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2011-2012高二第一学期寒假作业(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2011-2012高二第一学期寒假作业(9科10份)

资源简介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寒假试题A
高二英语
时量: 100分钟 分值:120分
命题:冷静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3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 Where are we going for the vacation, the mountains or the sea
---- _____.
A. It doesn't matter B. It's up to you
C. Don't mention it D. That's all right
22. She got _____ great surprise when she opened _____ letter from Finn.
A. a; the B. a; a C. the; a D. the; the
23. Twenty men fell into the water and were _____ by other boats.
A. picked out B. picked over C. picked up D. picked on
24. ---- My pan has disappeared from the table.
---- You _____ it in the wrong place.
A. might put B. should have put
C. need put D. may have put
25. Men and adults under 30 are more ____ to have digital music players.
A. probable B. possible C. likely D. possibly
26. With more forests destroyed, a huge amount of good earth ____ each year.
A. is washing away B. is being washed away
C. has been washing away D. were being washed away
27. ---- Is it convenient for you if I come to see you at 4:00 this afternoon
---- I'm afraid not. I _____ a meeting then.
A. will have had B. am about to have
C. will be having D. was having
28. When _____ the prices of these goods, we must take everything into consideration.
A. compared B. comparing C. to compare D. compare
29. It was reported ___a 7.1-magnitude earthquake hit northwest China's Qinghai Province early on Wednesday.
A. that B. what C. which D. when
30. He found _____ not easy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well.
A. one B. that C. it D. them
31. _______ you come across new words, don't refer to your dictionary at once but guess their meanings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A. The first time B. Next time C. For the first time D. Since
32. It was the training _____ he had as a young man _____ made him such a good engineer.
A. what; that B. that; what C. that; which D. which; that
33. European football is played in 80 countries, _____ it the most popular sport in the world.
A.making    B.makes     C.made     D.to make
34. In fact ___ is a hard job for the police to keep order in an important football match.
A.this     B.that      C.there      D.it
35. —I hear Jane has gone to the Holy Island for her holiday.
—Oh,how nice! Do you know when she ________
A.was leaving  B.had left    C.has left     D.left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The train had started moving. It was 36 with people of all ages, mostly with the middle-aged workers and young students. Near the 37 sat an old man with his thirty-year-old son. As the train moved by, the son was overjoyed with the 38 outside. "See, dad, the scenery of green trees moving 39 is very beautiful."
This behaviour from a 40 son made the other people feel strange about him. Everyone was 41 about the son. "This person seems to be 42 ," a newly-married man whispered to his wife. Suddenly it started 43 . Lots of drops fell on the travellers through the open window. The son excitedly said to his father, "See, dad, how 44 the rain is, too." The man's wife was annoyed by the rain drops spoiling (弄坏) her 45 suit. The young man said to the father, "Can't you see it raining yourself Your son 46 be mentally ill. Get him to a hospital!"
The old man 47 at first, feeling rather hurt and then replied, "We are on the way back from the 48 . My son was 49 from birth. He just recovered from an eye operation yesterday. The rain and nature are all new to his eyes. Please 50 us for the inconvenience that we may have caused."
The things we see may be right from the outside 51 we know the truth, 52 the lesson learnt may be too late. Imam Ali once said: A fool's mind is at the mercy of his tongue and a wise man's tongue is under the control of his 53 . So try to understand the problem better before taking a(n) 54 action. As the saying goes, "it is better to light up a candle instead of blaming the 55 ."
36. A. covered B. crowded C. concerned D. bored
37. A. baggage B. bed C. people D. window
38. A. view B. people C. hills D. cities
39. A. forward B. away C. hurriedly D. slowly
40. A. naughty B. handsome C. grown-up D. curious
41. A. whispering B. shouting C. thinking D. worrying
42. A. young B. clever C. lovely D. mad
43. A. frosting B. snowing C. winding D. raining
44. A. hard B. beautiful C. heavy D. cold
45. A. cheap B. dirty C. new D. worn
46. A. should B. can C. must D. need
47. A. hesitated B. cried C. laughed D. jumped
48. A. factory B. home C. school D. hospital
49. A. deaf B. blind C. troublesome D. crazy
50. A. offer B. thank C. forgive D. leave
51. A. after B. though C. if D. until
52. A. but B. or C. for D. while
53. A. hands B. eyes C. tongue D. mind
54. A. quick B. important C. rude D. necessary
55. A. doctors B. darkness C. manners D. patients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In old times, there was a story about a young athletic boy hungry for success, for whom winning was everything.
One day, the boy was preparing himself for a running competition in his small native village. He and two other young boys were to compete. A large crowd had gathered to witness the competition and a wise old man, upon hearing of the little boy, had travelled far to bear witness also.
The race started. Sure enough, the boy dug deep and showed his determination, strength and power. He came first. The crowd cheered and waved at the boy. The wise man remained still and calm. The little boy, however, felt proud and important.
A second race was called, and two new young challengers came forward to run with the little boy. The little boy finished first once again. The crowd again cheered and waved at the boy. The wise man expressed no opinion.
"Another race, another race!" shouted the little boy. The wise old man stepped forward and presented the little boy with two new challengers, a frail (虚弱的) old lady and a blind man. "What is this " asked the little boy. "Race!" said the wise man. The race was started and the boy was the only finisher. The little boy raised his arms in delight. The crowd, however, was silent showing no happiness. "Why don't they join in my success " he asked the wise old man. "Race again," replied the wise man. "This time, all three of you, finish together," continued the wise man. The little boy thought a little, stood in the middle of the blind man and the frail old lady, and then took the two challengers by the hand.
The race began and the little boy walked slowly, ever so slowly, to the finishing line and crossed it. The crowd cheered and waved at the boy. The wise man smiled.
5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young athletic boy _____.
A. was crazy about winning competitions
B. considered the blind man foolish
C. was angry with the wise man
D. showed no respect to the young challengers
57. The wise man went to watch the competitions to _____.
A. teach the boy a lesson
B. show the crowd his wisdom.
C. help the lady and the blind man
D. see whether the boy was powerful
58. Why did the crowd remain silent when the boy beat the lady and the blind man
A. The boy was proud.
B. The boy was impolite.
C. The boy was not helpful.
D. The boy was overconfident.
59. What is the message conveyed in the story
A. Small talk is helpful.
B. Love and kindness are rewarding.
C. Wisdom is more important than strength.
D. Sympathy should be given to the weak.
B
Have you ever been in London before You do not know how to start your trip Let's go for a tour on a London Big Bus to have a look around London and get on and get off at the attractions you will visit during your tour.
Make the most of London Sightseeing and discover its attractions thanks to two tour routes: red tour route and blue tour route. Feel free to hop on and hop off the tour bus at any attraction during the tour.
The red route:
Enjoy the must-see London attractions such as the Tower of London, St. Paul's Church, Westminster Abbey and Buckingham Palace. The professional guide on board will keep you entertained commenting on the different sights all along the tour.
The blue route:
It provides a deeper tour around the city and you will discover Central London, Kensington and Hyde Park. Feel the spirit of the beautiful London and stop to stroll along the Kensington High Street. Do not miss Harrods and the impressive area of Notting Hill.
Alone or with somebody, London Big Bus Tour will offer you an unforgettable day. Start planning your stay thanks to the many attractions you saw on the way. Discover the city at our own pace thanks to the hop on and hop off from one of the London symbols: the open top double-decker bus (双层公共汽车).
Bus times:
Summer - every 5 to 10 min, from 8:30 am to 6:00 pm
Winter - every 10 to 20 min, from 8:30 am to 4:30 pm
Ticket:
Valid 24 hours - adults £25, children £l0
Groups can get special prices
Tour Highlights:
※ Tours in 8 languages
※ 70 stops at all main London attractions
※ Free Thames River cruise and 3 walking tours included
※ Save money and time
※ High flexibility as you can hop on and hop off at any time
※ Perfect for family
Find the tour that best suits you, and have a look at our other London tours!
60. If you choose the red route, _____.
A. you can only do sightseeing on the bus
B. you'll pass through famous Hyde Park
C. you can visit the main London attractions
D. the tour guide will speak to you only in English
61. Taking the blue route, you are able to _____.
A. experience the life in the heart of London
B. dine in the most famous restaurant of London
C. taste English food at Notting Hill
D. go shopping in the famous stores
62. What can we know about London Big Bus Tour from the passage?
A. Traveling with family doesn't save money
B. Tourists can get on and get off at any stop.
C. No tourist can enjoy free Thames River cruise.
D. The London Big Bus can take you to all London attractions.
63. The passage is mainly written for _____.
A. travelers to London
B. travelers from London
C. travelers who want to save time
D. travelers who want to study English
C
Without proper planning, tourism can cause problems. For example, too many tourists can crowd public places that are also enjoyed by the inhabitants of a country. If tourists create too much traffic, the inhabitants become annoyed and unhappy. They begin to dislike tourists and to treat them impolitely. They forget how much tourism can help the country's economy. It is important to think about the people of a destination country and how tourism affects them. Tourism should help a country, keep the customs and beauty that attract tourists. Tourism should also advance the wealth and happiness of local inhabitants.
