makers and planners have been slow to recognize this and to support such efforts.
The satellite images may not show what the farmers are using the trees for,but trees provide nuts, fruit, wood and other products. They provide windbreaks and shade from the sun. They also help prevent soil loss and protect water supplies. Even under drought conditions, trees can often provide food and a way to earn money until the next growing season.
The important thing, says one expert, is to find the right tree for the right place for the right use.
Some trees act as natural fertilizers. They take nitrogen (氮)out of the air and put it in the soil. Scientists say the use of fertilizer trees can reduce the need for chemical nitrogen by up to three-fourths. And they say it can double or triple crop production. Trees also capture carbon dioxide, a gas linked to climate change.
68. What do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show
A. Trees grow better where the soil is rich.
B. Tree growth is not related to climate conditions.
C. The size of local population has a great effect on tree cover
D. The amount of tree cover in South America is larger than other parts in the world.
69. According to Dennis Garrity , more trees would be planted if_______
A. city planners were willing to make efforts
B. government leaders realized their responsibility
C. there were better policies to encourage tree planting
D. policy makers were active in land protection
70. What does Paragraph 7 mainly deal with
A. The benefits trees offer.
B. The key features of trees.
C. Further information on farming.
D. The reasons for planting trees.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 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 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Have you ever considered that the thoughts that pass through your mind are responsible for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in your life ___71__ As soon as you start using 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 your self-confidence and self-esteem will be increased and everything will seem easier. ____72____
Turn positive thinking into creative thinking. ___73___ What you need, apart from positive thinking, is creative thinking. Creative thinking is about planning, designing and putting goals for the future. Start with simple, everyday things you have in your daily schedule. This can be the first step to organize your thinking about how to implement(实施) the things you have to do.
Use your time efficiently. Try and find ways to simplify your daily obligations, which would result in savings of your valuable time that is needed for your personal development.
____74____ Focus on solving some of the operational problems of everyday life and then direct the power of your positive thinking to try and shape your next steps in your life.
The power of thinking can give you some great experiences that make you happy. Dream now what you would like to be in your life and think about it in detail. ____75____
Install a new operating system in your brain that will make you start thinking positively. To start thinking positively is in your hand… or rather in your mind !
A. Solve your everyday problems.
B. Make a realistic assessment of your skills.
C. What is happening in your mind is your life itself!
D. Here are some ways that can help you start thinking positively.
E. Positive thinking alone will not help you to manage your life better.
F. Only when you believe in yourself will you be able to start thinking positively.
G. This thought will give you encouragement to try to get to the point where you can realize your dream.
第二卷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 满分35分)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This morning I was about to leave for school then suddenly I heard my name called. She
was Mother. “ John, puts on more clothes, and you’ll catch cold. It is so cold outside.” “ I don’t
think it is cold today,” I said impatiently, ran away before she could say a word. Seated in front of
the classroom, I was listening to my teacher careful. However, it was not yet nine o’clock when it
was started to snow. I began to shake with cold. After all, a thin jacket is poor protection of the
cold weather. I caught a bad cold. If only I had followed Mother’s advices!
第二节
假定你是李华,正在一所英国学校学习暑期课程,遇到一些困难,希望得到学校辅导中心(Learning Center)的帮助。根据学校规定,你需书面预约,请按下列要点写一封信:
1.本人简介; 2.求助内容;
3.约定时间; 4.你的联系方式(Email: lihua@;phone:12345678)。
注意:1.词数100左右;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结束语已为你写好。
Dear Sir/Mada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ook forward to your reply.
Yours,
Li Hua
高三英语答案
1-5ABBCB 6-10CAACA 11-15BBACC 16-20ABABC
21-25 BCDCC 26-30 ABCBA 31-35 DBBCD 36~40 CCBCC 41~45DACBA 46~50DDDCC
51~55ACABB 56 C 57 B 58 B 59 D60 A 61B 62D 63D 64A 65C 66C 67B 68 D 69 C
70 A 71-75 CDEAG
:…leave for school then suddenly… then改成when
She was Mother. She 改成It
…puts on more clothes… puts 改成put
…and you’ll catch cold… and 改成or
…ran away before she… ran改成running或者前加and
Seated in front of… front 前加the
…to my teacher careful. careful 改成carefully
…when it was started to… 去掉was
…protection of the cold weather of改成against或from
…followed Mother’s advices ! advices改成advice
作文:
Dear Sir/Madame,
I’m Li Hua, a Chinese student taking summer courses in your university. I’m writing to ask for help. I came here last month and found my courses interesting. But I have some difficulties with note-taking, and I have no idea of how to use the library. I was told the Learning Center provides help for students and I’m anxious to get help from you. I have no class on Tuesday mornings and Friday afternoons. Please let me know which day is OK with you. You may email or phone me. Here are my email address and phone number: lihua@;12345678.
