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老山界》课件(共3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老山界》课件(共38张PPT)

资源简介

老山界
陆定一
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一年,震惊中外。英勇的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是哪一座吗?那就是老山界。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勇敢地翻过去了。大家想听听这段故事吗?那就请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给我们讲述吧。
长 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写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又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毅力,突破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三道天险,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跟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老山界是“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老山界
老山界,在地图上名为越城岭,在广西兴安华江瑶族乡,又称瑶山,是五岭之一,越城岭的中段分支,呈西南—东北走向,长21公里,宽6公里,方圆126平方公里。其主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是越城岭的最高峰,也是五岭的最高峰。向上看,耸立于云端之中;向下望,简直是绝壁悬崖。1934年,红军长征途经这里,翻越的第一座高山就是老山界,由此而举世闻名。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写作本文时,作者在红军长征部队里的“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
作者简介
惊惶( )酣然入梦 ( ) 马匹( )
苛捐杂税( ) 蜷( ) 咀嚼( )
篱笆( ) 闪烁( ) 呜咽( )
骨碌( ) 矗立( ) 澎湃( )
悬崖( ) 灌输( ) 打颤( )

jīng huáng
hān


quán
lí ba
gū lu
xuán yá
jǔjué
shuò
wū yè
chù
guàn
péng pài
zhàn
读一读,写一写
一、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文章
(一)读课文,请试着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1、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呢?
(二)再读课文,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2、请同学们在文中画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变化、地点转移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画的词句,完成下列表格
时 间
地 点
事 件
2 - 10节
11-22节
24-31节
32-33节
当天下午到傍晚 山沟 攀谈
天黑到黎明前 山脚到山坡 露宿
黎明到下午两点多 山坡到山顶 坚强意志
休息以后 山顶到山下 下山
第一部分(第1段),点题,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山高路远,暗示翻越艰难。
第二部分(第2~32段),主体部分,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线索,叙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33段),总结全文,将老山界放在长征的全过程中来回顾,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中心。
(三)理清结构层次
1.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但翻越老山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2.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的态度是怎样的?
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3.这些描述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
表现了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再读课文,概括主题
请同学们速度课文,组织好语言,在笔记本上做好记录,写完之后与同位交流。
总结: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体现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歌颂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藐视困难、豪气干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作业布置
1.搜集关于长征的资料,深入了解。
2.你觉得本文哪些语言写得比较好,找出来,把批注写在课本上。
温故知新,读读写写
惊惶( )酣然入梦 ( ) 马匹( )
苛捐杂税( ) 蜷( ) 咀嚼( )
篱笆( ) 闪烁( ) 呜咽( )
骨碌( ) 矗立( ) 澎湃( )
悬崖( ) 灌输( ) 打颤( )

jīng huáng
hān


quán
lí ba
gū lu
xuán yá
jǔjué
shuò
wū yè
chù
guàn
péng pài
zhàn
背诵《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自主精读,赏析语言
1.赏析重点语句
在读过课文以后,你觉得哪些语句能表现老山界的“难”?哪些语句能表现出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请同学们先自己在文中找出来 ,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每个组选出一名代表,跟大家说说你们小组最精彩的发言。
2.赏析精彩段落
(1)描写“之”字路的奇观有什么作用?
(2)有几次写火把?分别以什么为立足点?从什么角度进行观察的?
(3)分析红军的语言,思考语言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有什么作用?自由朗读,赏析体会。
阅读:满天都是星光……就在脚底下。思考以下问题:
(1)描写“之”字路的奇观有什么作用?
“奇观”本来是指自然界奇特罕见的景观或景象。“之”字形说明山路曲折,迂回;火把与星光连接,写山势之高 “奇观”词表现出这一景象的奇特罕见,表现红军队伍的宏伟气势并颂扬了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2)有几次写火把?分别以什么为立足点?从什么角度进行观察的?
三次
山脚,半山腰,仰望
先仰后俯
(3)分析红军的语言,思考语言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有什么作用?自由朗读,赏析体会。
3.根据思考题,自由朗读。
(1)赏析文中的修辞,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修辞?请说出理由。
(2)阅读文中写声音的句子,思考:文中既说“寂静”,又说“有不可捉摸的声响”,这样写矛盾吗?
(3) 发挥想象描绘“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所营造的意境。
阅读: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思考以下问题:
(1)赏析文中修辞,你最喜欢哪一个修辞?请说出理由。
例一
①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赏析:
连用三个比喻句生动地描绘出所见之景,因为是躺着,所以跟随视线的转移,先写天上,再写四周。将天上的星星比作宝石,写出了星空的灿烂美丽,表现出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把四周的高山比作矗立的巨人,把山谷比作一口井,突出了山势的险峻,点明了红军的艰难处境。
例二
②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赏析:
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以动衬静,将此时的听觉感受行云流水般挥洒出来,烘托出夜色的静谧,透露出勃勃生机,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阅读文中写声音的句子,思考:文中既说“寂静”,又说“有不可捉摸的声响”,这样写矛盾吗?
提示:不矛盾,以声衬静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3) 发挥想象描绘“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所营造的意境。
总结
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体现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歌颂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藐视困难、豪气干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课堂检测
1. 下列各项中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灌输(guàn) 欺侮(wǔ) 军阀(fá) 缴租(jiāo)
B.盛情(shèng ) 骨碌(gū) 澎湃(bài) 苛捐杂税(kē)
C.点缀(zhuì) 搀扶(chān) 篱笆(lí) 惊惶(huáng)
D.歇脚(xiē) 呜咽(yè) 矗立(chù) 咀嚼(jiáo)
答案:C【点拨】A.缴—jiǎo。B.湃—pài。D.嚼—jué。
2.加下画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瑶民(yáo) 歇脚(xī) 军阀 (fá) 缴租(jiǎo)
B.苛捐(kē) 欺侮(wǔ) 攀谈(pān) 煮粥(zhōu)
C.盛饭(shéng) 峭壁(qiào) 骨碌(gū) 咀嚼(jué)
D.点缀(zhuì)澎湃(bài) 疲倦(juàn) 倾斜(qīng)
3.各组均有一个错别字,请在错字下画线,并在括号内订正
A.悬涯峭壁野马奔驰酣然入梦浑身紧张( )
B.不可捉摸故弄玄虚刺入饥骨苛捐杂税( )
C.杀生成仁勇敢无畏大显伸手歪风邪气( )
D.美好景致大义凛然寒风凛列扶危济困( )
B
A.崖????
B.肌????
C.身????
D.冽
4.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我们要的就是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
B.快速奔跑,勇敢抢断,巧妙传接,如此高超的球技,实在叫人眼花缭乱,扼腕叹息。???
C.虽然正是初夏,各厂商对饮料消费市场早已虎视眈眈。???
D.参加招聘的人太多,他本不抱希望,接到录用通知时,他高兴得泪如泉涌。
C
5.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波涛互相撞击。 ( )
(2)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 )
(3)罕见的美好景象。 ( )
(4)甜美、畅快地入睡。 ( )
6.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山界》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两昼一夜内所发生的事情,真实、生动地叙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B.“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文章开头就点出“三十里高”,说明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
C.《老山界》中有不少篇幅写红军战士与瑶民攀谈的情节,这和课文的中心事件“翻越老山界”联系不大,有跑题之嫌。
D.“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这句话有一定的讽刺效果,点出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背景,也含蓄地表明国民党的部分官兵不愿意充当炮灰,希望抗日的心愿。
答案:C
7.填入下面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   )。
A.景观  B.壮观  C.奇观  D.景象
8.下面与“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B.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C.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