  Too much tourism can be a problem. If tourism grows too quickly, people must leave other jobs to work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This means that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s economy can suffer.
  On the other hand, if there is not enough tourism, people can lose jobs. Businesses can also lose money. It costs a great deal of money to build large hotels, airports, air terminals, first-class roads, and other support facilities(配套设施)needed by tourist attractions .For example, a major international class tourism hotel can cost as much as S0 thousand dollars per room to build.If this room is not used most of the time, the owners of the hotel lose money.
Building a hotel is just a beginning. There must be many support facilities as well, including roads to get to the hotel, electricity, sewers to handle waste, and water. All of these support facilities cost money. If they are not used because there are not enough tourists, jobs and money are lost.
64. Too much tourism can cause all these problems EXCEPT ________ .
A.a bad effect on other industries
B.a change of tourists' customs
C.over-crowdedness of places of interest
D.pressure on traffic
65.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ext that ________ .
A.the author doesn't like tourism developing so fast
B.local people will benefit from tourist attraction
C.other parts of a country's economy won't benefit from tourism much
D.we can't build too many support facilities
66. The author thinks it is good for local people to know that tourism will ________ .
A.waste a lot of money
B.weaken their economy
C.help establish their customs
D.help improve their life
   D
   Most of us were taught that generosity (慷慨) is about giving freely, and putting others' needs before our own. Although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is definition, it remains somewhat incomplete. To think of generosity only in terms of giving can limit us.
Being truly generous is also about being open to receiving graciously (落落大方地) from others. Allowing others to "give" to us whether it may be a compliment, emotional support or even material help in times of need is, interestingly, the same act of kindness as trying our best to give to others.
   Besides, we need to be aware that giving can sometimes be a thinly disguised (伪装的) power trip! It's time we began to understand generosity as a kind of two-way street.
With all the talk about how "selfish" we are today, it's pretty amazing to see how many people have real difficulty being able to receive.
There may be at least four reasons why people have trouble receiving. Maybe they simply haven't learned how to graciously receive a gift or help from others. Or it could be that they don't want to feel under obligation to the giver. It's also possible that they consider receiving a weakness, and want to always come across as the strong part of a relationship; to receive, for some, is to admit that they have needs, or are weak, and they find this very hard. Or perhaps, most sadly, they don't feel they deserve what they receive.
Unfortunately, all of these reasons put the focus on the receiver rather than on the joy of the person giving the gift. But it helps to recall the joy we feel when we ourselves give and to allow others opportunities for experiencing the same joy.
67. The author thinks that receiving _____.
 A. is more important than giving
B. is seldom seen in our daily life
 C. means as much as giving does
D. limits us more than giving
68.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Paragraph 5 that people usually believe that giving _____.
 A. is the obligation of the rich
B. shows the giver's powerfulness
 C. determines people's relationship
D. usually needs to be taught
6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most people have trouble receiving _____.
 A. mainly because of their own personality
 B. mainly because of their own culture.
 C. because they only think of themselves
 D. because they are addicted to giving
70.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Generosity: a two-way street
 B. To receive, not to give
 C. Give freely, receive occasionally
 D. New definition of giving
第二节: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71 Being angry doesn't really solve much, but what people do when they feel angry is important. The goal is to calm down and try to solve what is bothering you. This is hard for some kids and adults, too. Instead of calming down, some kids might keep getting more and more upset until they explode like a volcano!
  72 Their anger might be so strong that they lose control of their temper. They may act in ways unacceptable and hurtful. People may say that someone has trouble controlling their temper.
73
Some kids might get so angry that they scream at their parents, break something, or even worse, hit their brothers or sisters. 74 However, it's not OK for a kid to do any of those things. Kids don't want to act in this way, but sometimes angry feelings can be hard to manage. So what to do
Well, the good news is that kids don't just have to keep making the same mistakes over and over again. 75 Imagine your temper as a puppy inside you that needs some training. The puppy is not bad - it will probably turn out a great dog. It just needs to
learn some rules because, right now, that puppy is causing some problems to you.
A. You can train you temper.
B. You don't want to cause trouble.
C. Kids should be allowed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even angry ones.
D. Everybody gets angry sometimes.
E. In fact, they usually mean that a kid behaves badly when feeling angry.
F. Instead of thinking of the person you're angry with, think of something else.
G. Some kids get angry more often or more easily than some other kids.
第 Ⅱ 卷(非选择题,共35分)
短文改错(共l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l1处起)不计分。
Dear Anna,
How glad I am to hear of you and know you're getting on good with your Chinese study at Beijing University. In order to learn foreign language, one shouldn't only study the language, and also study the everyday life of the native speakers. Since you had been in China for only half a year, I don't think you have known many about our life. Why not to spend the holiday with your family My parents are looked forward to seeing you soon. If you accept our invitation, please phone us. We will sure meet you at the station.
   Best wishes,
Li Hua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设你是李华,是一所涉外的学生会主席。寒假将近,请你以学生会的名义发出放假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放假21天,2012年1月14日—2月4日;
请同学们:
注意出行安全;
在家主动做家务,和父母良好沟通,做能所能及的事情;
利用假期复习所学功课,多看有益的课外书籍;
认真完成各科作业,为入学考试做准备;
字数:100-120字
注意:可以适当增加细节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寒假试题A答题卡
考场号 座位号
正确填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试室、座位号填写在指定位置。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题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书写要工整,字迹清晰。修改答案时禁止使用涂改液或涂改胶条。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题目指定区域以外答题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迭,不破损。
第I卷 选择题 (请使用2B铅笔填涂)
1. [A][B][C]2. [A][B][C]3. [A][B][C]4. [A][B][C] 5. [A][B][C]6 [A][B][C]7. [A][B][C]8. [A][B][C] 9. [A][B][C]10. [A][B][C]11. [A][B][C]12. [A][B][C] 13. [A][B][C]14. [A][B][C]15. [A][B][C]16. [A][B][C] 17. [A][B][C]18. [A][B][C]19. [A][B][C]20. [A][B][C]
21. [A][B][C][D]22. [A][B][C][D]23. [A][B][C][D] 24. [A][B][C][D]25. [A][B][C][D]26. [A][B][C][D] 27. [A][B][C][D]28. [A][B][C][D]29. [A][B][C][D] 30. [A][B][C][D]31. [A][B][C][D]32. [A][B][C][D] 33. [A][B][C][D]34. [A][B][C][D]35. [A][B][C][D]
36. [A][B][C][D]37. [A][B][C][D]38. [A][B][C][D]39. [A][B][C][D] 40. [A][B][C][D]41. [A][B][C][D]42. [A][B][C][D]43. [A][B][C][D] 44. [A][B][C][D]45. [A][B][C][D]46. [A][B][C][D]47. [A][B][C][D] 48. [A][B][C][D]49. [A][B][C][D]50. [A][B][C][D]51. [A][B][C][D] 52. [A][B][C][D]53. [A][B][C][D]54. [A][B][C][D]55. [A][B][C][D]
56. [A][B][C][D]57. [A][B][C][D]58. [A][B][C][D]59. [A][B][C][D]60. [A][B][C][D] 61. [A][B][C][D]62. [A][B][C][D]63. [A][B][C][D]64. [A][B][C][D]65. [A][B][C][D] 66. [A][B][C][D]67. [A][B][C][D]68. [A][B][C][D]69. [A][B][C][D]70. [A][B][C][D] 71. [A][B][C][D][E][F][G]72. [A][B][C][D][E][F][G]73. [A][B][C][D][E][F][G]74. [A][B][C][D][E][F][G]75. [A][B][C][D][E][F][G]
第II卷 非选择题 (请使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
Dear Anna,How glad I am to hear of you and know you're getting on good with your Chinese study at BeijingUniversity. In order to learn foreign language, one shouldn't only study the language, and also study the everyday life of the native speakers. Since you had been in China for only half a year, I don't think you have known many about our life. Why not to spend the holiday with your family My parents are looked forward to seeing you soon. If you accept our invitation, please phone us. We will sure meet you at the station.   Best wishes, Li Hua
书面表达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寒假试题B
高二英语
时量: 100分钟 分值:120分
命题:冷静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3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As we know, more than 70 percent of the earth ________ oceans.
A. are covered with B. is covered in
C. is covered with D. are covered by
22.--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the red one or the green one
--_____will do, I prefer the blue one.
A. Both B. Each C. Neither D. Either
23. Did Tom suggest ___ for an outing next Sunday
A. go B. going C. gone D. go to
24. We two reached the top of the hill and stopped ____ on a big rock by the side of
the path.
A. to have rested B. resting C. to rest D. rest
25.Our bodies are strengthened by taking exercise. ______, our minds are developed by
learning.
A. Probably B. Likely C. Similarly D. Generally
26. I' m sorry. I can' t give you the telephone number without Mr. Smith's______.
A. permission B. allowing C. agreement D. performance
27. Many graduates in China do their best to go abroad to seek their______.
A. fate B. chance C. luck D. fortune
28.______other young men, he also enjoys pop music.
