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德国在20世纪曾两度成为欧洲的战争策源地,制止德国军国主义的再起是战后国际关系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二战后,德国首都被哪四个国家分区占领( )
A.美、苏、英、法 
B.美、英、中、法
C.奥、苏、英、法 
D.美、苏、比、西
2. 1945年5月9日晚,就在莫斯科欢庆胜利激情犹酣之时,美国驻苏联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朿了,而战争刚刚开始”这里加横线的两个“战争”分别是 ( )
A.—战、二战 B.二战、科索沃战争
C.二战、中东战争 D.二战、冷战
3. 1946年,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丘吉尔)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他的演讲”标志着( )
A.“冷战”序幕的拉开
B.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C.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D.美苏争霸的开始
4. 漫画常用简单夸张的手法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下图是一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漫画,它讽刺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北约建立
C.马歇尔计划 D.苏联模式
5. 九年级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做了学习卡片(如图)。该学习卡片的主题应该是(  )
A.新经济政策 B.“冷战”政策
C.苏联解体 D.第三次科技革命
6.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说时说:“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为此,美国( )
A.推行了“杜鲁门主义”
B.实施了“马歇尔计划”
C.建立了北约组织
D.缓解了和苏联的关系
7. 《美国的梦想》中有这样一个论断:“马歇尔计划:一箭双雕。”这里的“双雕”是指(  )
A.输出资本、对抗苏联
B.遏制欧洲、称霸世界
C.控制欧洲、遏制苏联
D.复兴欧洲、干涉中国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一片废墟的欧洲,美国释放了“善意”,制定了“马歇尔计划”。对美国的“善意”的目的正确理解是( )
①控制西欧国家 ②援助西欧崛起 ③建立北约组织 ④遏制苏联力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 二战后美国的战略,最初是以中国为最重要的盟友,共同防止日本军国主义东山再起。到了1948年底,转为扶植日本对付革命以后的中国。这一转变( )
A.促进了多极世界到来
B.增强了美国亚太影响
C.体现出殖民主义本性
D.带有鲜明的冷战色彩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给予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大量援助的政策是( )
A. 马歇尔计划 B. 杜鲁门主义
C. 新经济政策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1. 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
A.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冷战时期,尽管美国囤集了足以让苏联毁灭成百上千次的核弹头,并将核弹的打击范围扩大到太空空间,但它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还是采取( )
A.科学技术的较量 
B.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
C.以“和平演变”为主 
D.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并用
13.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4.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5. 美苏“冷战”的实质是( )
A.维护不同的社会制度
D.维护各自国家的利益
C.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D.美国想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想控制资本主义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需要援助,需要得很急迫,而且数量很大……希腊和土耳其是内外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自由国家,美国不能也不应该让这些国家孤立无援。这样做将在中东、意大利、德国和法国树立一个鲜明的榜样……我们的政策就是不管在什么地方,如果自由受到威胁,我们就要加以援助。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无论何时,任何一缔约国中任何一国领土之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三 1955年5月,苏联、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8国在华沙召开欧洲和平与安全第二次会议,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
——《世界现代历史》
请回答:
(1)杜鲁门主义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17. 大国关系的演变对世界局势的走向有着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杜鲁门的“对苏强硬”政策分裂了罗斯福建立的联盟。……斯大林也绝不想与西方和平相处。
??????????????????????????????????????? ——威廉·J·本内特《美国通史》
材料二 建国后中美关系发展轨迹
材料三 亨利·基辛格曾注意到:“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使得它们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影响力。
????????????????????????? ——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苏关系的变化及其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2)请将年代尺上的历史事件补充完整,并据材料二说出中美关系发展的轨迹。
(3)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格局的特征。从时代主题角度,谈谈应如何正确处理大国关系。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 000字的电报。凯南认为,苏联是“深厚强大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潮流孕育出来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联看作是政治对手,而不是伙伴。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
(1)概括材料一中乔治·凯南对美苏关系的认识,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作为杜鲁门主义在经济方面的运用,美国政府制定了一个帮助恢复西欧遭到破坏的基础设施计划。欧洲复兴计划,一般称为马歇尔计划,计划建议通过合作和资本主义重建欧洲经济,用先发制人的方式阻止共产主义或者苏联在已经遭到破坏的欧洲国家发生影响。苏联拒绝参加,发动了对马歇尔计划的反击,为它的卫星国制定了自己的计划,于1949年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建议增加苏联与东欧国家间的贸易。
——摘编自弗格森《文明》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苏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试比较两者的共同点。
材料三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3)针对材料三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DACB 6-10BCADA 11-15DBCCC
二、非选择题
16.(1)遏制共产王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看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17. (1)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对抗。冷战开始。
(2)A:抗美援朝。B:尼克松访业。? 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正常化。
(3)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大国之间应加强合作,减少对抗,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促进共同发展。
18. (1)认识:苏联是美国的政治对手。
原因:美国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并企图称霸世界,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等方面的矛盾加剧,苏联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巨大障碍。
(2)目的: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或苏联对欧洲国家的影响)。措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共同点:小范围内的合作或联合。
(3)措施:1955年,建立“华沙条约组织”。意味着两极格局从此形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