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6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5课:“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6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5课:“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资源简介

第6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5课:“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两岸关系达成的“九二共识”指的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反对和遏制“台独”、维护祖国统一
2.20世纪
90年代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香港、澳门回归
B.万隆会议的召开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正常化
3.中国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举”。这一“天才创举”是指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领导人的会谈(

A.能够彻底解决台湾问题
B.有利于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C.有利于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D.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5.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③“港澳回归,洗雪国耻”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6.2017年12月14日,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仙逝。“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他的诗作《乡愁》里提到的是我国尚未回归的哪一个地区: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西藏
7.“七子之歌”将中国带入无限悲伤,为之泪浸前襟,今天祖国以宽广胸怀将其拥抱而归。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我国能够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其根本原因是
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签署中葡联合声明
D.外交政策的成熟
8.2020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当日在香港刊宪并即时生效。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有了法律保障。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并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在哪一年的7月1日
A.1984年
B.1987年
C.1997年
D.1999年
9.2018年4月17日至19日,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举行。参加活动的台胞表示:两岸民族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期盼加强两岸交流,谋求同胞福祉。举办该活动(  )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②有利于两岸人民的沟通和交流
③有利于增进两岸人民的感情
④有利于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与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的最大区别在于(  )
A.主权归属不同
B.外交政策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经济政策不同
11.土豆,在大陆称“马铃薯”,在台湾叫“花生”……为了克服交流的障碍,历经近3年努力,两岸合编的语文工具书《两岸常用词典》于2012年2月编纂完成。它
A.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从根本上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
C.表明了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2.下列对于“一国两制”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它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它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的安定和繁荣
③香港、澳门、台湾实行高度自治
④香港、澳门、台湾可以在国际上代表中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2020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该法的出台,有利于(

①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
②依法遏制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更好地止暴制乱
③增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④促进香港繁荣与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如下图为一位同学为表达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而绘制的主题为“回来吧,就缺你了”的漫画。在这幅漫画中,正朝“母亲”奔跑过来的“小朋友”代表(  )
A.香港
B.台湾
C.海南
D.澳门
15.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看到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说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A.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D.“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6.1997年6月30日午夜12点,香港回归中英双方防务交接仪式上,中方指挥官高声说道:“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这一瞬间标志着(

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诞生
B.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
C.香港进入“港人治港”新时代
D.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澳门》
请回答:
(1)材料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什么愿望?
(2)材料中的“我”是何时回到“母亲”的怀抱的?“我”的回归主要得益于谁提出的什么构想?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的回归有什么历史意义?
18.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导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是什么方针?提出这一伟大构想的是谁?
(2)谈一谈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重大意义。
19.今年暑假期间,小明和父母出去旅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的第一站是东方之珠——香港。香港回归以来,遭遇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非典”疫情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每当香港遭遇危难,中央政府、祖国内地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帮助香港遇难成祥,转“危”为“机”。香港连续两年以满分100分的成绩位居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榜首。
(1)香港回归以来,实力增强,活力迸发。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  )
①“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引
②香港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③中国政府对香港的支持
④香港特区政府高效施政、高度自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从材料一中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材料充分说明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材料二 他们的第二站是祖国的宝岛——台湾。台湾位于祖国东南沿海,是镶嵌在西太平洋上一块璀璨的宝石。台湾人民对大陆游客很热情,一位店家说:非常欢迎祖国大陆的亲人,大陆游客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商机,使我们的关系更加融洽,加快了我们共同心愿的实现。
(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
20.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材料二
材料三
2016年11月1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面向未来,国共两党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巩固“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据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一项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最终颁布实施是在哪一年?
(2)据材料二,这两幅图片是20世纪末回归祖国的两个地区的区徽。这两个地区分别指的是哪里?
(3)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再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材料三中提到的“九二共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第6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5课:“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两岸关系达成的“九二共识”指的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反对和遏制“台独”、维护祖国统一
【答案】B
【详解】
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即“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B正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A排除;加强两岸合作交流并不是“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C排除;2005年,我国通过《反国家分裂法》,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维护祖国统一,D排除。故选B。
2.20世纪
90年代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香港、澳门回归
B.万隆会议的召开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正常化
【答案】A
【详解】
根据题干的时间是1990年以后的,其中香港和澳门分别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A正确;万隆会议的召开是1955年,排除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1971
年,排除C;中美关系正常化是1972年,排除D。故选A。
3.中国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举”。这一“天才创举”是指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之下,香港回归祖国,故C正确;ABD项与香港回归无关,排除。
4.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领导人的会谈(

