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泥人》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五册的教学内容。通过搓、捏、压、刻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掌握人物造型的方法和步骤,从而塑造出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并借助地方文化,拓宽儿童对泥土造型的认识,了解其艺术风格,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陶冶审美情操。 1、认识、了解人物的 基本形态结构,培 养立体造型能力。 2、掌握立体人物造型 的方法和步骤。 3、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 重点:能掌握小泥人的塑造方法并 表现他的动态。 难点:泥人细节的表现及泥人丰富表情、活动情境的表现。 教法: 演示法, 引导发现法, 范例教学法。 学法: 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通过模仿——尝试——创作掌握技巧,感悟方法。 教学流程 方法指导 搓 挖 切 刻 捏 贴 举手、抬腿、弯腰、转身, 让你的泥人动起来。 教学重点: 掌握泥人的造型方法并能表现其动态。 教学流程 惠山大阿福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他们的造型简练稳重,笑盈盈,胖墩墩,有的手捧寿桃、元宝,有的身挂金锁片等,这些都表现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体会惠山泥人的艺术风格:造型简朴、形象憨厚、色彩明丽,同时感受艺术大师的人格魅力,增进了学生的家乡、民族自豪感。 表 情 夸张的表情让作品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刻画 添加 抠贴 切挖 夸张的表情 细节的刻画 能让创作的形象更生动有趣。 教学流程 《放学》 活动情境的创设 能让作品更具有 感染力 (1)可以对自己做的泥人进行适当修改,能使泥人表情夸张、细节精致; (2)尽量让自己的泥人“动”起来; (3) 将小组中的小泥人组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有趣的场景。 作品增添活力,场景更加丰富 教学流程 造型生动 细节精致 意境动人 泥塑本源于快乐和愉悦,是通过感官引发学生向上的一种朴实的方式。孩子们在经过一次次的尝试中地捏出了不同姿势的泥人,他们乐与探究,敢于创造,让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件件作品,更是一颗颗积极的童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