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一、选择题1.下面漫画启示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应该( )①磨砺坚强意志,但不拒绝诱惑②树立底线意识,少做违法之事③明辨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④增强自控能力,提升道德素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下面材料启示我们,在青春的成长中需要( )①放弃自我利益,一心只为回馈社会 ②寻找身边好榜样,自我完善 ③培养至善品质,从点滴小事做起 ④以修身为本,在学习中成长,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下面漫画中的人物做到了“行己有耻”的是( ) A B C D4.“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有这种心理品质的人( )①有勇气交往与表达 ②有信心尝试与坚持 ③能展现优势与才华 ④能激发潜能与活力 ⑤一定能取得成功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④⑤D.③④⑤5.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大会代表,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勉励他们再接再厉,为推进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再立新功。鉴于此,道德与法治老师说青少年要培养自强精神。下面同学的表述能够为道德与法治老师的观点提供论据的是( )小明: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华华:自强让我们克服惰性、抵制不良诱惑、战胜自我。品品:自强能让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堂堂:自强让我们勇敢尝试、不断进步,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A.小明、华华、品品B.华华、品品、堂堂C.小明、品品、堂堂D.小明、华华、堂堂6.青春不能只有激情渴望,青春更需要探索,探索的路上要自信自强。围绕“自信、自强”,班里几位同学有如下对话,下列观点你不赞同的是( )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只要自信,我们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追梦中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努力就有改变。丙:自信是逐渐积累的过程,我们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越多就越容易自信。丁:自强让我们更自信,自信的热情、自强的态度给我们的青春插上飞翔的翅膀。A.甲B.乙C.丙D.丁7.自强的重要内容就是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下列不能体现自强的是( )A.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学费问题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用五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他自学了英文、法文、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B.爱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贫困,他的“学历”是一生只上过3个月的小学,老师因为总被他古怪的问题问得张口结舌,竟然当着他母亲的面说他是个傻瓜,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后来,他自学成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热情和精力从千万次的失败中站了起来,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成为美国发明家、企业家C.海伦·凯勒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然而却奇迹般地走完了一生。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D.有一次,周总理去会见某外国元首,那个国家的元首很看不起中国和中国人,就在和周总理礼节性地握过手之后,他从衣服兜里掏出一块手帕擦了擦手,然后把手帕放回了兜里。这时,周总理不慌不忙地也掏出一块手帕,擦了擦手,然后把洁白的手帕扔进了垃圾箱8.青春期是人的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在珍惜青春的同时,我们要去经历,去体验。对青春最好的证明是( )A.志存高远,在磨砺意志中自暴自弃B.勇于面对困难,完全依赖他人解决C.遇到困难独自解决,不依靠任何人D.在学习中成长,并在成长中收获9.小明的班级举办了以“写一句青春寄语”为主题的班会,下列符合该班会活动主题的是( )①青春意味着有向上的活力②学会规划自己的青春路径③青春的探索需要树立自信④消除同学间的苦恼和烦闷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电影《摔跤吧!爸爸》励志且感人,讲述了印度女摔跤运动员在父亲的指导下,不断拼搏,最终成为世界冠军的故事。下列诗句与电影主题相一致的是( )A.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B.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11.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之所以强调要有“坚如磐石的信心”,是因为( )①信心能够激发我们的潜能与活力②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强大物质力量③信心支撑着人们去实现伟大梦想④自信的人能够勇敢尝试不断进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下列事件能体现“规划青春路径”的是( )①邓恩铭16岁就写下了“男儿立下钢铁志,国计民生焕然新”的诗句②曹操感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③周恩来少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④刘备告诫儿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13.陈琛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亲都是下岗职工。生活虽然艰辛,但陈琛从不抱怨。遇到困难,就想办法解决。他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做家教,为自己赚取生活费并补贴家用。自强激励着陈琛不断突破自我,变得更加自信、强大,他获得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荣誉称号。后来,陈琛被推荐免试攻读上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下列符合题意的标题是( )A.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B.积极调控情绪,乐观面对生活C.美好的集体友善相待,相互包容D.独立思考有助于我们日渐成熟14.青春是花样年华,我们要迈好青春的每一步,尽情享受青春的幸福。那么,下列关于青春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青春的字典里,独立、自由、理想、信念这些词语具有特别的意义 ②青春的我们拥有无尽的遐想,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 ③青春时期,有父母的关照,无忧无虑,所以说青春是自由的 ④青春应放飞自己的梦想,想做什么就做什么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有人说:“青春让每个人开一次花,但不担保每个人都结一次果,能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这句话告诉我们( )A.青春的我们都有成长的渴望B.青春的我们拥有飞翔的力量C.美好的未来取决于青春时期不断地探索和努力D.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二、非选择题16.太原市某中学七年级(5)班在学习《青春有格》这一课时之前,开展了一次针对本班同学在校文明行为的调查,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下面的调查表格。调查题目七年级(5)班文明行为调查调查目的(1)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走访调查调查对象本班全体学生活动准备(2)注意事项活动中,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要遵守纪律,互相配合,讲文明、有礼貌调查情况(3)调查建议(4)针对调查结果,请你对同学们提出合理化建议:活动总结(5)在本次活动中你的收获:17.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来了3名同学,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给他们提出建议。镜头一 凯凯:我因个子矮且长相一般,时常闷闷不乐,导致失去进取心,耽误了学习。(1)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镜头二 楚楚:自己懒得叠被子,收拾房间,也不会洗衣服、做饭。我该怎么办?(2)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镜头三 芳芳:考试时,我考得不理想,面对同学们的嘲笑、家长的责备,我感到悲观失望。(3)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解析】 本题考查止于至善和榜样的力量。材料说明了我们要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自我完善,从小事做起,培养至善的品质,②③说法正确;为了培养至善的品质我们需要坚定信念、脚踏实地,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放弃自我利益的说法不现实,应该排除。故选B。3.C4.A5.D6.A7.D8.D【解析】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因此D符合题意。A、B、C说法均错误。故选D。9.A【解析】 题目要求选出与青春有关的正确观点,①②③中的内容说明了什么是青春、怎样让青春飞扬,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④的说法错误,青春期的我们有一些苦恼和烦闷也是正常的。故选A。10.B【解析】 题干材料告诉我们要学会自强,培养坚强的意志和进取的精神,要坚持不懈。故选B。11.C【解析】 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才能够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①③④说法正确;②“物质力量”说法错误,应该是精神力量。故选C。12.C【解析】 本题考查规划青春路径。圈画关键词“青春”,所以排除②;另一个关键词是“路径”,排除④;①③正确。故选C。13.A【解析】 本题考查自强。从材料中陈琛的经历可以看到他自立自强,体现了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B、C、D与题意无关。故选A。14.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青春的正确认识。青春意味着向上的活力,①②说法正确;③④说法本身错误,青春并不能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故选A。15.C【解析】 题干中的句子强调只有青春的努力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拥有飞翔的力量,C正确且符合题意;A、B、D都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二、非选择题16.(1)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调查,在体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反省自己,检视自身的不足,积极调整自己,端正自己的行为(2)①考虑到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分小组调查,收集资料。②用统计、抽样调查的方法分析调查数据,并得出结论(3)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同学身上既存在文明行为,如帮助同学、认真完成作业、尊敬师长等良好行为;但也有不良举止,包括迟到、损坏公物等不文明行为。无论哪种行为都会对学校和班级带来一定的影响(4)要做到“行己有耻”,也要做到“止于至善”(5)①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②让我懂得在生活中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行己有耻”。③让我懂得在生活中要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17.(1)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等。(2)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自立自强等。(3)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学会自我疏导;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