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9科10份)(有详解)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枣庄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9科10份)(有详解)

资源简介

二○一二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数学(文科)
2012.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2页,第II卷3-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第II卷的答题纸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U=R,则正确表示集合和关系的韦恩(Venn)图是
2.命题“存在”的否定是
A.不存在<0 B.存在<0
C.对任意的 D.对任意的<0
3.在四边形ABCD中,若,则四边形ABCD是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平行四边形
4.函数的值域是
A. B. C. D.(0,2)
5.设a>0,b>0.若是与的等比中项,则的最小值为
A.8 B.4 C.1 D.
6.若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体积等于
A.2 B. C. D.6
7.函数>>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的值分别为
A. B. C. D.
8.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以上都有可能
9.设a,b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10.设且则
A. B.6 C.12 D.36
11.若平面向量a,b,c两两所成的角相等,则
A.2 B.4 C.2或5 D.4或5
12.定义在R上的函数满足 则的值为
A.—1 B.0 C.1 D.2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说明:
1.第II卷3—4页;2.第II卷的答案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已知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且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
14.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
15.设偶函数满足,则不等式>0的解集为_____.
16.在平面内有n条直线,其中任何两条直线不平行,任何三条直线都不相交于同一点,则这n条直线把平面分成________部分.
三、解答题
17.(本题满分12分)
设数列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记证明:Sn<1.
18.(本题满分12分)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已知
(1)求的值;
(2)若,求边c的值.
19.(本题满分12分)
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E,F分别是A1B,A1C的中点,点D在B1C1上.
求证:(1)EF//平面A1B1C1;
(2)平面A1ED⊥平面BB1C1C.
20.(本题满分12分)
观察下表:
1,
2,3,
4,5,6,7,
8,9,10,11,12,13,14,15,
……
问:(1)此表第n行的第一个数与最后一个数分别是多少?
(2)此表第n行的各个数之和是多少?
21.(本题满分12分)
已知椭圆>b>的离心率为且椭圆上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斜率为的直线过椭圆的上焦点且与椭圆相交于P,Q两点,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与y轴相交于点M(0,m).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求m的取值范围.
22.(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极值点;
(2)若直线过点(0,—1),并且与曲线相切,求直线的方程;
(3)设函数,其中,求函数在上的最小值.(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二○一二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数学(文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ADDC BBDA CAC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14.—3 15. 16.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
17.解(1)由题意,
当时,
两式相减,得
所以,当时,………………………………………………………………4分
当n=1时,也满足上式,所求通项公式……………………6分
(2)……………………………………………………8分
………………………………………………………10分
<1.……………………………………………………12分
18.解:(1)由及正弦定理得
即4分
又所以有即
而,所以………………………………………………6分
(2)由及0<A<,得A=
因此
由得
即,即得………………8分
由知于是或
所以,或…………………………………………………………10分
若则在直角△ABC中,,解得
若在直角△ABC中,解得……………………12分
19.证明:(1)由E,F分别是A1B,A1C的中点,知EF//BC.
又BC//B1C1,所以EF//B1C1.……………………………………3分
又因为平面A1B1C1,
所以EF//平面A1B1C1.…………………6分
(2)因为平面ABC,CC1//AA1,
所以平面ABC.
又平面ABC//平面A1B1C1,
所以平面A1B1C1.
又平面A1B1C1,
所以…………………………………………………8分
又因为
故平面…………………………………………10分
所以平面平面………………………………12分
20.(1)此表n行的第1个数为第n行共有个数,依次构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4分
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此表第n行的最后一个数是;8分
(2)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此表第n行的各个数之和为
或……………12分
21.解:(1)依题意可得解得
从而所求椭圆方程为…………………4分
(2)直线的方程为
由可得………………………………6分该方程的判别式△=>0恒成立.
设则………………………………7分
可得
设线段PQ中点为N,则点N的坐标为………………9分
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令,由题意………………………………………………11分
又,所以0<<…………………………………………………12分
22.解:(1)>0.………………………………………………………1分
而>0lnx+1>0><0<00<<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3分
所以是函数的极小值点,极大值点不存在.…………………4分
(2)设切点坐标为,则切线的斜率为
所以切线的方程为……………………6分
又切线过点,所以有
解得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8分
(3),则
<0<00<<>0>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9分
①当即时,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在上的最小值为………………………………………10分
②当1<<e,即1<a<2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在上的最小值为……………………………………12分
③当即时,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在上的最小值为………………………………13分
综上,当时,的最小值为0;当1<a<2时,的最小值为;
当时,的最小值为…………………………………………14分
>0,二○一二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未检测
历史试题
2012.1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l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第1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第1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1.冯天瑜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下列体现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分别是
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 C.道家、儒家 D.儒家、法家
2.“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潜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警告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上述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
A.罢黜百家的思想 B.天人感应的思想 C.君权神授的思想 D.独尊儒术的思想
3.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图片是研究古代戏曲艺术的有力史料②傩戏蕴含着中国古代戏曲的萌芽③杂剧融合了昆曲、秦腔等形式④三幅图片依次体现了其艺术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有学者认为唐朝时期江南曾经实施了稻麦轮种制,并引用自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 “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来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此学者看法,哪项更为合理
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实施稻麦轮种的证据
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年月,足以清楚说明轮种制
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是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
D.诗文描写大多不准确,不适合运用在历史研究中
5.下表反映的是16至17世纪中国与西方的科技成就,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西方科技都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 B.中国科技多是经验的总结
C.西方科技重视实验和规律的研究 D.西方科技属于近代科技范畴
6.自1868年至1895年,中国棉花出口不断增加,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汉水流域的四大集中种植区。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农业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B.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的发展
C.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D.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农业生产
7.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西化”、“反西化”、“现代化”。下列符合“反西化”和“现代化”两个阶段的是
A.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 B.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8.史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其中第二个时 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 ①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东方传统经济结构②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东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③民主思想的传 播,冲突了东方传统思想观念④东方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美居民的日常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运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左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化进程刚刚起步 B.英国殖民掠夺的加剧
C.工业革命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10.右图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从事对华贸易的机构——洋行在各通商口岸设立的情况。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加速中国融人世界市场的进程
②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③清政府企图加强对外贸的控制
④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 “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12.史学家陈旭麓讲:“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是
A.阶级斗争分析法 B.“三个有利于”标准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13.梁启超指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这段话实际上揭示了
A.辛亥革命毫无建树 B.中国民众麻木颓废
C.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D.爱国人士救国无门
14.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仁就是世界的本体。这反映出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15.晚清历史演进的过程曲折而复杂,国内学术界涌现出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 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 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他们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A.社会变迁的角度B.社会群体的角度 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现代化的角度
16.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会阻碍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17.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阵地上去”相关的措施主要是
A.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B.商品货币流通流域的改革
C.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D.国有工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18.右图反映了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
(单位:万吨)从中可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A.当时的农村经济趋向健康发展
B.农村经济还没有走出发展低谷
C.国民经济的调整措施成效显著
D.纠“左”工作尚未在农村启动
19.2010年1月,第40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
A.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D.动荡局势的加剧
20.“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这则材料主要反映
A.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
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 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
21.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工业所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他所描述的现 象反映了
A.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B.垄断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C.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 D.国家全面干预科学研究
22.右图为苹果公司最初的标记(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外框写着“牛顿,一个永远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该公司作此选择最可能的理由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A.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C.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
23.1865年,法国的儒勒·凡尔纳撰写的《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等科幻小说以其天才的想像,掀起人们对宇宙航行的极大热情。近一个世纪后,人们惊奇地发现20世纪中的诸多发明创造,如飞机、潜艇、坦克等在凡尔纳的小说中都可以找到原型。下列最有助于凡尔纳科幻的是
A.细胞学说的创立 B.量子论
C.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创造 D.相对论的提出
24.拜伦在他的作品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远离社会、孤傲、狂热、充满反抗精神,甚至不惜付出生命。其作品风格属于
A.现代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印象主义
25.“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对此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材料体现了文明史观的内涵
B.“传统”和“交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C.材料的论述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D.“传统”和“交流”的概括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二○一二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未检测
历史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l、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页,用钢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第Ⅱ卷共3小题。其中第26题2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8分。
题号 26 27 28 总分
得分
26.(20分)不同时期的商业和商人组织反映了我国商业、经济、社
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牙行是我国古代从事贸易中介的商业组织(右图为洛阳牙行标记)。明朝规定“选有资产的人户充任,官府颁发‘牙帖’”。领帖者需交“帖费”和税银,统称牙税。明《长沙府志》记载“湘潭牙行获利逾千。金”。明末清初,长沙城外的市镇成为商品集中收购的市场,牙人开始充当收购的中介人,牙行数量剧增,如粮食行、盐行、铁行等。牙行兴盛又带动了店铺的增加,1772年,城外各市镇共有门摊189家。
(1)材料一中牙行的兴盛反映了什么现象 牙行的兴盛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怎样的推动作用 (8分)
材料二中国近代“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迫使国人“开眼见世界”。绅商们提出‘‘决
胜于商战”的口号,指出“握四民之纲者,商也”,应“以商立国”。……1904年元月,商部颁布《商会简明章程》,商会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商人以激奋昂扬之势担当起历史赋予的新使命。
——《徽州旅沪同乡会与社会变迁》(《历史研究》2011年03期)
(2)据材料二概括“决胜于商战”提出的时代背景。“历史赋予的新使命”的具体表现
有哪些 (6分)
材料三枣庄市工商业联合会又称枣庄商会。(右图为工商业联合会图标)它作为政府管理非公有刺经济的助手,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枣庄市各类商会多达70家,如06年成立的枣庄市浙江商会包含法人企业一百多家,有市政工程、房地产开发、高科技、餐饮娱乐等行业。商会始终坚持“桥梁、纽带、助手、服务”的宗旨,积极协助枣庄市政府部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慈善捐助,取得了显著成绩。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枣庄市浙江商会的成立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4分)
(4)如果以“我国商业组织的变迁”为题目进行研究,你准备通过怎样的途径来搜集哪些史料 (2分)。
27.(12分)人文主义思潮注重人的个性翔,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
倡宽容,反对暴力,对近代世界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物 言论
普罗塔戈拉 至于神,我既不能知道他们是否存在,又不能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人是万物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马丁·路德 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救罪或全部免罪。每个信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力。
(1)据材料一根据普罗塔戈拉和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4分)
材料二 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得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文主义对近代科学和思想的影响。(6分)
材料三
书名 作者 出片社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熊月之 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加林 三联书店
《法国革命论》 柏克 商务印书馆
(3)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在上表书目中你倾向于选择哪一部?说出你的理由。(2分)
28.(18分)山东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教育的发展历程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论语》中记载的孔子教育言论。
“有教无类。”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当仁不让于师。”
(1)表格中的言论体现了孔子的哪些教育主张?(6分)
材料二 山东大学堂(今山东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省立大学堂,于1901年在济南泺源书院创办。《山东大学堂章程》规定:“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要通解经史,文理明顺。”第一批招收学生300人,聘请中西教习50余人(右图为“山东大学堂西学教习合影”)。课程设置除经史子集外,还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外国语等20多门。学堂在建校14年中,共培养毕业生770人,选送欧美和日本留学有59人。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山东大学堂体现了怎样的办学特色?大学堂的创办有何深远的历史影响?(8分)
材料三 下表反映了1949年和1998年山东教育的相关信息。
学校数(单位:所) 在校学生数(单位:万人)
小学 中学 高等学校 小学 中学 高等学校
1949年 27476 66 41 193 3.89 1.77
1998年 34480 4635 303(含民办高校) 951 571.5 51.4
(3)据表格中的数据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教育的主要变化。变化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4分)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
