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探究滑动摩擦力》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三大性质力之一,正确认识滑动摩擦力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滑动摩擦力的定义中,“相对运动”是学生难于理解的一个难点,本节课通过两次学生的自身体验,感受滑动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这一作用效果,来体验相对运动,并为下面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当匀速拉动木块时,测力计的运动而引起示数不稳定的困难时,能巧妙采用拉动木块下方的表面使木块不动的办法做好铺垫。 2.本节课的设计宗旨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在探究过程中设计“障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本节的重点,本着这宗旨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最后进行评估交流。整个过程全部放手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常见实例和实验,认识摩擦力。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增减摩擦力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实验,科学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能灵活运用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勤观察、多动手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2.对实验表格进行分析评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1.对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之一“相对运动”的理解。 2.对弹簧测力计使用过程中示数不稳定的改进。 【教学资源】 泥鳅数条、水槽4个、米糠、捞网一个、弹簧测力计若干、木块若干、金属柱若干、砂纸若干、空白实验表格若干、自行车一辆、多功能实物展示台、手持摄像机及数据线、笔记本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 入 新 课 通过“抓泥鳅”游戏引入新课 两位同学上台进行比赛,其余同学认真观看比赛。 以“捉泥鳅”游戏引入,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认 识 滑 动 摩 擦 力 1.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跟滑动摩擦力有关的现象(三幅图) 2.让学生亲自感受滑动摩擦力: (1)手掌放桌面上,手掌和桌面都不动; (2)手掌放桌面上,手掌相对于桌面运动; (3)手掌放书本上,手掌不动,拉动书本; (4)把另一手掌压上去,使手掌相对于桌面运动。 1.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2.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 1.通过分析生活中的现象,知道物理源于生活。 2.四个小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滑动摩擦力,以第2、3次感受实验,突破 “相对运动”这个难点,从而很快得出摩擦力的定义。 探 究 影 响 滑 动 摩 擦 力 的 大 小 的 因 素 探 究 影 响 滑 动 摩 擦 力 大 小 的 因 素 【提出问题 合理猜想】 1.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对于滑动摩擦力,大家还想了解什么? 2.刚才两位同学的比赛,说明了摩擦力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摩擦力的大小呢?先让同学们来体验再来猜一猜。 3.同学们从两次体验和生活实例中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 【制定计划 设计实验】 1.指导学生思考讨论: (1)滑动摩擦力大小如何测量? (2)在探究摩擦力与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在实验中应采用什么方法处理?请简要说明。 2.设计三个实验让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针对问题进行指导。 3.多媒体显示提醒学生在实验应注意:读数时,木块要尽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数据 ,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在学生做实验时来回指导,并提醒其实验小组应注意的问题: (1)细心观察有无不规范处; (2)同一个实验方法是否一样?哪个方法更好? (3)结论是否认同? 说明:其他小组存在的差异使得结论的普遍性更有说服力。 让学生进行实验展示。 概括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学生体验:把手平放在桌面上,轻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把另一只手重压在手上,再次拉动。学生感受两次摩擦力的大小不同。学生在体验中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充分思考,并进行猜想。 可能的猜想有: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质量(或重力)和相对运动速度等。 学生思考后交流:可把木块平放在不同的表面上,缓慢滑动,使其匀速运动时,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拉力的大小,即是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应用控制变量法。 2.教师点拨,学生归纳出测摩摩擦力的原理和其中用到的研究方法:转换法。 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在老师指导下,能正确的选择合适的器材进行实验,记录数据,收集证据,并能分析实验数据,从物理现象和实验数据中归纳出初步的实验结论。 请一个实验小组进行展示,选一个操作员,一名解说员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认真观察,仔细聆听。 师生共同归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表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相同条件下,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1.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从而激发学生们进行科学猜想的习惯。 2.让学生充分思考分析摩擦力的测量方法,为以下的探究实验的顺利完成打下基础。 3.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研究的计划和实验方案。完成对知识的初步探究和理解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实验、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4.培养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 5.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养成学会倾听的习惯。 6.和学生一起分享实验成果。 增 大 和 减 小 滑 动 摩 擦 力 的 方 法 设疑: 抓泥鳅时是摩擦力让我们更快的把泥鳅抓住,摩擦现象对我们的生活一定有益吗?请根据刚才的实验结论结合讲台上的自行车的构造和部件找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 播放视频《举起手来》片段。 学生对实物的观察并结合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归纳得出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则采取相反的办法,还可以加润滑油。 学生观赏,从视频中找出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归纳减小摩擦的方法:用滚动代替滑动。从而也得到增大摩擦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实物的能力,并进行分析。 让学生在轻松娱乐中获取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人类,应学以致用。并用所学的知识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板书设计】 6.4探究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压力的大小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