Look forward to your reply.
Yours,
Li Hua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个选择题,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道小题2分,共计60分。
1.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作者马汉麟在该书中写道:“姓名、礼俗、宗法——这是‘社会’一系的内容。明星固然耀眼,反映时代真实面貌的却是广大民众。”据此可知作者强调研究
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政治文明 D.社会文明
2.秦人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主要反映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的封闭保守性 B.小农经济受天灾的危害
C.小农经济对自然的依赖 D.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
3.据《史记·李斯列传》载:“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功之患。”以下各项是对这段话的理解,其中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废分封制的作用
C.指出了分封制的严重弊端 D.指出了秦灭亡的根源所在
4.《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这主要表明
A.当时的政治决策出现民主化趋势 B.当时皇帝大权已经旁落
C.各部门分工明细、组织严密 D.三省体制也存在着决策弊端
5.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反复论辩“天下”,按我们今天的视角,“天下”可理解为
A.王朝 B.中国 C.世界 D.宇宙
6.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通俗文化盛行,社会日益开放,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B.高产作物大量引进,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了妇女地位
C.棉纺织业兴起,家庭手工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
D.经世致用思想的出现,推动了社会观念的根本变化
7.伊懋可的“高水平陷阱”理论认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就必须全力发展农业技术,以至于欧洲工业革命时,中国农耕技术远远领先欧洲。农业技术的改进所带来的收益完全被新一轮的人口增长所吞噬,而人口的增长又进一步带动农业技术的改进。如此往复。较高的农业水平维持了巨大的人口。明末和清朝的中国遭遇到了资源约束的瓶颈,无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由此看出,该理论试图分析
A.中国小农经济的产生及其地位 B.中国农业技术领先欧洲的原因
C.中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原因 D.中国近代工业产生迟于西方的原因
8.徐光启在其翻译的《几何原本》序言中写道:“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人不当学。”这表明徐光启主张
A.大量翻译西方书籍 B.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运用西方思想改造中国 D.传播西方基督教
9.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他把中国历史区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可能最适合
A.秦始皇统一前的中国 B.秦朝到隋朝时期的中国
C.唐到明朝时期的中国 D.清朝1840年以后的中国
10.“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这种个性愈是高度发展,愈是强烈地被意识到,就愈不愿意哪怕是部分地牺牲它……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 B.轮番而治
C.人民主权 D.独立自治
11.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说明
A.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B.罗马法导致公司组织的诞生
C.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
12.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在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据此判断,皮科应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 B.宗教改革的领导人
C.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 D.近代科学的奠基者
13.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道:“19世纪末期,它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男性普遍参政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首相和国王的关系,比国王和议会的关系更亲密……”其中的“它”指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
14.根据下列表格中内容,推测其要认定的年份可能是
年份 世界贸易总值 英国(含殖民地) 法国 德国 美国
374 91.8(140) 45 42 34
A.1765年 B.1870 年 C.1915年 D.1970年
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曾引用过一句名言“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与此观点类似的是
A.相对论 B.量子理论 C.进化论 D.电磁学理论
16.学者陈衡哲在《西洋史》中写道:“科学与文艺是文化的双翼,缺了一样,那个文化便成为畸形的了。科学是偏向理性的,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对启蒙运动兴起所起作用最大的莫过于
A.伽利略 B.达尔文 C.达·芬奇 D.牛顿
17.1879年,一则新闻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这则新闻可能是
A.英荷战争爆发 B.爱迪生发明白炽灯
C.纽约股市崩盘引发史上最大金融危机 D.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18.马克斯·韦伯在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说: “在以苦修来世、禁欲主义、宗教虔诚为一方,以身体力行资本主义的获取为另一方的所谓冲突中,最终将表明,双方实际上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作者最终将表明的是
A.宗教改革从内在心灵角度传播了人文精神 B.新教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扩展
C.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的社会因素 D.传教活动与殖民扩张活动相辅相成
19.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本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以下各项是对马克思主义这一表述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马克思认为自由是判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准
B.马克思认为个人自由是绝对的,不应受到任何约束
