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利用资料说出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城市职能。 3、利用资料说出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 4、通过北京学习加深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合理发展区域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城市职能。 2、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过程: 导入: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哪里吧?(北京)关于 北京你们都知道哪些内容?(学生自由回答)那么,你们知道北京的具体位置、面积以及它的职能吗?今天,我们就走进北京,系统的学习关于我们首都的详细内容。 新授: 教师出示北京的地形图,让学生找出北京的具体位置。 纬度位置:大致为40?N,116?E。 海陆位置:北京城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 相对位置:与河北省、天津市相邻。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流便于入海,大多流向渤海。 面积、人口:北京面积1.68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961.9万(2010年。) 地形: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适宜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河流:主要河流有潮白河、永定河和人工运河(京杭运河)。 气候: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交通:北京位于几条古代交通大道的交叉点,又是京杭运河的起点,对外联系方便。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向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向南可进入华北平原。 让学生找出北京的主要职能。 职能: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所在地。 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文化教育事业发达。这里由著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上百所高等院校...... 北京还是国际交往中心。北京由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以及众多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等。 教师让学生找出北京的历史和遗产。 历史: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 遗产: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先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城中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有四合院、胡同、牌楼等。 北京旧城的布局:北京旧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其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北京旧城是在元朝的大都城基础上改建完成的,旧城呈现独特的“凸”字形轮廓。 教师让学生找出现代化的大都市的内容。 现状:北京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城市中心区外围形成了一批卫星城。 交通: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北京还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特色:北京既具有现代风貌,又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 目标:北京正在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课堂小结: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课堂检测: 1、根据北京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明其气候类型应该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根据河流的流向——从西北流向东南,可以判断北京的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东南高、西北低 3、下列北京旅游景点中,不属于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 A、颐和园 B、明故宫 C、十三陵水库 D、八达岭长城 4、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 )两代。 A、唐、宋 B、宋、元 C、元、明 D、明、清 5、北京工业发展的方向是( ) A、扩大工业建设规模 B、利用科技力量发展重工业 C、发展耗能多,污染少的工业 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板书设计 纬度位置:大致为40?N,116?E。 海陆位置:北京城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 相对位置:与河北省、天津市相邻。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流便于入海,大多流向渤海。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