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1-1 认识化学 考点知识梳理+例题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培优训练 (机构用)(2份资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微专题1-1 认识化学 考点知识梳理+例题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培优训练 (机构用)(2份资料)

资源简介

微专题1-1
认识化学
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1、我们学化学、用化学、爱化学。下列有关化学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①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与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绿色化学使更多的化学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③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之后,化学学习与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④化学不但研究原子、分子的性质,而且要深入研究电子、质子、中子的性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
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
C.研制新药
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
3、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关于化学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绿茵场上的足球运动员、青草和足球都是物质
B.任何化学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
C.你的身体就是你摄入的化学物质做成的
D.看不见的东西都不属于化学物质
4、2015年6月28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搭载“龙”飞船,在发射数分钟后,在空中爆炸。下列对于这次事故的研究不侧重于化学学科的是
(  )
A.“龙”飞船运行轨道的高度测定B.“龙”飞船采用的材料
C.发射“龙”飞船的燃料
D.发射“龙”飞船的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5.如图是一个装有小鸟的笼子浸入浴缸中,让小鸟与笼外的小鱼“共同生活在一起”,制作这个笼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
A、透气、隔水??
?B、透气、透水??
C、透水、隔气???
D、隔气、隔水
6、暑假中,很多同学参加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下列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测龙岗河流的长度
B.测深圳市地铁规划
C.测莲花山海拔高度
D.测人才公园空气成分
7、许多化学家为了化学事业的发展献出了毕生精力。其中发明联合制碱法的化学家是(  )
A.居里夫人
B.
张青莲
C.
诺贝尔
D.
侯德榜
8、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其中创立原子论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汤姆斯
D.阿伏加德罗
9、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门捷列夫发表元素周期表
B.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拉瓦锡发现氧气约占空气的体积
D.诺贝尔提出质量守恒定律
10、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卢瑟福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道尔顿
11、化学在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化学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化学帮助人们提高粮食产量
B.化学帮助人们解决能源问题
C.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主要基础
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环境的恶化
12、“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
B.为了赶时间,每天开私家车上下班
C.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D.化工生产中使用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
13、下列与“绿色化学”理念不相符合的是(  )
A.农民在玉米地大量焚烧秸秆来得到钾肥
B.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节能减排
C.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
D.提高煤炭脱硫技术,同时改进燃煤炉灶,促使燃料成分燃烧
14、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  )
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B.使用一次性餐具
C.自带水杯出行
D.对垃圾进行分类
15、化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文明,下列用品的发现和发明与化学的发展不相关的是(  )
A.古代陶瓷
B.青铜大鼎
C.橡胶制品
D.古代石斧
16、在高分子化学家,北大校长周其风写了一首歌,歌名为《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其中写出了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关于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C.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D.化石燃料的直接相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填空题
1、最早提出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科学家分别是 
 和 
 ,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是最早编制了 
 .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化学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 
 物质.
(2)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世界的重要途径.我们利用石油炼制的汽油燃烧来开动汽车,也可以利用石油合成塑料、化学纤维等物质,前者是利用化学反应得到 
 ;后者是利用化学反应得到 
 .由此可见,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 
 与 
 的相互转化.
(3)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利用化学科学达到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目的,以使人类生活更美好.”除此之外,请利用已有化学知识再举一个例子: 
 .
微专题1-1
认识化学
例1、【答案】B.
【解析】A项属于物理学研究的内容;B项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C项属于生物学研究的内容;D项属于地理学研究的内容。
解答此类题目应明确化学研究的任务、含义及范围,同时要求我们对其他学科领域有所了解。
例2、【答案】A.
【解析】A、物质的运动状态是物理研究的范畴,所以错误.
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符合化学定义中涉及的内容,所以正确.
C、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研究目的是为了应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化学研究领域,所以正确.
D、物质的制取涉及变化的规律和性质,研究的目的是应用,物质的用途和制法所是化学研究领域,以正确.
例3、【答案】C.
【解析】A、对燃烧现象的深入研究,研究出燃烧的本质的科学家是拉瓦锡,是在化学成为一门学科之后.
B、对空气组成的研究典型实验也是拉瓦锡做的,是在化学成为一门学科之后.
C、自从原子-分子论的确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此后化学才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所以C对.
D、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是在原子概念确立之后.故选:C.
例4、【答案】C.
【解析】化学发展首先是从火的利用和发现开始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开创了近代化学的开始,随后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利用先进仪器进行微观探测,随着化学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含义,所以正确排列顺序是④①③⑤②.
例5、【答案】D.
【解析】A、乙醇汽油含有乙醇,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所以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故A说法正确;
B、电车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所以电动机车逐步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B说法正确;
C、可燃冰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故C说法正确;
D、含磷洗衣粉容易发生赤潮和水华现象,不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故D说法错误。
为了减少水体污染,要做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加高烟囱只是使污染物不污染附近环境,但排放量并没变,污染物仍会对略微远点的地方进行污染。
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1、A
2、D
3、D
4、A
5、A
6、D
7、D
8、D
9、D
10、B
11、D
12、D
13、A
14、B
15、D
16、D
二.填空题
1、道尔顿;阿伏加德罗;元素周期表.
