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所进行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千年的飞天梦终于实现了。学情分析:学生对航天知识所知有限,但对科学故事、科普文章比较感兴趣,课前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情况,丰富背景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这个阶段的学生能够理清课文条理、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指导学习本课时,要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引导学生感悟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包括团队合作,突出团队精神。教学目标:1.正确识记生字词。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梦圆”背后的精神和力量。难点: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准备好“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视频、“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顺利进行互相拍摄的视频。学生准备:搜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质疑问题,引入新课1.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说说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预设:4)3.导学: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中“千年梦”指什么?“千年梦圆在今朝”又指什么?4.过渡: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设计意图]由课题入手,鼓励学生质疑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交流检测预习,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出示学习提示:默读课文,(1)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2)说说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查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2.检测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1)出示生字词,指生认读。(2)交流识字方法。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展现了中华民族追寻“飞离地球、遨游太空”飞天梦想的历程。)4.给课文划分层次。第一部分(1):介绍中国古代流传的神话、传说,想象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第二部分(2、3):记叙了明代万户进行的火箭飞行的传说及炎黄子孙实现飞天梦的努力。第三部分(4-7):分别记叙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首次载人航天“神舟五号”的飞行成功、探月工程取得的成功。5.理清课文线索: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借助课文提供的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字词,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三、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并解决问题。1.全班交流:中国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2.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时间事件3.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师补充。4.借助资料,解决问题。(1)万户为什么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因为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他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震撼和鼓舞了人们。)(2)第3自然段有什么作用?(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3)怎样理解第5自然段中杨利伟说的三句话的含义?(杨利伟说的三句话是对飞船的评价,对研制飞船的航天人的赞扬,对祖国的赞颂,这三句话洋溢着浓浓的民族自豪感。)(4)交流讨论: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是怎样逐步实现的?[设计意图]此环节中,通过完成表格,让学习清晰地明白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逐步实现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经历“借助查找的资料来解决问题”的过程,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恰当、合理地使用资料,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拓展练笔,升华情感1.激发情感。(1)课件出示: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神舟五号”飞行成功仅仅过去不到两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又飞上了太空;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空;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升空;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升空,3日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中华儿女的飞天之梦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2)指名读,齐读。2.小明是一个“航天迷”,学完本课后,他想制作一份关于“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中的‘第—’”的履历表,请你查找相关资料,协助他完成这项工作。3.你知道我国航天事业还有哪些新成就吗?4.总结:有梦就有希望,有梦就有追求,圆梦的任务将落在你们的肩上,让我们为中华民族更高远的梦想,时刻准备着吧!同学们,让我们接过先辈的旗帜,把航天精神发扬光大,刻苦学习,为实现千年的飞天梦而努力。5.拓展实践:搜集资料,办一张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设计意图]充分发挥课外资料对理解课文内容的帮助作用。利用查找到的资料进行练笔拓展,深入体会恰当使用课外资料的重要性。在拓展与练笔中,提升自豪感,深入感悟课文内容。板书设计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出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学习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针对这两个教学目标,我采用“围绕目标,因势利导”的方法,按照教学建议,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在清晰过程之后再提出一系列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进一步理解课文,从而找到了教学的突破点。