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8蚕的一生 年级及学期 四年级下学期 相关领域 生命科学领域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教学分析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对整个养蚕活动进行回顾、梳理、反思。通过整理养蚕日记和各个阶段的观察记录,回顾、梳理蚕的一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了解像蚕这样的生长过程是变态发育。在此基础上,认识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了解还有一些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也有像蚕一样的变态发育现象。通过分析、比较、归纳,认识动物都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科学知识: 1.基于前期观察,能描述蚕从蚕卵孵化到蚕蛾死亡的生命过程。 2.认识动物都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科学探究: 1.能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总结蚕的生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主要阶段,了解变态发育现象。 科学态度: 1.通过养蚕活动,体会到事物是不断变化的,自然事物以及各种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通过养蚕活动,了解并意识到人类为满足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不断改进的技术和产品。 教学重点:基于前期观察,能描述蚕从蚕卵孵化到蚕蛾死亡的生命过程。 教学难点:认识动物都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有关蚕的一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二)学生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铅笔、养蚕日记或养蚕小报等。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 意图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在养蚕活动已近尾声时,提出问题: ?回顾养蚕过程,蚕的一生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蚕的一生中身体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 ?在养蚕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 2.由此引入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做好日常的养蚕 观察记录、写好养蚕日记,并做 好观察记录的整理工作是前提。 学生在 课前完成,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交流,相互补充、质疑和评价。 可以利用概念图、制 作"养蚕小报"等多种多样的形 式,直观、形象地呈现养蚕观察记录的整理成果,更加直观的了解蚕的一生。 科学实践 一、认识蚕的一生 1.整理养蚕日记或记录,并围绕上述问题交流、汇报。 (1)学生小组派代表在全班展示制作的“养蚕小报”,对养蚕过程进行回顾、梳理。 (2)组织学生评价各组制作的“养蚕小报”,相互补充、质疑、完善。 2.认识蚕的生命周期和变态发育现象。 (1)提出问题: ?蚕的一生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 ?蚕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哪些阶段? ?在各个阶段蚕的形态特征 不同? (2)出示蚕在不同时期的呂学生表达、交流对蚕的生长阶段和生命周期的认识。 (3)在全班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对蚕的生命周期和变态发育等形成共识。 蚕卵孵出蚁蚕,这是蚕生命的开始。接着,蚕开始 生长、发育、繁殖,到最后死亡,完成一个生命周期。 蚕的一生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蛾)四个阶段, 在这四个阶段蚕的形态特征差别很大,像这样的生长过 程叫作变态发育。 3认识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1)提出问题: ?你还了解哪些动物的生命周期? ?还有哪些动物的生命过程中有像蚕一样的变态发育现象? (2)学生讨论、交流。 (3)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 归纳、认识哺乳类、鸟类、昆虫等一些动物的生命周期。 (4)用PPT课件(或图片、视频)呈现蝴蝶、青蛙 等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引导学生认识蝴蝶、青蛙等动 物的生长过程中也有变态发育现象。 (5)小结。 动物都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发 展阶段。变态发育是昆虫、青蛙等许多动物生长发育过 程中所具有的现象。 学生分组进行交流汇报。 学生再讨论其他悉的动物,认识它们的生命过 程和生命周期。 通过分析、比 较、归纳,认识动物都有生有 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使学生对动 物的变态发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拓展 与 应用 1.请学生课后査阅资料,进一步了解除了蚕、蝴蝶、 青蛙外,还有哪些动物的生长过程中也有变态发育现象, 它们的变态发育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的生命周期。 激发学生带着拓展思考的问题,课后查阅资料,认识更多动物的生命过程和生长发育特点。 板书设计 8蚕的一生 蚕 卵 幼虫 蛹 蛾(成虫) 蝴蝶 卵 幼虫 蛹 蝴蝶(成虫) 青蛙 卵 幼虫(蝌蚪) 青蛙(成虫) 鸡 卵 小鸡 大鸡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