A. In common with B. In need C. Compared with D. Except for
29.It's no use trying to____ him to give up smoking; he won't listen.
A. make B. advise C. discourage D. persuade
30. -What a pity! I haven't got a ticket for the football match.
-Don't worry. It'll be broadcast_____ on TV.
A. live B. lively C. alive D. living
31.-If you like I can do some shopping for you.
-That's a very kind______.
A. service B. point C. suggestion D. offer
32.-Why did she spend so much time searching shop after shop for a blouse
-Oh ,she was very______ about her clothes.
A. special B. especial C. particular D. unusual
33. Being able to speak another language well is a great______ when you're looking for a job.
A. advantage B. chance C. assistant D. importance
34. In Britain today women______44% of the workforce, and nearly half the mothers with children are in paid work.
A. hold up B. build up C. account for D. consist of
35. Cathy_____ the knowledge of radio just by staying around the radio station.
A. picked up B. took up C. made up D. turned up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Last night I wrote an article for the school newspaper that described how I feel right now in honest terms. I emailed it to our wonderful 36 , and after she 37 it, she asked a very good question: "Do you want the 38 school body, including our senior class and the teaching 39 to read this "
That question pretty much 40 my thoughts. I'm not a very 41 person; I tend to let only a few friends know 42 what' s going on in my life. I suppose that's 43 my personality says the opposite to itself, because I'm also an honest person.
Being honest is 44 .It involves taking risks—huge risks—and putting 45   on the edge. 46 to someone can be the hardest thing for you in the world and either lead to the hurt of feelings or 47 friendships. During the course of my life, I' ve experienced 48 .
In positive ways, being honest can be a 49 .Pretending is not only difficult, 50 it' s very tiring. Last year, 51 I discovered that I could be open with two people whom I was already good friends with, the load on my shoulders felt much 52 .Telling someone your 53 feelings is scary; trusting someone 54 your heart and soul is hard. Of course, putting one's feelings into 55 f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o read is also rather frightening.
36. A. editor B. coach C. e-pal D. supervisor
37. A. deleted B. read C. forwarded D. reserved
38. A. entire B. junior C. main D. key
39. A. member B. clerk C. staff D. fellow
40. A. agreed B. controlled C. supported D. matched
41. A. easygoing B. shy C. optimistic D. open
42. A. exactly B. rarely C. roughly D. usually
43. A. how B. what C. where D. when
44. A. exciting B. simple C. boring D. difficult
45. A. everybody B. yourself C. somebody D. myself
46. A. Showing off B. Opening up C. Getting down D. Looking up
47. A. unreliable B. weaker C. permanent D. stronger
48. A. either B. neither C. both D. nothing
49. A. burden B. dream C. goal D. release
50. A. but B. while C. also D. meanwhile
51. A. in which B. when C. during which D. which
52. A. heavier B. unpredictable C. lighter D. unbearable
53. A. miserable B. secret C. strong D. joyful
54. A. by B. via C. with D. beyond
55. A. reality B. use C. practice D. print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Read the following reviews for movies that are showing at the moment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that follow.
Happiness (Romance)
Happiness tells the story of two people (Lisa Turbot and Danny Roy) who work for different advertising companies .They talk on the phone all the time and don't like each other . But then they communicate by email and fall in love. This movie will be very popular with teenagers and people who like romances .It also has beautiful music.
I scream (Thriller)
In I Scream ,Paul (Colin Jacks) is a young man who joins a thriller club. Each of the members tries to frighten the others. Paul is told to stay in an old house for the night. Everyone who has tried to stay in the house before has died. This movie is very frightening but also quite silly .It doesn't make sense for Paul to stay in the house when things start to go wrong. Only for people who like thrillers.
Paul's Heroes (Comedy)
This is a very funny war movie set in World War Two. Six soldiers (including Sammy Turblow) have to get to Italy to take secret messages to the American army there. During the movie ,they dress up as women and fight with Italian workers. You can guess the ending ,but it's great fun getting there.
______ (Drama)
This is a very good drama with Jack Ross ,who plays a hard-working truck driver. His wife becomes ill and he has to find a doctor who can help her. In his travels he meets Dr. Lloyd (Phil Driver) who has found the cure for the illness ,but Jack Ross has only twelve hours to get the medicine back to his wife on the other side of America. This is an excellent movie, which is very exciting.
56. The story in "Happiness" seems to suggest that______.
A. talking on the phone for a long time certainly leads to love
B. face-to-face conversations are better than those on the phone
C. writing expresses oneself better than talking on the phone
D. teenagers enjoy talking on the phone more than adults
57. In "Paul's Heroes" the American soldiers dress up as women in order to______.
A. take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 their army
B. fight with Italian workers
C. make the Italian workers laugh
D. amuse the other American soldiers
5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fourth movie
A.A Hard-working Truck Driver B. Medicine
C.A strange Illness D. Twelve Hours
B
As we all know, nature has supplied every animal except man with some covering for his body such as fur, feathers, hair, and shells as a thick hide. But man has nothing but a thin skin.
If someone were to ask you, "Why did human beings start to cover their bodies with clothes " most would answer, "To keep themselves warm, of course."
It is only when we begin to think about it a little that we realize that clothes are worn for a great many reasons that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our need for warmth at all.
For example, we wear clothes to some degree in order to decorate ourselves-to make ourselves, if possible, look more dignified (尊严) or nicer.
Clothes of a special kind are often worn to show that the wearer has authority or power. The individual wearing them is treated with respect because he occupies a certain office. The judge on the Bench, for example, might look a very ordinary and unimpressive figure without his wig and gown. Cloth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eremony, whether it is connected with belief, the law, parliament, and royalty, the fighting forces or the state. How very different the Queen's Coronation ceremony (加冕仪式) would have looked without the robes, coronets and the cloth of gold.
Sometimes, even in some modern countries people wear some article of clothing, or some jewel, because they believe that it will bring them luck or protect them from evil or illness, or because it is connected with their beliefs.
None of these reasons for wearing clothes-to decorate ourselves, to show our position in the world, for ceremonial purposes, for "luck", to give ourselves dignity and authority-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our need for warmth.
59.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wearing clothes is man's basic necessity to________.
A. protect skin B. show beauty C. keep warm D. bring luck
60.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judge wearing special clothes on the Bench________.
A. looks nicer B. looks different C. shows wealth D. shows power
61. Even in modern countries, sometimes people wear certain clothes because________.
A. they believe that they will get protected from bad luck and illness
B. it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ir wealth
C. they want to show their power
D. they enjoy wearing such kind of clothes
62.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article is to tell us that clothes are worn________.
A. for ceremonial occasions B. for many other reasons besides warmth
C. to keep people impressive and nicer D. to show people's authority or power
C
When do people decide whether or not they want to become friends During their first four minutes together, according to a book by Dr. Leonard Zunin. "Every time you meet someone in a social situation, give him your undivided attention for four minutes. A lot of people's whole lives would change if they did just that."
When we are introduced to new people, we should try to appear friendly and self-confident. In general, he says, "People like people who like themselves."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not make the other person think we are too sure of ourselves.
Hearing such advice, one might say, "But I'm not a friendly, self-confident person. That's not my nature. It would be dishonest for me to act that way." In reply, Dr. Zunin would claim that a little practice can help us feel comfortable about changing our social habits. We can become accustomed to any changes we choose to make in our personality. "It's like getting used to a new car. It may be unfamiliar at first, but it goes much better than the old one."
But isn't it dishonest to give the appearance of friendly self-confidence when we don't actually feel that way Perhaps, but according to Dr. Zunin, "total honesty" is not always good for social relationships, especially during the first few minutes of contact. There is a time for everything, and a certain amount of play-acting may be best for the first few minutes of contact with a stranger. That is not the time to complain about one's health or to mention faults one finds in other people. It is not the time to tell the whole truth about one's opinions and impressions.
The author also declares tha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should be taught as a required course in every school, along with reading, writing, and mathematics. In his opinion, success in life depends mainly on how we get along with other people. That is at least as important as how much we know.
63. When first introduced to new people, we should________.
A. be friendly and sure of ourselves regardless of the other people's feeling
B. always tell the whole truth even if it hurts
C. appear friendly and self-confident at least for the first few minutes
D. mention faults we find in the other people
64.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advic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________.
A. should be set as a required course in schools
B.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other courses in school
C. are less important than reading, writing and mathematics
D. is the only key to one's success in life
65. The underlined word 'play-acting' in the fourth paragraph means________.
A. being totally honest B. being a little dishonest
C. acting out what one feels D. acting in a play
66.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could be________.
A. The Key to Success B. Best Ways to Make Friends
C. Personal Relations D. The First Four Minutes
D
I've cheated in school when I thought that I could get away with it. I'm not proud of it and I don't usually feel very good about myself afterward, but sometimes it's the only way possible to survive in a pressure cooker. My parents are really set on my getting good grades. They study my report card the same way they examine the newspaper's stock market page. And they make me feel that I've got to live up to their expectations.