第1卷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D 2.B 3.C 4.C 5.A 6.A 7.D 8.A 9.C 10.B l 1.A 12.C 13.C 14.D 15.B 16.B 17.D 18.B 19.A 20.C 21.A 22.D 23.C 24.B 25.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2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8分.共50分。
26.(20分)
(1)反映了商品贸易的兴盛,商人群体的壮大。(2分)作用:推动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
展;增加了政府的税收;带动了工商业市镇的发展。(6分)
(2)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眼看世界”思潮的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3分)
具体表现:兴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涌现出一批实业家,民族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3分)
(3)促进了枣浙两地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有助于两地政府对民营企业的管理;有利于政府的招商引资。(4分,任答两点即可)
(4)途径:通过查阅档案记录、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其他实物、网络资料等途径。内容:关于我国商业发展的资料,关于商业组织、商人会馆、商部等有关资料。(2分,本问属开放设问,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得分。)
27.(12分)
(1)普罗塔戈拉:怀疑神,肯定人。(2分)马丁·路德:强调信仰的自由性,因信称义。(2
分)
(2)人文主义肯定“人”,提倡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和教育的发展;人文主义有助于摆脱神学的束缚,形成自由、平等、民族的进步思想,促进了启蒙运动。(6分)
(3)选《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理由:启蒙运动是近代中国先进思想的理论来源。
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理由: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
选〈法国革命论》,理由: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2分,任选其一自圆其说即可)
28.(18分)
(1)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勤奋学习;独立思考。(6分,任答3点即可)
(2)特色:注重聘请西方教师,把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先进技术结合起来。把人才培养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4分)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培养了近代人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推动了教育近代化,对中国近代大学的创办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4分,任答两点即可)
(3)变化:学校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都有大幅度的增长,民办高校出现;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不断提高。(2分)
推动因素:改革开放增强了综合国力;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对教育的投入;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2分,任答两点即可。)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二○一二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语文试题
2012.1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l至4页,第Ⅱ卷5至
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请认真核查。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1卷
本试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创作/重创 迫害/迫击炮 房舍/舍本逐末
B.舷梯/船舷 偏差/差不多 胳臂/螳臂挡车
C.哨卡/卡壳 晃眼/明晃晃 禁受/忍俊不禁
D.字帖/碑帖 刹那/急刹车 累赘/连篇累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燥动 煤炭 侯车室 敝帚自珍
B.按摩 遗憾 蛋炒饭 恻隐之心
C.贫瘠 装潢 天燃气 闻过饰非
D.聚拢 家俱 化装品 接踵而至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针对校车事故频频发生,日前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通过召开家长会和家访等多种形 式,加强同学生家长的_________。
(2)北京卫星制造厂副厂长向媒体介绍了“天宫一号”的结构与功能,并独家_______了其在北京城内运转的情况。
(3)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线博客“安全检查”的分析文章称,朝鲜领导人金正目的突然去世给外界带来未知的_______。
A.沟通 披露 震动 B.勾通 透露 震动
C.勾通 披露 振动 D.沟通 透露 振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政务微博发展的“急先锋”,广州政务微博群今天集体亮相,不同部门的政务微博相互交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姚明之所以能有现在的影响力。是因为他当年明珠暗投,来到休斯顿火箭队这个容易 让他发光的球队效力。
C.高晓松醉驾肇事闹得满城风雨,加上之前的孙兴、莫少聪涉毒事件,真是三人成虎,如今明星的素质实在令人担忧。
D.经济学家认为,如果过早地退出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能会让已经取得的成果化为乌有,进而恶化就业形势。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达人秀”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都有,他们带来的绝活也多种多样。
B.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表示,正采取措施加强监管,有机产品认证追溯信 息届时要通过国家认监委官网实时公布。
C.为减轻高校债务负担,切实防范财务风险,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我省将用两年时间完成普通高校长期债务的清理化解。
D.如果说中西方在长久以来的国家交往中,始终或多或少互存“敌意”的话,那么,原因还是缘于彼此潜在的文化冲突产生的。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闲的视镜
汪涌豪
“闲”是古代文论主体范畴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由其所指称的主体的自我处置与安顿方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心性趣味,既深刻影响了古人看取世界的方式,也直接决定了他们表现世界的结果。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它不仅仅指人的气性修养,还成就了作品的体调与风格。而这种气性修养与体调风格,因贴合着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日常趣味,相对而言,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的本真。所以,对它的形成发展历史作深入追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究明古代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某些特点。
深入地看这种“闲”所指谓的处世态度和审物视界,可以发现,它有湛深的思想背景,儒道两家都曾为其提供过直接的精神资源。一般以为,儒家讲究德礼,注重修身,最是庄敬不过。其实,它并不排斥悠闲的处身方式,相反,对生活中许多快乐体验和才艺赏会都很在行,以为这种玩物适情,正可涵养人的德性。譬如孔子就尚“身心一如”、“文质彬彬”,雅好以音乐怡情悦性,尝从人学琴,与人同歌,与弟子一起披春服而咏归,享受在大自然中的休憩乐趣。此外又“盛容饰”,当一个人燕居独处时,“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儒家虽一人安居,仍恒慎其独。至若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在他们看来也都寓有至理,可博人旨趣,此孔子所以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正是持这样的人生态度。儒者即使人在陋巷,箪食瓢饮,也能做到不改其乐。
道家于此,贡献尤巨。道家非“礼”崇“无”,最崇尚个体的精神自由。如果说,儒家重视在社会秩序中安顿人群,他们则尤重在自然秩序中安顿自己,故论道过程中每常言及“闲”字。其代表人物如庄子,不但常用“闲”指称人的闲暇,更用来指称人由“身闲”而及“心闲”的精神性活动,如《天道》篇有“以此退居闲游,则江海山林之士服”,《刻意》篇有“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
这种心闲以及对心闲的深切体认,显然包含有否定世俗功利和遵从个性自由的意思。至于他好讲逍遥游,也如唐人所说,“义取闲放不拘,怡适自得”。由此“乘物以游心”,放眼六合之外,属意于无已、无功、无名,实际上都是为了迭至他在《大宗师》中所说的“其心闲而无事”的高上境界。
统合两家思想,可以看到,儒道对“闲”的论说虽分属各自的思想体系,一个隐居以求志,一个修德以就闲,内里却有着共通的气息相勾连。即它都不是发生在广庭与热场,也无关于名利与禄位,它更多表现为个人的选择,如周敦颐《思归旧隐》所谓,“闲方为达士,忙只是劳生”,关乎的是个人在日常安处中的道德精进与精神修养,所以一个要进行“已有耻”的“慎独”,一个依赖“坐忘”、“朝彻”而“见独”。至于其本质的落脚处,都不在形迹,而在精神。
(选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十五讲》,有删改)
6.下列对“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闲”作为古代文论主体范畴的一个重要概念,影响着古人用一种特殊气性修养去处事和审物。
B.“闲”在实际运用中,不仅指人的气性修养,还影响着古人作品的体调与风格。
C.对“闲”的形成发展历史作深入的追原,在很大程度上可究明古代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某些特点。
D.“闲”作为儒道两家最高的精神追求,内里有共通的气息相勾连,更多表现为个人的选择。
7.下列各项不属于儒、道两家为“闲”提供直接精神资源的一项是
A.儒家并不排斥悠闲的处身方式,他们认为玩物适情,可涵养人的德性,对生活中许多快乐体验和才艺赏会都很在行。
B.儒家重视在社会秩序中安顿自己,虽一人安居,仍恒慎其独,都可从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中获得乐趣。
C.无论是“慎独”还是“见独”,儒道两家既重视个人在日常安处中的道德精进与精神修养,又注重其外部形迹。
D.道家尤重视在自然秩序中安顿自己,他们否定世俗功利而遵从个性自由,追求“其心闲而无事”的高上境界。
8.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相对而言,“闲”因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的本真,所以贴合着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日常趣味。
B.儒家讲求修身敬德,有着极其严肃的人生态度,但同时,儒家也认为人生中的许多快乐体验也可以怡情悦性,涵养德性。
C.“闲”有湛深的思想背景,儒道两家都曾为“闲”提供过直接的精神资源。相对而言,道家贡献更多。
D.儒道虽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但在对“闲”的论说上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即都不重在表面的形态,而在内里的精神。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苏子为赵合纵说魏。
苏子为赵舍从,说魏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鸿沟、陈、汝南,有许、鄂、昆阳、邵陵、舞阳、新繴;东有淮、颖、沂、黄、煮枣、海盐、无缱;西有长城之界;北有河外、卷、衍、燕、酸枣,地方千里。地名虽小,然而庐田庑舍,曾无所刍牧牛马之地。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无以异于三军之众。臣窃料之,大王之国不下于楚。然横人谋王,外交强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国患,不被其祸。夫挟强秦之势,以内劫其主,罪无过此者。且魏,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主也。今乃有意西面而事秦,称东藩,筑帝官,受冠带,祠眷秋,臣窃为大王愧之。
臣闻越王勾践以散卒三千,禽夫差于干遂;武王卒三千人,革车三百乘,斩纣于牧之野。岂其士卒众哉 诚能振其威也。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千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此其过越王勾践、武王远矣。今乃于辟臣之说,而欲臣事秦。夫事奏必割地效质,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凡群臣之言事秦者,皆奸臣,非忠臣也。夫为人臣,割其主之地以求外交,偷取一旦之功而不顾其后,破公家而成私门,外挟强秦之势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愿大王之熟察之也。
《周书》曰:‘绵绵不绝,缦缦奈何 毫毛不拔,将成斧柯。.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将奈之何 大王诚能听臣,六国从亲,专心并力,则必无强秦之患。故敞邑赵王使使臣献愚计,奉明约,在大王诏之。”魏王曰:“寡人不肖,未尝得闻明教。今主君以赵王之诏诏之,敬以国从。”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魏王曰 说:劝说
B.愿大王之熟察之也 察:考察
c.今窃闻大王之卒 窃:私下
D.以内劫其主 劫:抢劫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斩纣于牧之野 游于赤壁之下
B.臣窃为大王愧之 风之积也不厚
C.苏子为赵合从 吾属今为之虏矣
D.今乃有意西面而事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是魏王同意合纵直接原因的一项是
①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无以异于三军之众
②大王,天下之贤主也
③大王之卒(此其)过越王勾践、武王远矣
④寡人不肖,未尝得闻明教
⑤夫事秦必割地效质,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
⑥凡群臣之言事秦者,皆奸臣,非忠臣也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②④⑤⑥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以合纵发起国——赵国的名义来到魏国游说,一开头,就从魏国的地理形势说起,强调了魏国自身的战略优势。
B.文章第二段举勾践擒夫差和武王斩纣的例子意在鼓励魏王认识到自己的实力,能够正确估计自己的价值。
C.苏秦斥责了那些连横事秦者道德上的卑污,这样做的目的意在向魏王表明自己对事秦投降派的厌恶之情。
D.苏秦深谙游说艺术,在魏王面前,他慷慨陈词,采用讲道理、举例子等方式,激发起魏王的斗志,最后说服了魏王。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纸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
2.第Ⅱ卷共4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按题号顺序答题或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11小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岂其士卒众哉 诚能振其威也。(3分)
(2)夫事秦必割地效质,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4分)
(3)大王诚能听臣,六国从亲,专心并力,则必无强秦之患。(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斩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 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清浪五更风。
【注】①浮生:一生。古人语“人生世上,虚浮无定”。②飘蓬:飘浮无定之意。
(1)上阕“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两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4分)
(2)有人认为下阕中的“酒醒”后三句与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有善始者实繁,______________。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歌窈窕之章。 (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 ,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自居易《琵琶行》)
五、(12分)
16.将下面句子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空缺处,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只填序号)(4分)
春节是中国人的大文化,大文化是自然、社会关系与日常文化浑然一体的庞然大物, 笼罩人们而不为人们所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另一种十分不同的文化体系。
①对它的评估不能用西方的经验去衡量
②西方节日文化已被政治解体、民族矛盾、宗教派别和企业利益所切分
③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世界里,大文化所剩无多
④中国的春节文化却一直保留下来
⑤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也有现实功能
17.阅读下列文字,概括文段的内容要点。(不超过30字)(4分)
央视《真相调查》栏目调查显示,其委托的国内一个具有领先水平的专业电子检测 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目前市面售卖的金属纤维或银离子防辐射孕妇装足够抵挡单一来
源的近90%的辐射;而模拟现实复杂辐射环境试验发现,电磁波在这些服装里有射,相当于对信号有收集作用,这意味着都市准妈妈们所热衷的“标准装备”对于来自某些方向的辐射源不仅没有防护作用,反而会令辐射强度变大。有学者称,现实环境中的辐射源非单一非单向,这些辐射会被接触电磁辐射的身体的任何部位吸收或反射;日常电器产生的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甚微;一个人只有穿着像宇航服那样的全封闭式屏蔽服,人体才有可能不接触电磁辐射。
18.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
同样的风,不一样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风热,给大地送来活力,那是风对大地的问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风冷,给大地捎来洁白,那是风对大地的爱恋。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拥有百科全书的人
[瑞士]瓦尔特·考尔
①这个村子远离通衢,这里连一家像样的可供稍有身份的旅客投宿的旅店都没有。村里的房屋干净整洁,外表被太阳晒得黑乎乎的,院子里和窗台上盛开着五彩缤纷的鲜花;每一个真正的村庄就该这样。房屋的四周围着一圈高高的栅栏,院子的小门上挂着许多牌子,上面写着警告来人提防猛犬或者“严禁乞讨和挨户兜售”的文字。村里没有学校,邻村倒有一所学校,但是,到了冬天,一旦道路被积雪覆盖,孩子们同样没法去上学。还好,村里有个火车站。不过小得可怜。
②有一天,火车站站长在牌桌上顺便说起了这个村庄的一件新鲜事。一位先生干了件前所未闻的事:买了一张火车票。这位先生买的可不是一张到邻村、也不是到镇上的车票啊!这位先生想冒险去京城里闻一闻!几位绅士听后连连摇头。他们试图说服这位先生,让他明白自己要做的事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直到现在,村里还没有谁认为非要去这么远的地方不可。自父亲那一辈、甚至祖父那一辈起,村里的人不都是这么生活、这么长大的吗 但这位先生不想改变决定,况且车票都已经买好了。
③第二天一大早,这位先生出了家门。妇女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街上许多小青年前呼后拥.吵吵嚷嚷.一直把他护送到火车站。这位先生登上窄轨火车,到了镇上又换乘直达快车,顺利地来到了大都市。
④只是他到底想要寻找什么呢 他心里只有一种感觉。他穿街走巷,眼睛时而瞧着这家商店,时而盯着那爿橱窗。先生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家书店门前,他突然意识到:这就是我要寻找的东西啊!玻璃橱窗里平摊着一本厚厚的书,书的旁边放着一个很大的硬纸牌,上面的文字告诉他,如果买下这本价格昂贵的百科全书,所有疑问都可以得到解答。这时,他想到了烟囱师傅,这个人经常从邻村的同行那里借阅报纸,所以在牌桌上总是装腔作势,自似为了不起。他还想到火车站站长,他每次从肉铺老板那里买一截儿粗短香肠当早餐时,总是纯属偶然地得到小半张报纸,于是也成了见多识广的人。书店的伙计非常和气地接待了这位先生,并肯定地说有了它当然可以通晓万事。最后他为这位先生包了一本烫金的皮封面的百科全书。
⑤在回家的火车上,先生就按捺不住好奇心了。他偷偷摸摸地地取出书来,躲躲闪闪地翻开,就好像是在翻一本低级下流的小册子。跃入眼帘的第一个词条是“吼猴属”……他觉得书里写得很清楚,自己完全看懂了。在换乘窄轨火车之前,他把书重新包好.然后端坐在那里,满脸通红。一想到可以在牌桌上炫耀一番,他心里美滋滋的。他已经想像到烟囱师傅的小胡子在颤抖。
⑥果然,一切都如这位先生想像的那样。他渊博的知识和人们对他的知识的了解,就像春风一样在村子里迅速传开。很快,他的名声传遍了附近一带。村里的人都认为,尽管村里只有这么一位无所不知的聪明人,可是,不久的将来,总会有一天,他们也都会像他一样聪明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嘛。
⑦这样过去了许多年。那位聪明的先生已经老态龙钟了,百科全书当然也像他一样日久年深,由于使用的次数很多,这本书渐渐变得残缺不全。当老人把百科全书传给他的儿子时,就已经缺了好几页,这都是被那些来向他讨教的人偷偷撕走的。但他的儿子对那些缺页并不关心。他总是说:书里没有的,世上也没有;我父亲去世前曾对我说过,世上的一切,这本书里都有。当儿子把书又传给他的儿子时。百科全书就只剩下封面和半张纸了。尽管如此,村里的人总还是登门求教,打听什么是“直布罗陀”,什么是“民主”等等。这时,孙子就捧起只剩下皮封面和半张纸的百科全书,摆出一副很有学问的样子,对提问者说:“喏,你自己也看见了吧,没有直布罗陀,也没有民主。你看,这儿只有一个词:排外。”
19.小说以介绍“这个村子”里的情况开头,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4分)
20.结合文意赏析文中两处划线部分。(4分)
(1)“妇女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街上许多小青年前呼后拥,吵吵嚷嚷,一直把他护送到火车站。”反映了怎样社会现实 (2分)
(2)“他把书重新包好,然后端坐在那里,满脸通红。”刻画了“这位先生”怎样的心理。(2分)
21.“这位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4分)
22.小说的题目是“拥有百科全书的人”,有的译本的题目为“这个村子”,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合适 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七、(60分)
23.请以“模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③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得写成诗歌。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1
一、(15分,每小题3分)
1.C(qiǎ,huǎng,jīn;Achuàng/chuāng;pò/pǎi;shè/shě;Bxián;chā/chà;bei/bì;Dtiè;chà/shā;1éi/lěi)
2.B(A躁动/候车室;C天然气/文过饰非;D家具/化妆品)
3.A(“沟通”指使两方能通连,褒义,如“沟通感情”;“勾通”指暗中串通,勾结,贬义。“透露”,是指泄露或显露消息、意思等;“披露”,是指公开不易被发现的事情。振动:周期性重复发生的在一定范围内的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震动:重要事件等引起人内心的强烈反应。)
4.D(A百家争鸣: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应用为“百花争艳”。B明珠暗投: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人不识货人的手里。C三人成虎:原意指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不合语境。D化为乌有:变得什么都没有了。比喻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5.B(A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因为”应移动到“中国达人秀”栏目前面。C语序不当,“切实”移动到句首“为”后面;成分残缺,“完成……工作”。D句式杂糅,“原因还是缘于彼此潜在的文化冲突产生的”应为“原因还是彼此潜在的文化冲突”或“缘于彼此潜在的文化冲突”)
二、(9分.每小题3分)
6.D(文章并没有说“闲”是儒道两家最高的精神追求)
7.C(都不在行迹,而在精神)
8.A(因果倒置)
三、(12分.每小题3分)
9.D(劫:胁迫。A劝说、游说都可)
10.A(A介词。译作“在”。B前者代词;后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 C介词,替、给;后者介词表被动,可译作“被”。D前者连词表修饰;后者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11.D(④是魏王自谦之辞;⑥是批评魏国主张“事秦”的臣子)
12.C(斥责连横事秦者道德上的卑污意在激发魏王的斗志,达到说服魏王的目的)
四、(24分)
13.(10分)
(1)难道是他们士兵多吗 实在是因为他们能振奋自己的雄威啊!