2、(1)应用;
(2)能量;
物质;
物质;能量(后面二者可颠倒);(3)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或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或来发新能源或研制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微专题1-1
认识化学
知识·解读
一、化学的概念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化学的作用
1、既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又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如半导体、超导体和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等。
2、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①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②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③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④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
三、化学发展史
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过程,可分为古代化学、近代化学、现代化学三个阶段。
1、古代化学(对物质变化的探索阶段)
①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和强大。
②继而人类又陆续发现了一些物质的变化,在逐步了解和利用这些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制得了对人类生存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陶瓷、铜器、铁器、纸、火药、染料等。
2、近代化学(物质研究的微观阶段)
①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即组成物质的元素是由不可再分的原子构成的。
②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即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研究基础,使化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③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就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现代化学(利用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探索)
①探索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②近年来绿色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典例·解读
类型一、化学研究范畴
例1、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B.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C.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
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例2、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你认为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
A.物质的运动状态
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C.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D.物质的制取和应用
类型二、化学发展史
例3、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开始于(
)
A.对燃烧现象的深入研究
B.对空气组成的研究
C.用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研究化学反应之后
D.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之后
例4、下列对于化学发展的实际情况,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②绿色化学的提出 ③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④火的使用 ⑤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进行微观探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④①③⑤②
D.④①⑤③②
例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
B.电动机车逐步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C.“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D.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
微专题1-1
认识化学
例1、【答案】B.
【解析】A项属于物理学研究的内容;B项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C项属于生物学研究的内容;D项属于地理学研究的内容。
解答此类题目应明确化学研究的任务、含义及范围,同时要求我们对其他学科领域有所了解。
例2、【答案】A.
【解析】A、物质的运动状态是物理研究的范畴,所以错误.
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符合化学定义中涉及的内容,所以正确.
C、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研究目的是为了应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化学研究领域,所以正确.
D、物质的制取涉及变化的规律和性质,研究的目的是应用,物质的用途和制法所是化学研究领域,以正确.
例3、【答案】C.
【解析】A、对燃烧现象的深入研究,研究出燃烧的本质的科学家是拉瓦锡,是在化学成为一门学科之后.
B、对空气组成的研究典型实验也是拉瓦锡做的,是在化学成为一门学科之后.
C、自从原子-分子论的确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此后化学才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所以C对.
D、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是在原子概念确立之后.故选:C.
例4、【答案】C.
【解析】化学发展首先是从火的利用和发现开始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开创了近代化学的开始,随后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利用先进仪器进行微观探测,随着化学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含义,所以正确排列顺序是④①③⑤②.
例5、【答案】D.
【解析】A、乙醇汽油含有乙醇,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所以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故A说法正确;
B、电车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所以电动机车逐步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B说法正确;
C、可燃冰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故C说法正确;
D、含磷洗衣粉容易发生赤潮和水华现象,不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故D说法错误。
为了减少水体污染,要做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加高烟囱只是使污染物不污染附近环境,但排放量并没变,污染物仍会对略微远点的地方进行污染。
【答案】B.
【解析】A项属于物理学研究的内容;B项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C项属于生物学研究的内容;D项属于地理学研究的内容。
解答此类题目应明确化学研究的任务、含义及范围,同时要求我们对其他学科领域有所了解。
【答案】A.
【解析】A、物质的运动状态是物理研究的范畴,所以错误.
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符合化学定义中涉及的内容,所以正确.
C、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研究目的是为了应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化学研究领域,所以正确.
D、物质的制取涉及变化的规律和性质,研究的目的是应用,物质的用途和制法所是化学研究领域,以正确.
【答案】C.
【解析】A、对燃烧现象的深入研究,研究出燃烧的本质的科学家是拉瓦锡,是在化学成为一门学科之后.
B、对空气组成的研究典型实验也是拉瓦锡做的,是在化学成为一门学科之后.
C、自从原子-分子论的确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此后化学才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所以C对.
D、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是在原子概念确立之后.故选:C.
【答案】C.
【解析】化学发展首先是从火的利用和发现开始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开创了近代化学的开始,随后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利用先进仪器进行微观探测,随着化学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含义,所以正确排列顺序是④①③⑤②.
【答案】D.
【解析】A、乙醇汽油含有乙醇,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所以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故A说法正确;
B、电车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所以电动机车逐步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B说法正确;
C、可燃冰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故C说法正确;
D、含磷洗衣粉容易发生赤潮和水华现象,不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故D说法错误。
为了减少水体污染,要做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加高烟囱只是使污染物不污染附近环境,但排放量并没变,污染物仍会对略微远点的地方进行污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