But often it's like each teacher acts as if his is the only subject we have. They think nothing of piling on our homework or giving surprise quizzes. Sometimes we have to take two or three tests in different subjects on the same day. I'd like to see a lot of adults I know preparing for that.
When the pressure becomes too high, some kids may resort to(诉诸于) cheating. If you have three or four subjects to study for, you're not going to be able to devote enough time to each subject in order to be well prepared for each class. Besides, it may be the only way left to live up to your parents' expectations and compete with the top students in the class.
Everybody knows that if you cheat, it's important not to get caught. Few things can cause more of chaos. Once, my elder brother got caught cheating on a math final. My parents acted as though he'd committed a federal crime. The assistant principal called them to school, but although the incident caused several conferences, I don't think that anybody ever really understood what my brother was going through. We're just supposed to perform outstandingly as well as always act honestly, but how many adults can actually live up to the standards they set for us
My father has gotten countless traffic tickets for parking in no parking zones or for not coming to a full stop at stop signs. And you're always hearing about people who don't file their income tax honestly. How about all the corruption in government Successful adults often accept dishonest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ir business goals. Are kids the only ones who are supposed to be perfect
Most of my friends have cheated on tests in school at one time or another. The kids who never cheat are usually either afraid of getting caught or just don't know how to do it safely. Nobody wants to cheat. But if it's a choice of being honest or of getting a grade, most kids will try for the A. That may sound wrong, but we didn't make the rules, we're just trying to get by.
67.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A. No one wants to cheat B. Everyone likes to cheat
C. No one can survive a cheat D. Everyone can fight a cheat
68. The author owes children's cheat to the following EXCEPT________.
A. parents B. teachers C. children D. examinations
69. In the fifth paragraph, the author mainly wants to say________.
A. his father always cheats in his life
B. kids are always supposed to be perfect
C. all the adults can not live up to the standards they set for children
D. children shouldn't learn from successful adults
7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A. The author thinks it is children's right to cheat in school.
B. Most of the author's friends like cheating on tests in school.
C. The author shows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a surprise quiz in school.
D. The author thinks it wrong to cheat in school.
第二节: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Taking good notes is a time-saving skill that will help you to become a better student in several ways. 71 Second, your notes are excellent materials to refer to when you are studying for a test. Third, note-taking offers variety to your study time and helps you to hold your interest.
You will want to take notes during classroom discussions and while reading a textbook or doing research for a report. 72 whenever or however you take notes, keep in mind that note-taking is a selective process. 73
The following methods may work best for you.
Read the text quickly to find the main facts and ideas in it.
Carefully read the text and watch for words that can show main points and supporting facts.
Write your notes in your own words.
74
Note any questions or ideas you may have about what was said or written.
As you take notes, you may want to use your own shorthand(速记). When you do, be sure that you understand your symbols and that you use them all the time. 75
A. Otherwise, you may not be able to read your notes later.
B. There are three practical note-taking methods.
C. You must write your notes on separate paper.
D. Use words, not complete sentences.
E. That means you must first decide what is important enough to include in your notes.
F. You will also want to develop your own method for taking notes.
G. First, the simple act of writing something down makes it easier for you to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it.
第 Ⅱ 卷(非选择题,共35分)
短文改错(共l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l1处起)不计分。
Not all people like to work and everyone likes to play. All over the world men and woman, boys and girls enjoy sports. Since long ago, many adults and children called their friends together to spend hours, even days play games. One of the reason people like to play is that sports help them to live happily. In other words, they help to keep people strong and feeling good. When people are playing games, they move a lot. That is how sports are good activities for their health. Having a fun with their friends make them happily. Many people enjoy sports by watching the others play. In American big cities, thousands sell tickets to watch football or basketball games.
第二节:书面表达 (25分)
假如你是李华,今年即将高中毕业,希望能够就读于美国的一所大学,现需要向校方提供一封申请书。请你根据下面的具体信息, 写一封入学申请书, 具体信息包括:
1、个人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爱好(旅游、摄影、运动等);
2、个人优势:成绩优异,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3、申请理由:该校国际知名度高,历史悠久,环境优美。
注意:
1、词数为100左右;
2、适当发挥,使行文连贯;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已写好(不记入总词数)。
4、文章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Dear Sir / Mada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st wishes,
Yours sincerely,
Li Hua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寒假试题B答题卡
考场号 座位号
正确填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试室、座位号填写在指定位置。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题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书写要工整,字迹清晰。修改答案时禁止使用涂改液或涂改胶条。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题目指定区域以外答题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迭,不破损。
第I卷 选择题 (请使用2B铅笔填涂)
1. [A][B][C]2. [A][B][C]3. [A][B][C]4. [A][B][C] 5. [A][B][C]6 [A][B][C]7. [A][B][C]8. [A][B][C] 9. [A][B][C]10. [A][B][C]11. [A][B][C]12. [A][B][C] 13. [A][B][C]14. [A][B][C]15. [A][B][C]16. [A][B][C] 17. [A][B][C]18. [A][B][C]19. [A][B][C]20. [A][B][C]
21. [A][B][C][D]22. [A][B][C][D]23. [A][B][C][D] 24. [A][B][C][D]25. [A][B][C][D]26. [A][B][C][D] 27. [A][B][C][D]28. [A][B][C][D]29. [A][B][C][D] 30. [A][B][C][D]31. [A][B][C][D]32. [A][B][C][D] 33. [A][B][C][D]34. [A][B][C][D]35. [A][B][C][D]
36. [A][B][C][D]37. [A][B][C][D]38. [A][B][C][D]39. [A][B][C][D] 40. [A][B][C][D]41. [A][B][C][D]42. [A][B][C][D]43. [A][B][C][D] 44. [A][B][C][D]45. [A][B][C][D]46. [A][B][C][D]47. [A][B][C][D] 48. [A][B][C][D]49. [A][B][C][D]50. [A][B][C][D]51. [A][B][C][D] 52. [A][B][C][D]53. [A][B][C][D]54. [A][B][C][D]55. [A][B][C][D]
56. [A][B][C][D]57. [A][B][C][D]58. [A][B][C][D]59. [A][B][C][D]60. [A][B][C][D] 61. [A][B][C][D]62. [A][B][C][D]63. [A][B][C][D]64. [A][B][C][D]65. [A][B][C][D] 66. [A][B][C][D]67. [A][B][C][D]68. [A][B][C][D]69. [A][B][C][D]70. [A][B][C][D] 71. [A][B][C][D][E][F][G]72. [A][B][C][D][E][F][G]73. [A][B][C][D][E][F][G]74. [A][B][C][D][E][F][G]75. [A][B][C][D][E][F][G]
第II卷 非选择题 (请使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
Not all people like to work and everyone likes to play. All over the world men and woman, boys andgirls enjoy sports. Since long ago, many adults and children called their friends together to spendhours, even days play games. One of the reason people like to play is that sports help them to live happily.In other words, they help to keep people strong and feeling good. When people are playing games, they move a lot. That is how sports are good activities for their health. Having a fun with their friends make them happily. Many people enjoy sports by watching the others play. In American big cities, thousands sell tickets to watch football or basketball games. Li Hua
书面表达Dear Sir / Madam, Best wishes, Yours sincerely,Li Hua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寒假作业(一)
高二生物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质中不应该出现在内环境中的是
A.呼吸氧化酶 B.氨基酸 C.神经递质 D.组织胺
2. 人体的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
A. 血浆 B.淋巴
C.组织液 D.食糜
3.目前,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4.内环境的稳态被破坏,必将引起
A.糖尿病 B.心脏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内环境中pH升高
5. 给病人输氧时,必须同时输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以刺激病人的正常呼吸,这种调节方式属于
A.神经调节 B.激素调节 C.体液调节 D.气体调节
6.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问题: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 N=___头
A.30 B.32 C.64 D.96
7、如图,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 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
② 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
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
③ 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
④ 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高,茎弯曲向上生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9. 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值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A.碳酸 B. 碳酸氢钠 C.三磷酸腺苷 D.钾离子
10.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11.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处理
①的胚芽鞘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单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
B.给予右侧光照时,弯向光源生长的是②④
C.单侧光照射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⑤
D.如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并给予右侧光照,生长情况是向右弯曲生长
12.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
①葡萄糖大幅度下降 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 ③胰岛素含量减少
④胰岛素含量增加 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13.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不同年龄个体的组成比例 
14.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到细胞的病毒
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
15、关于记忆细胞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部分B 细胞能形成
B.只有部分T细胞能形成
C.B细胞和T细胞都不能形成
D.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
16、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所表现的部分症状分别为:
A. 不能运动;没有听觉 B. 听不懂别人谈话;看不懂文字
C. 听不懂别人谈话;看不懂文字 D. 不会讲话;听不懂别人谈话
17、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①调节速度快 ②调节速度慢 ③作用的范围广泛
④作用的部位准确 ⑤作用的时间短 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18、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