(“岂……哉”“振”各1分,语句通顺1分,共3分)
(2)事奉秦国一定得割让土地,送上人质,因此军队还没用上可是国家的元气已经亏损了。
(“事”“兵”“亏”各1分,语句通顺1分,共4分)
(3)如果大王真能听从我的意见,六国合纵相亲,齐心合力,就一定不会遭受强秦的侵犯
(的优患)。
(“诚”“患”各1分。语句通顺1分,共3分)
14.(8分)
(1)诗句通过“孤雁”“寒日”“暮天”等意象写出了离别之痛,飘零之苦;晚霞吐红,红光惨淡,透出寒意,引发了作者无限凄凉之感。
(“孤雁”“寒日”“暮天”只点出2个意象得1分;情感分析2分。)
(2)两者都设想了酒醒后的情景,为虚写;(1分)都借酒浇愁,(1分)都突出了不堪离别的孤独无依、凄苦难耐之感。(2分)
(意对即可)
15.(6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能克终者盖寡
(2)奈何取之尽锱铢 诵明月之诗
(3)穷且益坚 术业有专攻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别有幽愁暗恨生
(任选3小题。每空1分,每空错、漏一字则谈空不得分。)
五、(12分)
16.(4分)③②④⑤①
(③句是总速,紧承前文,1分;⑦④构成转折关系,并解释③.1分;⑤①与后文都是对中国春节文化的解读。1分。序号全对,得4分)
17.(4分)央视调查显示市面售卖的金属纤维防辐射孕妇装有害无益。
(“央视调查发现”“市面上售卖”“金属歼维防辐射孕妇装”“有害无益”(或“愈防愈甚”“越防愈厉害”)各1分。)
18.(4分)答案示例:
春风暖,给大地披上嫩绿,那是风对大地的抚慰;
秋风凉,给大地铺上金黄,那是风对大地的赞美。
(每句2分,每句修辞和内容各占1分。)
六:(18分)
19.(4分)
揭示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2分)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2分)
20.(4分)
(1)通过妇女和小伙子对这件事情的不同反应,揭示了村子封闭、落后的现状。(2分)
(2)通过对“这位先生”买书后的动作、神态描写,刻画出其兴奋与得意的心理。(2分)
(1)(2)分析各1分,结论各1分)
21.(4分)
(1)“这位先生”有一定的求知意识,有寻求知识行动。(2分)
(2)虚荣,好炫耀,把知识作为的自己装饰和炫耀的资本;(2分)
(3)容易满足,不思进取。(或:一知半解,固步自封)(2分)
(每点2分,回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22.(6分)
观点一:以“拥有百科全书的人”为题恰当。(1分)文中人物自以为拥有“百科全书”就是拥有知识,他们以此为荣炫耀。(2)作者对这种人持批判和杏定态度,因为他们并不能创造、发展、改变什么。(2分)以此为题,能增强了讽刺意味。(1分)
观点二:以“这个村子”为题恰当。(1分)题目简洁明了,故事围绕“这个村子”展开,“村子”也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社会背景。(2分)“这个村子”是一个客观存在,也是封闭、落后、保守的缩影。(2分)以此为题更具有现实意味。(1分)
(19—22题意对即可)
七、(60分)
23.评分标准参照20l1年高考山东卷评分标准。
评分说明:
①每个错别字扣1分。
②字数不足,在结构完整时,每少20字扣1分。
③以45分为基准分切入。优秀作文要打在54分以上乃至满分;差作文可打在30分以下直至0分。
附文言参考译文:
苏秦为了赵国合纵游说魏襄王道:“大王的国土,南边有鸿沟、陈地、汝南,还有许地、鄢地、昆阳、召陵、舞阳、新繴;东边有淮水、颍水、沂水、外黄、煮枣、海盐、无嬗;西有长城边界;北有河外、卷地、衍地、酸枣,土地纵横千里。地方名义上虽然狭小,但房屋田舍十分密集。甚至没有放牧牛马的地方。人民众多,车马成群,日夜奔驰,络绎不绝,其声势和三军士兵相比没有什么区别。我私下里估计,大王的国力不亚于楚国。然而那些主张连横的人却劝说大王结交像虎狼一样强暴的秦国,若国家因此遭受祸患,他们又不肯为您分忧。他们依仗强秦的势力,在国内胁迫君主,罪过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再说魏国是天下的强国,大王是天下贤明的君主,如今竞有意投向西方服事秦国,自称是秦国东方的属国,建筑秦帝行宫,接受秦的封赏,春秋两季给它进贡助祭,我心里替大王惭愧。
听说越王勾践靠三千残兵败将,在干隧擒获了夫差;周武王也仅有三千士兵,三百辆战车,在牧野杀死了商纣王。难道是他们士兵多吗 实在是因为他们能振奋自己的雄威啊!如今我听说大王的兵力,常备军二十万,青布裹头的士兵二十万,精兵二十万,勤杂部队十万,还有六百辆战车,五千匹战马。这肯定远远超过越王勾践和武王的力量!如今您却迫于谗臣的邪说,想要臣服于秦国。事奉秦国一定得割让土地送上人质,因此军队还没用上而国家的元气已经亏损了。群臣之中凡是主张事奉秦国的人,都是奸臣,绝不是忠臣。作为臣子却割让君主的土地与外国勾结;窃取一时的功名和好处,却不顾及后患;损害国家的利益,去满足个人的私利与欲望;在国外仰仗强秦威势,在国内胁迫自己的君主割让土地,对于卑劣行为,希望大王慎重考虑。
《周书》上说:‘微弱时如不及早斩断,等到长大了就没办法;幼小时如不及早铲除,将来长大了就得用斧头砍。’事先要当机立断,否则事后必有大祸,到那时不知怎么办。如果大王真能听从我的意见,六国合纵相亲,齐心合力,就一定不会遭受强秦的侵犯。所以敞国赵王派我来进献愚计,呈上盟约,听凭大王诏令。”魏王说:“我没有才能,以前从未听过这样高明的指教。现在您以赵王的诏令来教导我,我愿意率领全国民众听从您的安排。”二○一二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政治试题
2012.1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1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学校、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
1.如果某一企业依靠技术进步;率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那么该企业
①生产成本降低,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利润增加
②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③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同一时间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增加
④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011年我国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未来五年我国将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我国政府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
①增加供给,平抑房价 ②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③引导公众消费心理,改善心理预期④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一种商品价格(P)上涨,会引起其替代品(Q1)需求量的变化,同时也会引起其互补商品(Q2)需求量的变化。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它们之间的变动关系的是
4.2011年8月份以来,由于对欧债危机的担忧,市场恐慌情绪集中爆发,全球股市纷纷下跌。这说明
①股票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②股市可以反映经济的发展状况
③股票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④投资股票的收益来自股息和红利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5.自2011年9月1日起,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500元。按照这个规定,纳税人数由原来的约8400万减为现在的约2400万人。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有利于
A.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人 B.提高居民收入,消除收人差距
C.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D.增加税收来源,扩大财政税收
6.如果要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则图中的①②③④依次应该是
A.①工资收入提高②消费需求增加③生产供给增加④劳动需求增加
B.①CH降低②生产成本降低③商品物价上涨④减少货币供应
C.①劳动生产率提高②商品价格降低③生产供给减少④扩大财政支出
D.①企业所得税率降低②商品价格降低③商品价格上涨④生活费用提高
7.上表是我国近四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这体现了
①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②我国以农村工作为中心
③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④发展农业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下列行为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
①各地物价部门查处恶意囤积,串通涨价的行为②政府通过实行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制 度来优化资源配置③工商部门给节能环保企业发放营业执照④政府通过信息平台发布供求信息,稳定物价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2011年8月5日,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AA+。此事一出.立刻引起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市场的强烈震动。在随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世界范围内的股市指数大幅下跌。这一事件表明
①经济全球化就是灾难全球化 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③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④经济全球化有其消极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2011年5月1 H,我国刑法“醉驾入刑”正式实施。新法规定醉驾已是犯罪,最高可处6个月拘役。有人认为,这一规定对司机太苛刻了。这一观点
①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②坚持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③没有看到公民必须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行使公民权利 ④没有看到公民应该先履行义务才能行使权利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2011年9月,湖南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迎接党代会,迈向新征程”网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活动,拜人民为师。这有利于
①提高政府的民主执政水平 ②增强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③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④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漫画《网民把我审了》,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必须加强对权力_的审计监督
②社会公众舆论对权力运行有重要的监督作用
③强化审计监督和网络监督能杜绝政府的违法行为
④网络成为了监督权力、防治腐败、制止官场丑恶的有效途径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13.2011年9月,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了一起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特大案件,我国政府深人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坚决依法查处各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使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得到了人民的认同。我国政府的权威体现在
①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②依法行政,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增强专项整治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拥护
④依法行政,体现审时度势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近年来,人大代表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就民生问题和国家大政方针提出不少高质量的建议和议案,力推重要问题的解决。这体现了
A.人大代表的权力越来越大 B.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所有者和行使者
C.人大代表有参政议政的职权 D.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不断提高
15.近年来,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稳,越来越快。现要求围绕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写一篇政治小论文,你认为比较合理的理论视角是
①文化与综合国力②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③文化继承④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一元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2011年6月11 日是我国的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依法保护,重在传承”。我们之所以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包括文物、遗址等②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③文化遗产 对展示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7.中央党校于2011年5月13 举行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出席典礼并围绕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了阐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
①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指针②判明各种文化真理的标准,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④引领社会思潮的旗帜,抵射各种错误思想的武器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11年8月12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隆重开幕,奏响了世界青年大
联欢的序曲。回答18—20题。
18.这届大运会首创《论语》金句迎大运,推出4000多幅公益广告向海内外大运来宾展现中华文化之美。“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事实上,公益广告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表明
A.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 B.文化对人的影响应顺其自然,不必干涉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文化总能给人生指明正确的方向
19.这届大运会的理念是“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意味着深圳大运会不会简单重复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模式,而是展现经济特区全新的创意与智慧。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它
①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是社会实践的基础和源泉③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
④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大运会开幕后,在大运村越来越多的外国运动员在主动学说汉语,设在大运村的汉语学习中心每天迎客80余人,一股汉语热在大运村悄然兴起。举办大运会有利于
①推动中外文化交流②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③我国进行文化渗透④消除中外文化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1.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李君如在2011年9月举行的第四届北京人权论坛上表示,“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从而增进在人权问题上的认同。”这一观念要求我们
A.必须认同本民族文化 B.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C.维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 D.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2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的独特功能做出这样的概括:“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①文化具有塑造人的作甩②文化对个人和民族产生深刻影响⑧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④发展文化是我国各项工作的中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2011年7月1日,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开幕。3000余名演员采用合唱伴唱、齐唱、轮唱、组唱、大联唱等方式,唱响红色深情、党旗红、军旗扬、人民亲、生活美、祖国好、红色激情等红色乐章。唱红歌的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②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③有利于维护人 们的基本文化权益④有利于奏响主旋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2011年8月3日,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将北川地震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意在展示基地所承载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关于爱国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②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④爱国主义以民族精神为核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之所以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因为为人民服务
A.只是对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
B.只适合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D.是把握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
二○一二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政治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012.1
注意事项:
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必须用黑色签字笔答在试卷空白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0分)
26.(12分)从1984年开始,一年一届的潍坊国际风筝节,加强与世界
风筝的交流,丰富和发展了潍坊的风筝文化。利用风筝节平台,突出招商主题,通过招商推介会等活动,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引进外资,举办对外经济技术贸易洽谈会,吸引着大批中外客商前来洽谈贸易,技术交流和观光游览。同时,依托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和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不断加强风筝的研发和创新力度,打造的风筝品牌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风筝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12分)
27.(14分)材料一201I-'年10月15 El至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
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倘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的起草充分发扬民主,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多次审议、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经反复修改,形成《决定》征求意见稿。
材料二文明城市,市民共建,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将成为一十二五”时期推动山东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点工作。为此,山东省立足于丰厚的齐鲁文化资源,借助“孔子文化节”活动,加强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不断改革创新,努力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
(1)结合材料一,说明《决定》的起草过程蕴含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相关知识,分析山东省如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8分)
28.(14分)2012年12月—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
出,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围绕这一主题、收集材料如下:
表一: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第三产业比重、能源利用率与科技进步贡献率情况对比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能源利用率(%) 科技进步贡献率(%)
中国 42 30 30
发达国家 70 70 60
注:相比而言,我国经济能耗高,同时伴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问题。
表二:2011年上半年我国“三驾马车”对GDP的贡献率
消费 47.5%
资本形成总额 53.2%
货物和服务进出口 —0.7%
注:在正常的情况下,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应该是60%以上,不少发达国家在70%左右。
(1)根据表一、表二反映的问题,请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2)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政府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应该履行哪些职能?(6分)
29.(10分)【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2011年11月28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 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开幕0美国在会上多次重申,不会参与关于《京都议定书》的任何磋商,也不会承诺任何减排任务。美国共和党保守派认为提高减排目标将严重削弱美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削弱美国经济利益;荧国国内长期以来经济疲软,明年又逢大选之年,奥巴马政府很难在碳减排方面有所松动,从而避免为反对党留下口实。因此,有人认为“国内政治制约奥巴马减排努力”。