坚定执着艰苦奋斗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8千年梦圆在今朝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新知导入第一课时同学们,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写了什么梦?“千年梦”是指什么?“千年梦”是怎么圆的?为什么说“千年梦”在今朝圆了?新知导入你能说说课文中“千年梦”指什么?“千年梦圆在今朝”又指什么?“千年梦”指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人们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在今天终于实现了。千年梦圆在今朝新知讲解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千年梦圆在今朝新知讲解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说说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3.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查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新知讲解解决字词火焰包揽lǎnyàn我会认驱赶实践党员实施松懈宛如石碑qūjiàndǎngshīxièwǎnbēi新知讲解识字方法加一加马+区=驱忄+解=懈扌+览=揽石+卑=碑换偏旁浅-氵+足=践拖-扌+方=施怨-心+=宛新知讲解看图识记识字方法焰火天上的焰火如盛开在夜幕上的朵朵菊花,绚烂多彩。石碑那儿竖立着一块石碑。识字游戏发射火箭包揽火焰驱赶实践党员实施不懈宛如石碑新知讲解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初读感知这篇课文展现了中华民族追寻“飞离地球、遨游太空”飞天梦想的历程。千年梦圆在今朝新知讲解给课文划分层次第一部分(1)介绍中国古代流传的神话、传说,想象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第二部分(2、3)记叙了明代万户进行的火箭飞行的传说及炎黄子孙实现飞天梦的努力。第二部分(4-7)分别记叙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首次载人航天“神舟五号”的飞行成功、探月工程取得的成功。新知讲解下面我们来理清课文线索: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借助课文提供的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新知讲解中国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时间事件古代我国明代1970年4月24日2003年10月15日2007年10月24日2019年1月3日神话、传说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万户进行的火箭飞行没有成功成功发射人造卫星载人航天获得成功探月工程取得成功“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进行了互相拍摄新知讲解借助资料,解决问题。万户为什么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因为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他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震撼和鼓舞了人们。新知讲解第3自然段有什么作用?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震撼和鼓舞着人们。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指导朗读朗读这段话语速稍慢,语气坚定。新知讲解第4自然段中“第一次”说明了什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说明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指导朗读朗读时语气要激昂些,“振奋不已”要读得稍重稍慢些。新知讲解怎样理解第5自然段中杨利伟说的三句话的含义?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的太空旅行:“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杨利伟说的三句话是对飞船的评价,对研制飞船的航天人的赞扬,对祖国的赞颂,这三句话洋溢着浓浓的民族自豪感。指导朗读要读出自豪之情。新知讲解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是怎样逐步实现的?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就对太空充满了向往之情。到了明代,勇于探索的万户尝试利用火箭上天,虽然失败了,但是却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中国造成了第一颗人造卫“东方红一号”,为后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的团结合作,中国航天事业开始大步前行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在一个个重大的航天事件面前,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逐渐实现了。新知讲解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神舟五号”飞行成功仅仅过去不到两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又飞上了太空;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空;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升空;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升空,3日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中华儿女的飞天之梦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新知讲解小明是一个“航天迷”,学完本课后,他想制作一份关于“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中的‘第—’”的履历表,请你查找相关资料,协助他完成这项工作。1970.4.24中国成功发射第-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1999.11.20中国第一次成功发射无人飞船“神舟一号”。2003.10.15中国第一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宇航员是杨利伟。新知讲解2005.10.12中国“神舟六号”飞船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进行了第一次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2007.10.24中国第一次!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新知讲解你知道我国航天事业还有哪些新成就吗?2019年7月19日21时06分,“天宫二号”受控再入大气层,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全部任务圆满完成。