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西藏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汉语文试卷
(总分: 150分 时间12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监考(jiān?) 贬谪(dí) 汗流浃背(jiā) 妄自菲薄(fěi)
B.筵席(yán) 发酵(xiào) 命途多舛(chuǎn) 繁文缛节(rù)
C. 角色(jiǎo) 气氛(fēn) 翘首以待(qiào) 纨绔子弟(kù)
D.悲恸(tòng) 重创(chuāng) 潜移默化(qián) 谆谆教诲(zh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浅尝辄止 走投无路 莫名其妙 饱经苍桑
B.出神入化 欺世盗名 欲壑难填 义愤填膺
C.川流不息 万丈深渊 招摇过世 面面俱到
D. 惜墨如金 破斧沉舟 尽太极妍 凭心而论
3.选出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偃(放倒)旗息鼓 敝 (破旧)帚自珍 德高望重(名望)
B.甘(甘苦)拜下风 心旷神怡 (愉快) 无人问津(渡口)
C.同舟共济(渡过) 学而不厌(辛苦) 精益(益处)求精
D.深恶痛疾(疾病) 坦荡如砥(磨刀石) 百废具兴(高兴)
4、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是褒义的一项是( )
A、同流合污   同日而语   同心同德   同心协力
B、危言耸听   微不足道   微乎其微   为所欲为
C、别出心裁   义愤填膺   一帆风顺   一举两得
D、优柔寡断   悠然自得  犹豫不决   有条不紊
5.下列词语的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柔和的线条 消逝的电波 亲密的战友 高超的人格
B.优美的旋律 暴虐的君王 忧郁的怨诉 庄严的荣光
C.寂寥的雨巷 叛乱的旋风 欢乐的黎明 穷困的孤岛
D.庞杂的音响 厚厚的雪花 细巧的图案 热辣的劲舞
6.下列各组中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
A.繁荣—萧条 高明—愚蠢 真理—谬误
B.暗淡—鲜艳 昂扬—低沉 奖励—批评
C.饥寒—炎热 文明—野蛮 离乱—安定
D.包围—突围 悲观—乐观 坚定—软弱
7.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来不太明白的那道题,经过他的指导,顿时豁然开朗。
B.我们看到街道两旁的那一排排鳞次栉比的高山榕,顿时肃然起敬。
C.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很多困难。
D.国外大面积爆发流感疫情,这消息耸人听闻,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
8.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极其意义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月光下,水是盈盈的辉煌;流水中,月是楚楚的曼妙。
运用对偶,表现月亮湾的水与月的衬映关系。
B.你们是早晨初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运用拟人,抒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朝气蓬勃的青年一代寄予厚望。
C.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筑梦想的坚实阶梯。
运用排比,使抽象的概念和道理变得更加严谨。
D.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能画出祖国的面貌呢?
运用夸张,意在表明多调一些颜色,祖国的面貌是可以画出来的。
9.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李金发先生一生清高,不大与文坛往来,出版的作品也甚少,但却以风格迥异的诗歌,成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 。
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狡猾的美国人 待时机成熟便以所谓中立国的身份向交战国家贩卖军火、战略物资、情报等,伺机大发战争横财,使得战后美国的经济一跃成为世界第一。
③诚实守信, 历来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
A.开山鼻祖 坐山观虎斗 一诺千金
B.始作俑者 隔岸观火 一言九鼎
C.始作俑者 坐山观虎斗 一诺千金
D.开山鼻祖 隔岸观火 一言九鼎
10.选出对下面句子中加横线部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给我带来了一小朵雏菊和一根青草。(宾语)
B.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主语)
C.这回我们没有在办公室里停留。(状语)
D.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补语)
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不仅要把自己国内的事情努力搞好,而且国际上的其他国家也应该先解决内忧再解决外患。
B.上海科技开发中心开展了关于培养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C.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杜绝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D.通过我们的努力,他的成绩有所进步。
1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真凉爽啊,拉萨的夏天!
B.我们要学习的科目还是挺多的,有语文、数学、藏文等......