(1)根据材料,简述美国的政体和政党制度。(4分)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国内政治制约奥巴马减排努力”的认识。(6分)
高三期末检测政治参考答案
2012.1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
1.B 2.A 3.D 4.B 5.C 6.A 7.A 8.B 9.C l0.A 11.C 12.D 13.C 14.D 15.A 16.D 17.B 18.C 19.B 20.A 21.B 22.B 23.C 24.C 25.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0分)
26.(1)品牌是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一个地区的信誉和形象。风筝文化产业发展,也应该实施品牌战略。(3分)
(2)坚持科技创新。坚持文化产业与科研相结合,促进风筝文化产业发展。(3分)
(3)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投资风筝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3分)(若从宏观调控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
(4)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加强风筝文化产业的对外交流,使风筝品牌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3分)
27.(1)①《决定》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2分)
②中共中央充分发扬民主,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2分)
③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体现了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分)
(2)①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山东省借助“孔子文化节”活动,做到了立足社会实践。(2分)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山东省立足于丰厚的齐鲁文化资源,进行改革创新。(3分)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进行文化创新。(3分)
28.(1)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分)
②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转变。(3分)
③由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分)
(2)①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应该通过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能源利用率,
以促进经济发展。(2分)
②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政府应该通过发展科技等事业,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2分)
③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应该通过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分)
29.(1)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两党制。(4分)
(2)①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又相互制衡。三权分立制和权力制衡,使权力机关相互扯皮,
导致效率低下。(2分)
②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意识形态、阶级基础方面,没有本质区别。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政策和主张仍有明显的差别,存在着具体利益之争。(2分)
③美国总统制、三权分立制度和两党制作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2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二○一二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未检测
基本能力测试
2012.1
注意事项:
1.请将第1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指定位
置作答,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交回。直接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2.试卷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1卷选择题(50分)
说明:本卷共5页,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字母代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透视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
1.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红军长征胜利
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古城选址都很讲究.一般都依山傍水,城市布局也是依势随形,追求人工与自然的协凋。如山东济南的老城,南依千佛山,市内泉群广布,汇人大明湖,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潮”的独特景观。城市布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①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关系②城市布局要深刻地把握人与自然的联系③城市布局要追求各自的个性④依山傍水是城市选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3.在古代涛歌中,有许多描绘自然景物,或山川或田园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其中,有许多诗句就饱含有丰富的自然地理要素。下列对应的地理要素不正确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快行冷锋或寒潮的极好写照
B.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形象地说明城市热岛效应现象
C.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反映我国南方水分丰富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反映自然带的垂直分布
4.2011年7月23日温州动车追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在血库告急,温州市民自发排起了献血的长龙,令人看到温州的“道德血液”在流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型血的人通常被称为“万能输血者”
B.红色的血液并非源于铁离子的颜色
C.创伤的止血法采用近心端
D.一次献血400毫升,不会影响献血者的身体健康
二、用艺术的眼光和思维发现生活之美,探究和领略文化艺术的恒久魅力。
5.印章在古代作为鉴定或签署文件的一种工具,集审美与实用于一身,成为我国一门悠久的文化艺术形式。鉴赏下列印章作品,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印章②的书体为篆书,形式为白文
B.秦统一六国后,规定只有皇帝的印章称“玺”,臣民的只能称“印”
C.印章①的形式是朱文,书体是隶书
D.印章融合了书法、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是我国所特有的艺术形式
6.周杰伦在《青花瓷》中唱到“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隶书因其在汉代普及推广故被称为“汉隶”,但实际上隶书最早出现于秦代
B.题款是中国画题跋的一种形式,内容就是作者的姓名
C.“诗书画印”四位一体是中国画强调画家综合素养的体现。其中“诗”为诗词、“书”为书法、“画”为中国画、“印”指篆刻印章
D.宋体是在宋朝发明的一种汉字印刷字体,同黑体一样不属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书法艺术
7.青花瓷是中国元明清时期盛行的瓷器品种之一,以其典雅、温润之美赢得了世界收藏家的青睐,以下对其描述错误的是
A.青花图案的产生是由氧化钴受热而来的
B.成熟的青花瓷产生在中国元代的景德镇
C.烧制时温度的控制直接影响着器皿的成败
D.其制作流程为塑制胚胎—烧制—绘画图案一罩釉一烧制成型
8.亚运会期间,中式餐馆成为热爱中国美食的国内外宾客的首选。以下符合中式餐馆装修、装饰风格的是
9.欢庆春节离不开音乐,有古诗赞道:“一曲丝竹心已醉,梦听余音夜不寐,内中奥妙谁得知 仙乐霓裳人间回。”这首诗赞美的是中国哪种传统乐种
A.凤阳花鼓 B.江南丝竹 C.北方吹歌 D.琴歌
l0.每年的1月1日,在奥地利首都的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新年音乐会,由世界历史最悠久、素质最高的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下列哪组乐器为该乐团所使用的乐器
A.小提琴 长笛 竖琴 圆号
B.短笛 大提琴 马头琴 笛子
C.单簧管 扬琴 中提琴 古琴
D.钢琴 手风琴 小提琴 长号
11.发音体做规则震动而产生具有准确高度的音是乐音。下列属于乐音的乐器是
A.三角铁 B.小军鼓 C.大锣 D.木琴
12.下列一段节奏中有几个切分节奏
A.3个 B.4个 C.5个 D.2个
三、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
13.数码相框不借助电脑也可在LCD面板上显示照片(JPG、GIF、BMP等格式的图片)。以下评价不合理的是
A.该相框能循环播放多张数码照片,体现了实用原则
B.该相框显示屏大小和纸质七寸照片一致,体现了技术规范原则
C.使用该相框不需打印照片,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
D.该相框采用现代数码技术,体现了创新原则
14.iPad是苹果公司于2010年发布的一款平板电脑,通体只有四个按键.提供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及多媒体功能。iPad支持WiFi802.11 n(利用无线网卡接人局域网的上网方式),具备内置3G模块。iPad作业温度为0℃至35℃,最大作业高度为3000米。由以上信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iPad的显示屏既是输出设备,又是输人设备
②ipad是一款不需要操作系统的电脑
③与3G_上网方式相比,通过WiFi方式上网有一定的局限性
④iPad对环境的需求,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D.③④
15.如图所示是某电饭锅结构示意图,其工作过程是:接通电源,按煮饭按键,衔铁与感应磁钢吸合,发热盘发热;当内锅中的饭烧熟时(103℃),感应磁钢失去磁性,衔铁掉落,杠杆顶开接点,发热盘断电。如果出现饭未能烧熟(半生)的现象,通过系统分析,你认为下列情况属于其可能原因的是(不考虑保温系统)
A.发热盘内电热丝烧断
B.感应磁钢失磁,衔铁与磁钢无法吸合
C.接点烧接(粘连),无法分开
D.锅底与发热盘没有密切接触
16.赵丹同学家中的凳子断了凳脚(如图所示),要修复该凳子,现在需要更换凳脚。要更换凳脚,至少需要的方木料长度是(方木截面与凳脚截面相同、不计加工损耗)
A.160 B.140 C.180 D.320
17.(接上题)赵丹画出了该凳脚的立体图,其中正确的是
18.QQ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信息交流工具,利用腾讯公司提供的Q币可以购买腾讯公司各种增值服务,如QQ秀、QQ会员、蓝钻、红钻等。下列对腾讯公司的Q币认识正确的是
A.是货币的一种,因为网络上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等价物
B.是电子货币的一种,因为可以购买腾讯公司的增值服务
C.是商品的一种,因为既是一种产品又可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Q币是无形的
19.2011年12月l0日晚,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看到月全食,有关月全食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①月食的发生是因为地球挡住了太阳光②在月球,上弹簧秤、天平、打点计时器等仪器都将不能正常使用③在地球上,我们却永远看不到月球的另外一面,是因为月球只有公转,没有自转④造成“月亮走,我也走”的现象,是月亮和人互为参照物形成的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四、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强健的体魄是成功的基石,运动是强健体魄的保障。
20.为了方便社区居民锻炼身体,很多小区都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不同的健身器材具有不同的锻炼功能。关于各种健身器材锻炼功能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天梯、单杠有助于增强上肢力量 B.平衡木、梅花桩能增强平衡协调能力
C.健骑机、漫步机可以增强腰腹肌力量 D.腰背按摩器械能放松腰背肌肉
21.2011年1月17日斯诺克温尔利大师杯落下帷幕。被国人寄予厚望的中国选手丁俊晖 最终如愿捧杯。某次击球时,选手为控制主球走位,打出一记“点杆”——目标球被撞击后向前运动,主球定于原位。如果忽略一切阻力,则要保证“点杆”成功,主球与目标球之间的质量关系如何,两者之间的作用力又是怎么样的
A.质量相等,主球受到目标球的作用力大于目标球给予主球的作用力
B.质量相等,主球受到目标球的作用力等于目标球给予主球的作用力
C.质量不相等,主球受到目标球的作用力小于目标球给予主球的作用力
D.质量不相等,主球受到目标球的作用力等于目标球给予主球的作用力
22.坚持有氧锻炼可以增强人们的心肺耐力,促进身体健康。下列属于有氧练习的是
①几回蹴罢娇无力,恨杀长安美少年②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③掷球戏水争远近,流星一点耀波光④绿茵场上沫朝晖,纵身一跃凯旋归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3.发展肌肉的绝对力量、肌肉耐力和爆发力的方式基本是一样的,其区别在于练习的强度、次数和组数的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一般来说发展肌肉耐力应该
A.负荷强度应该大,重复次数少
B.强度应该较小些,重复的次数多些,并且要快推慢放
C.强度应该小,但是重复次数要多
D.负荷强度大,熏复次数多
24.下列有关体育运动的说法。错误的一组是
①在跳远比赛中,裁判员举红旗表示试跳失败②投掷比赛是以运动员最后三次试投的 最好成绩决定名次③在跳高比赛中,运动员可以采用单脚或双脚起跳,同一高度失败3次则失去比赛资格④在三级跳远比赛中,某运动员在第二步跨步跳中不小心用脚尖拖了一下地——裁判员举红旗⑤径赛中,判定运动员的到达终点的名次顺序是以运动员的躯于或头部的任何部位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先后顺序为主⑥在正规比赛中,400米以下的项目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800米以上的项目可根据个人情况,蹲踞式起跑或站立式起跑均可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
25.“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掌握一些紧急救护方法,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时的损害程度。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对溺水者施救首先应清理口腔异物
B.某同学在运动中出现腹痛,他应减慢运动速度、加深呼吸、调整运动呼吸节奏、手按住疼痛部位,实存不行停止运动
C.冬季小张经常外出,脸部患了冻疮,他应经常用温水敷,尔能按摩
D.小红为提高仰卧起坐成绩(急于求成)训练频率太高导致腰肌劳损.她应放松、休息、 按摩、用冷水敷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五、下图是一个带报警器的输液装置,输液报警器是由弹簧、带触点的金属片A、B和报警器组成。药水瓶倒挂在弹簧的挂钩下时,弹簧被拉伸,电路中的金属片A、B断开。报警器不发声;随输液瓶中液体的减少,重量减轻。弹簧收缩。金属片A上移;当瓶中的药水接近滴完时,金属片A、B接触,电路接通。发出报警声。(共8分)
26.如果将该装置看成是一个结构的话,你打算如何增加该结构的稳定性 (1分)
27.有关这一装置说法正确的有(只填序号,1分)
①开始输液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输液完成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②如果输液瓶由玻璃瓶改用塑料瓶,报警器会在药液还剩不少时即发出报警声。
③输液瓶有250ml、500ml等多种规格,如果塑料输液瓶自身重量可以忽略不计的话,该 装置不需要调整,所有规格的输液瓶均可使用。
④该输液装嚣的灵敏度与横杆的长度有关系。
28.铁架台上的横杆和支撑杆之问采用了刚连接方式,某同学尝试将其变为铰连接方式,使横杆在不用时可以收回,如图所示。如果改成铰连接方式,可能会使横杆悬挂输液瓶时落下,发生意外。请你增加一装置,解决这一问题。在图中画出,并说明该装置使用的材料。(2分)
29.如果将输液器报警装置看成是一个控制系统的话,那么它是_______控制系统(填写开环或闭环)(1分)
30.该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是__________。(1分)
31.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该装置出现了误差,导致药液还剩一半时,警报器就会发出报警声。
请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在不更换配件的前提下进行修正。(2分)
六、2009年1月1日,“谁不说俺家乡好——山东人游山东”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下图1是小王搜集到的山东旅游信息资料文件的内容。(共l0分)
32.该同学搜集资料中青岛海底世界的景区门票价格还没有获取到,请你帮助帮助他选择信息来源,并确定获取信息的方法。(1分)
33.从打开该同学的旅游信息资料文件所用的软件看,该同学的旅游信息资料文件的扩展名是__________(1分)
34.从该表判断该同学居住在山东的哪个城市,并说明你判断的理由。(1分)
35.如果要计算“三孔旅游区”的总费用,可以单击K3单元格,然后通过键盘输入公式___________。(1分)
36.如果要对单程距离由远及近进行排序的话,可以单击______菜单,然后选择“排序”,在弹出的排序对话框中(如图2所示),主关键字选择_____,并且选择______,然后单击确定。(2分)
37.如果要从中挑选出景区门票小于l00的旅游景点,可以单击“数据”菜单,然后选择_______。数据表变成图3样式,点击“景区门票”下拉按钮,选择________即可出现图 4所示对话框,然后将条件设置为“小于100”,点确定(2分)
38.为了更形象直观的比较各旅游景点的路费多少。该同学打算制作图表,他依次选择菜单“插入”一“图表”,然后选择___图,在选择数据产生区域时,拖动鼠标选择___,然后按住Ctrl键,拖动鼠标选择G2:G15,单击确定,即可出现如图5所示的统计图表。(2分)
七、在12月26日闭幕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明年要力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将继续对相关节能产品给予财政补贴和税费方面的支持措施。(共13分)
39.近年来,北冰洋冰面缩减,北极熊生存环境恶化,甚至发现了因为找不到冰面被迫长途游泳而淹死的北极熊。相当多的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人类活动过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气候变暖所造成的。他们预言,长此以往极地冰盖最终将完全融化,人类也将面临北极熊的厄运。指出上述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1分)
(1)唯物主义的相关原理:____________(2)辩证法的相关原理:__________.
40.如图所示是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百公里耗油约为1升的汽车(简称l升车)。该车运用了轻量化技术、LED照明技术、降低风阻技术,减少了能耗。该车还运用了各种安全技术,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下列关于该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1分)
A.技术的发展为“1升车”的设计创造了条件
B.“1升车”的应用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C.轻量化技术提高了“1升车”的安全性
D.“l升车”体现了设计人员的创新思维
41.某冰箱内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该冰箱每小时内启动制冷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分钟。(1分)
42.电冰箱门框上有一个通过冰箱门来控制的开关,当冰箱门打开时,与开关相连的弹簧伸长。开关闭合使冰箱内的照明灯发光;当冰箱门关闭时,弹簧被压缩,开关断开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熄灭。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1分)
43.采用“夏令时”和“冬令时”制度也可以“低碳”。中高纬度国家采用“夏令时”可以多利用阳光。采用“冬令时”可以多睡眠少开灯。北半球从冬令时转为夏令时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春分前后的周末,夏令时转为冬令时一般安排在___.(填月份)底前后的周末开始比较合适,届时人们应该将时钟____(填写向前拨快或向后拨慢)若干时间(一般是小时)。(2分)
44.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如果选择的环境和时间不当,反而不利于健康。张华居住在某重工业城市,他习惯于在清晨的林荫道上跑步,根据下列图示可知他的锻炼是不科学的。请帮他分析原因,并选择最合适锻炼身体的时间 (3分)
45.为抑制房价,各地纷纷采取措施。a市调整限价房价格和“准入”门槛。b市研究建立公共租赁房机制。c市实行差异化住房税收政策。d市严查囤积房源、捂盘惜售,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e市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并暂停发放二次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分)
(1)在上述政策措施中涉及经济手段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行政、法律手段为主的是________;
(3)涉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是:________。
4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我国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为了改善城市低收人家庭的住房条件,国务院制定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若干意见》、<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这表明国务院(1分)
①行使协调人民内部关系和利益的职能
②行使组织社会公众服务的职能
③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是忧民所忧,乐民所乐的服务政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7.从2012年1月1日起,广电总局将禁止穿越剧在上星频道黄金档播出。不少穿越剧不符合历史史实。假如在某剧中,男主角从现代穿越回到了明朝。以下剧情中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有_____(只填序号,1分)
①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②庆典时,欣赏到京剧艺术表演
③街市上有活字印刷的《红楼梦》出售④欣赏到了官窑烧制的青花瓷作品。⑤与一位制 作雕版年画的姑娘相爱⑥在扬州购买到郑板桥真迹《兰竹图>打算带回现代
八、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l共6分) .
