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一、选择题1.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这句话说明( )①要注重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③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④要让法律成为我们的信仰,让法治精神铭刻在我们心中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2.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一旦突破底线,就可能出现坏的结果。在现代社会,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这启示我们( )A.要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B.依法办事就要遵守道德C.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依法办事D.法律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规定了公民的义务3.我国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的专门法律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A.①③B.①④C.③④D.①②4.仔细观察下面漫画,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闯红灯违法,要受到惩罚 ②要增强法治意识,尊法守法 ③父母要为子女树立好榜样 ④曝光闯红灯的行为属于小题大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将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里,充分体现其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②法律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信仰保证实施③只能用法治的方式表达自身的诉求和愿望④要对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6.某中学在深化校园创建活动中,要求学生树立法治意识,维护法律权威。下列同学们的行为中,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张剑:在校园内按照交通标识有序停放自行车。李兰:打听同学的秘密并到处传播。王刚:认真学习,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段飞:对于同学破坏路灯和座椅等公共设施的行为及时制止。A.张剑B.李兰C.王刚D.段飞7.“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这句话告诉我们( )A.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B.要学会依法律己,依法办事C.法律保障着我们的幸福生活D.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8.下面漫画警示我们要( )①学习法律,知道违法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②胆大心细,抛物时要看清是否有行人③依法办事,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④珍视生命,不做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事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9.2020年4月26日起,广东省的全省中小学安排学生分期分批、错时错峰返校开学。27日,梅州市第一批7.8万名返校的初三、高三学生回到久违的校园。各学校认真执行体温检测、行李消毒、食堂的分班分时段就餐等规定,并对校园进行全面的消毒,做好学生应急处理方案等。以上做法从未成年人保护角度看属于( )A.家庭保护B.B.社会保护C.学校保护D.D.司法保护10.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充实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等内容,新增了“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两章,明确在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能履行监护职责时,由国家承担监护职责。这些修订( )①规定了未成年人的各项权利和义务②明确对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具体要求③细化各个主体的责任,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④确立国家职权责任,明确国家监护职责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漫画《如影随形》警示我们( )①青少年要能拒绝毒品诱惑,学会自我保护②学校要加大禁毒执法力度,加强学校保护③社会要做好禁毒防控工作,加强社会保护④家长要关心爱护未成年人,加强家庭保护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2.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这告诉我们( )①要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律 ②法律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信仰保证实施 ③要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④要树立法治意识,将法律真正铭刻在内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3.小乐发现开饭店的父亲经常收购地沟油,而且还有偷税漏税的行为。小乐多次制止父亲无果后,向公安局和税务局举报了父亲。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小乐做得不对,辜负了父亲的抚育之恩B.小乐做得对,我们要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C.小乐做得不对,完全忘掉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D.小乐做得对,在法律面前,亲情可有可无14.下列关于“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理解有误的是( )A.法律规定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应给予未成年人保护B.国家制定专门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C.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承担任何责任D.由于未成年人处于特殊的生理心理时期,法律给予特殊规定,保护其健康成长15.“七彩大课堂”是中国电信柳州分公司针对柳州市教育在疫情期间的教学需求,结合柳州教育部门实际推出的线上教学平台,助力柳州市60万中小学生疫情期间在家“停课不停学”。这一举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司法保护B.社会保护C.学校保护D.家庭保护二、非选择题16.严某因生意需要向徐某借款3万元,期限3个月。到期后,徐某多次催讨,严某一直没有归还。徐某与同事潘某一同将严某约到徐某所在公司商谈还款事宜。严某到徐某公司后,徐某要求其将欠款问题处理后才能离开。因协商未果,徐某、潘某对严某拳打脚踢,并限制其离开。而后,徐某、潘某将严某带到其岳母家中讨要欠款,仍未能解决后又将严某带回公司继续看管。次日,严某趁机逃离并报警,徐某、潘某被法院依法判刑。(1)徐某、潘某被法院依法判刑的原因是什么?(2)徐某、潘某的行为及其后果给我们带来哪些警示?17.【法律在我们身边 法律伴我们成长】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学习完《法律伴我们成长》这一课的内容后,开展了探究活动,现请你参与进来。【问题探究】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历来是“两会”的热点话题。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工作报告中通报了一年来在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活动上所作的各种努力,并对进一步维护和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作了阐述。(1)为了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设置了哪几道防线?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活动上所作的各种努力体现了怎样的特殊保护?(2)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什么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知识比拼】班级分小组进行知识竞猜,内容如下:竞猜内容我国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专门法律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②(3)请你完成表格中的内容。【践行法治】“熊孩子”是一个网络流行语,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当今社会之中。近几年,关于“熊孩子”的新闻经常出现,从破坏公物到扰乱公共秩序,均有“熊孩子”的身影。这让我们思考引起一系列“熊孩子”事件的原因是什么,又应该怎样去预防“熊孩子”的出现。(4)请从法律和道德角度,谈谈作为一名青少年,我们应如何避免自己成为“熊孩子”。(至少回答三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 材料说明了必须要树立法律信仰。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只有树立法律的信仰,才能充分体现法律的自身价值,才能弘扬法治精神,在生活中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②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说法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D。2.C【解析】 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启示我们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C正确;A、D不符合题意;B应该是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故选C。3.B【解析】 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不是专门法律,排除。故选B。4.A【解析】 本题考查家庭保护,漫画中父亲因闯红灯被曝光,体现了①②的观点。孩子看到父亲因闯红灯被曝光说明父亲没有以良好的品行教育和引导孩子,③正确。④是对曝光闯红灯行为的错误认识,排除。故选A。5.B6.B【解析】 本题考查逆向思维以及学生的法治意识。打听同学的秘密并到处传播是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是违反法律的行为。B符合题意,故选B。7.B8.C【解析】 高空抛物危害很大,故意高空抛物将受到刑法的制裁,为此,我们应该做到珍视生命,不做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事,学会依法办事,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③④正确;违法行为不一定要承担刑事责任,只有刑事违法行为才要承担刑事责任,①错误;不论是否有行人,都不能高空抛物,②错误。故选C。9.C【解析】 题文中,实施行为的主体是各学校,因此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C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司法、社会、家庭保护,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充实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等内容,新增了“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两章,体现了细化各个主体的责任,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③正确;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明确在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能履行监护职责时,由国家承担监护职责,明确了国家的职责,④正确。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只是充实和增加了保护的内容,并没有谈到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义务,①排除;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只是充实了家庭保护的内容,明确的是国家监护职责,②排除。故选C。11.D【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认识。面对漫画中毒品的“如影随形”,未成年人要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拒绝毒品的诱惑,学会自我保护;学校要加强教育,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社会要做好禁毒防控工作,加强社会保护;家长要关心爱护未成年子女,加强家庭保护等,①③④观点正确;②观点错误,学校没有执法权。故选D。12.B【解析】 ②中法律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与题目无关,故选B。13.B14.C【解析】 本题为反向选择题,要求选择理解有误的一项,C错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也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故选C。15.B二、非选择题16.(1)徐某、潘某法律意识淡薄,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采用非法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①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17.(1)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体现了司法保护这一特殊保护。(2)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3)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①与法律同行,学会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②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③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④提高道德水平,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