C.马克思认为实现自由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
D.马克思肯定自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
20.“它在很多方面是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它的作家把想象以及作为理性补充的直觉作为观察理解世界的工具。他们吸取了卢梭认为社会和物质的繁荣毁坏了人性的观点,对感觉和非理性都极为着迷。它强调个性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单一价值,是推动民族主义出现的主要动力” 材料评价的是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实主义
21.在谈到俄国十月革命时,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尔加耶夫说:“在俄国,要求法制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种空想,它不符合俄罗斯的传统以及在俄国占统治地位的革命思想。在俄国,革命只能是社会主义的。自由主义运动与国家杜马和立宪党联系在一起。但是,它在人民群众中没有基础,并且没有能鼓舞人的思想,按照俄罗斯人的精神气质,革命只能是极权主义的。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也恰恰是那种使人觉得像乌托邦的东西在俄罗斯则最现实。”下列各项表述中,最符合别尔加耶夫这种观点的是
A.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在俄国拥有牢固的社会基础
B.社会主义是极权主义,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
C.社会主义是乌托邦式的幻想,没有牢固的社会基础
D.社会主义革命符合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传统
22.1846年,美国传教士约翰逊在福州台江吉祥山创办福音精舍,以学习《圣经》为主,兼修国文和自然科学(“格致”课)。这是福建省开办最早的新式普通中学教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推动了福建教育的近代化
B.我国的思想文化近代化历程萌发于福州
C.近代教育是西方文明传播的产物
D.新式学校取代私塾教育已成为当时社会主流
23.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文中的“他们”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24.《大公报》对重庆谈判报道:“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当时许多“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盼望
A.国共两党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B.国共两党和平协商,创建联合政府
C.共产党与国民党轮流执政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25.同1949年相比,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约70%,农民收入增长30%以上。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趋于稳定是经济恢复的重要条件 B.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C.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26.图8是新中国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变动曲
线图,造成图中②段大幅波动的原因是
A.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C.“一五”计划的实施和“文革”的爆发
D.经济特区的开设和乡镇企业的兴起
27.法国总统戴高乐曾尖锐地指出:“美元特权”把世界贸易变成了美国的仓库,美国出现了贸易赤字,只需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无偿向其他国家换取商品劳务。他所说的“美元特权”是基于
A.马歇尔计划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关贸总协定
28.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欧洲复兴计划”中宣称:“我们的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所谓“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是指
A.世界市场中的自由贸易制度 B.国家强力推行的社会福利制度
C.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9.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判断下列分析说明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国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带来了粮产量的提高
B.20世纪60年代初,恶劣气候使两国粮产量都有所减少
C.20世纪60年代中期,苏联将改革重点放在农业上而导致粮产量增加
D.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实行了土地所有制改革带来粮食大幅增产
30.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依据
B.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罗斯福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中当选
C.克林顿上台后实施了“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D.为实现工业化,苏联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当中
31.(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续汉书·百官志》所云:“郡有盐、铁官者,随事广狭置令、长及丞。”
“总一盐铁”, 可以使国家“财用饶”,使农民“器用备”而“务本”,并“一其用,平其贾,以便百姓公私”。是“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的手段。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二 在中国,“行”或“行会”始见于唐,宋代以后,随着民营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行会有了比较广泛的发展。宋代,各行业都有行的组织,而“行”的众多也必然导致同行业组织——行会较多。但作为民营手工业经济组织形式其发展不快,且没有完全的独立性,在经济领域中还经常受到官府的许多干预。传统行会的功能与作用,主要体现在限制招收和使用帮工的数目,限制作坊开设地点和数目,规定手工业产品的规格、价格和原料的分配,规定统一的工资水平等。由于行会介入生产经营活动,使生产经营的风险得以分担。时至明清时期,行会已较为普及,由于自身具有组织上的封闭性、业务上的垄断性和技术上的保守性,其在经济方面所产生的多重作用与影响更是令人注目。
——摘编自范巧《对唐宋行会制度的性质界定》
材料三 行会进入中国近代以后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部分固守陈规陋俗的行会因此而衰落;另一部分行会则被动或主动地顺应时代进行变革,如上海、汉口、广州、天津等外贸中心城市的传统行会,取消了原来对生产经营的诸多限制,主要对本行业的生产经营进行了道德约束。同时,随着一些新兴的外贸行业的产生发展,还出现了新的行会,如上海的洋布公所、洋油杂货公所、震巽木商公所(洋木业)、集义公所(进口海产业),汉口的西皮杂货公会、洋广杂货公所等。
——摘编自朱英《中国传统行会在近代的发展演变》
