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节反应热第二课时热反应方程式燃烧热课程重点1、热化学方程式概念:表明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明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用写“点燃”、“加热”等引发条件。例如:气态(g)、固态(s)、液态(l)、溶液(aq)。例如: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因为同一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时,其焓变是不同的。但是对于25℃,101kPa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可以不注明,例如:(3)△H为“+”,表示吸热反应;△H为“?”,表示放热反应。示例:在25℃,101kPa下,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①1molHgO(s)分解为液态汞和氧气,吸热90.7kJ:②3molNO2(g)与1molH2O(l)反应,生成HNO3(aq)和NO(g),放热138kJ(4)△H与化学计量数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其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但一般仍用最简整数比);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例如:3、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中的常见错误(1)物质的状态标注错误或漏写,物质的状态不同,△H的值不同。(2)△H的正、负及单位书写错误,放热反应的△H为“-”,吸热反应的△H为“+”。(3)△H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不对应,相同的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时,△H不同。典型练习1、实验测得:101kPa时,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的热量:1mol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890.3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①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1②CH4(g)+2O2(g)═CO2(g)+2H2O(l)△H=﹣890.3kJ③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④2H2(g)+O2(g)═2H2O(l)△H=﹣571.6kJ?mol﹣1A.仅有②④B.仅有④C.仅有②③④D.全部符合要求解:①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1,放出热量为负值,故①错误;②CH4(g)+2O2(g)═CO2(g)+2H2O(l)△H=﹣890.3kJ,热化学方程式的热量单位必须是kJ?mol﹣1,故②错误;③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水为液态,故③错误;④2H2(g)+O2(g)═2H2O(l)△H=﹣571.6kJ?mol﹣1,热化学方程式正确,故④正确。拓展迁移1、氢气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已知在25℃、101kPa下,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2.9kJ,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2+O2═2H2O△H=﹣142.9kJ?mol﹣1B.2H2(g)+O2(g)═2H2O(l)△H=﹣142.9kJ?mol﹣1C.2H2(g)+O2(g)═2H2O(l)△H=﹣571.6kJ?mol﹣1D.2H2(g)+O2(g)═2H2O(l)△H=﹣142.9kJ解:25℃、101kPa下,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2.9kJ,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A、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571.6kJ,不是142.9kJ,同时物质聚集状态未标注,故A错误;B、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571.6kJ,不是142.9kJ,故B错误;C、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物质聚集状态标注,故C正确;D、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571.6kJ,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故D错误。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评价合理的是( )实验事实热化学方程式评价A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1,将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H=﹣114.6kJ?mol﹣1正确B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H3COOH(aq)+NaOH(aq)═NaCl(aq)+H2O(l)△H=﹣57.3kJ?mol﹣1不正确;因为醋酸状态为“aq”,而不是“l”.C160gSO3气体与适量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H2SO4,放出热量260.6kJSO3(g)+H2O(l)═H2SO4(aq)△H=﹣130.3kJ?mol﹣1不正确;因为反应热为△H=﹣260.6kJ?mol﹣1D已知25℃、101kPa下,120g石墨完全燃烧放出热量3935.1kJC(s)+O2(g)═CO2(g)△H=﹣393.51kJ?mol﹣1不正确;同素异形体要注名称:C(石墨)A.AB.BC.CD.D解:A、因SO42﹣、Ba2+反应生成BaSO4,需要放出热量,所以反应热小于﹣114.6kJ?mol﹣1,故A错误;B、因醋酸是弱酸,电离时需要吸热,所以反应热大于﹣57.3kJ?mol﹣1,故B错误;C、因160gSO3(2mol)气体与适量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H2SO4,放出热量260.6kJ,则1molSO3气体与适量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H2SO4,放出热量130.3kJ,故C错误;D、因C有同素异形体,而同素异形体的能量是不同的,则评价合理,故D正确。课程重点燃烧热(1)燃烧热的概念∶在25℃、101Kpa时,完全燃烧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是kJ/mol。例如:25℃,101kPa,1molCH4完全燃烧,放出890.31kJ的热量,这就是CH4的燃烧热。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2)反应条件:101kPa(书中给出的燃烧热数据均在此条件下测得)。(3)可燃物的用量:1mol纯物质。(4)反应程度及产物: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完全燃烧时,不同元素对应的指定产物:C→CO2(g)、S→S(g)、H→H2O(l)。C→CO不是完全燃烧;SO3不是S的燃烧产物;若生成物中含有水,则水必须为液态。(5)燃烧环境:没有特别说明,一般是在氧气中进行,因此并非所有的燃烧放出的热量都叫燃烧热,如H2在Cl2中燃烧放出的热量不是燃烧热。2、燃烧热表示的意义以CH4为例,CH4的燃烧热为890.31kJ/mol,表示在101Pa时,1molCH完全燃烧生成CO2(l)和H20(l)时,放出890.31kJ的热量。