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课一练-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课一练-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简介

8.2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
A.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某同学制作了下面图示,以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某些因果关系。根据结构空白的方框内应填写(?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图片材料体现了洋务派的作为主要涉及的领域是(?)
?①政治?? ??②军事??? ?③经济?? ??④教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面对鸦片战争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需变法”的主张,下列选项中与“内需变法”相关的有(??? )
①改土归流???②发展近代工业 ③训练新式海军??? ④兴办学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鸦片战争后,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探索。其中,探索“自强”、“求富”道路并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6.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
7.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说:“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魏源对此三点极力推崇.这表明魏源的救国主张是(?? )
A.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 B.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C.学习方式先进的思想文化 D.进行资产阶级改革
8.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对于帮助人们开阔视野和了解有重要作用。它传入日本后,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著作是( )
A.《四洲志》 B.《敬告青年》 C.《天演论》 D.《海国图志》
9.中国近代前期,一些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倡导“西学”。他们共同的根本目的是(??? )
A.吸收新鲜血液,改造传统文化 B.抵御侵略,实现国家富强
C.批判封建思想 D.发展资本主义
10.“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主张此观点的派别是(?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1.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 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12.李鸿章曾经说过,“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为了解决“火器”落后的问题,李鸿章创办了( )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开平矿务局 D.上海机器织布局
13.面对旧中国的腐朽落后和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其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 ?? )
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李鸿章
14.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这些工业创办于(???? )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 D.新文化运动期间
15.对于洋务运动,有学者提出“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对这一观点正确的理解是
A.彻底否定洋务运动倡导者的主张 B.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洋务运动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D.对洋务运动影响难以客观评价
二、非选择题
16.根据图片回答
请回答:
(1)两幅图片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哪两个方面内容?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洋务运动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17.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曾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天下无敌。”
——《外国人点评李鸿章》
材料二: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他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涉及到的是洋务运动内容是什么。除此之外请你再写出洋务运动一项改革内容。
(3)材料二中甲午战败,洋务运动随之破产。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和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洋务运动目的没有实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是因为仅局限于学习、引用科技方面,而缺乏政治上、制度上的保证。故此题应选B。
2.A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的地主阶级的代表看到中国在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上远远落后于西方,于是掀起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故选A。
3.C
【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属于经济领域;江南制造总局和北洋水师属于军事领域;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属于教育领域。洋务运动和政治领域无关。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洋务运动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因此没有触及政治领域。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需变法”的主张,“内需变法”指的就是洋务运动,即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中的一部分官员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和新式学堂,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改土归流是明初开始实行,清朝雍正时大规模推行,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5.B
【解析】依据题干“自强”、“求富”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中的旗号,不是ACD选项中运动的口号,B项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6.D
【解析】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的内容,四个选项中,ABC都是民用工业,故选D。
7.A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所学,魏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不可能进行资产阶级的改革,选项D错误,选项B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选项C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选项A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的主张,符合题意。故选A。
8.D
【解析】题干里的“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的思想家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他强烈批判闭关锁国政策,对封建顽固派自甘落后,加以猛烈抨击,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被称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选D。
9.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前期,一些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打出的口号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来抵御西方的侵略,同时,林则徐等人还代表着地主阶级,秉承这”中学为体,西学为辅“的观念,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向西方学习,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壮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当时中国地主阶级开始发生了新的政治分化,出现了主张变革的洋务派和维护传统体制的顽固派。当时洋务派在中央的主要代表是以恭亲王奕訢、瓜尔佳·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宗亲贵族官员,在地方是以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所以答案选B
11.D
【解析】题文中的 “育人、设学堂”起到的作用是培养新式人才。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故D符合题意;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和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是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的的积极作用;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洋务学堂创办的重大意义,属于理解层面,难度比较大。根据题文中的关键信息“育人、设学堂”可知,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属于教育方面的措施,其意义必定是和教育有关,仔细斟酌四个选项,可以判断D符合题意。
1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史实,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其中李鸿章创办的是江南制造总局,故答案是B。
13.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魏源是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所以答案选B
14.B
【解析】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的内容,从题目提供的信息来看,都是洋务运动时期的近代工业。
15.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材料“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反映了洋务派属于地主阶级的代表,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不能把中国改造成先进的现代化国家,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A项“彻底否定”说法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看到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D项说法错误,排除。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6.(1)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 (2)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3)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幅图片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两个方面内容是: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前期,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了轮船招商局。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痛定思痛,意欲图强。他们继承了魏源等“经事派”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并极力将这种思想付诸于实践他们“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所以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7.(1)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2)建立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或者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或兴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
(3)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只是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洋务派掀起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从材料一的“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天下无敌。”可以看出是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内容的认识。分析材料二的“练兵也,海军也”,可以看出涉及到的是洋务运动内容是建立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洋务派掀起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包括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认识。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的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洋务运动只是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