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B细胞
19、下列三种生物学现象:①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③小猪听到主人“噜噜”叫声就奔向主人。产生的机理依次属于
A.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反射 B.反射、细胞免疫、激素调节
C.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 D.反射、自身免疫、体液调节
20、一只发育着的幼果,虫蛀后不再生长,主要原因是虫蛀食了
A、子房壁 B、受精极核 C、幼嫩种子 D、受精卵
21、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抗原,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会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现象的免疫学原理相同
A.少数患者注射青霉素后产生休克反应
B.感染HIV病毒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失
C.产生红斑狼疮的病理过程
D.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22、下图中左侧是对燕麦胚芽鞘所作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右侧①②③在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
A.向右弯曲 向右弯曲 向右弯曲
B. 向左弯曲 直立生长 向右弯曲
C.向右弯曲 向左弯曲 向左弯曲
D.向右弯曲 直立生长 向左弯曲
23、对果树进行压条时,需要把压条的树皮环割一圈,环割后剥圈以下的侧芽会迅速发育成侧枝,这是因为
A.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 B.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升高
C.顶芽不再会产生生长素 D.剥圈以上的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
24、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微量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25、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①培育无籽番茄 ②培育无籽西瓜 ③果树整枝修剪 ④带芽的枝条扦插 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⑥棉花摘心
A、①③ B、②④ C、⑤⑥ D、②⑤
寒假作业(一)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非选择题
26、下图为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用“+”(促进)或“-”(抑制)表示图中B、C、D三处的作用性质。
B 、 ____ _____ _ C、 _ _____ ____ D 、 __ _____ ___
(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受 [F] _____ _____ 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E] ____ _____ _ 激素的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 _____ F和垂体的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_____ 调节。
27、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促进根、茎生长的最适浓度依次是 _____ 、 _____ 。
(2)分析10-8 M对根、芽、茎的作用,得出的结论是 _____ _____ 。
(3)从三条曲线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 ___ _____ __ 。
(4)若想培养出无根豆芽,配制的生长素溶液的最适浓度是 _____ 。 
28、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 _____ 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_____ 表示感受器
(2)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 _____ ;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 _____ ,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_ _____ _这一结构来传递的,图1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 ,图2中发生的信号转变是: 。
29、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如果种群呈a曲线增长,说明种群处
在 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称为____________增长曲线;b曲线为S型增长曲线,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表示一个鼠类群体在某生态系统中的繁殖曲线,鼠群数量最大时在_______点,此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鼠群繁殖速度最快的区段是_________段。
(3) 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其表现形式有 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30、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
(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_____。
(2)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____ _____ _。
(3)⑤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参与其合成并分泌Y的膜性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等。
(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 __________ 去裂解靶细胞。如果X是HIV,则会导致图中________________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寒假作业(二)
高二生物
一、单选题
1.一棵枯木上,生有苔藓、藻类、蘑菇等生物,它们(枯木和生物)共同构成了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 
A. 蚯蚓 B.硅藻 C.硝化细菌 D. 酵母菌
3.在生态系统中,以朽木和粪便为生的蕈类、粪金龟子、蚯蚓等生物为
A.次级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初级消费者
4. 下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
A.a>b>c   B.c>b>a   C.c=b>a   D.a>c=b
5.如果草原被开垦成麦地,最可能引起昆虫种类和数量的改变是
A.种类减少,数量增加 B.种类增加,数量减少 C.种类和数量都有减少 D.种类和数量都增加
6.下列是池塘中一些常见的生物,其食物链顺序正确的是
①鱼类 ②藻类 ③水生甲虫 ④池边杂食动物 ⑤水蚤
A.④→①→②→③→⑤ B.②→⑤→③→①→④
C.③→②→①→⑤→④ D.②→⑤→④→③→①
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中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
A 2 B 3 C 4 D 5
8.用英文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用箭头表示食性关系,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下列哪种食物链或食物网中a种群较为稳定()
A a→b→c B C D
9.下表为某河流生态系统的四个营养级的年能流量。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
营养级 a b c d
能量(×105J·m—2) 141.10 15.91 871.27 0.88
A.a B.b C.c D.d
10.在一条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其去向为
①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②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热能
③流入到次级消费者体内 ④流人到分解者体内
A.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表示的是
A.营养级与能量的关系 B.各营养级能量利用率的关系
C.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捕食量的关系 D.生物种类与能量的关系
12.不适当引人外来物种可能会使该物种大量繁殖,导致严重危害。例如澳洲大陆最初大量引人牛、羊曾经造成粪便过多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事件,下面哪种情况可能和外来物种的大量繁殖无关
 A. 缺乏天敌    B. 食物丰富    C. 气候适宜   D. 对本地物种没有影响
13.“一山不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学观点可以解释为()
A.虎所需的生活空间很大 B.身强体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
C.虎性情孤独,不群聚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越少,个体数量也就越少
14.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kg要吃l0kg小鸟,小鸟增重0.25kg要吃2kg昆虫,而昆虫增重l00kg要吃1000kg绿色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
A.0.05% B.0.5% C.0.25% D.0.025%
15.农业上为了有效地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
法来治理,性引诱剂的治理主要是达到
A.改变昆虫性别比例 B.降低昆虫的出生率 C.增加昆虫的死亡率 D.改变昆虫的年龄组成
16.海水退潮后露出的海边岩石上有各种海藻附着,它们从上到下呈带状水平分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不同深度的海水
A.温度不同 B.盐度不同 C.含氧量不同 D.光谱成分不同
17.农民在夜间利用黑光灯诱捕鳞翅目昆虫,这是利用了昆虫的
A.向光性 B.变异性 C.应激性 D.适应性
18.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
A.燃料中的碳 B.非生物环境中的碳 C.食物中的碳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19.以下现象属于生态系统行为信息起作用的是
A.蝙蝠的 “回声定位” B.荧光虫发荧光
C.蚊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 D.雄鸟的 “求偶炫耀”
20.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这条食物链中,碳是以哪种形式流动的
A.二氧化碳 B.有机物 C.碳酸盐 D.二氧化碳和有机物
21.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是通过()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22. 某地区青蛙被大量捕捉,致使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造成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其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分解者 D、食物链
23. 具有警戒色的生物会向其他的生物发出不能捕食的信息,警戒色从信息传递的类型分析属
A. 物理信息      B. 化学信息    C. 生物信息      D. 行为信息
2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在下图所示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a代表抵抗力稳定性,b代表恢复力稳定性)
25. 光周期影响许多动物的性行为,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为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体液——神经调节
寒假作业(二)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非选题
26、 (8分)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 ,原因是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 ,原因是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① ;②
27、( 12 分)为合理利用水域资说,某调六小组对一个开放性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调查,部分数据如下表:
进水口浮游藻类数量 出水口浮游藻类数量 水库淤泥真菌、细菌数量
年均:1.93mg (干重)/L , 年均:1.02mg (干重)/L , 10 13~1015个/m2
(1)浮游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它处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 。
(2)浮游藻类数量少.能从一个方面反映水质状况好。调查数据分析表明:该水体具有一定的
能力。
(3)浮游藻类所需的矿质营养可来至细苗、直菌等生物的 ,生活在水库淤泥中的细菌代谢类型主要为 。
(4)该水库对游人开放一段时间后,检侧发现水体已被氮、磷污染。为确定污染源是否来自游人,应检测 处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最。
28、 (6分)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害虫,能取食马尾松针叶:松毛虫种群的爆发引起马尾松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根据此材料回答:
(1)这种控制虫害的方法属于 ,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而农药防
治不可能取得长期持续的防治效果,原因是 .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灰喜鹊是 消费者;松毛虫属于第 营养级。
(3)据调查,人造马尾松林比天然马尾松林容易遭受松毛虫危害,原因是
29.(共8分)根据右边的南极食物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
(2) 属于三级消费者。
(3)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 、 。
(4)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 ,海豹与小鱼的关系是
,磷虾与须鲸的关系是
(5)假如虎鲸的食物来源于:浮游植物→大鱼→企鹅→虎鲸
这条食物链,那么虎鲸增加1kg,至少需要浮游植物 。
30、(10分)近年来,一些城镇、社区修建了人工湖泊,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右图是某新建人工湖泊的生物类群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生态系统食物链有 条,鱼类与贝类关系应该是 。
(2)该湖泊被排入过量居民生活污水后,水体逐渐变绿、发臭,从生物因素分析,湖水变绿的原因是 ,
发臭的原因是 。
(3)有人利用贝类滤食藻类的习性进行控制藻类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挂养贝类的水体中藻类
密度呈上升趋势,仍能推论贝类可以有效控制
藻类,理由是 。
贝类对藻类最大滤食量 天。
(4)有的湖泊中藻类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湖中
水草却疯长了,并带来负面影响,下列控制水草疯长不合理的措施是 。
①打捞水草,开发利用 ②引水稀释 ③使用除草剂 ④控制污水排入
(5)有人提出大量引种水花生、水葫芦抑制藻类及水草疯长。你认为这样做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浮游植物
大鱼
小鱼
企鹅
虎鲸
海豹
磷虾
须鲸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寒假
历史测试题(I)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 而对财产却只字未提。这体现了孔子( )
A.以人为本的思想 B.反对苛政的思想
C.“人无有不善”的思想 D.为政以德的思想
2、“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在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3.战国时期之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 ( )
①社会正处于巨变时期②各国竞争与政治变革的需要 ③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④儒家思想尚未取得正统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下列古代思想家生活在同一性质的社会的是 ( )
①孔子 ②老子 ③荀子 ④苏格拉底 ⑤普罗泰戈拉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5.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能反映这个时期最符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6、“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代表了辉煌的成就,但它们在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与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
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错误
7、下列重要的科技发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指南针(司南)的出现 ③火药被用于军事 ④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8、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促使它兴起的社会原因主要是:( )
A、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B、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C、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D、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尖锐
9、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核心思想是( )
A、生物的进化 B、物种的人工选择
C、生物彼此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0、世纪90年代,康有为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猛烈批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
11、魏源最重要的历史贡献是(  )
A.编译《四洲志》 B.编成《资政新篇》