3、特别提醒“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与“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同。写前者时可燃物必须为1mol,写后者时不强调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可为任意值。典型练习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绝对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A.H2(g)+Cl2(g)=2HCl(g)△H=-184.6kJ/molB.C(s)+O2(g)=CO(g)△H=-110.5kJ/molC.2H2(g)+O2(g)=2H2O(l)△H=-571.6kJ/molD.CO(g)+O2(g)=CO2(g)△H=-283kJ/mol解:A.氢气的燃烧热是1mol氢气燃烧产生1molH2O(l)时的反应热,故A不合题意;B.碳单质的燃烧热是1molC(s)燃烧产生1molCO2(g)时的反应热,该反应产物是CO(g),故B不合题意;C.氢气的燃烧热是1mol氢气燃烧产生1molH2O(l)时的反应热,该反应是2molH2(g)反应,故C不合题意;D.1molCO(g)燃烧产生1molCO2(g)时的反应热为CO的燃烧热,故D符合题意。拓展迁移1、燃烧是人们利用热能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燃烧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热所指的燃烧产物一定是相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B.含碳物质燃烧生成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C.实验测定的燃烧热时与所用量的多少无关D.燃烧生成CO2时放出的热量是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的2倍解:A.燃烧热所指的燃烧产物是指25℃,101kPa下稳定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相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如S元素的燃烧产物为SO2,故A错误;B.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而不是生成时所放出的热量,故B错误;C.实验测定的燃烧热时测定生成1mol液态水时释放的热量,与所用量的多少无关,故C正确;D.燃烧生成CO2时放出的热量与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无法得出2倍关系,故D错误。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的绝对值均正确)( )A.C2H5OH(l)+3O2(g)===2CO2(g)+3H2O(g)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kJ/mol(中和热)C.S(s)+O2(g)===SO2(g)kJ/mol(反应热)D.Fe+S===FeSkJ/mol(反应热)解: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水的稳定状态是液态,A不正确。B中△H应该是小于0的,不正确。D不正确,因为没有标明状态,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学习检测1、根据信息书写热化学方程式(1)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回答下列问题: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和76℃,AX5的熔点为167℃。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1molAX5,放出热量123.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在25℃、101kPa下,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kJ,其燃烧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吸收可得100gCaCO3沉淀,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N2和3molH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生成氨气,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5%,放出QkJ的热量,写出N2与H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4)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试写出N2(g)和H2(g)反应生成NH3(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5)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氢气,在25℃、101kPa下,已知每消耗3.8gNaBH4(s)放热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解:(1)室温时AX3为液态(l),AX5为固态(s),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X3(l)+X2(g)=AX5(s) ΔH=-123.8kJ·mol-1。(2)根据碳原子守恒有:C2H5OH~2CO2~2CaCO3.生成100gCaCO3沉淀,则乙醇为0.5m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2H5OH(l)+3O2(g)=2CO2(g)+3H2O(l)ΔH=-2QkJ·mol-1。(3)1molN2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kJ=4QkJ,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 ΔH=-4QkJ·mol-1。(4)根据箭头的指向可知a、b、c均为正值,ΔH=2(a-b-c)kJ·mol-1,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l) ΔH=2(a-b-c)kJ·mol-1。(5)消耗1molNaBH4(s)放热×38kJ=216kJ,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aBH4(s)+2H2O(l)=NaBO2(s)+4H2(g)ΔH=-216kJ·mol-1。2、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解:A.燃烧热指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不同物质具有的能量不同,所以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也不同,A错误;B.物质状态的变化也会引起能量的改变,所以燃烧热与物质状态有关,B错误;C.燃烧热属于反应热一种,与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关系,C错误;D.燃烧热属于反应热,故单位也是kJ/mol,D正确。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代表分子个数,而表示物质的量B.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则表示温度为273K,压强为101kPaC.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时,△H不相同D.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解: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个数,所以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故A正确;B.