48.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总有生老病死”。疾病是人们生存必须面对的问题。下列疾病是因激素分泌异常而引发的是(1分)
A.糖尿病和佝偻病 B.糖尿病和巨人病
C.坏血病和侏儒症 D.大脖子病和脚气病
49.中国古代除了四大发明以外,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和中医学等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下面描述的中国古代医学家分别是哪一位 (2分)
(1)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创作了“五禽之戏”,教导人们强身健体,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
(2)他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他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他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3)他是明朝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历时二十七年编写医学巨著成为我国古代药物 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
50.一个比反复用油更加让人难以接受的食用油问题进人了公众视点:地沟油!地沟里的餐 厨垃圾提炼出的地沟油,不但想起来让人觉得恶心,而且会切实危害食用者的健康。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1分)
A.“地沟油”中含有的大量细菌、真菌等有害微生物一旦到达人的肠道,轻者会引发人们腹泻,重者则会引起人们恶心、呕吐等一系列肠胃疾病
B.“地沟油”含铅量严重超标.如食用了含铅量超标的“地沟油”做成的食品,会引起剧烈腹绞痛、贫血、中毒性肝病等症状
C.“地沟油”可以导致胃癌、肠癌、肾癌等疾病
D.“地沟油”危害极大,屡禁不止,国家应该成立专门机构回收集中销毁
51.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人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1分)
A.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的水分的蒸发
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是通过做功实现的
D.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52.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系列案件,摧毁了地跨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捣毁生产销售“黑工厂”“黑窝点”6个。这说明了(1分)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②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③市场经济既是道德经济,又是法制经济
④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①②
九、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与骄傲。我们应尊重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共7分)
53.辨认下列少数民族乐器及所属民族,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3分)
54.对于苏州拙政园(中国)和凡尔赛宫花园(法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分)
A.前者是私家园林,后者是皇家园林
B.两者在建造上都有“模仿自然山水”的特点
C.拙政园的建设特点是虽由人作,但要追求“宛自天开”的天然意境
D.凡尔赛宫花园林木茂盛、径直坛正,是秩序井然的人造园林
55.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学会欣赏,才能不断提高艺术修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只填序号) (2分)
①美术的视觉造型语言是“世界语” ②“比较”是鉴赏美术作品的一个直观有效的方法。比如一座希腊雕像与一副中国花鸟 画,一件青铜器与一座现代建筑的对比分析等。③水彩画起源于中国传统绘画,它不属于西方绘画体系
④西方画家运用“散点透视法”将自然景物作为研究分析的客观对象,追求一种严谨的 写实空间效果 ⑤瓷器由陶器发展而来,但它们之间有质的区别,陶器胎质粗松,故有吸水性,敲击时声音不脆,呈“扑,扑”声,瓷器胎质结实,不吸水或吸水很小,敲击时可以发出金属般清脆的声音 ⑥《马踏匈奴》是西汉时期著名将领霍去病墓前右雕之一。此雕刻是圆雕,具有明显的写实风格
56.现代音乐与传统的调性音乐相比容易给人以怪异、不谐和之感。如奥地利音乐家勋伯格的《无首管弦乐曲》,他说:“艺术家并不创作其他人认为是美的那样的作品,而只是创作他内心深处强烈的冲动迫使他不得不创作的作品。”如下面四幅美术作品,属于现代美术作品的是(1分)
十、小璐发现“MF-2013”的签字笔笔芯的标签上写有“书写长度至少1500米”。书写长度是否真的有1500米?小璐打算做一实验来判断。下面是他的实验报告。(6分)
57.该同学在试验准备时,试验器材还至少应该准备 __________。(1分)
58.请你完成具体的试验过程(3分)
59.老师看守小璐同学的试验报告后,认为小璐的试验计还不够科学严谨,至少应该再增加两个环节来确保试验更加真实可信。请你帮其找出并设计改进方案。(2分)
基本能力测试答案
第1卷选择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C D C B D C B A D A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A C C B C B A C B D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五、(共8分)
26.增加底座支撑面面积,增大底座重量降低重心等。写出其中一项即可得分,采用增加结构强度的措施不得分(1分)
27.②③(完全答对得1分)
28.可以在支撑杆与横杆之间增加一装置,如果在下面增加支撑杆,需要用刚性材料,如金属杆等,如果在上面可采用斜拉的绳索,如贴条,绳子等。(答对一条即可得分,装置1分,材料说明1分,画图略)
29.开环(1分)30.报警器(1分)
31.将金属片B向上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或适当减少弹簧和上面挂钩之间的距离。(答对一条即可得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得分,但只许调整,不需更换,如更换弹箕等答案不正确)
六、(共10分)
32.信息来源:电子型信息,方法:以“青岛海底世界门票”为关键词,利用搜索引擎查找。或者查询到“青岛海底世界”的电话号码,打电话联系获取信息,(只要答案合理可行均可得分)。
33.xls(1分)34.青岛市,距离海底世界和崂山风景区比较近,且不需要住宿。(1分)
35.=G3+H3+I3+J3(或:=sun(G3:J3)(1分)36.数据(1分)单程降序(两处全对得1分)
37.筛选(自动筛选)(1分)自定义(1分)
38.柱形图(1分)B2:B15(1分)
七、(共13分)
39.(1)人类发展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量变引起质变”也给分)(全对得1分)
40.C(1分)
41.20(1分)
42.C(1分)
43.9月(1分)向后拨慢(1分)
44.原因:清晨,大气逆温层存在,大气对流运动微弱,城市空气中的水汽、尘埃和其他污染物不易向高空扩散,大气污染物浓度较高(1分);日出前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以释放二氧 化碳为主,造成清晨林荫道上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1分)。(答出要点即可得
分)下午或傍晚(1分)
45.(1)ace(2)d(3)b(答对1小题得1分,全部答对2分)46.D(1分)
47.②③⑥(1分)
八、(共6分)
48.B(1分)
49.(1)华佗(2)张仲景(3)李时珍(答对1题不得分,答对2题得1分,全部答对得2分)
50.D(1分)51.C(1分)52.B(1分)
九、(共7分)
53.(1)马头琴、蒙古族(2)扎木聂、藏族(3)冬不拉、哈萨克族(每题1分,乐器和民族全部答对得1分)
54.B(1分)
55.①⑤⑥(选对但是不全得1分,只要包含错误答案不得分,全部选对得2分)
56.A(1分)
十、(共6分)57.刻度尺(1分)
58.用刻度尺在白纸上画一定长度的直线(如20CM),连续画1000根直线,用刻度尺精确测量笔油长度,计算出笔油损耗量占据总笔油长度的比例。通过200米直线所损耗笔油的比例。计算出笔油总量的书写长度。(必须画直线方便测量,至少画100米直线,最多画500米,损耗笔油所占的比例,来进行计算)(3分)
59.试验之前必须保证笔油粗细均匀,可借助游标卡尺,选取多处,进行测量笔芯粗细必须用多只笔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避免试验的偶然性。(每处1分,共2分)
试验名称:“晨光MF-2013”的签字笔笔蕊的书写长度的试验
试验目的:“测试晨光MF-2013”的签字笔笔蕊的书写长度是否有1500米
试验准备:全新晨光笔蕊1根、白纸若干
试验过程:精确量出笔油总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计算得出笔油总量的书写长度
试验结论:该签字笔笔蕊书写长度能(或不能)达到1500二○一二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高三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1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1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
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第1卷(选择题共50分)
说明:本卷包括3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l—20每题1分,2l一35每题2分。
1.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2.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 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①所示的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D.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3.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受精作用过程中配子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C.我国科学家培育抗虫棉,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D.将活的R菌与加热杀死的S菌混合,部分R菌转化为S菌属于基因重组
4.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对于上清液中还含有少量放射性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可能离心速度较慢,时间较短,部分被T2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存在于上清液
B.可能部分大肠杆菌已裂解,32P标记的子代T2噬菌体进入上清液
C.可能有部分未侵染大肠杆菌的T2噬菌体存在于上清液
D.可能离心速度太陕,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32P标记的T2噬菌体外壳进入上清液
5.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6.下列有关纯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基因组成相同的雌雄配子结合并发育而来 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
C.杂合子自交,后代无纯合子 D.无等位基因
7.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正常情况下,不是基因型YyRr的豌豆产生的配子是
A.YR B.Yy C.yR D.Yr
8.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3个白化病的女孩和1个正常的男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父母双方都是杂合子 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女孩,是白化病的概率为1/4
C.白化病为隐性性状 D.题干中患病:正常=3:1符合分离定律的分离比
9.豌豆的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的根本区别是
A.基因D能控制显性性状,基因d能控制隐性性状
B.两者在减数分裂时的分离方式不同
C.两者的碱基序列不同
D.基因D能抑制基因d的表达
10.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的原理,使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
B.单倍体育种往往是建立在杂交育种的基础之上
C.杂交育种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纯种
D.诱变育种操作简单,目的性强
11.下列有关遗传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B.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病因是血红蛋白中谷氨酸被缬氨酸所替换
D.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两个以上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1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种群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该种群就未发生进化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物种的形成要经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环节
D.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13.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某种群中若基因(A、a)频率不变,则基因型(AA、Aa、aa)频率不变
B.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的基因组有13条染色体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D.在培育骡子的过程中,马、驴和骡子是三个物种
14.右图表示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后,某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这是变异不定向的结果
B.a→b的变化是生存斗争的结果
C. b→c是抗药性逐代积累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15.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群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
16.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④摄水量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
C、①→②→④或①→③→⑤ D、②→①→④或②→①→③_→⑤
17.下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18.此刻你正在专心答题,参与该过程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19.“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比喻,使人们想到牧童在放牧时,只管放牧而不顾草原的破坏。有人把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称作“牧童经济”,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牧童经济会迅速造成大量自然资源的消耗
B.牧童经济会造成废物大量积累,环境污染加重
C.地球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可以无限获取生存资源,牧童经济也有其科学之处
D.牧童经济会导致物种减少、沙尘暴频发、温室效应加剧等生态问题
20.实验室内有一群基因突变的老鼠,这些老鼠只要按时喂食并且不让它们运动,它们就能维持正常,当它们进食后,它们的血糖浓度会轻微上升,然后下降至一个恒定状态;然而只要让老鼠运动或禁食一餐,它们的血糖浓度就会迅速下降,进而昏迷。这些突变老鼠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A.胰岛B细胞受损 B.甲状腺被切除
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原 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21.在马铃薯的贮存过程中,为了防止其发芽,可用一定浓度的( )处理
A.脱落酸 B.赤霉素 C.乙烯 D.细胞分裂素
2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是一类化学物质 B.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
C.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D.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
23.为积极落实《山东省2011年美国自蛾防控方案》,我市采用飞机喷洒农药、引进美国白蛾天敌—周氏啮小蜂等多种方法来对抗虫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白蛾属于外来物种,之所以能在我国大量繁殖是因为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
B.美国白蛾的种群只是由其成虫组成的
C.消灭和控制美国白蛾的最有效方法是飞机喷洒农药
D.引进美国白蛾的天敌一周氏啮小蜂可以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种群数量
24.在沙丘演替成森林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属次生演替 B.温度是影响演替方向的主要环境因素
C.该地区年降雨量较丰富 D.群落中所有种群数量都呈S型增长
25.某生物小组考查一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晒田(亦称“烤田”);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农民拔草、治虫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B.水稻的分蘖、成熟等过程受多种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
C.晒田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D.焚烧稻秆可促进物质循环,实现能量高效利用
26.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孵出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
C. 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D.对后代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27.右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
B.甲可表示在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28.右图表示某种鱼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29.某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DNA,四种碱基的比率是0.28A、0.32G、0.16C、0.24T。当它感染宿主细胞时,能形成杂合型双链DNA分子(RF),则在RF中四种碱基A、G、C、T的比率依次是
A.0.26、0.24、0.24、0.26 B.0.24、0.26、0.26、0.24
C.0.28、0.32、0.16、0.24 D.0.24、0.16、0.32、0.28
30.人的耳朵有的有耳垂,有的无耳垂。某兴趣小组调查了人群中有耳垂和无耳垂性状的遗传情况,统计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据上表中第一组的调查结果可以判断,显性性状是有耳垂,隐性性状是无耳垂
B.在第一组的抽样家庭中,比例不为3:1,是因为抽取的样本太少
C.第二组家庭中,某一双亲的基因型有可能都是纯合子
D.从第三组的调查结果基本可以判断出,隐性性状是无耳垂
31.某家族中有的成员患甲种遗传病(B、b),有的成员患乙种遗传病(A、a),家族系谱图如下图所示。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就乙病而言,若Ⅱ3和Ⅱ4再生一个健康的孩子,这个孩子是杂合子的可能性为1/2
C.Ⅱ5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
D.若III8和III9婚配,生了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
32.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患某些传染病,这是因为
A.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 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具有极强的杀菌力
C.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十分健全 D.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
33.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水宜生”保健杯可使饮用水呈弱碱性,长期使用可降低体液的酸度,改善体质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清除病原体,其作用对象是抗原,与内环境稳态的关系不大
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
34.牵牛花又叫“勤娘子”,是一种蔓性缠绕草本花卉,它的缠绕生长与生长素密切相关,关于其缠绕茎靠近物体侧与远离物体侧生长素含量和细胞体积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35.右图不能用来准确表示哪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A.1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2—4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
B.1表示可遗传的变异,2—4分别表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C.1表示免疫系统,2—4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D.1表示细胞外液,2—4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
二○一二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高三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第II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第II卷共包括5个小题,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题号 36 37 38 39 40 总分
得分
36.(11分)下图A、B、C分别表示某雌雄异株植物M的花色遗传、花瓣中色素的控制过程及性染色体简图。植物M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叶型(宽叶和窄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D和d)控制,据图回答问题:
(1)据图A分析,植物M花色的遗传 ________(填“是”或“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2)结合A、B两图可判断A图中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让图A中的F2蓝花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3)除图B中体现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外,基因控制性状的另外一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植物M种群中,以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的植株做亲本,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M的XY染色体既有同源部分(图C中的I片段),又有非同源部分(图C中的II、III片段)。若控制叶型的基因位于图C中I片段,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现有纯种的宽叶、窄叶雌性植株若干和基因型为XDYD、XDYd、XdYD的宽叶雄株若干,通过一代杂交,培育出可依据叶型区分雌雄的大批幼苗,则亲本的杂交组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基因型)。
37.(7分)下图表示某核DNA的片段及其转录出的信使RNA,请据图回答问题(几种相关氨基酸的密码子见下表):
(1)若此片段共进行4次复制,则第4次复制时需要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DNA分子能够进行精确复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③链的过程叫做转录,模板是_________链,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
(3)如果基因模板链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碱基CAC突变成了CAT,但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结构却没有改变,由表格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细胞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_________种。
(4)如果合成的多肽链中共有30个氨基酸,则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碱基对____个。
38.(10分)冬小麦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农业科技人员不断进行研究以期获得高产抗病的新品种。冬小麦经过低温环境才能开花,这是由于幼苗感受低温刺激产生某种特殊蛋白质所致,该作用称为春化作用,高温、低氧、缺水等均可解除春化作用而导致冬小麦最终不能抽穗开花。请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春化作用导致特定蛋白质的产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小组发现经过严寒之后,部分二倍体野生小麦突变成了四倍体小麦,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变后的四倍体小麦与二倍体野生小麦是否为同一个物种?并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育种过程中,一科研人员发现小麦早熟性状个体全为杂合子,欲探究小麦早熟性状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EE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让早熟小麦自交,统计后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结论: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小麦早熟性状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小麦早熟性状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39.(12分)下图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大写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进入到寒冷环境中,位于乙图中 ___________(填字母)内的冷觉感觉器兴奋,将信号伟递至甲图中的________,可导致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填字母)激素含量增加,这体现了激素分泌分级调节的特点;但这些激素在血液内的含量会保持在一个适当的农度,又体现了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___机制,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胰岛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就是该调节机制的一个实例。
(2)A、C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
(3)图乙中的h是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膜。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可引起h细胞兴奋,而在突触前膜上没有“受体”,所以该信号传导的特点是____________,若在图中c点施加刺激,可在___________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4)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能与h处的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___________病。
40.(10分)2011年12月9日结束的德班气候大会,其核心议题就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2)》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减少碳排放15亿吨,2020年前将削减7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驱动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太阳能。
(2)分析数据可知,表中__________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洋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强,对碳循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如果污染太过严重,如今康菲公司违规作业导致的原油泄漏,则会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引起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减少,___________降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样。
(4)下图表示B时期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若用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长x,至少需要生产者量为y,x与y的关系可用如下柱形图表示。
