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科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填空题(14 分) 1.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化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用毛笔蘸米汤在白纸上写字,晾干后送给同学,同学想再看到白纸上写的字,可以向白纸喷洒__________。 3.我们吃米饭或馒头的时候,细细咀嚼后感到有些甜味,这是因为米饭和馒头中含有__________。要检验这种物质是否存在,我们可以在米饭或馒头上滴上几滴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就证明这种物质存在。 4.铁锈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20分) 1.在混合沙和豆子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 )。 A.沙子变小,黄豆没有变 B.沙子和黄豆有了明显的变化 C.沙子和黄豆都没有明显变化 2.下列关于物质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B.点燃的蜡烛只发生化学变化 C.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的液体还是原来的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物 3.下列不可用来盛放硫酸铜溶液的是( )。 A.陶瓷容器 B.铁制容器 C.玻璃容器 4.下列哪个地方的房屋铁窗不容易生锈?( )。 A.干燥的沙漠 B.潮湿的热带海边 C.潮湿的沿海地区 5.烧开水时有白色雾产生,这是(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都不是 6.引起铁生锈的主要原因是( ) 。 A.与氧气接触 B.与水接触 C.与潮湿的空气接触 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 B.氢气燃烧 C.煤燃烧 8.下列变化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瓷碗破碎,干冰升华 B.煤气燃烧,胆矾研碎 C.氢气燃烧,菜刀生锈 9.下列与其他两种变化不同的变化是( ) 。 A.火药爆炸 B.衣服晒干 C.纸张燃烧 10.燃烧一张纸和撕碎一张纸比较( )。 A.前者产生了新物质,后者没有产生新物质 B.前者发生了物理变化,后者发生了化学变化 C.两者都是物理变化 三、判断题(12分) 1.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古代的炼丹道士发明的。( ) 2.在面包上滴一滴碘酒,会变成蓝紫色,说明面包里含有蛋白质。( ) 3.把点燃的细竹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马上熄灭。( ) 4.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人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多的物理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 5.物质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不- -定产生了物理变化。( ) 6.馒头、面包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 ) 四连线题(18分) 1.把下列现象与相应的变化状态用线连接。 水结冰、水蒸发 在米饭上滴碘酒 弯折的铁丝 物理变化 铁生锈 混合沙和豆子 火柴燃烧 易拉罐压扁 化学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五、探究题(36分) 铁生锈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全世界每年由于生锈造成损坏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某科学小组进行了这样一次实验,如图所示: 1.. 上图所示是用于研究_________________的一个实验装置。(3 分) 2.在甲试管中,铁钉能够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而在乙试管中,铁钉只能和_________接触,水面上的植物油能很好地防止_________溶解到水中;丙试管中铁钉只能和_________接触,因为试管中的干燥剂能很好地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12分) 3.一星期后观察发现,_________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而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试管中的铁钉基本上没有生锈的现象。(6分) 4.该实验证明,铁钉的生锈与_________和_________这两个因素都有关系。(6分) 5.通过上述对铁钉生锈原因的探究,请写几种生活中常见的防锈方法。(9分)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没有新物质产生 有新物质产生 发光发热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物2.碘酒3.淀粉 碘酒 变蓝色4.红褐色 松脆 不能导电 无光泽 二、1.C 2.A 3.B 4.A 5.B 6.C 7.A 8 C 9.B 10.A 三、1.√ 2.X 3.√ 4.X 5.X 6.√ 五.1.铁生锈和水与空气关系, 2.水 空气 空气 水蒸气 3.甲 乙 丙 4.水 空气 5.放在干燥的地方、镀漆、上油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