A.能够彻底解决台湾问题
B.有利于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C.有利于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D.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5年习马会在新加坡召开,双方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对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B正确;台湾问题至今尚未解决,A排除;港澳回归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已实现,B排除;海峡两岸关系隔绝状态开始打破是在20世纪80年代,C排除。故选D。
5.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③“港澳回归,洗雪国耻”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答案】B
【详解】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1950——1953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大跃进时期,即1958年前后,“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是文革时期的口号,即1966—1976年;“港澳回归,洗雪国耻”是1997年和1999年我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驶主权。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①④②③,故选B项。
6.2017年12月14日,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仙逝。“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他的诗作《乡愁》里提到的是我国尚未回归的哪一个地区: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西藏
【答案】A
【详解】
据“大陆”“海峡”“尚未回归”等关键词可以推断这一地区是台湾,西藏于1951年和平解放,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7.“七子之歌”将中国带入无限悲伤,为之泪浸前襟,今天祖国以宽广胸怀将其拥抱而归。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我国能够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其根本原因是
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签署中葡联合声明
D.外交政策的成熟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能够成功地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只有综合国力提高,才能在外交上占有话语权,B符合题意;ACD项内容都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8.2020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当日在香港刊宪并即时生效。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有了法律保障。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并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在哪一年的7月1日
A.1984年
B.1987年
C.1997年
D.1999年
【答案】C
【详解】
ABC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7月1日,我国对香港行使主权并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故C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选C。
9.2018年4月17日至19日,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举行。参加活动的台胞表示:两岸民族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期盼加强两岸交流,谋求同胞福祉。举办该活动(  )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②有利于两岸人民的沟通和交流
③有利于增进两岸人民的感情
④有利于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材料未涉及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的说法,①错误,ACD选项排除,B选项符合题意。
10.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与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的最大区别在于(  )
A.主权归属不同
B.外交政策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经济政策不同
【答案】C
【详解】
港澳是我国特别行政区,执行一国两制政策,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深圳、厦门是经济特区,是在国内划定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它地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区。所以二者最大的不同是社会制度不同。因此C正确;无论是特别行政区还是经济特区都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因此主权归属相同。A错误;港澳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包括国防和外交。因此外交政策是相同的。B错误;D经济政策上略有差别,但不是最大的区别。综上,故选C。
11.土豆,在大陆称“马铃薯”,在台湾叫“花生”……为了克服交流的障碍,历经近3年努力,两岸合编的语文工具书《两岸常用词典》于2012年2月编纂完成。它
A.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从根本上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
C.表明了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答案】A
【详解】
依据题文信息“两岸合编的语文工具书《两岸常用词典》于2012年2月编纂完成”,结合所学可知,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打破了两岸的隔绝状态,从此两岸人民的经济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题文信息反映的是文化方面的交流。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故应选A。
12.下列对于“一国两制”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它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它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的安定和繁荣
③香港、澳门、台湾实行高度自治
④香港、澳门、台湾可以在国际上代表中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是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高度自治,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的实行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的安定和繁荣,故A正确;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④错误,故排除BCD项。故选A。
13.2020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该法的出台,有利于(

