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与碳循环一个人平均每天消耗氧气0.8kg,地球上的人有70多亿,每天要消耗多少氧气?终有一天我们会无氧可吸吗?科学家自1910年开始测定大气中的氧的含量以来,至今几乎没有变化。想一想把一定量的水、一条小鱼、水草密封在一透明玻璃球内制成的“生态球”,球内的小鱼能生存很长一段时间。请说说制作生态球的原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那么你能用实验证明吗?想一想1.取A、B两个封闭的玻璃钟罩,在其中分别放入植物和蜡烛,然后将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2.观察A钟罩内蜡烛熄灭的__;而B钟罩内蜡烛熄灭的__。快慢AB你的分析是:B钟罩内蜡烛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又释放出氧气,存在着一个小范围内的氧循环。活动你能设计图表模型来表示此玻璃罩内氧循环的过程吗?植物光合作用蜡烛燃烧O2CO2在自然界中氧气的消耗还有其他途径吗?氧循环生物呼吸作用物质氧化(燃烧、生锈)CO2O2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植物光合作用氧循环大自然中氧气随着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而减少,但随着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这就是自然界的氧循环。氧气二氧化碳氧气呼吸作用燃烧光合作用氧循环-----总结氧循环-----思考2、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其中没有氧气参加反应的是1、在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的叶都掉光了,光和作用的能力大大降低。北方的人会有缺氧的感觉吗?地球上还有类似的物质循环吗?一个碳原子的旅行参考P116页,发挥你的想象,下一秒离开你身体的碳原子,它所经历的一个可能发生的完整的循环。植物呼吸作用动物吸收→体内氧化CO2有机物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分解植物光合作用碳循环动植物残体→地下漫长反应→煤石油天然气→燃烧碳循环总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消耗,又随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机物的燃烧以及腐烂分解等过程,被重新释放出来,结果使大气中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与重新释放出的数量大致相等。——碳循环在自然界中,氧循环与碳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保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恒定,维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思考来源增加去路减少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从而破坏了碳在自然界的平衡,致使大气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的后果。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实验:探究温室的保温原理温室效应的成因及含义温室效应的“利弊”温室效应温室的保温原理1、相同时间,那一边玻璃杯中的水升温快?2、为什么透明玻璃绿色植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保温作用,从而产生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成因及含义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包括水蒸气(H2O)、臭氧(O3)、氧化亚氮(N2O)、甲烷(CH4)、氯氟烃、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等,统称为温室气体。对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比来说,二氧化碳由于含量较多,所占的比例也最大,约为55%。温室气体利: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弊:全球性气候变暖,引起一系列恶果:⑴海平面上升,直接淹没沿海城市和良田;⑵破坏食物和淡水资源,以各种难以预测的方式传播疾病;⑶气候反常,病虫害增加,粮食大幅度减产;⑷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温室效应——利弊本次课程结束,谢谢欣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ppt 温室效应的危害.avi 温室效应的危害2.avi 温室效应的原理.avi 温室效应的总危害.a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