材料四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尤其是将生产、销售等产业链环节转移到中国,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利用外资达4200亿美元。《财富》500强大企业已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在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分工体系中,中国仍处于比较低的“制造业中心”层面,尚难以上升到价值产业链条上附加值较高的“研究开发中心”和“营运中心”层面。而在信息化浪潮中,西方跨国公司凭借自己的专利防御体系,更欲垄断我国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目前,世界最大的100家外国银行中,已有41家在我国设立了81家分行;外国保险公司在中国已设立代表处200家;外国证券公司设立的代表处60多家。跨国银行日益从事大量的国际货币买卖活动,一旦某国或某一地区经济出现问题,跨国银行就频繁地调入调出资金,造成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近年来,西方跨国公司在我国境内大量吸引高级人才,仅朗讯公司所属的贝尔实验室就在我国招了300名高技术人才。
——李境舒《2010年经济发展战略趋势研究》
(1)材料一反映汉代实行什么制度?据材料一归纳其作用。(4分)
(2)宋代以后行会的发展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有利商业环境(3分),结合材料二分析古代行会产生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行会在性质和范围上发生的新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4)依据材料四,分析跨国公司对当今中国的影响。(6分)
3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第五表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七表 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第九表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诸八议者(注:八议指亲、故、贤、能、功、贵、 勤、宾等),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流罪以下,减一等。
——《唐律疏议》
材料三 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差异。(4分)
(2)材料三中孙中山法治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分析其思想在近代中国难以实现的原因。(4分)
33.(10分)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天文历法等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帝谕令钦天监:“向者新法(指西法)、旧法是非争论,今既知新法为是,尔衙门习学天文历法满洲官员,务令加意精勤。此后习熟之人方准升用,其未经学习者不准升用。”
——《清圣祖实录》卷62(康熙十五年i1676年谕令),
材料二 论者以古法今法(指西法)之不同,深不知历原出自中国,传及于极西,西人守之不失,测量不已,岁岁增修,所以得其差分之疏密,非有他术也。
——康熙帝《御制三角形推算法论》(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材料三 乾隆年间钦定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评论《寰有诠》时曾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也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
——李建军《影响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科学价值观》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康熙皇帝对古法与西法的认识前后有何异同?(4分)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康熙、乾隆皇帝对西学的态度带来的影响。(6分)
哈六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2012-1-4)
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1-30 DDBDB CDBCD AADBC DBCDC DCBBC BBCBA
二.非选择题:(40分)
31.(22分)
(22分)(1)盐铁官营制度或工官制度(写出其中之一即可,1分)作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重农抑商;稳定市场价格;发展农业生产;打击割据势力和富商大贾;、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答出其中三点即可,3分)
(2)有利的商业环境:①城市中市坊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市各处;②农村“草市"更加普遍;③商业经营时间不受限制;④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答出其中三点即可,3分)积极影响:小生产者风险降低,有利于保护小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手工业的发展。(2分)
消极影响:加强了政府对手工业的控制,不利于市场的自由竞争,阻碍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不利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答出其中2点即可,2分)
(3)新变化:传统行会向近代化发展(或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了与外贸相关的新行会。(2分)主要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掠夺,客观上促使近代中国社会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不断扩大;②开放通商口岸,进出口贸易发展;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分)
(4)有利影响:①跨国公司的投资为我国提供了资金和技术; ②带来了先进的管理和营销经验,有利于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增强了国内企业的竞争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 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3分) 不利影响:①跨国公司垄断关键产业和核心技术,对我国产业发展战略和工业化升级构成挑战;②外资金融机构的渗透加大我国金融风险压力;③跨国公司加紧争夺人才,对我国经济安全构成长期的威胁。(3分)
32.(8分)
(1)((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注重法律公平正义。唐律注重伦理(或“以礼入法”);赋予贵族官僚一定的法律特权;皇帝拥有最高裁决权。
(2)实践: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社会长期动荡不安;传统思想影响根深蒂固。
33.(10分)
(1)相同:认为西方历法较中国精善。(2分)
不同:从否定古法(中学)到认为西法(西学)源自中国。(2分)
(2)清初统治者为维护和巩固其政治统治,限制西方学术思想的传播,使得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仅限于统治阶级上层,阻碍了中西文化的交流。(6分)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理科数学
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 已知是实数,是纯虚数,则= ( )
A.1 B. C. D.3.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若对于任意给定的不等实数,不等式
