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二战后初期,为了“帮助那些破败不堪的国家”,并为美国商品提供“所需市场和推行其意识形态”,美国(  )
A.提出创建联合国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建立亚太经合组织
2. 1945年5月,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然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冷战” D.朝鲜战争
3. 《新全球史》中说:“世界开始重建,而另一场战争也开始了。曾经击败德国和日本的联盟也解体了,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在冷战中已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上述材料表明( )
A.为反法西斯建立的联合国在战后迅速解体
B.冷战主要是军事上的对抗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对峙
D.冷战的目的是为了遏制苏联
4. 下列关于美苏争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争霸局面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
B.美、苏争霸的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C.争霸实质是美苏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D.第二阶段中,苏联转向全面收缩
5 当前,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频频提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美苏之间长达44年的“冷战”局面的开始与下列哪个美国总统有关( )
A.罗斯福 B.杜鲁门
C.肯尼迪 D.尼克松
6.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马歇尔计划
7.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这表明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
A.支持西方国家抵抗外来征服
B.稳定希腊和土耳其的社会秩序
C.帮助受援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D.在全球扩张势力,干涉别国内政
8. 威廉.J.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说:“杜鲁门的‘对苏强硬’政策分裂了罗斯福建立的联盟。斯大林也绝对不想与西方和平相处。”这表明(  )
A.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
B.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裂
D.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
9. 图片能反应一个时期的政治和军事。下列图片反映了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A.?美国的霸权主义????????????
B.?两极格局的形成????????????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
10.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存在于两个不同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相对的和平。”在这场“特殊的战争”期间,出现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两极格局
C.一超多强 D.多极化格局
11.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出现了几次大的变动。如图反映的是(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
B.轴心国与反法西斯联盟的对峙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欧盟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峙
12. “国际斗争永远都是这样……昨日还是坚定的盟友……现在却完全恢复老样子……利益的冲突导致了同盟国之间迅速变脸,演化出了冷战。”材料强调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是(  )
A.国家利益 B.意识形态
C.地缘政治 D.社会制度
13. 二战结束前美国已经预见到“反对当前敌人的战争一旦结束,世界在国家军事力量对比方面将出现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从罗马帝国衰落后的1502年中发生的事情看,只有罗马帝国衰落一事可与之比拟打败日本后,美国和苏联将是仅有的头等军事大国。”这些预见变为现实的证据有 (  )
①欧洲衰落 ②德国分裂 ③美苏争霸 ④日本崛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压倒的优势,在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
材料二 美国总统曾公然声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了什么政策?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2)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德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内。
——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
材料二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旨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的国会咨文
材料三 我们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政党或集团,都将遭到美国的反对。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材料四 本公约及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1)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国家或地区主要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或地区?
(2)根据材料二、三,杜鲁门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针对其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利坚合众国遭到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进攻…这一天它将永远成为国耻日…
——罗斯福在美国国会上的演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的全球霸权的破坏,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战争”具体是指哪场战争?在“该死的联盟体系”中展开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
(2)材料二中“美利坚合众国遭到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进攻”这一事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中有何重大影响?
(3)材料三中“新的世界格局”是由哪两个大国主宰?这一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之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4)通过世界格局三次大变动的探究,你认为决定世界格局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CCDB 6-10CBABB 11-15CAA
二、非选择题
14. (1)“冷战”政策。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2)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苏联成立了华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15. (1)社会主义性质。
(2)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
(3)措施:苏联针锋相对,组建华约。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16. (1)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3)美国、苏联;苏联解体;一超多强,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4)经济实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