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高一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设计】高一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高一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2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人民当家作主”,探究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和中国优势的民主形式,使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制度安排上,显现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实践中。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本质要求。
第五课围绕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在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内容。主要探究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第五课的落脚点,是对上一框的承接与深化。本框包括两目: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学习和了解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助于学生更深一步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必备知识: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决定因素;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
2.关键能力: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全面理解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科学精神: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好制度,我国不能照抄照搬西方政体。
3.法治意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与人大代表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参与政治生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教学难点: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课前准备】??
结合预习导学案预习本课,对教材进行初步了解。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登录全国人大网,了解全国人大的历史。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正式召开,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得以正式确立。2020年9月,人民代表大会将迎来成立66周年的纪念日。66年波澜壮阔,65年砥砺奋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日益巩固、逐步完善,越发成熟自信,展现蓬勃生机,开辟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新路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今天让我们认真学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进行新课】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议题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权力运行的制度保障
议题情境:视频《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剪辑。
议题问题:1.列举实例,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
2.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结合教材知识,试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结合自主预习和教材知识组织答案,自由发言,其他同学随时补充。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归纳讲解知识点。
知识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1)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2)组成: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作用: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4)组织: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
(5)目的: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
(6)实质:政权组织形式。(也叫政体)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
(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原因:
①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
②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包括行政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
教师活动:追问: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并结合教材案例,试描述我国的国家权力是如何运行的?
学生活动:分析教材案例,思考该问题,尝试描述国家权力运行方式。
教师形成结论:这种权力运行方式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能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履行职责。
3.(拓展延伸)我国的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1)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区别
我国的国体
我国的政体
联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4.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区别
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联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议题二: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议题情境:视频《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剪辑。
议题问题:1.材料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怎样的优势?
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视频信息,查找教材,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归纳讲解知识点。
知识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我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1)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律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
(2)?我国的国情是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巨大优势。
(4)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3.(知识拓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人民组织建立起来的。
(2)党的意志要变成国家意志,必须通过人大行使职权来实现。
(3)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小结本课】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要坚定制度自信,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让我们的民族永远有希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