①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
②依法遏制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更好地止暴制乱
③增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④促进香港繁荣与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实现祖国统一。
①②④:题干表述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该法的出台,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有利于依法遏制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更好地止暴制乱,有利于促进香港繁荣与稳定,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题干表述的内容与增进民族团结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4.如下图为一位同学为表达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而绘制的主题为“回来吧,就缺你了”的漫画。在这幅漫画中,正朝“母亲”奔跑过来的“小朋友”代表(  )
A.香港
B.台湾
C.海南
D.澳门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中国已在1997年和1999年成功的收回了香港和澳门主权,现在还没有解决的只有台湾问题,所以图片中母亲是“大陆”,母亲身边两个小孩分别是“香港”和“澳门”,正朝母亲奔跑过来的小孩是“台湾”。图片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盼望祖国统一的共同愿望,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海南是属于经济特区,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5.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看到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说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A.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D.“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而提出的重要方针,其内涵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回归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天才的创见”指的是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故C正确;ABD与题干无关,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1997年6月30日午夜12点,香港回归中英双方防务交接仪式上,中方指挥官高声说道:“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这一瞬间标志着(

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诞生
B.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
C.香港进入“港人治港”新时代
D.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可知,1997年,我国顺利收回了香港。香港进入“港人治港”新时代。故C正确;“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是在香港回归之前;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是1949年;祖国统一大业的尚未完成。因此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澳门》
请回答:
(1)材料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什么愿望?
(2)材料中的“我”是何时回到“母亲”的怀抱的?“我”的回归主要得益于谁提出的什么构想?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的回归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案】(1)渴望祖国统一
(2)1999、12、20;邓小平;一国两制
(3)中国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可知,诗人借喻七子比喻七个地方,强烈地要求回到母亲怀抱的急切心情,该材料表达了中华民族渴望统一的愿望。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指引下,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澳门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8.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导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是什么方针?提出这一伟大构想的是谁?
(2)谈一谈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案】(1)“一国两制”。邓小平。
(2)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中国人民的百年国耻,也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利益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成为了指导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方针。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1999年,澳门顺利回归。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中国人民的百年国耻,也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19.今年暑假期间,小明和父母出去旅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的第一站是东方之珠——香港。香港回归以来,遭遇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非典”疫情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每当香港遭遇危难,中央政府、祖国内地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帮助香港遇难成祥,转“危”为“机”。香港连续两年以满分100分的成绩位居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榜首。
(1)香港回归以来,实力增强,活力迸发。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  )
①“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引
②香港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③中国政府对香港的支持
④香港特区政府高效施政、高度自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从材料一中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材料充分说明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材料二 他们的第二站是祖国的宝岛——台湾。台湾位于祖国东南沿海,是镶嵌在西太平洋上一块璀璨的宝石。台湾人民对大陆游客很热情,一位店家说:非常欢迎祖国大陆的亲人,大陆游客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商机,使我们的关系更加融洽,加快了我们共同心愿的实现。
(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
【答案】(1)
D
(2)结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两岸交流日益频繁,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解析】
【详解】
(1)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只要准确判断出一两个选项肯定有或无,往往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2)第一问属于点明中心类简答题,此类简答题首先要分析材料的内容,再找到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此类题需注意中心内容要贴合教材理论作答。第二问属于直言式简答题。此类简答题,一般先认真阅读材料及问题,完整把握题目的中心内容及要求,要把握问题的关键,然后在所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依据问题要求构思并作出答案。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需要从历史原因、制度保障、民族认同感、经济联系加强等方面进行分析。
20.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材料二
材料三
2016年11月1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面向未来,国共两党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巩固“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据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一项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最终颁布实施是在哪一年?
(2)据材料二,这两幅图片是20世纪末回归祖国的两个地区的区徽。这两个地区分别指的是哪里?
(3)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再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材料三中提到的“九二共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案】(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
(2)香港、澳门。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终颁布实施。
(2)依据两幅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左图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材料二右图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建立,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它的回归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施。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逐步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第二问,依据材料三信息“习近平强调,面向未来,国共两党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巩固‘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大陆的海协会与台湾的海基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所以,材料三中“九二共识”的具体内容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答案】有利因素:两岸中华儿女同根同源,实现统一是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一国两制”政策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提供了成功范例;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支持。不利因素:“台独”分子不断被坏;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等等。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峡两岸中华儿女同根同源,实现统一是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一国两制”政策在港澳的成功实践,为台湾顺利回归提供了成功范例,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支持海峡两岸统一,这些因素有利于海峡两岸统一。近些年,“台独”分子不断被坏;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这些因素则给两岸统一带来了干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