则a的植为_________,若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该鸟类的种群数量,可采用________法估算。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1
1.A 2.C 3.B 4.D 5.A 6.C 7.B 8.D 9.C l0.B 11.A 12.A
13.C 14.D 15.A 16.C 17.B 18.D 19.C 20.D 21.A 22.D 23.D
24.C 25.D 26.C 27.A 28.B 29.A 30.B 31.D 32.D 33.B 34.C
35.A
36.(11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是(1分)
(2)AAbb、aaBB 蓝花:白花=5:l
(3)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紫色:蓝色:白色=3:l:4
(5)XdXd×XDYd、XdXd×XdYD(写不全不得分)
37.(7分,每空1分)
(1)56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2)① 四种核糖核苷酸
(3)突变后仍然决定缬氨酸(或突变后决定的氨基酸没有改变) 61
(4)90
38.(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春化作用(低温)激活了决定该蛋白质的基因(环境影响基因的表达)
(2)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不是,与原品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杂交产生的后代是不育的(2分)
(3)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2分)
①子代表现型为早熟和晚熟,比例为2:l(2分)
②子代表现型为早熟和晚熟,比例为3:l(2分)
39.(12分,每空1分)
(1)a 下丘脑 A、B、C 反馈调节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促进 抑制
(3)细胞体 树突 单向传递 de(f)
(4)自身免疫
40.(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CO2 生产者(绿色植物)固定(或光合作用固定)
(2)B 碳的释放量等于碳的吸收量
(3)生物多样性 自我调节能力
(4)7%(2分) 标志重捕(2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二○一二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化 学
2012.1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l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全卷100分。考试时间90 min。
第1卷(选择题共4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23 Mg24 A127 Si28 Fe 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且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酒精 B.Cl2 C.S02 D.NH4N03
2.将下列物质按酸、碱、盐、氧化物分类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石膏、臭氧 B.硝酸、烧碱、绿矾、干冰
C.碳酸、乙醇、醋酸钠、水 D.磷酸、熟石灰、苛性钾、过氧化钠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二氧化硅、硅酸钠是工业上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B.复合材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经特殊加工而制成的
C.浓硫酸、氯化钙、五氧化二磷、碱石灰等常用作干燥剂
D.氧化铝、碳酸氢钠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4.下列关于药品的使用和保存,仪器选用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保存浓硝酸 B.准确量取9.50 mL稀硫酸
C.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 D.实验室中保存Na2CO3溶液
5.下列概念的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A.强酸和弱酸:电离的H+离子数目
B.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
C.浊液、胶体、溶液:分散剂粒径大小
D.氧化剂、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6.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B.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耐腐蚀性依次减弱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因为SO2具有还原性,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干燥SO2
C.本饮品由纯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
D.含碘食盐可防止甲状腺肿大
8.下列有关化工生产和物质的性质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玻璃和水泥都要用到的原料是石灰石和黏土
B.工业上金属Na、Mg、Al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
C.食盐、Br2、Mg(OH)2都可以从海水中提取
D.氯气、漂白粉、明矾都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9.气体X可能含有NH3、Cl2、HBr、CO2中的—种或几种。已知X通人硝酸银溶液时产生淡黄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若将X通人澄清石灰水中没有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气体X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溴化氢、二氧化碳 B.一定不含二氧化碳
C.一定不含氨气、氯气 D.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和氯气
10.将铁、铝、硅的混合物分为等质量的两份,一份跟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另一份跟足量稀硫酸反应,最终产生的H2一样多,则铁与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 B.4:1 C.1:l D.3:l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有l一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选项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下列变化中起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的元素不是同一种元素的是
A.在400℃左右且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把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
B.工业上用稀硫酸和氧气与单质铜反应制取硫酸铜
C.工业上用石灰乳和氯气制备漂白粉
D.实验室用氯酸钾和浓盐酸制取氯气
1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2中的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B.除去Cl2中的少量HCl:通过饱和NaCl溶液,收集气体
C.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1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 g Na2O2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 NA
B.1 mol FeCl3制成胶体,所得胶体粒子数目为NA
C.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Na+为0.1NA
D.5.6 g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电子数为0.2 NA
14.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SO2、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B.NH4HCO3晶体、固体I2受热均能变成气体
C.S与Fe、Cu反应均生成低价态硫化物
D.ClO- S2-、H+均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
15.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它无色,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下列反应:3NF3+5H20=2NO+HNO3+9H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B.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l
C.若反应生成0.2 mol HNO3,则反应中共转移0.2 mol电子
D.NF3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白雾、红棕色气体等现象
16.取少量无机盐溶液试样对其中的离子进行检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NaOH溶液,微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试样中—定有NH4+
B.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试样中一定有
C.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试样中一定有
D.加入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试样中一定有Ag+
17.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O2通人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18.在给定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中:H+、Fe2+、Na+、Br-
B.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
C.在pH=1的溶液中:Mg2+、Na+、ClO-、NO3-
D.加入强碱再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溶液:Ca2+、HCO3-、NH4+、Cl-
二○一二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化 学
2012.1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注意事项:
1.第II卷共4页,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19 20 21 22 总分
分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19.(14分)X、Y、Z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能实现
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X YZ
(1)若X是一种金属单质,X、Z分别与一种阴阳离子均为10电子物质的溶液反应都能生成Y。
①写出Y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单质X与铁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Y是一种黄绿色气体,X是黑色粉末,Z是一种呈碱性的钠的化合物且能用于漂白物质。
①写出I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I中若有0.1molX参加反应,生成Y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STP),
(3)X、Y、Z三种物质中含有同一种元素,Z为非金属单质,Y为气体,则Z为________,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质已略去),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制取金属钠,NaCl熔化时破坏离子键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写出工业上制取HCl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工业上制取烧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为:
由NaHCO3制取Na2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艺流程中无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3(再通入C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设计一实验证明Na2CO3溶液碱性比NaHCO3溶液的碱性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4分)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淡化及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海水淡化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中可以用萃取的方法提取溴,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所用主要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I已经获得Br2,步骤II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I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g(OH)2沉淀中混有Ca(OH)2,可选用__________溶液进行洗涤除去。
(6)将MgCl2·6H2O直接加热能否得到MgCl2固体?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6分)现有以下实验装置供实验时挑选使用。
(1)利用Cu和浓硝酸反应制备NO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MnO2制取O2,根据反应原理应选用___________装置(填序号,从A、B、C中选取)。
(2)某同学设计下列四种制备NH3的方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3)欲用石灰石和浓盐酸反应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将你所选的仪器按气体由左向右方向连接,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
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挥发出的HCl优于用水除HC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小组为了探究Ag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NO,设计了一连接顺序为D→H→I→K的实验装置。
①检验这一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开始前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结束,若H瓶中溶液体积为100mL,从中取出25.00mL溶液以酚酞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NaOH溶液进行滴定,两次滴定用去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16.98%mL和17.0.2mL,则该瓶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
若实验测得NO的体积为95.2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请你通过数据说明Ag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是否有NO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二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1
说明:
1.本答案供阅卷评分使用,考生若写出其他正确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2.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元素符号有错误,书写不规范,都不得分。
3.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按要求书写、未配平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B 3.A 4.D 5.D 6.B 7.D 8.C 9.C 10.A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选项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B 12.BC 13.AD 14.C 15.D 16.A 17.B 18.AD
19.(14分,每空2分)
(1)①Na[Al(OH)4]
②2Al+Fe2O3 Al2O3+2Fe(没有条件扣1分)
③2Al+2OH-+6H2O 2[Al(OH)4]—+3H2↑
(2)①Cl2+2OH— Cl-+ClO-+H2O ②2.24L
③C CO2+2Mg 2MgO+C(没有条件扣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得分)
20.(12分,每空2分)
(1)物理变化
(2)H2+Cl2 2HCl(条件不正确扣1分)
(3)2Cl—+2H2O 2OH—+H2↑+Cl2↑(没有条件不得分)
(4)2NaHCO3 Na2CO3+CO2↑+H2O(没有条件扣1分)
因为NH3极易溶于水且溶液呈弱减性,再通入CO2使之更多地转化为HCO3-
(5)配制 0.1mol·L—1(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则其Ph,Na2CO3溶液pH大于NaHCO3溶液,说明Na2CO3溶液碱性比NaHCO3溶液的碱性强(或其它合理答案)
21.(14分,除注明外,其余每空2分)
(1)蒸馏法(或电渗析法) (2)CCl4(1分) 分液漏斗
(3)浓缩、提纯溴元素(或富集溴元素) (4)Br2+SO2+2H2O=4H++SO+2Br—
(5)氯化镁或MgCl2
得分 评卷人
II
III
I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高温
点燃
点燃
通电
△二○一二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英语试题
2012.1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卷l至12页。第二卷13
至16页。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卷(三部分,共10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考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id the man do
A. He looked at the windows.
B.He cleaned the windows.
C.He broke the windows.
2.Why did the’woman say.sorry to the man
A.She didn’t invite him. B.She was late. C.She didn’t help him.
3.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ossibly take place
A.In a clothes shop. B.In a bookstore. C.In a restaurant.
4.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The woman is too busy to travel.
B.The man prefers to go to Shanghai.
C.The man is working on a report.
5.What is Charlie Chaplin best known as according to the conversation
A.A director. B.A writer. C.A comedian.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前,你都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
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两遍。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Husband and wife. B.Doctor and patient. C.Mother and son.
7.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man
A.He’s been feeling sick for 3 days.
B.He hasn’t eaten anything for 2 days.
C.He has a stomachache after eating.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When did the woman leave the hotel
A.At 9:30. B.At 10:00. C.At noon.
9.Where might the woman have lost her handbag
A.In her friend’s car.
B.In the shopping centre.
C.Out8ide the restaurant.
10.What does the mall ask the woman to do
A.To fill in a form. B. To write to him. C.To call him if necessary.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Why did the Woman go to France
A.To visit some friends. B.To go sightseeing. C.To study business.
12.How long did she stay in France
A.3 weeks. B.3 months. C.3 years.
13.Why didn’t she visit many places
A.She was too busy.
B.She doesn’t like travelling.
C.She didn’t have much money.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4至17题。
14.Why was the woman told to come to the man’s office
A.She was often late for classes recently.
B.She has some trouble i.n speaking English.
C. She didn’t do well in the English test.
15.What does the woman d0 before coming to school every morning
A.She takes her parents to hospital.
B.She delivers milk to some houses.
C.She helps her brother learn English.
16.What does the man decide to do to help her
A.To pay her school fees for her.
B.To help look after her parents.
C.To give her a scholarship.
17.how does the woman do in her studies at school
A.Very badly. B.Just so—so. C.Very Well.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Things people do after work. B.Some TV programs. C.Some sports events.
19.What do most people do in their spare time
A.Watch TV. B.Have sports. C.Read books.
20.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man
A.He likes watching TV.
B.He likes going to movies.
C.He helped do the research.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人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I hate it when it rains.
—_________! It will be sunny tomorrow.
A. Cheer up B. Too bad C. No way D. I’m sorry
22.People who drink and drive are __________ danger both to themselves and to ________others.
A. the;不填 B. a;不填 C. 不填;the D. the;the
23.Though _________ to see us, he gave us a warm welcome.
A. surprise B. to be surprised C. surprising D. surprised
24.In different languages, the same idea is often _________ in different ways.
A. instructed B. suggested C. expressed D. supposed
25.—How log is it ________ he arrived here?
—About half an hour, I suppose.
A. since B. before C. when D. after
26.What does the teacher suggest_________ when we make a mistake?
A. do B. to do C. doing D. did
27.You _________ either go with her or stay at home. It all depends on yourself!
A. will B. must C. should D. may
28.We all regard __________our duty to help those who are too poor to go to school.
A. this B. it C. that D. us
29.—Have you seen the film
—Yes. I _______it three times when I was in America.
A. saw B. had seen C. have seen D. was seeing
30.—Hey, you haven’ t been acting like yourself. Is everything OK
—________.
A. Sure, it is B. I’ m fine, thanks C. You’ re welcome D. It’ s a pleasure
31.This is Spring vacation, so I want to _________from housework—at least for a while.
A. come out B. stay up C. turn off D. get away
32.I made friends with Tom during his stay in Beijing,_________ he was studying Chinese in a university there.
A. which B. that C. when D. where
33.A hot cup of tea on such a cold night was a real ________ to me.
A. respect B. moment C. comfort D. fortune
34.—I hear you _________ in a pub. What’s it like?
—Well, it’s really hard work, but I don’ t mind.
A. are working B. will work C. had worked D. will be working
35.Feaced with challenges, you should believe your courage is _________makes a difference.
A. how B. that C. which D. what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From the first day he entered my class,Willard P.Franklin existed only in his own world,shutting out his classmates and me,his teacher.My 36 at building a friendly relationship with t him were met with complete coldness. I could see that his 37 got on no better with him.He was strictly a loner who seemed to have no desire or need to 38 with others.
Shortly after the Thanksgiving holiday,we received 39 of the annual Christmas collec-
tions of money for the less fortunate people.“Christmas is a season of 40 .”I told my students,“There are some people who might not have a happy Christmas.By 41 our Christ—
ma8 collection,you will help buy food,clothing and toys for these 42 people.We start it to-
morrow.”
The next day,I discovered that almost everyone had 43 ,except Willard The boy dug 44 into his trousers pockets as he walked up to my desk.Carefully,he 45 two quarters into the small container.
“I don’t need any milk for lunch,”he said.Then he 46 and walked back to his desk,
silent.
After school,I took our poor 47 to the headmaster.I couldn’t help 48 the incident
that had taken place.
“I may be 49 ,and I believe Willard might be getting ready to become a part of the
world 50 him,”I told the headmaster.
“Yes,I believe it sounds hopeful,”he 51 “I just received a list of the 52 families
in our school who most need 53 through the Christmas collection.Here,take a look at it.”
