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 工业革命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位英国女演员对她1830年的一次旅程作了这样的描述:这个总是让我想去拍拍它的、发着喷气声的小动物,现在就套在了我们的车厢上??这匹蒸汽马对高低起伏的山路不是很适应??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沉到了地底下,有时候又像是悬在半空中。她乘坐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 A.轮船 B.火车 C.汽车 D.飞机 2.工业革命之初,在英国某地区只有两家棉纺厂,然而到1809年却发展到64家,1830年99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出现 B.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铁路大规模兴建 D.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3.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 ) A.电气时代 B.信息时代 C.蒸汽时代 D.太空时代 4.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 A.比古代神话还神奇 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 C.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 D.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5.1863年,一名记者从欧洲出发前往华盛顿采访美国总统林肯,他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是(??? ) A.汽车 B.蒸汽轮船 C.飞机 D.火车 6.工业革命前,英国的主要生产部门是(??? ) A.农业 B.工业 C.服务业 D.手工业 7.从下图可以读取的信息有( ? ) ? ①蒸汽机已运用于交通运输 ②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 ③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④有利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8.据《湛江日报》报道,预计2016年湛江到广州将建成高速铁路,届时两地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就能到达。沿海高铁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粤西地区的发展。追溯高铁的发展源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 ) A.史蒂芬孙 B.瓦特 C.本茨 D.富尔顿 9.有学者提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枝独秀”的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的革命。这里的“一枝独秀”是指(??? )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美国 10.第一次工业革命掀起了工业文明的浪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铁路开始修建?? ?????②内燃机广泛使用 ③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④流水线生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工业革命中出现了许多工业部门,最早出现的是(?? ) A.采矿业 B.毛纺织业 C.棉纺织业 D.冶金业 12.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这一论断是( ) 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 B.肯定了英国宪章运动的作用 C.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 D.赞扬了文艺复兴在英国的广泛开展 13.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另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是指(??? ) A.珍妮机的发明 B.火车机车的发明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飞机的发明 14.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 ①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②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③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④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可以用电灯照明 C.坐飞机长途旅行 D.人们乘坐火车出行 二、非选择题 16. 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面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 (美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17.读一读,写一写。 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这样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课外阅读《双城记》,并结合本单元所学的内容,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830年,蒸汽马对高低起伏的山路不是很适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工业革命时期,此时的交通工具只有轮船和火车,而在山路上行使的“蒸汽马”,应该是火车;因为汽车、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出现了题干的现象,故答案选B。 3.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重要的发明是蒸汽机,它将人类带到了“蒸汽时代”。 4.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结合题干可知,烟囱多于教堂说明工厂增多,而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的进步,D选项符合,A、B均和工业革命无关,不符合题意;C选项是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和题意不符。故答案:D。 5.B 【解析】此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题干中的“1863年……欧洲出发前往……美国”是解题的关键。1863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接近尾声,而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始,汽车和飞机都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所以排除AC;而欧洲到美国之间相隔着大西洋,乘火车出行也不行,所以排除D,正确答案是B。 6.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前,英国的主要生产部门是农业。 7.B 【解析】由题干两幅图片中的“蒸汽机车”、“蒸汽船”可以知道,联系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这是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说明蒸汽机已运用于交通运输,故①正确.?从图中画面看,浓烟滚滚可以知道,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故②正确.?蒸汽机车、蒸汽船人人都可以乘坐,有利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故④正确.?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故③错误.故B项正确.?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8.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车的发明者是史蒂芬孙,A选项符合题意。瓦特改良的是蒸汽机,B选项排除。本茨发明的是汽车,C选项排除。富尔顿发明的是轮船,D选项排除。 9.A 【解析】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10.B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②内燃机广泛使用和④流水线生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实现的,故选B。 11.C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有关知识的识记。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部门开始的,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所以此题选C。 1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知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是1789年,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因此此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恩格斯的这句话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 1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相关知识。阅读材料所给关键信息:“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它比蒸汽机使用的更广泛,效率更高,人类迈入了“电气时代”。故选C。 14.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三子目火车的诞生中的内容:“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据此可知,①②③都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故选A。④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选择答案A。 1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知识,工业革命时期在交通领域的发明是火车和轮船,电灯、汽车、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 16.(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来源。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的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2)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试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3)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解析】(1)根据材料“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可知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爆发的三项因素是市场、资金、劳动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市场方面,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方面,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来源。劳动力方面,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的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社会生产发展,实验科学长期孕育,促使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7.本题为开放性设问,理解要针对材料中的论述,围绕工业文明是把双刃剑,从正反两方面用相关史实加以例证说明。如:一方面,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民主政治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变革,加快融入现代化潮流。另一方面,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频发;阶级对立明显,社会矛盾激化;殖民扩张加强,亚非拉人民灾难加深;资源能源消耗巨大,生态环境日益破坏。 但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个时代的主流毋庸置疑还是进步的。 【解析】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信息,本问以狄更斯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双城记》作为载体,实际上考查工业革命时代下的诸多社会问题,考查形式新颖、立意高。根据材料相关信息,不难直接判断得出,“这个时代”即指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结合所学知识,这样来解读题干材料狄更斯的那段话:一方面:①经济上,通过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城市化进程也大大加快,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②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民主范围逐渐扩大;另一方面:①工业革命时代下,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对立明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②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资源和市场的需求不断加大,殖民掠夺与扩张不断加强,加剧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与落后;③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态环境日益破坏。总认识:从近(现)代化史观来看,工业革命时代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这些国家的近代化,这个时代的主流是进步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