恒成立,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
A. B. C. D.
4. 若,则的大小关系是 ( )
A. B. C. D.
5. 设是互不相等的正数,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 )
A. B.
C. D.
6. 设,函数的导函数是,且是奇函数,若曲线的一条切线的斜率是,则切点的横坐标为( )
A. B. C. D.
7. 在等差数列{}中,,,若此数列的前10项和,前18项和,则数列{}的前18项和的值是( )
A.24 B.48 C.60 D.84
8. 已知直线与直线平行,则的值为( )
A.0或3或 B.0或3 C.3或 D.0或
9. 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
A.10 B.8 C.6 D.4
10. 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弦过,若的内切圆周长为,两点的坐标分别为,则值为( )
A. B. C. D.
11.已知点是重心,,若,
则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12. 已知点,,,动圆与直线切于点,过、与圆相切的两直线相交于点,则点的轨迹方程为 ( )
. .
. .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数列的前项和,则数列的通项公式
14.设圆的一条切线与轴,轴分别交于点,则的最小值为
.
15. 已知上有两个不同的零点,
则m的取值范围为.
16.已知函数时, 只有一个实根;当k∈(0,4)时,只有3个相异实根,现
给出下列4个命题: ①和有一个相同的实根;
②有一个相同的实根;
③的任一实根大于的任一实根;
④的任一实根小于任一实根.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三、解答题:(共70分)
17. 如图,在四边形中,.
(1)求边的长; (4分)
(2)求四边形的面积;(4分)
(3)求的值. (4分)
18. 在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为坐标的点均在直线上,数列
满足条件:.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4分)
(2)若求成立的正整数的最小值. (8分)
19.设椭圆C:的左焦点为,上顶点为,过点作垂直于直线交椭圆于另外一点,交轴正半轴于点,

⑴求椭圆的离心率; (6分)
⑵若过三点的圆恰好与直线 相切,求椭圆C的方程. (6分)
20. 已知椭圆经过点,其离心率为.
(1) 求椭圆的方程; (4分)
(2)设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以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其中顶点在椭圆上,为坐标原点.求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 (8分)
21.过点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与曲线交于点.
(1)写出直线的一个参数方程;(4分)
(2)求的最小值及相应的值. (6分)
22.已知函数
(1)若在处取得极值,求的值;(2分)
(2)讨论的单调性;(5分)
(3)证明:为自然对数的底数)(5分)
高三理科数学2012届上学期期末考试答案
答案:1.C 2.A 3.C 4.A 5.C 6.D 7.C 8.D 9.B 10.A 11.C 12.A
13. 14. 4 15. 16.
17.(1)由条件,得,
.---------------------------(2分)
---------------(4分)
(2) ,
-------------------------(6分)
四边形的面积--(8分)
(3)在中,
--------------------------(12分)
18. (1)依题意,
--------------------(2分)
,数列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4分)
(2),
以上两式相减得 ------------------------------(8分)
,即,
又当时,
所以当时,
故使成立的正整数的最小值为5.-------------------(12分)
19. 解:⑴设Q(,0),由F(,0)
(0,)知
设,得
因为点P在椭圆上,所以
整理得,即2()=3,,故椭圆的离心率=
⑵由⑴知,于是F(-,0), Q
△AQF的外接圆圆心为(0),半径r=|FQ|= 所以,解得=2,∴c=1,b=,
所求椭圆方程为
20. (1) ----------------------------(4分)
(2)当直线有斜率时,设:,由消去,得
,

设三点的坐标分别为,则以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6分)
由于点在椭圆上,所以,从而,化简得
,经检验满足㈠式
又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10分)
当直线无斜率时,由对称性知,点一定在轴上,从而点为或,直线
为,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1.