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H表示常温常压即298K、101kPa下的数据,故B错误;C.△H不仅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多少有关,还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故C正确;D.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化学计量数、物质聚集状态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故D正确,答案选B。4.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ΔH=+131.3kJ·mol-1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热量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mol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D.1个固态碳原子和1个水蒸气分子反应吸收131.3kJ热量解:A.反应热与物质的聚集状态及物质的量有关,物质状态不同、物质的量不同,反应热不同,选项A错误;B.反应热量变化需要说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状态不同,反应能量变化不同,选项B错误;C.C(s)+H2O(g)=CO(g)+H2(g)ΔH=+131.3kJ·mol-1表示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mol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选项C正确;D.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选项D错误。5.已知:H2(g)+Cl2(g)===2HCl(g)ΔH=-183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L氯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氯气,吸收183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氯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氯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183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氯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氯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氯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氯化氢分子放出183kJ热量解: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ΔH=-183kJ/mol的意义是298K、101KPa时,1molH2(g)和1molCl2(g)反应生成2molHCl(g)放出183kJ的热量。A项,缺少温度和压强,无法确定一定体积气体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2L氯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氯气,吸收的热量,错误;B项,气态氯化氢转化为液态氯化氢放出热量,故1mol氢气与1mol氯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氯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183kJ,错误;C项,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氯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氯化氢气体的能量,正确;D项,反应热表示每摩尔反应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不能表示单个分子之间的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错误。6.2g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21.88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H2O==CO+H2ΔH=+131.3kJ·mol—1B.C(s)+H2O(g)==CO(g)+H2(g)ΔH=+10.94kJ·mol—1C.C(s)+H2O(g)==CO(g)+H2(g)ΔH=-131.3kJ·mol—1D.C(s)+H2O(g)==CO(g)+H2(g)ΔH=+131.3kJ·mol—1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H大于0,C不正确。A不正确,因为没有标明状态,B中反应热的数值不同,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7.工业上由CO2和H2合成气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l) ΔH=-50kJ·mol-1。下面表示合成甲醇的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B.C.D.解:该反应是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物质越稳定,其能量越小,所以液态物质的能量小于气态物质,则符合条件的图象是A。8.锡是大名鼎鼎的“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便发现并使用锡了。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 ΔH1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 ΔH2③Sn(s,灰)Sn(s,白) ΔH3=2.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1>ΔH2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解:A.分析可知,Sn(白)释放的热量多,则ΔH1<ΔH2,A说法错误;B.根据③,锡在常温下以白锡状态存在,B说法错误;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说法错误;D.根据③当温度低于13.2℃时Sn(白)自动转化为Sn(灰),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白锡会转化为灰锡,灰锡为粉末状,所以会自行毁坏,故D正确。ΔH=?57.3kJ/mol△H=?14.9kJ/mol△H=?183kJ/mol△H=+90.7kJ/molΔH=?138kJ/molΔH=?571.6kJ/molΔH=?285.8kJ/molΔH=?890.31kJ/mol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节发应热第二课时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新知讲解燃烧热3课程学习目标热化学方程式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及要求2新知讲解一、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明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2、注意问题:(1)需注明反应的和,若在25℃、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温度压强(2)需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s(固体)、l(液体)或g(气体)、aq(溶液)。