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版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第46课时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和人口教案高考考点:1.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2.我国的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以及我国的人口政策。考点分析:1.理解并掌握我国的疆界、邻国和各省级行政区轮廓、形状、简称、省会和基本概况。2.理解并掌握我国人口的增长好分布的形状及成因,正确理解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知识梳理:一.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优越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2)海陆位置(3)五带位置(4)影响:对气候、交通和经济的影响2.辽阔的国土(1)领土的四至点(2)陆地面积(3)濒临的海洋3.众多的邻国(1)陆上邻国(2)隔海相望的国家4.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2)省级行政区(3)各省级行政区二.中国的人口和民族1.人口分布不均匀2.人口结构不合理3.人口的增长过程:特点、原因、问题及国策。4.众多的民族:特点、分布及民族政策与民族风俗习惯。教学过程:考点一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1.我国的位置2.我国的行政区划各省区的经纬度位置是复习的重要内容,图中区域划分的形式,大体确定各省份的经纬度位置特点,如下(简称)①新;②新、甘、内蒙古l③新、藏;④甘、青、藏、川;⑤青、甘、内蒙古、宁、陕、甘、渝、鄂;⑥晋、津、冀、豫、鲁、鄂、皖、苏、浙、陕;⑦川、渝、云、贵、桂、鄂、湘、粤;⑧湘、赣。浙、闽、桂、粤、港、澳、皖、鄂;⑨内蒙古;⑩内蒙古:晋淖、辽,冀、京⑥内蒙古、黑、吉、辽。(1)图解我国的邻国(2)中国的区域位置判读选取的8条经纬线高考名师解析(2011年高考北京卷)图2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第1题。图21.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A.横断山和秦岭 B.太行山和雪峰山C.大巴山和巫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答案:A解析以统计图为情境,考查自然灾害与区域地理知识,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难度中等。地质地貌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于断层、坡度陡、地势坡度大、地表岩石破碎等地质基础较差的山地,遇到地震、暴雨等外部诱因,容易发生。此题关键在于正确解读统计图表,将山脉于中国政区图叠加。考点二:我国人口的分布特征及原因1.人口分布2.人口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部分知识采用结构图表法,可清晰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高考名师解析(2011年高考北京卷)2.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是A.湘、辽、宁 B.台、鲁、苏 C.青、粤、晋 D.桂、甘、豫答案:B解析:考查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无图考图,需要考生具备清晰的心理图像,具备综合分析能力。我国的地形的显著特点是西高东低,成阶梯状下降,自西向东三级阶梯依次降低,根据提纲的顺序,排除A,粤在地上阶梯,晋在第二阶梯,排除C,桂三级阶梯位置,排除D故选B。同步练习下图为“我国城乡15-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1~2题。1.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①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②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③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大于城市④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①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②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加③有利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④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011年湖南联考)读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回答3~4题。3.图中A、B、C、D依次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新、川、内蒙古、藏 B.蜀、藏、新、内蒙古C.内蒙古、川、藏、新 D.藏、新、内蒙古、蜀4.图中E、F是我国两个人口密度较大的省级行政单位,它们可能是()A.沪、台 B.鲁、京C.鲁、豫 D.台、粤答案1.解析:仔细读图,看城市、乡镇、农村受教育人口比重,结合题目比较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根据图例,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例城市受教育水平大于县镇,县镇大于农村。至于所占比例,据图可知。答案:B2.解析:人口素质的提高,从整体上决定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可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有利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答案:D答案:3.C 4.C解析:根据我国省级行政单位面积的对比关系,面积最大的D为新疆。E、F人口数量大,面积较小,人口的密度大(直辖市的面积更小,广东的人口和面积不相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