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单元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单元练习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明朝统治者改革行政机构。如图体现出明朝政治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君权加强 B.政权分立
C.地方割据 D.思想禁锢
2. 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是在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3. 明朝灭亡以后,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的明军将领是(  )
A.吴三桂 B.努尔哈赤
C.皇太极 D.魏忠贤
4. 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进士做上高官,是因为政府(  )
A.废除行中书省 B.实行八股取士
C.设立锦衣卫 D.设立军机处
5. 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
A.民族矛盾尖锐 B.皇权高度膨胀
C.工商业市镇繁荣 D.近代科学传入
6. 如图所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前期经济发展
B.清朝后期科技发达
C.清朝前期疆域广阔
D.清朝后期领土扩张
7.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关于这个王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由女真族建立的
B.前身是阿骨打建立的金
C.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D.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8. “完成了中国对外交往从陆路向海路的重大转折,将‘和番与取宝’结合在一起……由此东西方商路大开。”该材料评述的是(  )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玄奘西行
C.大运河的开通 D.郑和下西洋
9. 郁达夫为某历史人物的祠堂题写了“拨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的对联。结合以下人物的突出事迹,他赞扬的应是(  )
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10. 为纪念一位民族英雄,郭沫若撰写了一副挽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张学良创作了一首诗:“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其实,他们称颂的是同一个历史人物(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文天祥
11. 小强准备做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为主题的演讲。他在网上搜集的相关资料与主题不符的一项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明太祖废除丞相
C.厂卫制度的设置 D.雍正帝设置军机处
12. 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者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以下内容与此不符的是(  )
A.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 康熙帝册封班禅
C.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清政府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13. 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明太祖“废丞相,设三司”;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上帝王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  )
A.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B.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C.推进政治经济改革
D.杜绝官员贪污腐败
14. 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下列插图最有可能出自(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
15. “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 (  )
A.都江堰 B.隋朝大运河
C.明长城 D.北京故宫
16.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经过27 年的研究,写成了190 多万字的《本草纲目》,这本书( )
A.成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C.是我国最早介绍西医学的著作
D.奠定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基础
17. 《红楼梦》起于梦,结于梦,表面写梦,实际并不是写梦,这也正是《红楼梦》的“成功之处”,即 (  )
A.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
B.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
C.抒发了作者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D.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18. 清朝文字狱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远超前代。下列对于文字狱危害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造成官僚体制整体腐败
B.珍贵书籍被查禁和销毁
C.严重阻碍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D.导致国力虚弱,社会危机重重
19. 《中国历史十五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休养生息
C.轻徭薄赋 D.重文轻武
20.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这反映了清朝(  )
A.设立关卡、禁绝贸易
B.抑制商业、实行海禁
C.重农抑商、打击海运
D.征收重税、限制商贸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50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
——《明史·职官志》
材料二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材料三 胡中藻因“一把心肠论浊清”,处斩弃市。沈德潜因“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剖棺戮尸。李一因“天糊涂,地糊涂,帝王师相,无非糊涂”,凌迟处死。
(1)材料一中的“丞相”这一官职在哪一朝代开始设置?“罢丞相不设”出现于哪一朝代?文中的“帝”指谁?除此之外他还实行了哪些措施?
(2)阅读材料二,清朝为加强皇权增设了哪一机构?谁设置的?)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清朝在思想上采取什么措施?有什么影响?
(4)三则材料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的晚期,明清统治者在哪些方面加强了专制统治?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22.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该朝代为巩固统治采取的经济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是什么行政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唐朝哪位帝王将其完善?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灿烂辉煌。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
【栏目一】杰出的古代工程建筑
①这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使四川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②这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③这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筑的万里长城。
(1)栏目一的三段材料分别是介绍了我国古代哪三项建筑?
【栏目二】辉煌的文学艺术
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盛衰过程为背景,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
(2)“它”指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部小说,作者是谁?你对“它”作何评价?
【栏目三】光辉的科技巨著
(3)分别写出栏目三三幅图片中人物的代表性著作。
(4)综合上述三个栏目的内容及相关问题,你有何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CABC 6-10ABDCB 11-15ABABC 16-20 BDCAB
二、非选择题
21. (1)秦朝。明朝。朱元璋。措施: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设立锦衣卫。
(2)军机处。雍正帝。
(3)大兴文字狱。影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4)在政治、思想方面加强专制统治。实质:反映出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和渐趋衰落。
22. (1)秦朝。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2)三省六部制。隋朝。唐太宗。
(3)明朝。明太祖(朱元璋)。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23. (1)都江堰、北京城和长城。
(2)《红楼梦》。曹雪芹。《红楼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3)《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本草纲目》。
(4)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杰出的科技成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