As I stared 54 to read,I discovered Willard and his family were the top names on the 55 .
36.A. attempts B. adventures C. ambitions D. applications
37. A. friends B. families C. classmates D. teachers
38. A. discuss B. quarrel C. argue D. talk
39. A. message B. word C. meaning D. order
40. A. giving B. relaxing C. accepting D. rewarding
41. A. adapting B. devoting C. contributing D. adjusting
42. A. needy B. greedy C. lucky D. hungry
43. A. provided B. forgotten C. appeared D. organized
44. A. around B. straight C. fast D. deep
45. A. threw B. pushed C. dropped D. fell
46. A. insisted B. turned C. hesitated D. waved
47. A. collections B. occupations C. directions D. realizations
48. A. making B. joking C. deciding D. sharing
49. A. kind B. careful C. wrong D. sharing
50. A. in B. with C. around D. for
51. A. nodded B. shook C. sighed D. shouted
52. A. lucky B. poor C. honest D. noble
53. A. food B. praise C. gift D. help
54. A. down B. off C. out D. away
55. A. offer B. look C. list D. way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I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Everything happens for the best.”my mother said whenever I faced disappointment.“If
you carry on,one day something good will happen.And you’U realize that it wouldn’t have hap-pened if not for that previous disappointment.”
Mother was right,as I discovered after graduating from college.I had decided to try for a job in a radio station.then work my way up to a sports announcer.I went to Chicago and knocked on the door of every station and got turned down every time.
In one studio,a kind lady told me that big stations couldn’t risk hiring an inexperienced
person.“Go and find a small station that’n give you a chance.”she said.
I went to Dixon.my hometown.While there were no radio—announcing jobs in Dixon, my father said Montgomery Ward had opened a store and wanted a local athlete to manage its sports department.Since Dixon was where I had played high school football,I applied.The job sounded just right for me.But 1 wasn’t hired.
My disappointment must have shown.“Everything happens for the best,’’Morn reminded me.Dad offered me the car to job hunt.I tried WOC Radio in Davenport,Iowa.The program di-rector,a wonderful Scotsman named Peter MacArthur,told me they had already hired all an-nouncer.
As I left his office,I asked aloud,“How can a fellow get to be a sports announcer if he can’t get a job in a radio station ”
I was waiting for the elevator when I heard MacArthur calling.“What was that you said a-bout sports 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football ” Then he stood me, before a microphone and asked me to broadcast an imaginary game.
On my way home,I thought of my mother’s words:“If you carry on,one day something
good will happen.Something wouldn’t have happened if not for that previous disappointment.”
I often wonder what direction my life might have taken if I’d gotten the job at Montgomery Ward.
56.From what the mother said.we can see that she
A.was disappointed with her son B.was always proud of her son
C.had ever failed many times D.was a very determined person
57.In Chicago,he was turned down because
A.they didn’t need a sports announcer
B.he was from a’small faraway town
C.he didn’t have any work experience
D.he didn’t know much about sports
58.We can learn from the text that
A.the author Was good at sports
B.all his efforts ended in failure
C.he didn't like the job in Dixon
D.his parents felt disappointed with him
59.why did Peter Mac Arthur gave him the chance to try
A.Peter Was moved by his determination.
B.They really needed a sports announcer.
C.His parents were well—known in the town.
D.He Was brave enough to show himself.
60.We can learn from the last sentence that the author________.
A.didn’t do well as a sports announcer
B.felt sorry for not being hired in Dixon
C. felt lucky to be hired by WOC Radio
D.owed his success to his mother’s help
B
Parents are creating an “I want it now’’ generation by satisfying children’s every demand at Christmas, say experts.
Compared with the generous boy in this year’s popular John Lewis advertisement,youngsters in Britain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lfish.claim the education analysts.
Behavioural consultant(顾问)Chris Calland said,“Parents are desperate to make Christmas into magical fairytale for their kids。”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that as such.The problem arises when it means always giving in to all our children’S demands even if they are beyond our price range.”
Ms Calland,who runs“Santa Says No” style sessions with colleague Nicky Hutchinson。
added,“Many of US go into so much debt providing the gifts our children want that we spend the rest of the year paying off the bills.”
“Yet So often the parcels we’ve carefully wrapped,once opened,are.just pushed away be—cause our little boy or girl has now lost interest in the very thing they Wilts once So desperate for”.
Ms Calland and Ms Hutchinson have drawn up a list of guidelines to help parents manage
their children’s Christmas lists this year.
They say that adults can actually improve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children by resisting“pester power(儿童消费力)”.
Ms Calland said:‘‘AU too often we say‘yes’because we want an easier life when the fact is we’re only building up problems for the future.We are helping create a generation of youngsters who are blind to the needs of others and the necessity of hard work.We are giving them a sense of right that won’t serve them well fits adults.”
Children learn fast一if we sometimes change our mind,they quickly realize it might be worth lying on the floor and screaming for it.
Make sure you and your.partner are working together on this.Be consistent.And try not to get caught up in competition with other families or friends.”
61.According to the text,the“I want it flow”generation are_________.
A.generous B.imaginative C.selfish D.considerate
62.Why do the parents try to give their kids what they ask for
A.They want to make their kids happier. B.They compare with their neighbors.
C.They like to show off their wealth. D.The children today are more practical:
63.In Ms Calland’s opinion.what the parents buy for the kids________.
A.must be what their kids really want B.means a lot to their kid’S character
C.has a bad effect on the kids’health D.is not always what they can afford
64.According to Ms Calland,parents should________.
A.work together with their neighbors B.be careful with their kid’S demands
C.be strict in the matter of money D.try to compete with other families
65.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A research about children’S education. B.Advice on how to bring up children.
C.An“I Want it now”generation in Britain. D.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saving money.
C
Liz Parle,24,a Birmingham—bom earé owner,cannot drive.“I did try to learm,but I failed my test a few times,” Parle told the Guardian.Then she moved to London,where running a car coil be a nightmare(梦魇),so now she cycles everywhere.
Parle is by no means an exception.According to the Guardian,in the UK,the percentage of 17 to 20—year—olds with driving licenses fell from 48 percent in the early 1990s to 35 percent last year.Meanwhile,road traffic figures for cars and taxis,which have risen more or less every year since 1949.have continued to since 2007.
Motoring groups put it down to oil prices and the economy.Others offer a more fundamental explanation: the golden age of motoring is over.
“The way We run cars is changing fast,”Tim Pollard,associate editor at Car magazine,told the Telegraph,“Car makers are worried that younger people in particular don’t desire to own cars as we used to in the 70s,80s,or even the 90s.Designers commonly say that teenagers today de—sire to own the latest smart phone mote than a ear.”
“The digital generation don’t care about owning things.Possession is a burden.and a car is a big investment for-most people—not just the vehicle,but the permits,the parking space,”Da—vid Metz。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s Center for Transport Studies,told the Guardian.
“It’s not just about the cost.”‘Metz said.“Other factors are likely that there are more peo-pie in higher education,which typically takes place in city centers where the car isn’t the neces-sary part.”
Metz added there’s nothing wrong if you want a little house in the country,and a car to get you to and from it.Yet there is something earelessin limiting new buildings to a particular form of transport,especially if that form of transport shows signs of decline.
66.Liz Parle now cycles mainly because
A.cycling is good to her health B.she doesn’t like driving at all
C.driving in London is terrible D.it is a fashion to cycle in London
67.The underlined phrase“put it down to”in Paragraph 3 probably means_________.
A. looked forward to. B.summed up the reason as
C.thought highly of D.took it for granted
68.According to the text,the digital generation_________.
A.prefer ears to phones B.are more careful with money
C.change their ideas of owing things D.don’t take anything seriously
69.Which of the following might NOT be the cause of car decline
A.High oil prices. B.Bad economy situation.
C.High cost of owning a car, D.Poor quality of car.
70.In Metz’S opinion._________.
A.it’s necessary to own cars in big cities B.cars are only useful in the countryside
C.where you live doesn’t mean to own a car D.it’s careless to limit the number of car8
D
Every year,there have been the Christmas specials for almost every sitcom(情景喜剧)and cartoon,which nod in sincerity towards the holiday season.Since Charles Schultz,the American cartoonist who created Charlie Brown and Snoopy,first got his hit on the holiday with A Charlie Brown Christmas in 1965.characters from television and comic books have tried on the Christmas clothes.
This year,Fox has brought out its new“lce Age”:A Mammoth(猛犸象)Christmas,which
Was first shown on Thanksgiving day.The “Ice Age”films,which began in 2002,with a fourth
feature for 2012,have been successful.one thing many fans would love the film is that they can have a chance to spend more time with the memorable animal characters from the series:Manny,Diego,and Sid.The film.tells the story of the birth of the Christmas tree,Santa’S deer,his sleigh(雪橇)and other things.
It is also a“Christmas Must Be Saved” story and a“You Must Believe”story.Like the oth-
er“Ice Age” films,it.involves a dangerous journey and time is found to cause sufferings to the
poor little squirrel,Scrat.
Christmas has been tied on to“Ice Age”like antlers(鹿角)on to a dog.In fact,the film-
makers behind A Mammoth Christmas have spent most of their time working on the film itself rath—er than its Christmas special.It feels as if someone had merely made a list of tllings associated with the holiday.
However,Sid,the series’most likable character,is a high point of the film.In the film,
he’s still got his silliness,enthusiasm and useful amusing shape.Whatever else is happening,
the filmmakers make Sid reliably funny.
71.What Can we learn about Charles Schultz
A.He made the first Christmas special.
B.He is the producer of the“Ice Age”films.
C.He is one character in the“lce Age”series.
D.He began to make cartoons in 1965.
72.From the text,we know A Mammoth christmas________.
A.tells the story of the first Christmas B.started to be made in 2002
C.is the fourth of its series D. will be shown on Christmas
73.The new“Ice Age”film appeals to fans because________.
A.it is about the stories of the Christmas
B.it is an adventure of sortie lovely animals
C.it is shown during Thanksgiving Day
D.they find it good to be with their beloved characters
74.We can infer from the text that_________.
A.the mammoth is a symbol of Christmas B.the film has nothing to do with Christmas
C.A Mammoth Christmas is a cartoon film D.the film is specially made for children
75.The text is mainly about_________.
A.a new Christmas special B.a Christmas tradition in America
C.a lovely animal named Mammoth D.how Americans celebrate Christmas
二○一二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英语试题
第二卷(共45分)
注意事项:
1. 第二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第一节 第二节 总分
得分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并根据短文后的要求回答问题(请注意问题后的字数要求)。
[1]Two—thirds of the British cannot say a single word in any language other than English,a study claims.Just one third said they Were willing to make an attempt at speaking a foreign lan-guage while on holiday.This seems to confirm that the British are bad砒making an effort to speakthe foreign language when abroad.
[2]One fifth(19 percent)did not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French word for“hello”,one of
the most popular foreign greetings in the world.And 63 percent had no idea what the Dutch word“goedemorgen”meant.despite the obvious. similarities to our own“good morning”.
[3]Young ones were found to be worst at making the effort,with nearly half—47 percent—of those aged 16 to 24 admitting they have never spoken the foreign language they learned at school.But 45 percent of the over-55s said they liked to try to speak the local language when a—broad,the poll(调查)of 2,000 adults by travel website Hotels.com.found.
[4]It is compulsory for all pupils ________________up to the age of 14, and French, German and Spanish are all 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Yet only one in ten of those polled con-sidered themselves able to speak one of them. Of these, a quarter could ask only “everyday ques- tions”,21 percent said they were limited to “hello”and “goodbye”, and one in 50 claimed they could understand everything said to them in another language, but were unable to reply.
[5]Reasons for not trying to speak a local language included not being bothered, fear of making a mistake or expecting hosts to be able to speak English.
76.Which sentence in the text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following one
Only 34 percent of those surveyed claimed they would try to speak the local language when they were travelling abroa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What does the author say about young people (within 12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4 with proper words.(within 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Paragraph5 (within 12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Paragraph 2 into Chine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写作(满分30分)
请根据下面的漫画,用英语写一篇120—150词左右的短文。首先,对漫画内容进行简要描述;然后结合实际,针对漫画反映的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英语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1
第一部分:听力(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l—5 BBACC 6—10 BCBCA 11—15 CBAAB 16—20CCAAB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语法与词汇(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25 ABDCA 26—30 CDBAA 3 l—35 DCCAD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36—40ACDBA 4l—45CABDC 46—-50 BADCC 5l—55 ABDAC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56—60 DCABC 6l—65 CADBC 66—70 CBCDC 7l—-75 ACDCA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76.Just one third said they were willing to make an attempt at speaking a foreign language while on holiday.(评分说明:所写内容与答案不符,不给分)
77.They are worst at making the effort to speak a foreign language.(评分说明:所写内容与答案不同,但意义相符,无语言错误,可给分)
78.to study/learn a foreign language(评分说明:所写内容与答案不同,但能使句子完整,表义确切,无语言错误,可给分)
79.Reasons for the British not to try to speak a foreign language.(评分说明:所写内容与答案不同,但意义相符,无语言错误,可给分)
80.五分之一的人(19%)不知道法语单词“你好”的意思,而这却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问候语之一。(评分说明:所写内容与答案不同,但意义一致,表达流畅,可给分)
注意:每小题中的单词拼写错误,每词扣1分,扣完为止。
第二节写作(满分30分)
一、评分标准及细则:
(一)上档(18—30分)
1.极优(29—30分):书写规范;覆盖所有要点,内容充实;词汇丰富,有修辞意识;无语言错误。
2.优秀(26—28分):紧扣主题;覆盖所有要点,内容充实;语法结构多样,词汇丰富,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无语言大错,小错不超过4个。
3.良好(22—25分):紧扣主题;覆盖所有要点,内容较充实;基本无语育大错,小错不超过6个,且基本不影响意思表达。
4.一般(18--21分):紧扣主题;基本覆盖所有要点,能够表达基本内容;语言大错不超过3处,语育错误巳影响了部分意思的表达,但多数句子基本正确。
(二)下档(0—17分)
5.较差(13一17分):内容不完整,要点不全,行文不连贯;语言错误(尤其是语言大错)较多,但多数句子基本正确。
6.差(6—12分):内容混乱或主要内容偏离主题,能够写出少数与内容有关的可读性句子。
7.极差(0_5分):只能写出与内容相关的词语,没有有效信息;抄写其他文章或只写出与作文无关的内容。
二、几点说明:
I.评分时,先根据语言和内容初步确定是否到及格线(18分),如:语言内容的完整性、流畅性及准确性等;划定其所属档次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调整上下分值,最后确定分数。
2.词数少于120,应从得分中减去2分。
3.大小错误的界定:
(1)小错误:单词拼写(相同的单词拼写错误不累计扣分)、冠词、大小写、标点符号错误;
(2)大错误:搭配错误、词汇用错(介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时态、语态、主谓一致、非谓语动词、句式等错误。
4.评分时,应关注的主要内容为:内容要点的全面性、应用词汇和句子结构的准确性、语法结构的多样性、上下文的连贯流畅性、书写的规范性等五个方面。
三、参考范文(略)
附听力原文
Text 1
W: What did you do when I was away
M:Look at the windows.They are clean,aren’t they
Text 2
W:I’m sorry to have kept you waiting.
M:That’s quite all right.I have been here for just half an hour.