C.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母亲的手,温暖又有爱。
D.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啊,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13. 依次填写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其实“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 能力问题, 一种态度。 以中国传统文化来解释这一理念的主要内涵, 可理解为“勤、俭”二字。我们老一辈人可以说就是低碳生活的忠实践行者。比如,不开着水龙头洗碗,用淘米水浇花浇菜,随手关灯拔电源,出门选择乘公交车……
A.既是 也是 如果 还 B.不是 而是 如果 还
C.不是 就是 如果 就 D.既是 也是 如果 就
14.给下面一段打乱顺序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②古琴被视为圣人治理国事的圭臬,君子修身养性的凭借
③所以只要是违反了圣人和君子的风范,一律不准弹琴
④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⑤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⑥而在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A.⑤①④⑥②③ B.④⑤①②③⑥ C.⑤②①④⑥③ D.④①②⑤⑥③
15. 下面的句子,诗文、题目、作者、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李白——唐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范仲淹——宋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05分
二、阅读。(共45分)
(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17小题。( 共6分,每小题3分 )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6.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诣:造诣 B.乃:于是,就 C.示:给……看 D.闻:听说过
17.下列对“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有听说孔雀是夫人您家的动物。
B. 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C. 没有闻到孔雀是夫人您家的动物。
D.未来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18----21题( 共12分,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①如果不能过一种理想的生活,那就一定要过一种有理想的生活。
②很难描述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物质和精神要达到怎样的精彩和极致才算是理想。如果真的达到了那种状态,是不是就失去了理想的色彩。“理想只有在不可企及时才可以理想的本质存在着”,不可企及,是理想最具魅力、最诱惑人的地方。
③有理想不是以理想的对象来否定现实的自己;有理想也不是高挂起一个愿望,对它冷若霜冰。
④有理想就是在未来的日子里,你应该怎样寻找更高的成就感和真切的幸福感。有理想就是日日更新着自我,又时时否定着自我。有理想就是不耽于现实,不溺于幻想,敢破旧,敢立新。
⑤有理想不是追求什么职业,而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⑥有理想的人不奢侈,不自私,做善事,有自我。自爱爱人,自信信人。不妄自菲薄,亦趾高气扬。有雅趣而不浮于情调,有俗务而能轻松身心。能放松自己在原则底线之上,要提升境界达毕生追求之巅。
⑦有理想的人眼神明亮坚定,眼光高远清幽。他心胸开阔,处事从容;生活简单,情感单纯;他要把一部分爱和力量献给自己的理想。
⑧有理想的生活使你每天充实自信,精神愉悦。有所追求,故不会懈怠;有所期望,故不会苟且。有理想的生活,在感觉最寒冷迷茫的时候,你可以向心中的理想借来火,温暖你的心,借来光,照亮你的路。
⑨有理想就有了信仰,平凡的工作,世俗的生活,却保有一颗超凡脱俗、不染尘的心灵。于是,你的言谈举止在寻常之中就有了一层源于内心的光辉。
⑩平淡的生活里,有了理想,灵魂就有所归依,心灵就有所扶持,人生,就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有过理想的生活,什么时候开始都为时未晚。(选文有改删)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正确的是 ( )
A.灵魂的归宿 B.过有理想的生活
C.更新自我 D.理想就是信仰
19.本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
A.比喻论证 B.引用论证
C.举例论证 D.道理论证
20.从全文看,①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
A.引起下文 B.承上启下
C.介绍背景 D.过渡作用
21.对文中划线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
A.每个人都要有一个远大的理想。
B.远大的理想一定要把它高高挂起。
C.有了远大的理想,不仅要时常把它挂在嘴边,更要付诸于行动。
D.有了远大理想,就要天天默想、天天祈祷实现理想。
(三)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22--30题。
阳光的疤痕