C.介绍西方史地科技及政治制度 D.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在中国传播并成为新思潮的主流,直接原因是 (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前期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五四运动冲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13.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
A.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B.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思想文化
C.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 D.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科学技术
14.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
A.1915年《新青年》在上海创刊 B.1915年《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
C.1917年,《新青年》迁到北京 D.1917年,《青年杂志》迁到北京
15.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
A.民主共和思想 B.三权分力学说 C.君主立宪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16.下列关于党的“十三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系统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系统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义
17.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新中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其中的“两弹”是指 ( )
A.原子弹 氢弹 B.原子弹 导弹 C.氢弹 导弹 D.氢弹 炸弹
18.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主要是针对 ( )
①科技领域 ②军事领域 ③文艺领域 ④金融领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9、歌曲 《走进新时代》 唱道:“ … …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这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 )
A .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 .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
C .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 .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
20、下列属于建国以来取得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寒假
考场号 座位号
历史测试题(I)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答题栏(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第21题20分,第22题20 分)
21、(20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其创立后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论语季氏》
材料二,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三, 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所垂示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孔子、孟子的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化?(3分)
2、自春秋战国至宋代,简述儒家思想产生发展的概况及其阶段特征(8分)
3、结合材料三,如何评价陈独秀对儒家思想的认识。(6分)
4、你认为作为一种文化,怎样才能保持其一直的先进性?(3分)
22.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1926—1927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所以,“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摘自毛泽东:《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8年10月)
材料二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向。
——摘自《中国共产党章程》(1945年6月11日中共七大通过)
材料四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
——摘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红色政权存在的条件和毛泽东提出的斗争方式。(6分)
(2)根据以上材料,归纳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程。(10分)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4分)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寒假
历史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点是( )
A.认为教育可以兴国 B.具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C.重视民意 D.认为统一是民心之所向
2.西汉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解释发展而形成的新儒学,有利于国家巩固.专制统治,其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
A.仁者爱人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罢黜百家
3.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A.西汉 B.隋唐 C.明 D.南宋
4.《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进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A.指南针 B.印刷术 C.火药 D.造纸术
5.辛弃疾和陆游相同,总有壮志未酬、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能表现该心情的是( )
A.“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
B.“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
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D.“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清平乐》
6.中国古代某小说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揭露和批判,是讽刺小说的名作。这部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儒林外史》 D.《聊斋志异》
7、下列重要的科技发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指南针(司南)的出现 ③火药被用于军事 ④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8.寓言《熊与隐士》讲到: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结为了好朋友。有一天,隐士在山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蚊蝇。这时,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顶上叮落,任凭熊怎么驱赶也不肯离去,熊被激怒了,它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的朝这只苍蝇砸下去……这个寓言可以深刻的论证下列的哪个观点:( )
A、人与动物的思维有很大的区别 B、“知识就是美德”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认识你自己”
9.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个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的是
A.当时中国的制度文明比欧洲各国优越 B.当时中国文人充分理解“理性”之含义
C.儒学的主要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相同 D. 中国文化对欧洲启蒙思想家产生过影响
10.牛顿在科学上做出多方面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 ( )
A.数学    B.力学    C.电学    D.哲学
11.下列哪些人物与量子力学有关 ( )
①开普勒 ②普朗克 ③玻尔 ④爱因斯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畜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13.1922年4月,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的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觉悟,一方面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进这些不足,所进行的努力有:(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1915年《新青年》在上海创刊 B.1915年《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
C.1917年,《新青年》迁到北京 D.1917年,《青年杂志》迁到北京
15.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A.民主共和思想 B.三权分力学说 C.君主立宪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16.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85年不平凡的历程。在这85年里,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决定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这“三件大事”除了“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外还包括( )
A.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 B.确立共产主义基本制度
C.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7.“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 )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1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解决的课题是( )
A.中国社会性质 B.中国怎样革命
C.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如何建设中国共产党
19.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产生的顺序是:( )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④培育出杂交水稻()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②①④③
20.对党的“双百”方针理解正确的是( )
A.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大力提倡自由争论
C.继承传统文化,批判颓废文化 D.尽适用于文学艺术界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寒假
考场号 座位号
历史测试题(二)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答题栏(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第21题12分,第22题12 分,第23题16分)
21.(12分)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一千多年间,在基督教会的统治下,人文主义思想受到压抑。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3分)
(2)14—16世纪的两次思想解放潮流对人文主义的共同诉求是什么 18世纪的思想解放潮流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 (6分)
(3)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分)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旧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学派的观点?(3分)
(2)材料二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项派别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3分)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3分)
(4)据上述材料,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3分)
23.(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 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
——摘自《中国近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三 我们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 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摘自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在认识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上两者有何不同 它们各代表中国哪一派别的观点 (6分)
(2)根据材料三,结合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说明该认识是如何体现的 (4分)
(3)比较材料三、四,说明新文化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所经历的历程。(4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2,4,6
2,4,6
班级: 姓名: 学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2,4,6
2,4,6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高二地理寒假作业(1)
(命题范围:必修三)
一、单项选择题
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1-2题。
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2.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读三角坐标图,回答3题。
3. 若X、Y、Z分别表示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盐碱化及寒潮灾害,其数值越大,表示影响程度越大,则图中四点与相关省份的组合,正确的是( )
A.①-内蒙古   B.②-河南 
C.③―西藏    D.④―江西
读右图:我国三大自然区(I、II、III),回答4-5题。
4.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
5.有关I、II、III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A.II区比III区纬度高,故热量较III少
B.III区比II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II区强
C.III区与I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II区比I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I区北部为界
读下图,完成6-8题。
6.关于同一水文站在不同时间观测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时最大 B.乙时最小
C.丙时最小    D.甲、乙、丙三时观测的流量大小无法确定
7.自2003年下半年以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长江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A.长江中上游防护建设的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B.洞庭湖退耕还湖,水面面积大大增加
C.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调节作用
D.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
8.流经水文站的江水( )
A.不能补给鄱阳湖 B.不能补给洞庭湖
C.没有冰川、降雪融水补给 D.不能参加陆地循环
9.下列关于山西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煤是主导产业
B.加大原煤的外运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C.山西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D.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读右边“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10题。
10.图中所标出的三道堤坝,其主要作用是( )
A.蓄水发电 B.水产养殖
C.拦泥蓄水 D.修桥筑路
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普遍面临着能源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
读图 “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12.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 ②③⑤
13.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14题。
14.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
在未来14年里,中国将增建30座核电站,今后5年至15年之内,山东省将有海阳、乳山和荣成三个核电站相继投产。目前,规划中的海阳核电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完成,计划2010年前期工程两台机组并网发电。读图回答15~16题。
15.在山东东部沿海建核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B.缓解山东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
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状况
16.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B.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缺的状况在短期将难以改变的措施之一,填补能源需求缺口
C.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