综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2分)
21.(1)直线的一个参数方程为为参数)------------(4分)
(2)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

则--------------------------------(6分)
又直线与曲线相交.则
,得,而当
即或时,有最小值.--------------------------(10分)
22.(1)是的一个极值点,则
,验证知=0符合条件…………………….(2分)
(2)
1)若=0时,
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
2)若
上单调递减…………………………………(4分)
3)若
再令
在-------(6分)
综上所述,若上单调递减,


若(7分)
(3)由(2)知,当

B
A
C
D
A
P
Q
F
O
x
y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单项选择题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回答1-2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 D.丁、乙、丙、甲
2.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教育压力大 B.人口老龄化 C.劳动力不足 D.死亡率极高
下表为世界、中国、印度、德国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008年)统计表。据此完成3-4题。
3.①代表的是
A.世界 B.中国 C.印度 D.德国
4.②国抚养比低的原因是
A.老年人口比重大 B.青壮年人口比重大
C.儿童人口比重大 D.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读图回答5-6题。
5.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男女比例不平衡
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6.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中新网2011年3月1日消息,2月利比亚发生骚乱,为确保中国驻利比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国通过多种途径,经过希腊、埃及、突尼斯、马耳他等国家,撤离在利比亚的滞留人员。截至3月1日14时,中国已从利比亚撤出中国公民累计约32 000人。结合各国资料,回答7-9题。
7.由于国家骚乱和冲突导致大批人口流亡异国他乡的人口迁移,最可能是
A.环境移民 B外籍劳工 C.国际难民 D.科技移民
8.利比亚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小的国家之一,影响该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原因 B.经济因素 C.历史因素 D.政治因素
9.下列国家中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是()
A.希腊 B.利比亚 C.突尼斯 D.埃及
下图是上海市某区域住房价格各因素的影响权重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区域二手房价格受交通条件的影响权重值为6.42%,新房价格受交通条件影响权重值为
0.67%,影响程度均没有现实生活中感觉到的那么重要,这可能是该区域
A.人口密集 B.环境质量好 C.交通便利 D.繁华程度高
11.有关该区域房地产管理与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础设施决定二手房价格
B.房地产开发商关注环境质量
C.地理位置对二手房、新房的影响差异较大
D.人口状况对二手房、新房的影响差异较小
读下图“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a、b两曲线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
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13.集合各监测站的车流信息,合理规划城市道
路,最好利用
A.遥感技术 B.卫星导航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
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14-15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 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 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15.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魔芋是具有预防动脉硬化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的草本植物,其药用价值使其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年来河北省平山县科技局将魔芋从海拔300-500米的山区移植到海拔110米的平原进行试种,成活率达到了100%。回答16-17题。
16.魔芋从海拔300-500米的山区移植到平原试种成功的案例说明
A.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B.通过改良耕作技术或培育良种,可以扩大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可促使农作物的种植范围扩大
D.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规模
17.提高魔芋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是
A.改造地形,修建梯田 B.扩大种植规模 C.提高机械化水平 D.加大科技投入
201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 1%,读下图,完成18-19题。
18.关于我国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07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最大
B.从2006年到2010年,我国工业产值持续增加
C.图示期间,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一直上升
D.从2007年到2010年,我国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19.能够促使我国工业产值可持续增长的途径是
A.扩大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比重
B.加大科技投人,提高工业生产效益
C.积极开发新的矿产资源
D.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美国“苹果”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信息技术公司,下图表示“苹果”公司生产的平板电脑( ipad2 )的主要零部件产地,据此回答20-21题。
20.图中显示了ipad2生产的
A.产业转移现象 B.产业升级现象 C.产业集聚现象 D.产业分散现象
21.受2011年"3·11"大地震震灾的启示,今后日本电子企业应注重
A.提高产品价格 B.提高运输能力 C.扩大海外产能 D.创新生产技术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的一种管理模式。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等特点。当前,全球服务外包正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浪潮,也是当今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的新趋势。下图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第一阶段转移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工业基础雄厚 B.大量廉价劳动力 C.便利的交通 D.教育水平较高
23.中国正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其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 IT产业迅猛发展 B.自然资源丰富 C.便利的交通 D.消费市场广大