(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______。(4)同一反应的ΔH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分数特别提醒:注意可逆反应的ΔH和实际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区别∶不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ΔH都表示反应进行到底时的能量变化。新知讲解一、热化学方程式例标明物质聚集状态△H=?183kJ/mol写出反应焓变ΔH=?57.3kJ/mol新知讲解二、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及要求一写方程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用s、l、g、aq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状态二标状态三判正负根据吸热或者放热判断ΔH的正负吸热反应,ΔH的符号为+;放热反应,ΔH的符号为-。四算数值根据化学计量数计算写出ΔH的值新知讲解书写的注意事项注明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用写“点燃”、“加热”等引发条件。例如:气态(g)、固态(s)、液态(l)、溶液(aq)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ΔH=?57.3kJ/molΔH=?241.8kJ/molΔH=?285.8kJ/mol新知讲解书写的注意事项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因为同一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时,其焓变是不同的。对于25℃,101kPa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可以不注明△H=?14.9kJ/mol△H=?183kJ/mol新知讲解书写的注意事项△H为“+”,表示吸热反应;△H为“?”,表示放热反应(1)1molHgO(s)分解为液态汞和氧气,吸热90.7kJ示例:在25℃,101kPa下,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3molNO2(g)与1molH2O(l)反应,生成HNO3(aq)和NO(g),放热138kJ△H=+90.7kJ/molΔH=?138kJ/mol新知讲解书写的注意事项△H与化学计量数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其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但一般仍用最简整数比);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ΔH=?285.8kJ/molΔH=?571.6kJ/mol新知讲解书写的注意事项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H>0)△H=?41kJ/mol△H=+41kJ/mol新知讲解三、燃烧热1.燃烧热的定义: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kJ/mol或kJ·mol-1。例如:25℃,101kPa,1molCH4完全燃烧,放出890.31kJ的热量,这就是CH4的燃烧热。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ΔH=?890.31kJ/mol新知讲解例如:25℃,101kPa,1molCH3CH2OH完全燃烧,放出1366.8kJ的热量,这就是CH3CH2OH的燃烧热。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ΔH=?1366.8kJ/mol例如:25℃,101kPa,1mol乙炔(C2H2)完全燃烧,放出1366.8kJ的热量,这就是乙炔(C2H2)的燃烧热。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ΔH=?1366.8kJ/mol新知讲解2.注意事项:“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是指单质或化合物燃烧后变为最稳定的物质。完全燃烧时,下列元素要生成对应的物质∶C→CO2(g),H→H2O(l),S→SO2(g),N→N2(g)等。生成的水为液态不能是气态。3.燃烧热的意义∶甲烷的燃烧热为ΔH=-890.31kJ·mol,它表示25℃、101kPa时,________CH4完全燃烧生成_______和____________时放出890.31kJ的热量。1mol液态H2O新知讲解4.对燃烧热的深入理解:(1)反应条件∶25℃和101kPa(书中给出的燃烧热数值均为此条件下测得)。(2)物质的燃烧热要求的是纯物质。(3)"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是指单质或化合物燃烧后变为最稳定的物质。完全燃烧时,下列元素要生成对应的物质∶C→CO2(g),H→H2O(I),S→SO2(g)。C→CO不是完全燃烧;而S→SO3,SO3不是燃烧产物;生成的水为液态不能是气态。(4)文字叙述燃烧热时,用正值或ΔH表示,例如,CH4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或ΔH=-890.3kJ·mol-1。新知讲解5.表示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和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区别例如,C8H18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8H18(I)+25O2(g)=16CO2(g)+18H2O(I)ΔH=-11036kJ·mol-1,表示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8H18(I)+O2(g)=8CO2(g)+9H2O(I)ΔH=-5518kJ·mol-1。区别在于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是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反应新知讲解名称化学式?H/(kJ/mol)名称化学式?H/(kJ/mol)石墨C(s)?393.5乙烷C2H6(g)?1899.8金刚石C(s)?395.0乙烯C2H4(g)?1411.0氢气H2(g)?285.8乙炔C2H2(g)?1299.6一氧化碳CO(g)?283.0乙醇C2H5OH(l)?1366.8甲烷CH4(g)?890.31丙烷C3H8(g)?2219.9甲醇CH3OH(l)?726.51苯C6H6(l)?3267.56.一些物质的燃烧热:课堂练习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SO2+O2=2SO3△H=﹣196.6kJ?mol﹣1B.H2(g)+O2(g)═H2O(l)△H=﹣285.8kJ?mol﹣1C.2H2(g)+O2(g)═2H2O(l)△H=﹣571.6kJD.C(s)+O2(g)═CO2(g)△H=+393.5kJ?mol﹣1B课堂练习2.(1)3mol甲烷燃烧时,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2670.9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2SO4和NaOH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4(g)+2O2(g)═CO2+2H2O△H=﹣890.3kJ?mol﹣1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aq)△H=﹣114.6kJ?mol﹣1课堂练习3.氢气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已知在25℃,101kPa下,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2.9kJ。