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春节序曲教学设计一、课题:《春节序曲》二、教材分析:《春节序曲》是李焕之《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作于1954-1955年间,这一乐章广受人们的喜爱,常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乐曲以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及陕北民歌为素材,通过对热烈欢快的大秧歌舞的场景描写,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同歌共舞的情绪。乐曲结构是带再现的三部曲式,五声调式。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小学生有明显变化,是对小学阶段的一次升华,同时通过多次合理的音乐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并且能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爱好,还为学生终生学习音乐和音乐审美素质的提高奠定一定的基础。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欣赏乐曲,学习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丰富的音乐想象力与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良好品质。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理解感受音乐的能力。五、教学难点:正确感受音乐的情绪,感受不同节拍、节奏、速度等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七、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聆听《春节序曲》,感受过年画面。(二)初步感知1.欣赏全曲,设问:请同学们感受音乐展现的是怎样的场面,可以想象描述一下吗?2.简单介绍《春节序曲》。3.认识音乐家——简单介绍李焕之。(课件展示)(三)探究学习1.再次欣赏乐曲,根据乐曲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听全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三个部分)2.教师带领学生分别分析三个主题。(1)引子:音乐的情绪、速度、节奏等如何表现的?哼唱引子部分主旋律。(2)第一部分:(共2个主题)请学生比较两个主题有什么区别?提问学生,在这段音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你能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绘一下这场面吗?第一主题锣鼓喧天的感受,提问学生,你能用身边可以利用的东西表现一下过节的喜庆气氛吗?哼唱主旋律。第二主题出现了载歌载舞的场面。自己舞蹈,感受一下。哼唱主旋律。(3)第二部分:在旋律设计上出现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提示:节奏、速度、节拍、情绪等要素加以理解),学生唱一唱旋律。请同学们用秧歌的基本舞步感受第二部分音乐的美。请几个女生带领舞蹈。(老师提供扇子等道具)(4)第三部分:a.请学生感受其音乐特点——体会到是第一部分的缩短再现。整首乐曲的结构是:引子A+B+A,(学生初步认识三段体的曲式结构)。3.完整的欣赏一遍,拿出绸带和扇子,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东西。感受音乐带来的节日喜庆,并区别出不同的主题表现。4.为乐曲的情绪搭配适当的颜色。(四)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展示活动:(1)小组讨论如何用自己的才能表现节日的喜庆气氛。(2)三个小组的拓展活动:乐器组、歌唱组、舞蹈组。(3)教师指挥,三个小组合在一起进行展示。(4)小组之间进行点评,教师总结点评。(四)小结作业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音乐,让我们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吧!板书设计(共13张PPT)春节序曲李焕之听音乐,感受气氛大家对春节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感受音乐展现的是怎样的场面说说春节春节序曲简介《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李焕之先生于1955—1956年创作的西洋管弦乐作品《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这一乐章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节奏鲜明热烈,生动地再现了作者早年在延安过春节时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展现了当时根据地人民在过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作曲家简介李焕之(1919年1月12日-2000年3月19日),出生于香港,原籍福建晋江(今泉州市晋江市),中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其代表作有《生产忙》、《茶山谣》、《八月桂花遍地开》等民歌合唱;民歌合唱《苏武》与民歌合唱套曲《胡笳吟》,以及管弦乐《春节组曲》、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箜篌独奏曲《高山流水》等。他创作的管弦乐曲《春节组曲》现在已成为我国每年新年音乐会上必演曲目,是一部民族交响乐中经典之作。乐曲欣赏再次欣赏乐曲,根据乐曲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听全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乐曲欣赏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热烈的快板第二部分:抒情的慢板第三部分:再现压缩了的第一乐段乐曲欣赏第一部分第一主题明快粗犷,表现了秧歌群舞的生动场面和热烈气氛。第二主题活泼流畅,表现了人们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激动心情。这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什么画面?旋律高亢激越速度稍快节拍2/4情绪热情奔放乐曲欣赏第二部分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有何变化?第二部分主题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舒展,速度徐缓,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相互亲切的祝福和问候,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憧憬。第二部分对比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旋律高亢激越抒情优美速度稍快舒缓节拍2/44/4情绪热情奔放亲切深情乐曲欣赏重复第一部分,把整个乐曲推向高潮第三部分火热的旋律把音乐逐步推向高潮,形成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声笑语的春节歌舞大联欢的欢乐沸腾场面。第三部分曲式结构三段体,我们大致上可以用简单的ABA(或ABA’)来表示,也就是说,第一和第三乐段是有点相似的,第二乐段可以使风格较为迥异的,以作为对比。这样的设计前呼后应,让整首曲子听起来较有整体感。三段体结构小组讨论如何用自己的才能表现节日的喜庆气氛。音乐活动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春节序曲.mp3 春节序曲教案.docx 春节序曲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