Text 3
W:Good afternoon,sir.May I help you
M:Yes,I’d like to buy a white shirt.
W:Yes,sir.I’d be glad to show you some.What size,please
Text 4
W:What do you think of going to Shanghai this summer
M:There’s no way I’ll have the time or money to travel that far.However, if I finished my re-port on time, I might be able to go to Qingdao.
Text 5
W:I saw a Charlie Chaplin film last night
M:He wag quite a good comedian, wasn’t he
W:Quite good! He has the reputation of being the best! Some people regard his films as the fun-niest ever made.
Text 6
W:Come in.What can I do for you
M:I haven't been feeling well for two days.Every time I have something to eat,it toes straight through me,and I also feel sick.
W:How many times a day have you been using the restroom
M:I go to the restroom loom 3 or 4 times a day.
W:When did you get a stomachache
M:Immediately after eating.
W:Is it very serious
M:Yes,really.
W: First let me take your temperature.Your temperature is slightly above the normal.Open your mouth and say “Ah”……
Text 7
W:Good morning,sir.
M:Good morning.What can I do for you
W:I’ve lost my handing.
M:Do you remember where you lost it
W:I remember my friend picked me up at about 10:00 in the morning at the hotel to go to the shopping centre.We spent two hours there.
M:Then you may have lost it there
W:No,because at noon we went to a nearby restaurant,and I paid the bill.
M:What colour is your handbag
W:Black,but the zipper is golden.
M:What’s inside it
W:A red purse and a letter from my parents.My passport is also in it.What Shall I do
M:Don’t worry.We’ll do our best to help you.Here’s a form—write down your name ,address and telephone number on it.We’11 call you if we get any information.
Text 8
W:Hello,John!
M:Hello,Betty! Long time no see.Where have you been all this time
W:I was in France for a business study.I stayed them for about three months and came back on-ly yesterday.
M:Oh, I see.Did you visit arty interesting places there
W:Not many.Every day I had to stay inside all day long.I didn’t have much free time to do
any sightseeing,so I was only shown around the city of Paris.
M:That’s a pity.
W:I,ll have many chances to go to France in the future, so I can travel around the country some other time.
M:I hope I’ll get the chance to go too.
Text 9
W:May I come in,sir
M:Yes,ploase.You’re Jane,I suppose
W:Yes.sir.1 was told to see at your office after class.
M:Oh,yes.Well,I was told that you have had some trouble attending your English class on
time during the past few clays.Can I help you any way
W:Uh…yes.I really hate to be late for classes,sir.But I have tO deliver twenty bottles of milk
to twenty houses every morning before I come to school,since both my parents feu ill two months ago.
M:Oh, I am sorry to hear that.But don’t you have any other people to help you
W:I’in afraid not.I am the only child in my family.I have to do something to help my family to pay for my school fees.
M:I see.I think we can do something to help you.What if we give you a seholarship
W:It’s very kind of you,sir.It would be a great help to me.
M:Would you tell me where you stand in your class
W:I’m always on the top 10 list.sir.
M:That’s great.Everything will be OK,little girl.I’ll give you a week’s time to stop your de-livering milk.
W:Thanks a lot, sir.I won’t let you down.
Text 10
W:You know I just finished florae very interesting research for the newspaper about the things people do in their spare time.
M: Really What did you learn
W:Well,I talked to 20 people and 19 of them watch,TV.
M:That’S interesting.I never watch it.Do you
W:Not much.Anyway,about halfofthem,9 people, play some kind of sport.
M:I’m not surprised.People are getting more exercise these days.
W:Yes,a few of them go to movies.
M:Mm, I do,too.
W:But here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result:only one of them reads.
M:That's terrible.二○一二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地 理
2012.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6页和第II卷(非选择题)4页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3.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读图回答1~3题。
1.此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120°E,20°N B.60°W,20°N
C.120°E,23°N D.160°W,23°N
2.此时,伦敦时间是
A.0时 B.4时 C.12时 D.16时
3.一架飞机自①地起飞,沿图中直线行驶至②地,其飞行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图2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4~5题。
4.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
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所有居民点
C.图中干流的流向为从东南流向西北
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消耗体力
图3示意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中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6~7题。
6.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7.与①地相比,②地
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昼长年变化较小
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
读合肥“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图4),完成8~9题。
8.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势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9.图5中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图6为世界某岛屿图(阴影代表海洋),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0~11题。
10.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东高西低
B.海上交通便利,对外加工贸易发达
C.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D.火山和冰川广布,可大力发展旅游业
11.降水量值R1、R2大小及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A.R1>R2 西风与洋流 B. R1>R2 西风与地形
C. R1<R2 东风与洋流 D. R1<R2 东风与地形
图7示意某区域两个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读图完成12~13题。
12.河漫滩最宽阔的河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前后两个时期水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侵蚀作用 B.堆积作用 C.地壳上升 D.火山喷发
图8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而且该地没有发生过地层倒置现象。读图回答14~15题。
14.据图判断该地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是
①地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F处
B.假如C地层上为松散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C.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乙地向下打井开采
图9表示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17.该区域城镇体系构成的主要条件是
A.城镇之间形成了交通网络 B.各城市功能基本相同
C.该地区经济发达 D.该地区城市化水平高
表1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18~19题。
表1
年龄段(岁) 迁出人数(人) 迁入人数(人)
≥60 700 800
45~59 1600 5000
25~44 2000 30000
15~24 2400 27500
0~14 640 5000
18.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19.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A.环卫人员 B.中小学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
图10是“我国某城市190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形成城市带
21.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C.为了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D.郊区劳动力素质高
图11为某地人类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22~23题。
22.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和地形 B.科技和资金 C.政策和劳动力 D.市场和交通
23.图中地理事物布局最不合理的是
A.游览道 B.温室大棚 C.养猪场 D.接待中心
图12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24~25题。
24.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5.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A.石油开采 B.核电站建设 C.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
二○一二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地 理
第II卷(综合题 共50分)
2012.1
注意事项:
1.第II卷共4页,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题号 26 27 28 29 总分
得分
26.埃及地理位置独特,利比亚在油资源丰富。图13为两国城市与公路分布图,图14为甲、乙两城市气温与降水统计图。该图回答问题。(11分)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有何差异?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6分)
(2)据图分析利比亚和埃及城镇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5分)
27.新疆的伊利河谷被誉为“中国天府”、“西域湿岛”。图15中甲为新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乙为天山西段1月平均气温分布,丙为伊犁河谷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甲中,A地区的降水量比周围_______(1分),试分析其主要原因。(2分)
(2)从形态和地势两方面,描述伊犁河谷地区的地形特征。(3分)
(3)简要分析伊犁河谷地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3分)
(4)综合分析伊犁河谷地种植冬小麦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28.图16和图17分别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的转移(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2,完成下列问题。(16分)
表2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省区排名
流出 省(市) 四川 湖南 安徽 江西 河南 贵州
占总量比重(%) 16.1 10.6 10.6 8.6 8.3 6.1
流入 省(市) 广东 浙江 上海 江苏 北京 福建
占总量比重(%) 35.5 8.9 7.2 5.6 5.6 5.6
(1)据图分析200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其原因。(6分)
(2)据表2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4分)
(3)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发展的有益影响分别有哪些?(6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苹果公司前总裁乔布斯一生致力于创新,他让“苹果”引领全球科技潮流——用iPod颠覆了音乐,用iPhone颠覆了手机,用iMAc、iPAd颠覆了电脑,又用PixAr颠覆了电影。苹果产品从来都是特立独行,时尚、个性,同时昂贵的价格使其获利颇丰。
材料二 美国“硅谷”图(图18)和苹果产业链“微笑曲线图”(图19)。
(1)以苹果电脑公司为代表的高技术公司的特点是什么?(4分)
(2)说说以苹果电脑公司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硅谷大量集聚的原因。(4分)
(3)苹果公司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苹果产品市场及利润的最大化。结合苹果数码产业链“微笑曲线图”,分析现今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注意的问题。(3分)
二○一二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1卷(选择题共50分)
每小题2分,共50分。
l-5 BDDAD 6-10 CDAAD 11-15 BBADB
16-20 BACBB 2l-25 DACBD
第Ⅱ卷 (综合题 共50分)
26.(11分)(1)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降水:甲地降水比乙地多;甲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稀少。(4分)原因: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2分)
(2)多分布于沿海、沿河和油井附近。(2分)沿海为地中海气候,且多港口;河流沿岸有灌
溉农业,形成沙漠中的绿洲;油田开发、油井管理需要工人和基础服务设施。(3分)
27.(12分)(1)少。深居内陆,地处盆地内部,四周有山脉阻碍(地形闭塞),海洋湿润气流
难以到达,因而降水稀少。(3分)
(2)两山(脉)夹峙,西宽东窄(向西敞开)。(2分)地势东高西低。(1分)
(3)伊犁河谷向西呈喇叭口形敞开,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进入;地势东高西低,有利于水汽抬升,形成山地降水;河谷地区,有利于山地降雨和高山冰雪融水汇集,地表水比较丰富,从而成为“西域湿岛”。(3分)
(4)受天山阻挡,冬季相对温暖,利于小麦安全越冬;位于山地迎风坡,丰富的降水和地表水为小麦生长提供了较充足的灌溉水源;河谷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分)
28.(16分)(1)从产业结构看,向二、三产业转化;(1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高,吸引力强。(2分)从转移的空间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就地转化的同时大量向外流动或迁移;(1分);就地转化是因为离土不离乡,可同时兼顾农业生产活动;向外流动或迁移是因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2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主要由中西部省区流向东部沿海省区;或从经济欠发达的省区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区。
(2分)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环境等。(2分)
(3)对迁入地:推动工业化发展;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优化产业结构。(3分,答出1点得1分)
对迁出地:加强了与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换取资金和技术,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人地矛盾。(3分,答出l点得1分)
29.(11分)(1)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快:研发费用高;产品面向国际市场。(4分,答出1点得1分)
(2)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有高等院校的科技及人才支持;快速、便捷的交通;有利于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氛围(4分,答出1点得1分)
(3)要注意引进核心技术和研发部门;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要追求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要开发自主品牌,变制造为创造;要积极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要建立自己的销售、服务网络。(3分,答出l点得1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二○一二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数学(理科)
2012.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2页,第II卷3-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第II卷的答题纸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U=R,则正确表示集合和关系的韦恩(Venn)图是
2.命题“存在”的否定是
A.不存在<0 B.存在<0
C.对任意的 D.对任意的<0
3.在四边形ABCD中,若,,则四边形ABCD是
A.平行四边行 B.矩形 C.正方形 D.菱形
4.函数的值域是
A. B. C. D.(0,2)
5.设a>0,b>0.若是与的等比中项,则的最小值为
A.8 B.4 C.1 D.
6.若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体积等于
A.2 B. C. D.6
7.函数>>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的值分别为
A. B. C. D.
8.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以上都有可能
9.设a,b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10.设且则
A. B.6 C.12 D.36
11.已知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且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A.2 B.4 C. D.
12.数列中,且满足则的值为
A.b B.b—a C.—b D.—a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说明:
1.第II卷3—4页;2.第II卷的答案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若平面向量两两所成的角相等,则_______.
14.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
15.设偶函数满足,则不等式>0的解集为_____.
16.在平面内有n条直线,其中任何两条直线不平行,任何三条直线都不相交于同一点,则这n条直线把平面分成________部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2分)
设数列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记证明:Sn<1.
18.(本题满分12分)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已知
(1)求的值;
(2)若,求边c的值.
19.(本题满分12分)
如图,ABCD是菱形,PA⊥平面ABCD,PA=AD=2,BAD=60°.
(1)证明:面PBD⊥面PAC;
(2)求锐二面角A—PC—B的余弦值.
20.(本题满分12分)
观察下表:
1,
2,3,
4,5,6,7,
8,9,10,11,12,13,14,15,
……
问:(1)此表第n行的第一个数与最后一个数分别是多少?
(2)此表第n行的各个数之和是多少?
(3)2012是第几行的第几个数?
21.(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极值点;
(2)若直线过点(0,—1),并且与曲线相切,求直线的方程;
(3)设函数,其中,求函数在上的最小值.(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22.(本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b>的离心率为且椭圆上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斜率为的直线过椭圆的上焦点且与椭圆相交于P,Q两点,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与y轴相交于点M(0,m).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求m的取值范围.
(3)试用m表示△MPQ的面积S,并求面积S的最大值.
二○一二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数学(理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ADDC BBDA CAC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2或5 14.—3 15. 16.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
17.解(1)由题意,
当时,
两式相减,得
所以,当时,………………………………………………………………4分
当n=1时,也满足上式,所求通项公式……………………6分
(2)……………………………………………………8分
………………………………………………………10分
<1.……………………………………………………12分
18.解:(1)由及正弦定理得
即4分
又所以有即
而,所以………………………………………………6分
(2)由及0<A<,得A=
因此
由得
即,即得………………8分
由知于是或
所以,或…………………………………………………………10分
若则在直角△ABC中,,解得
若在直角△ABC中,解得……………………12分
19.(1)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
所以AC
因为PA平面ABCD,
所有PABD.…………………………2分
又因为PAAC=A,
所以BD面 PAC.……………………3分
而BD面PBD,
所以面PBD面PAC.…………………5分
(2)如图,设ACBD=O.取PC的中点Q,连接OQ.
在△APC中,AO=OC,CQ=QP,OQ为△APC的中位线,所以OQ//PA.
因为PA平面ABCD,
所以OQ平面ABCD,……………………………………………………6分
以OA、OB、OQ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7分
因为BO面PAC,
所以平面PAC的一个法向量为…………………………………8分
设平面PBC的一个法向量为

由得
令则
所以为平面PBC的一个法向量.……………………………10分
<>……………………12分
20.此表n行的第1个数为第n行共有个数,依次构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4分
(1)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此表第n行的最后一个数是;8分
(2)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此表第n行的各个数之和为
或……………8分
(3)设2012在此数表的第n行.
则可得
故2012在此数表的第11行.………………………………………………………10分
设2012是此数表的第11行的第m个数,而第11行的第1个数为210,
因此,2012是第11行的第989个数.………………………………………………12分
21. 解:(1)>0.………………………………………………………1分
而>0lnx+1>0><0<00<<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3分
所以是函数的极小值点,极大值点不存在.…………………4分
(2)设切点坐标为,则切线的斜率为
所以切线的方程为……………………5分
又切线过点,所以有
解得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7分
(3),则
<0<00<<>0>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8分
①当即时,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在上的最小值为………………………………………9分
②当1<<e,即1<a<2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在上的最小值为……………………………………10分
③当即时,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在上的最小值为………………………………11分
综上,当时,的最小值为0;当1<a<2时,的最小值为;
当时,的最小值为…………………………………………12分
22.解:(1)依题意可得解得
从而所求椭圆方程为…………………4分
(2)直线的方程为
由可得
该方程的判别式△=>0恒成立.
设则………………5分
可得
设线段PQ中点为N,则点N的坐标为………………6分
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令,由题意………………………………………………7分
又,所以0<<…………………………………………………8分
(3)点M到直线的距离
于是
由可得代入上式,得
即<<.…………………………………………11分
设则
而>00<m<<0<m<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当时,有最大值……………………13分
所以当时,△MPQ的面积S有最大值…………………14分
>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