山东省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威海市区西北部的文教科研区,威海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等一批大中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坐落区内。紧临威海港和火车站,距离威海机场只有30千米,整个开发区依山傍海,空气清新,风光绮丽,环境优美。据此回答24-25题。
24.关于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说法正确的是
①区内各企业之间都有密切的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②区内各企业之间都有密切的信息联系
③各企业由于共用基础设施而聚集在一起 ④是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5.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其最有利条件是
A.临近黄海,水运便利 B.临近大学,科技力量雄厚
C.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D.气候宜人,地形平坦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城,完成26-27题。
26.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7.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读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28-30题。
28.图中山地
A.位于非洲大陆 B.雪线高度约为5000米
C.气温最低的地方降水量最丰富 D.甲坡盛行西北风
29.图中处于山麓地带的乙地,其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30.甲坡山麓地区适宜的农业活动方式是
A.种植小麦 B.种植水稻 C.畜牧业 D.林业
第II卷(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40分)
31.大蒜在我国是一种秋播夏收作物,喜湿、喜肥、不耐旱,忌渍水。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中国大蒜出口约占世界大蒜贸易量的90%,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下图(左图)中的阴影区域为我国大蒜主产省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大蒜主要分布于甲 、乙 (填简称)、皖、苏等省份。(2分)
(2)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覆盖地膜(右图)能够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试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2分)
(3)试分析甲、乙两省区春季影响大蒜生长的不利气候条件。 (2分)
(4)我国每年大蒜的种植面积波动很大,影响大蒜种植面积的主要因素是 。我国大蒜在世界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请分析原因。 (4分)
32.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20分)
材料一 我国主要石化企业分布示意图(图31)
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呈现出由内陆地区向临港(包括海港和沿江港口)城市布局的演化态势,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茂名等临港城市正逐步取代大庆、吉林、兰州等内陆城市成为中国石化工业新的空间格局下的中心城市。
材料三 石化工业园区已成为世界石化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中国石化企业发展的新模式。近十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上海(曹径)化学工业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山东青岛石化工业园等60余家省级以上石化工业园区,成为带动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1)简述我国石化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4分)
(2)简要分析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东地区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条件。(12分)
(3)分别阐述中国石化企业临港布局和向专业园区集聚的主要原因。(4分)
图31
33. (10分)读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图中L线的数值应该是_。(1分)
(2)试描述图中冬雨率等值线总体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分)
(3)地中海沿岸盛产柑橘、葡萄等水果,试评价该地区生产这些水果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4)简述图中石油加工厂布局的区位优势。(3分)
201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C 2A 3A 4B 5D 6D 7C 8A 9A 10C 11B 12B 13D 14D 15B 16B 17D 18B 19B 20D 21C 22D 23A 24C 25B 26C 27B 28B 29B 30C
二、综合题(40分)
31(10分)
(1)鲁(1分) 豫(1分)
(2)保温(1分) 保水(保墒)(1分)
(3)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1分),降水量少(1分),影响大蒜生长
(4)市场(1分) 劳动力价格低;土地租金低;大蒜品质好(每点1分,共3分)
32.(20分)
(1)(4分) ①沿海(东部)地区较稠密(1分),内陆(中西部)地区较稀疏;(1分)
②北部地区较稠密(1分),南部地区较稀疏(1分)。
(2)(12分)
华北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是原油的传统生产地;石化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
(每点1分,共4分)
西北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石油产量远大于本地消费量。(每点2分,共4分)
华东地区:经济发达,发展石化工业的资金雄厚;市场需求量大;港口众多,对外联系便捷。
(答出任意2点得4分)
(3)临港布局的原因:(1分)
港口对外联系便利,利于原油的输入,也利于各种石化产品的输出。
向专业园区集聚的主要原因:( 每点得1分,共3分)
①石化工业园区各种基础设施完善,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②加强各企业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费和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各种中间产品,实现生产一体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
33.(10分)
(1)60(1分)
(2)特点: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1分)
原因:西北部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时间长,距大西洋较近,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1分)
东南部纬度低,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时间长,距大西洋远,受大西洋影响小,冬季降水较多。(1分)
(3)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1分)
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日照充足,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1分)
该地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排水、通风、采光条件好。(1分)
(4)靠近波斯湾,石油资源丰富;接近欧洲市场;交通更加便利,缩短了运输距离,降低了成本;当地有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答出任意1点得1分,共3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复数,,且,则的值为( )