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2020年7月31日上午,中国正式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依托卫星导航系统、5G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万物互联”的智慧时代即将来临。课堂小结有梦就有希望,有梦就有追求,圆梦的任务将落在你们的肩上,让我们为中华民族更高远的梦想,时刻准备着吧!同学们,让我们接过先辈的旗帜,把航天精神发扬光大,刻苦学习,为实现千年的飞天梦而努力。板书设计千年梦圆在今朝万户乘火箭上天大胆的尝试人造卫星的发射 突破性进展载人航天技术不懈努力“嫦娥一号”探月成功“嫦娥四号”月球背面软着陆坚定执着艰苦奋斗主题概括本文按照顺序,选取航天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展现了中华民族追寻“”飞天梦想的历程,展现了中国航天的伟大成就。时间飞离地球、遨游太空课堂练习一、给红色字选出正确的读音。先驱(qūqǖ)实践(jiànjiǎn)坚持不懈(xiàxiè)里程碑(bēipái)√√√√课堂练习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嫦娥()()鲲鹏()()()()揽月()黄子()()()生机震耳()()奔月展翅九天炎孙勃勃欲聋课堂练习三、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填空。1.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是()。A.朱元璋B.莱特兄弟C.万户2.“东方红1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A.三B.四C.五CC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时练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驱赶(qū)实施(sī)B.揽月(lǎn)着陆(zhuó)C.不懈(xiè)实践(jiān)D.宛如(wǎn)石碑(bèi)二、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九天揽月揽:采摘。B.勃勃生机勃:旺盛。C.振奋不已已:已经。D.坚持不懈懈:松懈。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①嫦娥()()②鲲鹏()()③()()揽月④()黄子()⑤()()生机⑥震耳()()1.写出两个与①一样表示神话传说的成语:2.写出两个与⑤一样格式的词语:四、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填空。1.下列内容属于神话故事的是()。A.人飞上天B.嫦娥奔月C.空中飞车2.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是()。A.朱元璋B.莱特兄弟C.万户3.“东方红1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A.三B.四C.五4.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的名字是()A.神舟五号B.嫦娥一号C.嫦娥四号五、按照要求完成练习。1.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出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2.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缩写句子)3.万户的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万户仍然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六、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飞离地球、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人飞上天、空中飞车的传说,还有“”“”的奇妙想象。2.本文按照顺序,勾画了的发展历程。七、课外阅读。“两弹”元勋邓稼先(节选)“在研制氢弹和新的战略核武器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加者,邓稼先立下了汗马功劳!”邓稼先的同伴们这样说。每一次新的战略核武器的重大突破,每一次里程碑式的试验的成功,都是和邓稼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在特种材料加工的车间里,在爆轰物理实验场和风雪弥漫的荒原上,一年到头,他风尘仆仆,四处奔波,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哪个岗位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那是一次地下核试验,马上就要开始了,试验场上的千军万马在等待着庄严的“零”时的到来。核装置徐徐下井了,各种测试仪器一起开动了。核装置下到深处的时候,突然有个信号测不到了。怎么办呢?科技人员回到帐篷里反复商量,有人主张把装置从井里提上来拉回厂房查清原因;有人主张就地解决问题后再下井。大家从夜里一直讨论到天亮,最后邓稼先决定——在现场采取妥善办法处理。他跟科技人员来到井口附近,一起探索解决办法。戈壁滩上风沙呼啸,寒风刺骨,气温是零下30多摄氏度!见他太疲倦了,有人劝他:“邓院长,你回去吧!”邓稼先严肃地拒绝:“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故障排除后,他才和大家一起离开现场。试验成功后,他兴奋极了。由于过度劳累,几天吃不好饭,他只喝了一小杯酒,竟当场晕倒了。在场的人赶紧扶他躺下,一量血压竟是零。医生整整抢救了一夜,邓稼先才睁开了眼睛。苏醒后,他问的第一件事是:核爆的测试结果如何?各种数据拿到了没有?他仍然不肯休息,随后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选自《通讯名作100篇》新华出版社)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汗马功劳:风尘仆仆:2.文中的画线句子是描写,表现了,衬托出。3.联系上下文,解读邓稼先说的“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这句话。4.仔细阅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这两句话中的两个“竟”字起什么作用?5.阅读全文后,你想怎样评价邓稼先呢?参考答案:一、B二、C三、奔月展翅九天炎孙勃勃欲聋1.后羿射日夸父逐日2.茫茫大海皑皑白雪四、1.B2.C3.C4.B五、1.示例:弯弯的月亮,宛若一只小船在夜空中划行。2.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梦想。3.尽管万户的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但他仍然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六、1.遨游太空鲲鹏展翅九天揽月2.时间飞离地球、遨游太空飞天梦想七、1.泛指大的功劳。特指在战争中立下的大功劳。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2.环境邓稼先的工作环境最恶劣他对于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3.这句话突出表现了邓稼先忘我的工作态度,对中华民族的核武器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4.“竟”字表示惊讶,出乎意料,在文中突出了邓稼先忘我工作、身先士卒的精神。5.示例:邓稼先是一位身先士卒、风餐露宿、奋不顾身、忘我工作的科学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件.ppt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时练.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