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依法行使权利课件 (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依法行使权利课件 (23张PPT)

资源简介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2课时
依法行使权利
一 、行使权利有界限
晓明的妈妈参加某公司网上促销活动,购买了一套座椅按摩垫,却一直没有收到货。晓明建议妈妈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消协调查后发现该公司构成虚假宣传及欺诈。经调解,该公司向晓明的妈妈返还了货款,并给予赔偿。
在消费过程中,是否遇到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
你是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的?
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通过正确的途径来维权。首先,可以与经营者直接协商,双方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解决争议;其次,协商无效时,可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上述的说法正确吗?请你对他们的行为加以分析。
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1)行使权利有界限。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著名“天价索赔案”
2006年2月,消费者黄某用20900元购买一台华硕V6800V型笔记本电脑,后因故障不断与华硕公司多次交涉,并提出500万美元“惩罚性”赔偿。后被警方以敲诈勒索罪刑拘、批捕。
消费者黄某的行为可能造成哪些危害?
权利行使有范围:
(1)内容: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
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要求: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
误区提示:公民行使权利不受任何干涉和约束
此观点不正确。在我国,公民虽然享有广泛的利和自由,但是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否则,不仅不受法律的保护,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知识扩展:言论自由的限制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时,不得破坏社会秩序,不得违背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或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言论自由并不代表言论不受任何限制,相反,在思维活跃的当下,更应严防不当言论带偏與论导向,影响价值判断。
二 、维护权利守程序
思考:P42探究与分享
村民
厂家
要求厂家承担赔偿责任
出苗缺行,要求赔偿
不同意赔偿村民的相关损失
为村民播种,收取费用
方式一:协商
(1)适用: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2)优势: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3)依据: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维权?
方式二:调解
(1)依据: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
(2)实施: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进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3)方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思考:P42探究与分享
请说说人民调解在解决民事纠纷中具有哪些独特优势?
人民调解(诉讼外调解)是人民群众运用自己的力量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种自治活动。它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特别是现在,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间合同性质这一法律效力以后,本着互谅互让、公平合理的原则,自愿达成和履行调解协议,能够有效化解民间纠纷和社会矛盾,增进友好团结。同时,人民调解在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中也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行政调解,是指由我国行政机关主持,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民事纠纷或轻微刑事案件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调解制度,通常称为政府调解。
仲裁调解,仲裁调解的重要特点在于调解范围广泛,不受诉讼案件或诉讼全额的限制,只要双方当事人同意或有调解的意向与可能,都可以按照调解桯序进行调解。同时,调解程序贯于民诉讼的各个阶段,不仅在仲裁前可以调解,在裁程序中的各个阶段均可以行调解。仲调解并不意味着都在仲裁机构进行。仲人员解一个民事条件,要对双方当人做许多细致的思想工作,有时候还需要离开仲裁机构到当事人所在的住所,依靠群众、依靠当事人信赖的亲朋友共同说服、疏导,使双方当事人心悦诚服,达成调解协议。因此,着重调解和就地办案就自然地联系起来,成为仲裁调解的又一特点。
方式三:仲裁
(1)适用: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
(2)依据: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知识补充:仲栽的特点
(1)在仲裁中,当事人享有选定仲裁员、仲裁地、仲裁语言以及适用法律的自由,还可以协议设计符合自己特殊需要的仲裁程序。与法院严格的诉讼程序和时间表相比,仲程序较为灵活。
(2)仲裁栽决不能上诉,一经作出即为终局,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3)仲裁案件不公开审理,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商业信誉。
方式四:起诉
a.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民事诉讼;
b.某些侵犯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刑事自诉;
c.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行政诉讼。
知识拓展:区分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的技巧
(1)民事诉讼:解决民事纠纷的诉讼,一般来说双方之间存在涉及人身、财产相关的合同、契约等约定,或存在侵权行为。
(2)刑事诉讼:触犯刑法导致的诉讼,一般来说存在检察院等公诉机构。
(3)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被告方为行政机关。
易混详解:仲裁和诉讼
实践中,仲裁和诉讼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同:
①受案范围不同。仲裁侧重于商业交易引起的纠纷,如劳动仲裁、经济仲裁。对于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等具有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伸裁机构不子受理。行政争议也不在仲裁机构的受案范国之内。
②审理人员不同。诉讼案件由法院指定法官审理,当事人不能选择法官。仲裁案件中,当事人具有一定范内自主选择仲裁员的权利,而仲裁员自身,可能是律师,可能是学者,也可能是业界专家。
③审理程序不同。仲裁制度是一裁终局的,不存在诉讼中的二审或再审情况。在实践中,仲机构对于程序的掌握也比法院更为灵活一点。
误区提示:有人认为打官司是不光彩的事,是丢脸的事,不应该打官司。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一种封建落后思想,受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是没有法律意识的体现。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利用非诉讼手段无法维护时,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随堂训练
1.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个人的言论自由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是微信自由的背后是公共责任与法律底线。这说明 (  )
A.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B.法律是对权利的限制和约束
C.滥用言论自由要受到刑事处罚
D.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D
2.广场舞扰民,业主们以“高音炮”还击告诫我们 ( )
①公民行使权利不受任何限制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③公民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④纯属个人行为,他人无权干涉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B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