A. B. C. D.
3.是函数至少有一个负零点的( )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B.(-∞,) C.(0,) D.(e,+∞)
5.把函数(其中是锐角)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或向左平移个单位都可以使对应的新函数成为奇函数,则( )
A.2 B.3 C.4 D.1
6.设是互不相等的正数,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 )
A. B.
C. D.
7.已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是 ( )
A.5 B.-6 C.10 D.-10
8. 已知点,,,动圆与直线切于点,过、与圆相切的两直线相交于点,则点的轨迹方程为( )
A. B.
C. D.
9.已知点是重心 ,若, 则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10.上递增,那么( )
A. B. C. D.
11.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弦过,若的内切圆周长为,两点的坐标分别为,则值为( )
A. B. C. D.
12. 若函数满足且时,,则函数的图象与图象交点个数为( )
A.1 B.3 C.2 D. 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直线,始终平分圆的周长,则的最小值为 。
14.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 ______。
15.若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6.若数列为调和数列。已知数列= 。
三.解答题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且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0。
(I)求函数的表达式;
(II)在△ABC,若的值。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是首项为1的等差数列,且, 若
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在等差数列中,首项,数列满足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求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椭圆C:,经过椭圆C的右焦点F且斜率为k(k≠0)的直线交椭圆C于A、B两点,M为线段AB的中点,设O为椭圆的中心,射线OM交椭圆于N点.是否存在k,使对任意m>0,总有成立?若存在,求出所有k的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Ⅰ)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Ⅱ)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得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化曲线、的方程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
(2)设曲线与轴的一个交点的坐标为(),经过点作曲线的切线,求切线的方程.
高三上文科数学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一、1-12 CCBCA CBACA AD
13. 14. 15. 16. 20
17.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且当的最小值为0。(I)求函数的表达式;
(II)在△ABC,若的值。
17【解】(I)………2分
依题意函数
所以 …………4分
(II)
18. 已知数列是首项为1的等差数列,且, 若
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18.【解】(1)成等比数列,
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
解得或,又,于是
(2)
19. 在等差数列中,首项,数列满足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II)求
19【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 ,
………………3分
由,解得d=1.…………5分 …………6分
(2)由(1)得
设,

两式相减得………………9分
.………………11分
………………12分
20. 如图,已知椭圆C:,经过椭圆C的右焦点F且斜率为k(k≠0)的直线l交椭圆G于A、B两点,M为线段AB的中点,设O为椭圆的中心,射线OM交椭圆于N点.是否存在k,使对任意m>0,总有成立?若存在,求出所有k的值;
20【解】椭圆C: 1分
直线AB:y=k(x-m), 2分
,(10k2+6)x2-20k2mx+10k2m2-15m2=0. 3分
设A(x1,y1)、B(x2,y2),则x1+x2=,x1x2= 4分
则xm= 6分
若存在k,使为ON的中点,∴.
∴,
即N点坐标为. 8分
由N点在椭圆上,则 10分
即5k4-2k2-3=0.∴k2=1或k2=-(舍).
故存在k=±1使 12分
21.已知函数.(Ⅰ)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Ⅱ)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
21. 【解】(Ⅰ),(1)时,函数在单调递增;
(2)时,函数在单调递增;单调递减.………5分
(Ⅱ)(1)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最大值为;
(2)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最大值为;
(3)时,函数在单调递增;单调递减,最大值为.……………………………………………………………12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得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化曲线、的方程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
(2)设曲线与轴的一个交点的坐标为(),经过点作曲线的切线,求切线的方程.
22.【解】(Ⅰ)曲线:;曲线:;……3分
曲线为中心是坐标原点,焦点在轴上,长半轴长是4,短半轴长是2的椭圆;曲线为圆心为,半径为的圆……5分
(Ⅱ)曲线:与轴的交点坐标为和,因为,所以点的坐标为,……7分 显然切线的斜率存在,设为,则切线的方程为
,由曲线为圆心为,半径为的圆得 ,
解得,所以切线的方程为……1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