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46集电视剧《朱元璋》讲述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到开创大明帝国的传奇经历。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在(  )
A. 大都 B. 应天府
C. 开封府 D. 长安
2.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军机大臣由议政王大臣会议选派
B.军机大臣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
C.军机处的设置降低了办事效率
D.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2. 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反映了(  )
A.地方权力增大 B.相权不断加强
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不断膨胀
4.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人民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
C.巩固封建统治 D.统一思想
5.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元朝建立行省制度
6. 据考证,“南澳1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当时瓷窑烧制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到的瓷器应该是(  )
A.越窑的青瓷 B.邢窑的白瓷
C.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D.景德镇的青花瓷
7. 黄岩岛,中国南海中的一个小岛屿,早在元朝时中国就对其进行有效管理。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就其归属问题与中国发生对峙至今,造成两国关系十分紧张。历史上,谁率领的船队经过该海域并对菲律宾进行友好访问?(  )
A.鉴真 B.郑和
C.郑成功 D.玄奘
8. “他的第一次远航,比哥伦布首航美洲早八十七年,比达?伽马开辟东方新航路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伦从美洲航行到菲律宾早一百一十六年。”据材料可以看出“他”的远航的特点是(  )
A.时间早 B.航程远
C.历时长 D.规模大
9. 清朝初年,中央政府为巩固西北边疆平息的叛乱有(  )
①平定准噶尔部落叛乱 ②抗击倭寇
③收复台湾 ④平定回部上层贵族叛乱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 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历史信息。如图所示为清政府颁赐,用于确定达赖、班禅继承人的“金奔巴瓶”。该文物可以见证清朝加强管辖(  )
A.台湾地区 B.西藏地区
C.蒙古地区 D.新疆地区
11. 小丽在自主学习时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并为这组图片拟了几个标题,其中最恰当的应是(  )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郑和下西洋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12. 山西人擅长经商。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
C.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
D.“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
13. 下列作品中,通过描写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社会种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从而将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是( )
A.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B.施耐庵的《水浒传》
C.吴承恩的《西游记》
D.曹雪芹的《红楼梦》
14. 下列有关《本草纲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了1800多种药物
B.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
C.详细介绍药物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D.17世纪末传入日本和朝鲜
15. “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荒谬的认识产生源于(  )
A.重农抑商政策 B.闭关锁国政策
C.天朝上国思想 D.君主专制统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北宋轻武有其社会历史原因, 重文也有其社会历史原因。宋初的当务之急, 不在对外战争, 而在整顿内政。要整顿内政, 就必须一反五代武治的纷乱状态, 实行文治、吏治。而要文治, 必然要起用大量文人, 这就渐渐形成了宋朝的“重文”。
——顾全芳《重评北宋重文轻武的历史作用》
(1)依据材料一归纳,北宋时期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怎样的基本治国政策?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哪个朝代实行的政治制度?为了加强皇权,这个朝代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列举两例。
材料三 军机处是清王朝封建制度得到高度发展的历史产物。军机处是皇权的附庸, 它是一个作用极大而没有独立性的特殊的政治机构。皇帝运用这一特殊的工具, 推行和实现自己的旨意, 达到强化专制主义的目的。
——冯元魁 《军机处与清朝的封建专制制度》
(3)在材料三中提到的军机处是哪位皇帝设立的机构?依据材料三概括,军机处的设立起到了什么作用?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入藏嫁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营造与工技著作、医书医方、医疗器械、佛教经典,对西藏的社会、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
材料二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材料三 雍正二年……设立驻藏大臣,监督地方政府。乾隆五十七年,清政府大力整顿西藏行政事务,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级地方政府官员,噶伦以下僧俗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明驻藏大臣办理。
(1)材料一表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有怎样的影响?
(2)元朝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的?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央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的?
(4)根据以上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18. 中国文明源远而流长,成就辉煌。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在文化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
(2)材料二中的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的特点。列举一项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哪位皇帝实现了“天下为一”。
(5)材料五中的明朝修建长城是为了抵御哪个少数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DDCC 6-10DBACB 11-15CCDDB
二、非选择题
16. (1)重文轻武。
(2)朝代:明朝。 措施: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实行八股取士。(从中任选其二即可)
(3)机构:雍正皇帝。  作用: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17. (1)唐蕃和亲(文臣公主入藏)。影响: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设宣政院,管理西藏的各项事务。影响: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3)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雍正时,设立驻藏大臣;乾隆时,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8. (1)统一文字;推动了文化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经济大一统。
(3)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4)元世祖忽必烈。
(5)蒙古族;恩威并施(恩威并重)。
(6)统一多民族国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