(1)夏历六七月间是收割稻子的时候,天气特别炎热。天未亮,蝉就在房前屋后喊起热来,不到上午九点,树叶就耷拉下来,叶子皱巴巴的,像被什么揉皱了,如果树会出声,大概会毫不顾忌地喊出来。土埕上的石凳已经被太阳晒得发烫,树荫下的狗伸出舌头淌汗,湿湿的,仿佛苍台上拧出的那种。
(2)从5点多起床干到这时,我早就腰酸腿软,晒了几个钟头的太阳,我的背部仿佛被什么动物的利爪挠过一般,热辣辣地疼。回家吃早饭,我扒拉几口就再也吃不下,只一杯接一杯地灌冷开水,直到肚子发胀,还觉得口干舌燥。我想对父亲讲让自己歇一会儿,但看着他黝黑脸上如小泉潺潺的汗水,我把冒出来的话连同唾沫都咽进肚里,提着镰刀跟在父亲的背后又上田去了。
(3)九点的阳光将父亲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我与父亲的距离只有两三步路,有好几次,我的影子与父亲并肩而行了。但当我回过头来,发现父亲的身影黑黝黝的,仿佛一个看不见底的深井。有好几次我的步伐动摇了,我想:也许我再向前几步,我就会重复父亲的命运,踩在父亲的影子上。说实在的,我当时感觉一种深陷的、无法摆脱的恐慌和悲哀。
(4)父亲没有回头,也许他的眼中只有那波浪起伏的稻谷。
(5)刚才还是明晃晃的太阳,此时变成一个大得可怕的白炽灯,我再也不敢抬头与之对视。走进稻田,刚弯腰,炎热的阳光早已透过沾在背上的衣服扎进肌肤。起初尖细如麦芒,后来如荆棘上的尖刺。临近中午,阳光如一些细小的针尖,密密麻麻地扎进每一寸呈现给太阳的肌肤。背部的温度由热、炎热到灼热渐次升高,直到觉得自己快要燃烧一般,汗水淋漓地流出。后来就没有了,被太阳“蒸”干了。抬头看父亲的背影,他背上的衣服泛出一层淡淡的盐渍。多年以后,远离乡村阳光的我很煽情地把自己弯腰俯向庄稼的身影比作一柄“新镰”,把炎热的阳光比作铸炼钢铁的熔炉,把汗水比作淬火的水。
(6)我的腰弯得更低了,这样做的目的,只为减少太阳照射身上的面积,至于这样做会更累的感觉早已麻木了。酸软的手臂和腰肢变得僵硬,特别是臂部的肌肉有点肿胀起来的感觉。但我不敢停下来,怕一停下动作,自己就会被炎热的太阳“压倒”。热原来也有“重量”,久处炎热阳光下的人才会真切体会到。
(7)嘴里已经没有一点唾沫,舌头像坚硬的石板,我无力将它推动。
(8)水分被蒸发干了,只剩下干涸的眼神,望向远处密密麻麻的庄稼。
(9)我的手机械地动着。
(10)没有一丝风,听得到空气在谷穗上热烘烘地作响……
(11)多年以后,我重读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总有异样的体会。农人爱惜粮食,那是爱惜自己的生命。
(12)那一天夜里,我从恶梦中惊醒,背部仿佛失火一般,又热又痛,只好趴在床上,任冷汗从额上、背上淋漓流出。也许是我睡梦中的呻吟声吵醒了母亲,她来到我房间,看情形一下子就明白了,去厨房拿回一点花生油,用手细细地抹在我通红的背上。
(13)几天后,我的背部结出一大块黑色的疤痕。父亲知道这件事,淡淡地说,这小子,娇嫩了些。我看着父亲黝黑如铁的肤色,觉得有些羞愧,想着有一天自己也如父亲一样变成一块铁,再毒的阳光也伤不到我了。
(14)这段少年时的经历,我记忆甚深。阳关在我身上、心上打下的烙印,会深刻地影响我的一生。阳光制造的疤痕好了,留下的不是伤痛。
给加点字注音
疤痕( ) 黝黑( ) 盐渍( )
23.文章第(1)段划线的句子属于哪种描写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24.“说实在的,我当时感觉一种深陷的、无法摆脱的恐慌和悲哀。”句中的“恐慌”和“悲哀”分别指什么?
25.作者在文中多处将自己和父亲作对比,有何作用?
26. 分析第五段划线部分在传达什么内容?
27.文章结尾处作者说“阳光制造的疤痕好了,留下的不是伤痛”。那么留下的是什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8.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文题“阳光的疤痕”的含义。
29.下面的名言警句与文章内容主题最贴切的一项是( )
A.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0.本文的体裁是( )(3分)
A.记叙文 B.议论文 C.散文 D.小说
三、作文(60分)
“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什么呢?
请以“晒出我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少于600字;
选择题答案
--5 DBACA 6-10 DAAAB 11 -15DBBAC 16--17 AB 18---21BDAC
22答:
bā yǒu zì
23 答:
①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②写出了清晨的炎热的环境氛围,③为下文写父亲在烈日下劳作做铺垫。
24答:
恐慌:怕走父亲的老路,和父亲命运相同,做一辈子的农民等(1分,大致方向到了就行)
悲哀: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当下的一切。(2分)
25答:通过对比,突出了父亲吃苦耐劳的品质(1分)也表现了我受历练之前的脆弱,怕吃苦的一面(2分)。(意思到了即可)
26答:
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1分)写出了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阳光热度的不同感受,反映了劳动的艰辛。(1分意思到了即可)
27答:
留下的是:
历经苦难,终成正果的那一份难得的成长经历;
是历经风雨终见彩虹的欣喜;
是好了伤疤,更感激痛苦经历的一份豁达;
是感恩一切有利于个人成长的心态------------(2分)
(言之有理即可)
给我们的启示是:
要学会在历练中成长自己
要学会感恩生命中最困难的那段时期
要勇于面对挫折------------(1分)
(言之有理即可)
28答:
人生磨练而得到的思想和精神上的收获。(意思对了即可)
29 A
30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