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一、教学分析教学分析分为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首先看第一部分教材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题是继第二单元《制取氧气》之后介绍的第二种气体的制取,通过两种气体制取的对比研究,使学生掌握运用简单装置制取某些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备奠定基础。在实验室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既有理论分析部分(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确定),又有实验操作部分(即自主选择制取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它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良好素材,因此本课题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接下来看第二部分学情分析,主要从知识和方法两个方面入手2.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氧气的制法,对常见的实验仪器比较熟悉,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对比探究、分析归纳等总结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思路和方法。本节课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大胆放手,通过学生自主选择组装实验仪器,提高学生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研究,我参考了化学课程标准、教师用书,结合教学实际,制定了以下教学三维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检验和验满方法。(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2.过程与方法:(1)根据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来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2)通过O2和CO2装置的比较渗透对比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养成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2)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求知欲,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了能达到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将本课题的教学重难点设置为——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研究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四、教学方法:通过对比探究、合作交流、实验操作、归纳总结等方法(通过这些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学生深度参与程度。五、教学用品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双孔(单孔)胶塞、直(弯)导管、水槽、酒精灯、铁架台、块状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石灰水以上部分都准备充分后,接下来进行教学过程的阐述,在本课题中主要的流程总共分为六个环节,分别是情景引入—回顾旧知—探究原理—分析装置—组装仪器—归纳总结。六、教学流程情景导入—回顾旧知—探究原理—分析装置—组装仪器—归纳总结接下来是第一环节:情景导入七、教学过程1.情景引入:以诗词导入引出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回顾旧知:思考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收集装置—检验方法—验满方法。通过对氧气制取的复习,为二氧化碳的制取提供对比和参考。1.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或经验,利用哪些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请组内讨论上述反应是否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叙述理由?本部分改变教材中直接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而采用探究方式使学生更能体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要求。1.查阅资料:碳酸钠、碳酸钙等碳酸盐能和酸(盐酸、稀硫酸等)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方程式如下: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H2SO4=Na2SO4+H2O+CO2↑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H2SO4=CaSO4+H2O+CO2↑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知识,同时提高学生对知识进行加工运用的能力学生进行实验:药品: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教师问:四组实验反应速率有差别么?你是通过什么现象比较反应速率快慢的?选用哪一组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更好?让学生感受通过现象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为高中化学的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更加尊重客观事实,对知识的学习不教条,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5.板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6.相信你会思考: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7.相信你会变通本部分设计是为了使学生能够灵活使用实验仪器,为下一步自选装置组装多套发生装置奠定基础8.相信你会操作:学生自选实验仪器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9.教师讲解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请同学根据启普发生器的原理组装简易启普发生器10.教师归纳总结几种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并请同学说出各自优点11.完成教材115页讨论并归纳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12.选择组内喜欢的一套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进行验满和检验13.教师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14.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1.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教学容量与时间的关系。本节课既有理论探究部分,又有学生实验操作部分,容量上显然较大,如何保证在45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尽可能详略得当,重点突出。(2)注重平时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技能。(3)搭设合理的认知台阶,降低难度。2.本节课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师要做到收放自如,同时注意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注重成果分享。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