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
备受关注的中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上)于2008年12月底实现大江截流,各项目正顺利进行。据此回答17~19题。
17.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其主要原因是(  )
①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   
②该区能源需求量小
③可能诱发地震等自然灾害   
④移民难度大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8.向家坝水电站选在12月底截流的原因是 (  )
A.工程计划安排,无特殊原因 B.此季节气温相对较低,利于工人施工
C.避开鱼类的洄游期 D.此季节河流流量小,水量小便于施工
19.该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
A.库区降水变率增大 B.库区水质变差
C.诱发大型的山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D.生态环境恶化
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据此,回答20-22题:
20.该厂产品可能是
 A.化工产品    B.电子产品    C.建筑陶瓷    D.生物药品
21.该工厂布局首先考虑靠近
  A.海港   B.航空港    C.公路枢纽   D.铁路枢纽
22.该企业还对我国为其生产零部件的厂家加以培育,这一过程称为
 A.城市化    B.全球化    C.本地化    D.工业化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23-25题:
                      
23.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24.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25.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
下图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完成26~27题。
26.图中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破坏后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27.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工业过度发展,环境污染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完成28~30小题。
28.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A.发展电力工业 B.发展化学工业
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D.发展冶金工业
29.“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作用不包括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
30.我国在山西最适宜布局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有
①煤炭储量大质量好 ②铝土矿储量大 ③接近工业基地或中心城市 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09年2月1日正式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本次文件一共提出了28点措施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
2008年,我国夏粮生产已实现连续5年增产,单产也创历史新高,切实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其中,商品粮基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材料2:我国甲、乙两大农业生产基地示意图。
(1)甲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乙基地主要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
(2)与乙基地相比,图中甲基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甲基地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4)甲、乙两大商品粮基地发展潜力较大的是________商品粮基地,并简述判断理由。
(5)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32.结合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2009年1月24日于北京召开的防治荒漠化国际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说,全国已有2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
材料2:右图
(1)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主体位于________(省区),从自然区来看,该山脉以东是________,以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地区是内蒙古的科尔沁地区,近年来土地沙化严重,试分析荒漠化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3)C地区是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试分析荒漠化的特点及成因。
(4)针对该区域的荒漠化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
33.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见图2)。
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还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
(3)该流域沿岸工业城市密集,可能给黄河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34.随着东北三省粮食产量近年来不断提高,东北“粮仓”作为我国粮食市场“稳压器”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读下面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应制定怎样的发展策略(多选) (  )
A.扩大生产规模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D.改良品种
(3)C区域曾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量开垦荒地,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成为“北大仓”。但现在“北大仓”却不再开垦荒地,原因是什么?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高二地理寒假作业(2)
(命题范围:选修五)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多选和不选均不得分。
我国地震多,伤亡人口多是因为地处
A.太平洋、印度洋、亚欧板块交界处 B.太平洋、非洲、亚欧板块交界处
C.美洲、亚欧、非洲板块交界处 D.美洲、太平洋、亚欧板块交界处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
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①山体崩塌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滑坡 ⑤水库决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读图,完成4~5题。
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若在甲、乙两地新建居民点,则甲地应特别注意防范:
A.地震破坏 B.滑坡
C.海潮侵袭 D.暴雨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6—8题。
      
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
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开垦梯田  C.增加城市建设  D.减少降水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9~10题。
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
A.台风、洪涝
B.寒潮、沙尘暴
C.沙尘暴、台风
D.干旱、洪涝
甲地受该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
A.地形为盆地 B.受盛行西风影响小
C.距离海洋较远 D.纬度较低
我国不同地区的受灾体及其成灾因子、危害组合正确的是
A.西部——牲畜——洪涝、干旱、冷冻、风雹——掉膘、死亡
B.东部——种植业——雪灾、旱灾、虫灾、鼠灾——减产、绝收
C.东部——农作物——洪涝、干旱、冷冻、风雹——减亦、绝收
D.西部——畜牧业—— 灾、旱灾、地震、泥石流——掉膘、死亡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据此完成12~13邘。
可引发风暴潮 天气系统有
①热带气旋 ②副热带高压 ①温带气旋 ④极地大陆气团 ⑤冷暖空气交互影响形成的锋面 ⑥极地高气压
A.①③⑤ @.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热带和温带风暴潮危害都比较严重的区域有
A.欧洲北海沿岸 B.美国东海岸
C.我国东北地区沿岸 D.南亚印度洋沿岸
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完成14-15题。
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
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蝗虫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
凌汛是指某个河段因冰凌堵塞,水流不畅,引起水位猛涨的现象。黄河的部分河段每年冬季和春季都会发生凌汛,请判断右图中黄河干流上最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2005年8月25—29日,时速高达233千米的“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美国东南部墨西哥湾沿海地区,造成数百人伤亡和失踪,百万人流离失所,很多城市一片汪洋。下图是该飓风活动路径图示。据此回答17~19题
关于飓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正确的叙述是            A.只有直接经济损失,没有间接经济损失
B.间接经济损失,通常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C.商贸金融的损失,属于直接经济损失
D.飓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远少于地震灾害
“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美国图中虚线范围内损失惊人,其原因可能有
①地形特殊   ②飓风势力太强  
③救援工作迟缓 ④缺乏预警机制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减轻飓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强监测预报 ②限制工业生产规模 ③保护和恢复原有湿地
④加固海岸堤防 ⑤修建水库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时期~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20~21题。
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
的现象是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
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化面积扩大,
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右图,回答下列22-24题。
图中箭头所示的灾害类型是( )
A旱灾 B沙尘暴 C寒潮 D洪水
我国受这种灾害影响最小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青藏高原 C长江三角洲 D塔里木盆地
ABC三地的灾害类型,可能的组合是( )
A洪水 沙尘暴 寒潮 B地震 滑坡 风暴潮
C寒潮 地震 台风 D旱灾 洪水 地震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判断25-26题。
           
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先后   D.用水季节变化
能起到旱涝兼治的工程措施是
A.加强监测预报    B.改变水循环模式   
C.疏散重灾区人口    D.进行水利建设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27~28题。
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
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
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读右图甲图和乙图,回答29-30题。
图中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本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10分)下图中(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判断回答:
(1)我国位于 灾害带与 灾害带的交汆的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
(2分析我国洪涝灾害多分布在东部地区,倆析其形成原因。 (2分)
(#)根据各图判断,III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 ?(2分)
(4)图(四)中,与其它地区相比,IV地区 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我们应该采取哪些防垡措施(3分)。
32.读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丙图中能正确反映A,B两地降水特征的点分别是 和 。
(2)A、B两地中,地质灾害严重的是 ,试分析其地质灾害形成原因(3分)。
(3)A、B两地中,自然灾害较少的是 。其自然灾害较少的原因是什么(3分)?
33.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甲图 乙 图
(1)甲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析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3分)
(2)甲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2分)
(3)哪些人类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2分)
(4)乙图中干旱频次大于30的地区是 平原、 平原及
流域。(3分)
34.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
(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2分)
(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对策。(8分)
Ⅱ阶段
中国大陆、越南等地
香港、台湾地区
Ⅰ阶段
欧美
C
B
A
第 11 页 共 13 页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2011-2012第一学期寒假作业
高二数学(理)(1)
第Ⅰ卷(问卷)
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请把答案填在答卷相应位置上)
1、已知p、q为两个命题,则“是假命题”是“为真命题”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已知曲线方程为:,则该曲线的焦点坐标是( )
A. B. C. D.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命题“”与命题“”都是假命题,那么命题q一定是假命题
B.命题“若a=0, 则ab=0”的否命题是“若a≠0,则ab≠0”
C.若命题
D.“”是“”的充分必要条件
4、曲线y=x2的斜率等于2的切线方程为(  )
A.2x-y+1=0 B.2x-y+1=0或2x-y-1=0
C.2x-y-1=0 D.2x-y=0
5. 下列曲线中离心率为的是( )
A. B. C. D.
6.函数y=3x2+2(a-1)x+b在区间(-∞,1)上是减函数,则( )
A.a∈(-∞,-1) B.a=2 C.a≤-2 D.a≥2
7.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准线为,P为抛物线上一点,,A为垂足,如果直线AF的斜率为,那么 ( )
A. B. 8 C. D. 16
8. 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E为AA1中点,则异面直线BE与C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9. 函数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10.设圆C的圆心与双曲线的右焦点重合,且该圆与此双曲线的渐近线相切,若直线被圆C截得的弦长等于2,则a的值为( )
A. B. C.2 D.3
11.的左、右焦点,点P在椭圆上运动,则的最大值是( )
A.4 B.5 C.2 D.1
12.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成直二面角,若点P满足=-+,则||2的值为(  )
A. B.2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把答案填在答卷相应位置上)
13. 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垂直,则实数a=
14. 已知:,则= .
15.已知,为两平行平面的法向量,则 .
16. 给出下列命题:
①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1,-1,2),直线m的方向向量为=(2,1,-),则l与m垂直.
②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0,1,-1),平面α的法向量为=(1,-1,-1),则l⊥α.
③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0,1,3),=(1,0,2),则α∥β.
④平面α经过三点A(1,0,-1),B(0,1,0),C(-1,2,0),向量=(1,u,t)是平面α的法向量,则u+t=1.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答过程)
17.(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
(Ⅰ)讨论的单调性; (Ⅱ)求在区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P,PA⊥平面ABCD,E、F分别是AB、PC的中点.
(Ⅰ)求证:EF∥平面PAD;
(Ⅱ)求:直线BD与面EFC所成角的正弦值;
(Ⅲ)若PDA=45,求EFC与平面ACP所成的二面角的余弦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分公司经销某种品牌产品,每件产品的成本为3元,并且每件产品需向总公司交元的管理费,预计当每件产品的售价为元时,一年的销售量为 万件. (Ⅰ)求分公司一年的利润L(万元)与每件产品的售价的函数关系式;
(Ⅱ)当每件产品的售价为多少元时,分公司一年的利润L最大,并求出L的最大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 知函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Ⅰ)求函数单调递增区间;(5分)
(Ⅱ)若,求函数在区间[0,]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5分)
2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长都是2,且AB=2,D为CC1 中点
(Ⅰ)求二面角A—A1D—B的大小.