则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2+O2═2H2O△H=﹣142.9kJ?mol﹣1B.H2(g)+O2(g)═H2O(l)△H=﹣285.8kJ?mol﹣1C.2H2(g)+O2(g)═2H2O(l)△H=﹣571.6kJ?mol﹣1D.H2(g)+O2(g)═H2O(l)△H=+285.8kJ?mol﹣1B课堂练习4.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g)+O2(g)═2CO2(g)反应的△H=﹣566.0kJ/mol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H=﹣28.7kJ/molD.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A课堂练习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数值能表示可燃物标准燃烧热的是( )A.CO(g)+O2(g)═CO2(g)△H=﹣283kJ?mol﹣1B.CH4(g)+2O2(g)═CO2(g)+2H2O(g)△H=﹣802.3kJ?mol﹣1C.2H2(g)+O2(g)═2H2O(l)△H=﹣571.6kJ?mol﹣1D.H2(g)+O2(g)═H2O(g)△H=﹣242kJ?mol﹣1A课堂练习6、25℃、101kPa下,CO(g)、C2H4(g)、C6H6(l)和C2H5OH(l)的燃烧热△H依次是﹣283.0kJ?mol﹣1、﹣1411.0kJ?mol﹣1、﹣3267.5kJ?mol﹣1、﹣1366.8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CO(g)+O2(g)═2CO(g)△H=﹣566.0kJ?mol﹣1B.C2H4(g)+3O2(g)═2CO2(g)+2H2O(g)△H=﹣1411.0kJ?mol﹣1C.2C6H6(l)+15O2(g)═12CO2(g)+6H2O(l)△H=﹣3267.5kJ?mol﹣1D.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6.8kJ?mol﹣1A课堂总结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概念燃烧热书写表示一种特定的反应热概念注意问题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节反应热第二课时热反应方程式燃烧热课程重点1、热化学方程式概念:表明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明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用写“点燃”、“加热”等引发条件。例如:气态(g)、固态(s)、液态(l)、溶液(aq)。例如: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因为同一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时,其焓变是不同的。但是对于25℃,101kPa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可以不注明,例如:(3)△H为“+”,表示吸热反应;△H为“?”,表示放热反应。示例:在25℃,101kPa下,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①1molHgO(s)分解为液态汞和氧气,吸热90.7kJ:②3molNO2(g)与1molH2O(l)反应,生成HNO3(aq)和NO(g),放热138kJ(4)△H与化学计量数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其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但一般仍用最简整数比);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例如:3、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中的常见错误(1)物质的状态标注错误或漏写,物质的状态不同,△H的值不同。(2)△H的正、负及单位书写错误,放热反应的△H为“-”,吸热反应的△H为“+”。(3)△H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不对应,相同的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时,△H不同。典型练习1、实验测得:101kPa时,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的热量:1mol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890.3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①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1②CH4(g)+2O2(g)═CO2(g)+2H2O(l)△H=﹣890.3kJ③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④2H2(g)+O2(g)═2H2O(l)△H=﹣571.6kJ?mol﹣1A.仅有②④B.仅有④C.仅有②③④D.全部符合要求拓展迁移1、氢气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已知在25℃、101kPa下,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2.9kJ,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2+O2═2H2O△H=﹣142.9kJ?mol﹣1B.2H2(g)+O2(g)═2H2O(l)△H=﹣142.9kJ?mol﹣1C.2H2(g)+O2(g)═2H2O(l)△H=﹣571.6kJ?mol﹣1D.2H2(g)+O2(g)═2H2O(l)△H=﹣142.9kJ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评价合理的是( )实验事实热化学方程式评价A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1,将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H=﹣114.6kJ?mol﹣1正确B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H3COOH(aq)+NaOH(aq)═NaCl(aq)+H2O(l)△H=﹣57.3kJ?mol﹣1不正确;因为醋酸状态为“aq”,而不是“l”.C160gSO3气体与适量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H2SO4,放出热量260.6kJSO3(g)+H2O(l)═H2SO4(aq)△H=﹣130.3kJ?mol﹣1不正确;因为反应热为△H=﹣260.6kJ?mol﹣1D已知25℃、101kPa下,120g石墨完全燃烧放出热量3935.1kJC(s)+O2(g)═CO2(g)△H=﹣393.51kJ?mol﹣1不正确;同素异形体要注名称:C(石墨)A.AB.BC.CD.D课程重点燃烧热(1)燃烧热的概念∶在25℃、101Kpa时,完全燃烧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是kJ/mol。例如:25℃,101kPa,1molCH4完全燃烧,放出890.31kJ的热量,这就是CH4的燃烧热。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2)反应条件:101kPa(书中给出的燃烧热数据均在此条件下测得)。(3)可燃物的用量:1mol纯物质。(4)反应程度及产物: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完全燃烧时,不同元素对应的指定产物:C→CO2(g)、S→S(g)、H→H2O(l)。C→CO不是完全燃烧;SO3不是S的燃烧产物;若生成物中含有水,则水必须为液态。(5)燃烧环境:没有特别说明,一般是在氧气中进行,因此并非所有的燃烧放出的热量都叫燃烧热,如H2在Cl2中燃烧放出的热量不是燃烧热。2、燃烧热表示的意义以CH4为例,CH4的燃烧热为890.31kJ/mol,表示在101Pa时,1molCH完全燃烧生成CO2(l)和H20(l)时,放出890.31kJ的热量。