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组: 主备: 备课时间 课题: 巴西 课型: 新授 使用者: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地形区划和气候特征。 2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知道其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的产品。 3.概括并归纳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及环境保护措施。 4.认识巴西的城市和人口构成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利用世界政区图和巴西的地形图、矿产图、气候图等让学生直观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2、通过数字、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3. 通过图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激发对地理学习兴趣。懂得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生态环境。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 2.了解巴西的工农业生产特色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热带雨林的危机等。 【教学难点】 1..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3.探讨解决巴西热带雨林缩减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课前 准备 课件等资料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一)复习提问: (二)新课导入: 出示巴西足球队的图片引出巴西 (三)学习新课 2..创设情景导课。 大家看录像,说出展现的内容。 播放日韩世界杯,巴西队获得冠军时的录像片断。 说说看,你还知道巴西的哪些事物? 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巴西。 板书:第二节巴西。 3.展示世界政区图。 要求:指图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总结:巴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 板书:位置、环境、热带面积广大。 4.展示巴西的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巴拉那河等。 教师点拨:亚马孙河水量大,流域广的原因:流经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支流众多。 总结:巴西水力资源丰富。 5.巴西的气候 (1)巴西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北纬4?到南纬32?之间,赤道从北部穿过,大部分在热带。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结合巴西的地形,把主要地形区的气候类型填注表格里。 学生完成活动题1. 热带雨林 教师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分组探究:) A热带雨林存在哪些问题? B热带雨林有什么环境效益? C破坏热带雨林会带来哪些影响? D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热带雨林? 教师小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温故知新。复习上节所学内容,为学习新课打基础。 看课件,再结合自己知道的有关巴西的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加深巴西的印象。 足球王国 足球明星罗纳尔多 巴西国旗 3..巴西绝大部分领土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跨南北半球,大部分在热带。 东临大西洋,西部与阿根廷、巴拉圭等国相邻。 3.参照“巴西地形图”找到巴西的主要地形区名称。并识记世界之最。 4.学生完成下列表格练习。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5分组探究,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雨林面积减小。 净化空气、保持水土、地球之肺 水土流失、生态失衡 禁止乱砍滥伐、退耕还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6.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1.导入:巴西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工农业生产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总结:单一生产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展示“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图,观察该图,看看巴西有哪些丰富的矿产?分布在何处?对巴西的现代工业有何影响? 总结:的确,依据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巴西的钢铁、造船、汽车、飞机等制造业都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8..引导:巴西重工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除靠近矿产地等因素以外,还受哪些因素影响? 提示:从交通、气候等方面考虑。 9..引导探究:巴西的能源矿产如优质煤、石油等都不多。想一想巴西该怎样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 10.看图9.22和图9.18请回答:巴西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分布在哪一地带? 结合图9.18说明这里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产量居世界前列的作物? 总结: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热带土地广阔,为热带作物的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巴西人口与城市 课件展示:巴西人口与城市分布图,了解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原因,在图上找出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 6.单一生产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主要矿产有铁、锰、金、煤等,集中分布于东南部。丰富的铁、锰等金属矿产,便于发展重工业;而 矿产的分布,又影响着工业的分布在接近东南沿海的矿产地 8.东南沿海多港口,便于海上运输;这里纬度较高,气候凉爽宜人。 9.(1)利用水能,合作修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2)进口能源。(3)研究利用太阳能、风能、潮夕能等。 10.咖啡、甘蔗、柑橘、橡胶、可可、玉米、棉花、大豆等,分布于东南沿海一带。这里地形平坦,海拔较高,气候宜人,沿海多港口,海运便利;这里城市密集,人口众多,便于就地消费。 11.学生读图,得出结论:人口和城市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那里气候适宜、开发较早、经济发达。 教学环节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由于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交流上将网络的优势显现了出来,课件服务于课堂教学,师生交流,更加方便。使内容的呈现更丰富多彩。也使不易理解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 教师要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要主动参与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去实现其主体地位。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