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相互作用和物体的平衡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图示是指用一根有标度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4.力的直接测量工具是弹簧秤。 5.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形状;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以力的性质为标准,力分为重力(G)、弹力(N)、摩擦力(f)、电场力、磁场力等。 8.以力的效果为标准,力分为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9.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10.重力的大小:G=mg,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9.8 N/kg,是一个常量,叫引力常量。 11.地球上不同地方的重力不相同。 12.物体各部分所受到的重力的合力集中于一点,这样的点就叫做物体的重心。 13.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质量均匀且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但一个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例 如图所示,重100 N的物体受20 N水平拉力作用时,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这个物体在30 N水平向右的推力作用下在原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合力的图示。 【解析】 依题意,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为20 N,当一个水平向右的30 N的力推它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10 N,方向向右。图示如下: 1.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 2.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内部 C.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D.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3.关于力和重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B.将木块浮在水上,重力将减小 C.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等 D.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4.病人在医院里输液时,液体从玻璃瓶中滴下,在液体不断滴下的过程中,玻璃瓶连同瓶中的液体共同的重心将(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从枪口射出,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 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6.如图所示的ABC是木匠用的曲尺,它是用粗细不同,质量分布均匀,AB和BC质量相等的木料做成的,D是AC连线的中点,E是AB的中点F和BC的中点G连线的中点,则曲尺的重心在( ) A.B点 B.D点 C.E点 D.G点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总是落向地球,表明地球对物体有作用力而物体对地球没有作用力 B.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量,也可以用天平测量 C.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这个力不是另外的物体施加的 D.一个力总与两个物体相联系 2. 如图,P是位于水平的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与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在P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B.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C.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D.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3.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物体从高处释放,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不再受重力的作用 B.只有在地球表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将物体放到绕地球旋转的人造卫星中,将仍受重力的作用 D.水面上的物体由于受浮力作用,重力将减小 4.一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保持立正姿势称的体重为G,当其缓慢地把一条腿伸出台面,体重计指针稳定后读数为G′,则( ) A.G>G′ B.GC.G=G′ D.无法判定 5.如图所示,把一个平放着的、边长为l的匀质立方体绕bc棱翻转,使对角面AbcD处于竖直平面内,则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力 课堂练习 1.A 2.D 3.D 4.C 5.D 6.C 课后练习 1.D 2.B 3.C 4.C 5.【答案】l 【解析】匀质立方体的重心位于中心,也就是对角面AbcD两对角线Ac、bD的交点O,立方体平放时O点离地面的高度h=。当把立方体绕bc棱翻转到使对角面AbcD处于竖直平面内时,O点离地的高度等于O点到bc棱的距离,即等于对角面边长Ab或cD的一半,故后来O点离地的高度h′=l,所以翻转后这个匀质立方体的重心位置升高了Δh=h′-h=l-l=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