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海南热带风光 祖国风光欣赏 江南水乡风光 北方雪景 内蒙古草原 西北荒漠 青藏雪山 一、地理差异 显著 气 温 降 水 地 势 自南向北 自西向东 自东南向西北 我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1、自南向北,纬度逐渐___,气温逐渐__。南部的海南岛____,四季____ 、____ ;北部的黑龙江____,一年之中有近半年______,_____。(p2第二段) 升高 降低 长夏无冬 鲜花盛开 瓜果飘香 长冬短夏 天寒地冻 银装素裹 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我国干湿区的分布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__,降水越来越__。东南沿海地区__的环境下山清水秀,西北内陆地区__的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p2第三段) 远 少 湿润 干旱 我国的地势特点: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____状分布,逐渐___。位于西部第一阶梯上的___ 地高天寒,雪峰连绵;位于东部第三阶梯上的___ 地势低平,温暖湿润。(p2第四段)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云贵高原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阶梯 下降 青藏高原 长江三角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2、人类活动差异显著 广州纬度低,气候炎热; 哈尔滨纬度高,除了夏季外,气候寒冷 2、人类活动差异显著:农业、工业、交通、人口 西牧 南稻 东耕 北麦 工业、交通、人口东密西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地理差异显著 人类活动差异显著:服饰 地理差异显著 人类活动差异显著:居民饮食 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__, 山东、河北以及东北的居民口味偏__, 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居民多喜__, 山西人口味偏___,以能吃___闻名。 阅读材料 甜 咸 辣 酸 醋 地理差异显著 人类活动差异显著:传统民居 地理差异显著 人类活动差异显著:传统节日 地理差异显著 联系旧知,分析归纳 秦岭—淮河一线是 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其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和人类 活动有明显的差异。 秦 岭 淮 河 秦岭-淮河地理意义 1.1月0℃等温线 2.河流是否结冰分界线 3.年800mm等降水量线 4.湿润半湿润 5.暖温带与亚热带 6.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 7水田旱地分界线 8.长江黄河流域分界线 9.南方北方分界线 10.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分界线 我国的南北差异──农村生活景观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北方农村生活景观 南方农村生活景观 一年二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 水运(船只) 陆运为主(汽车)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导航 气温 影响因素 、地形、降水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耕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作物 熟制 民居特点 传统交通方式 主要交通工具 导致秦岭-淮河南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差异 展 示交 流 旱地 水田 小麦、大豆 水稻、油菜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 陆路运输 水运 汽车 船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气候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干湿地区类型 温度带 植被类型 气候 主要 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 河流流量(大、小) 低于0℃ 高于0℃ 400~800mm 800mm以上 高原、平原 高原、平原 盆地、丘陵 有 无 小 大 展 示交 流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半湿润区 湿润区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亚热带、热带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P5 活动 3 植被类型 河流流量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共同的影响因素: 北:落叶阔叶林(温带) 南:常绿阔叶林(亚热带) 北方:流量小 南方:流量大 气温 降水 气候 1.(湖北武汉中考)我国地域辽阔,有众多的地理分界线, 读下图,请问正常年份甲地的1月平均气温最有可能的是( ) A.5℃ B.8℃ C.-4℃ D.16℃ 2.与秦岭—淮河一线大体相吻合的是( )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针对练习 C D 3.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河流冬季不结冰的原因是( ) A.水量大,流速快,无法冻结 B.受夏季风影响大 C.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 D.1月平均气温高于0℃ 4.(河北涞水县林清寺中学第一次月考)漫画 揭示了秦岭南北两坡存在较大的( ) A.地形差异 B.纬度差异 C.气温差异 D.降水差异 D C 一、自主学习 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识,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的地理区域----____、____、____等。 例如,根据___特征,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区;根据___程度,把我国划分成为不同的干湿地区;根据___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综合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可以将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____、_____、_____和______(p5)每个区域既有显著的地理特征,又有区域内地理差异。 自然区 经济区 文化区 气候 干湿 气温 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四大地理区域 小结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A 界线A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400 800 1、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400毫米 降水 B 界线B 1、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温线、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一致? 0℃、800毫米 2、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气温与降水,气候因素 3、界线B与秦岭—淮河一线是否接近? 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 界线C C 1、界线C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2、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边界线吻合 地形因素 二、针对练习 综合 、 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1)B地区与A地区、C地区、D地区的界线与 级阶梯界线基本吻合,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 把界线主要经过的山脉:① 山脉; ② 山脉;③ 山脉。 一、二 地形 昆仑 祁连 横断 高寒 青藏地区 A B (2)A地区与C地区分界线大致为 年等降水量线,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 ⑤为 山脉; 400mm 降水 干旱 西 北 地 区 大兴安岭 A C (3)C地区与D地区界线与一月份 等温线分布接近,与 等降水量分布接近,该线大致经过 山脉—_____河。 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和 。 0℃ 800mm 秦岭 淮 气温 降水 北 方 地 区 南方地区 湿热 A C D B 四大区域 位 置 (范 围) 显著自然特征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高原 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高寒 干旱 湿热 抄在P5:最后一段底下 此图应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地方,人们的主食以 为主。 南方 米饭 此图应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地区,人们的主食以 为主。 北方 面食 此图应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地区,降水 。 西北 稀少 此图应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地区,气候特征表现为 。 青藏高原 高 寒 真 题 强 化 1、我国自古就有“南稻北麦”“南甘北甜”之说。南、北 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 ) A.喜马拉雅山—长江 B.昆仑山—黄河 C.秦岭—淮河 D.南岭—珠江 C 2、我国秦岭—淮河一线 ( ) A.以北为亚热带 B.以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C.以南为干旱区 D.以南1月均温在0℃以上 D 3、结合图判断,下列界线和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最接近的是 ( ) A.秦岭—淮河一线 B.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4、科学家研究发现,温暖湿润地区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寒冷干旱地区含量较低。下列地区中,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的是 (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B 5、造成我国农业“西牧东耕”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地形 C.气温 D.土壤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