3、特别提醒“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与“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同。写前者时可燃物必须为1mol,写后者时不强调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可为任意值。典型练习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绝对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A.H2(g)+Cl2(g)=2HCl(g)△H=-184.6kJ/molB.C(s)+O2(g)=CO(g)△H=-110.5kJ/molC.2H2(g)+O2(g)=2H2O(l)△H=-571.6kJ/molD.CO(g)+O2(g)=CO2(g)△H=-283kJ/mol拓展迁移1、燃烧是人们利用热能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燃烧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热所指的燃烧产物一定是相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B.含碳物质燃烧生成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C.实验测定的燃烧热时与所用量的多少无关D.燃烧生成CO2时放出的热量是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的2倍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的绝对值均正确)( )A.C2H5OH(l)+3O2(g)===2CO2(g)+3H2O(g)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kJ/mol(中和热)C.S(s)+O2(g)===SO2(g)kJ/mol(反应热)D.Fe+S===FeSkJ/mol(反应热)学习检测1、根据信息书写热化学方程式(1)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回答下列问题: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和76℃,AX5的熔点为167℃。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1molAX5,放出热量123.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在25℃、101kPa下,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kJ,其燃烧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吸收可得100gCaCO3沉淀,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N2和3molH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生成氨气,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5%,放出QkJ的热量,写出N2与H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4)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试写出N2(g)和H2(g)反应生成NH3(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5)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氢气,在25℃、101kPa下,已知每消耗3.8gNaBH4(s)放热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2、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代表分子个数,而表示物质的量B.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则表示温度为273K,压强为101kPaC.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时,△H不相同D.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4.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ΔH=+131.3kJ·mol-1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热量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mol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D.1个固态碳原子和1个水蒸气分子反应吸收131.3kJ热量5.已知:H2(g)+Cl2(g)===2HCl(g)ΔH=-183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L氯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氯气,吸收183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氯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氯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183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氯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氯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氯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氯化氢分子放出183kJ热量6.2g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21.88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H2O==CO+H2ΔH=+131.3kJ·mol—1B.C(s)+H2O(g)==CO(g)+H2(g)ΔH=+10.94kJ·mol—1C.C(s)+H2O(g)==CO(g)+H2(g)ΔH=-131.3kJ·mol—1D.C(s)+H2O(g)==CO(g)+H2(g)ΔH=+131.3kJ·mol—17.工业上由CO2和H2合成气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l) ΔH=-50kJ·mol-1。下面表示合成甲醇的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B.C.D.8.锡是大名鼎鼎的“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便发现并使用锡了。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 ΔH1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 ΔH2③Sn(s,灰)Sn(s,白) ΔH3=2.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1>ΔH2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ΔH=?57.3kJ/mol△H=?14.9kJ/mol△H=?183kJ/mol△H=+90.7kJ/molΔH=?138kJ/molΔH=?571.6kJ/molΔH=?285.8kJ/molΔH=?890.31kJ/mol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课时 热反应方程式 燃烧热(1).pptx 第二课时 热反应方程式 燃烧热导学案(原稿版).doc 第二课时 热反应方程式 燃烧热导学案(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