(Ⅱ)求点C到平面A1BD的距离.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的右焦点为(2,0),右顶点为。
(Ⅰ)求双曲线C的方程;
(Ⅱ) 若直线l:与双曲线C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和B,且(其中O为原点),求k的取值范围.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2011-2012第一学期寒假作业
高二数学(理)
第Ⅰ卷(问卷)
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请把答案填在答卷相应位置上)
1.与命题“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真假性相同的命题为 ( )
A.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是正数 B.若一个数的平方不是正数,则它不是负数
C.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它是负数 D.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的平方是非负数
2.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的否定是(  )
A.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
B.所有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不是偶数
C.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是偶数
D.存在一个能被2整除的整数不是偶数
3. 若a∈R,则“a=2”是“(a-1)(a-2)=0”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4.设是椭圆上的点.若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则等于( )
A.4 B.5 C.8 D.10
5.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焦点是(-4,0),(4,0),则双曲线方程为( )
A. B. C. D.
6.在抛物线上横坐标为4的点到焦点的距离为5,则p的值为( )
A. B. 1 C. 2 D. 4
7.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1,0,2),平面α的法向量为u=(-2,0,-4),则(  )
A.l∥α B.l⊥α
C.l?α D.l与α斜交
8.已知a=(2,4,5),b=(3,x,y)分别是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若l1∥l2,则(  )
A.x=6,y=15 B.x=3,y=
C.x=3,y=15 D.x=6,y=
9.已知,则的值为( )
A.0 B. C. D.
10.已知函数,其导函数的图象如右图,则:
A.在(-,0)上为减函数
B.在x=0处取得最大值
C.在(4,+)上为减函数
D.在x=2处取得最小值
9.已知,,则等于 ( )
A. B. C. D.
10.函数处的切线方程是( )
A. B. C. D.
函数的定义域为开区间,导函数在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在开区间内有极小值点(  )
A. 个 B.个 C.个 D.个
12.椭圆的短轴上的两个三等分点与两个焦点构成一个正方形,则椭圆的离心率e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把答案填在答卷相应位置上)
10.已知椭圆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为F(-2,0),且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14.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
15.已知函数在上是单调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椭圆长半轴与短半轴之比是5:3,焦距是8焦点在x轴上,则此椭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______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答过程)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函数,过点作曲线的切线,
(Ⅰ)求在x=-2处的导数;
(Ⅱ)求过A的切线方程.
18.(本小题12分)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E、F分别是BB1、DD1的中点,求证:
(1)FC1∥平面ADE;
(2)平面ADE∥平面B1C1F.
19.(本小题12分)如图,一矩形铁皮的长为8cm,宽为5cm,在四个角上截去
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制成一个无盖的小盒子,问小正方形的边长
为多少时,盒子容积最大?
20.(本小题12分)设函数,已知是奇函数。
(Ⅰ)求、的值。
(Ⅱ)求的单调区间与极值。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直角梯形,AB∥DC,,底面ABCD,且PA=AD=DC=,AB=1,M是PB的中点.
(Ⅰ)证明:面PAD⊥面PCD;(Ⅱ)求AC与PB所成的角;(Ⅲ)求面AMC与面BM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及直线.
(Ⅰ)当为何值时,直线与椭圆有公共点?
(Ⅱ)若直线被椭圆截得的弦长为,求直线的方程.
_
F
_
E
_
P
_
D
_
C
_
B
_
A
D
A1 1221111
B1 1221111
C1 1221111
C
B
A
y
4
2
1
o
x
o
PAGE
第8页 共4页哲学第二单元抽测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并能为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固有属性(根本属性)_____________。
3、自然界是________,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_____________,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_________的产物。因此,世界是________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__________。
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6、物质世界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意识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_________________的产物。
8、意识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怎么样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_________________,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______,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________________,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结合起来,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起来。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又要反对片面强调__________,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11、实践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活动,而要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真理是标志________同_________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_______反映。
1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哲学上的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
2、物质和意识不可分。( )
3、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
4、运动是有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
5、规律是客观的,存在和发挥作用是无条件的,所以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
6、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 )
7、人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从而造福于人类。( )
8、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
9、意识的大脑的机能。( )
10、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11、鬼神观念是人们凭空想象、主观臆造的。( )
1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 )
13、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
14、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
15、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
16、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
17、人们获得认识的来源有两条:一是直接经验,二是间接经验。( )
18、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
19、人们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因此真理不止一个。( )
20、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认识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
21、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
2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
三、选择题
(一)关于“物质、意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②物质的唯一特性
③世界万物的共同属性 ④物质的固有属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
①人脑 ②基本路线 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 ⑤国家
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A.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⑤⑥ D. ②③⑤
3.据报载,“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70码(欺实马)”等选入200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每个网络流行语背后无一不是对当下社会某种现象的理性思考。这说明( )
A.物质是客观的 B.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C.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4.古生物学家可以根据恐龙化石复制出恐龙的雄姿,艺术家则把恐龙搬上了银幕,拍摄出了《侏罗纪公园》影片。这体现的哲理是(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B.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C.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D.意识和物质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5.“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6.“嫦娥二号”卫星在发射之前,科学家就发射时间、设备安装、运行轨迹凳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论证,为其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7.自称“苦难总理”的温家宝在世界金融危机面前,毫不慌乱,充满镇定,他甚至在访美时还忠告美国金融家“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目前迫切需要重建信心!”材料表明( )
A、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C、意识能正确反映事物的现象 D、意识对人们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8.国库也叫做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 )
A.唯意志主义的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9.“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悲)具,也可以看成洗(喜)具。”这句幽默的流行语体现了(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B.客观世界的变化依赖于人的意识
C.真理作为意识范畴具有不确定性 D.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10.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
A.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映特性 B.人脑 C.思维着的精神 D.客观存在
11、就其根源讲,意识是( )
A.人脑的机能,来源于人脑 B.物质的反映,来源于物质
C.自然界的产物,来源于自然界 D.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2、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画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条牛。”这段话生动地说明( )
A.上帝是根本不存在的,关于上帝的观念不过是人脑自生的
B.物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上帝,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帝观念
C.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二)关于“运动和静止”
1.恩格斯认为,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是在强调( )
A.运动和物质不可分 B.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运动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2.下列对于“一切皆流,无物常驻”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人脑是意识的来源 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3.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深远重大的变化,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表明( )
A.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 事物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 事物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4.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 )
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B.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5.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 ”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 )
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飞矢不动
翻译:
1、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太阳刚升到正中,同时就开始西斜了;一件东西刚生下来,同时又走向死亡了。
2、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
出自僧肇 ( http: / / baike. / view / 51736.htm" \t "_blank )的代表作之一《物不迁论》。在僧肇看来,崩裂着的巨峰处于静止;奔腾着的江河没有湍流,飘荡着的尘埃并非运动,经天的日月未曾巡回。世界事物看起来在那里飞快地旋转,但是实际上却没有变动。
(三)关于“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
1. 下列属于规律的有( )
A.水往低处流 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日出东方,日落西山 D.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与之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
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B.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3.《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下列说法中与这句话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A.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4.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
A.规律具有客观性 B.在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C.人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 D.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发展
5.我们常说,做事情一是要“尽力”,二是要“量力”。这体现了( )
A.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量变与质变的有机统一
C.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6.泥石流的爆发与人们破坏森林植被,大量山体裸露,滞水能力降低有着密切关系。这告诉我们( )
A.必须认清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B.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是存在联系的
C.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 D.人可以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规律
7.2011年2月,我国部分地区实施人工降雪,人工降雪是利用云层中的水汽、温度,辅之以人工喷洒干冰,使雪花从云层中飘落。这表明( )
A.人们可以创造规律利用自然
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C.人们可以根据意愿改变规律、趋利避害
D.人们可以根据自然规律,改变或创造条件为人类造福
(四)关于“实践的含义、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 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①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②天宫一号成功发射 ③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④教师讲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随着我国经济走出低谷,为了控制未来通胀预期,从2010年10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利率0.25个百分点。据此回答2--3题。
2.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这种做法( )
A.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B.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坚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实践的( )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
4.能够统一天下的秦始皇,下令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去防御敌人,可却不能制造导弹去攻击敌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实践具有( )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直接转化性 D.社会历史性
5. 人们常说“心动不如行动”,原因在于(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C、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6.有人认为:个人的渊博知识,一是来源于亲自实践,二是来源于书本知识。这一观点违背了下列哲理( )
①人的认识有两个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说:“恰如大航海时代航海家的探索导致了新世界的发现,中国的太空探索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一步步地把普通人的眼睛引向宇宙深处。”材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B.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8.“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C.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其有相同哲理的是( )  
A.读书婆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 欲知山中事,需文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0.2011年8月18日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5000米级海试任务回到江苏江阴码头。此次“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海底完成多项实验任务,为我国进一步探索深海科学奥秘,开发海洋战略资源奠定了基础。材料表明(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的发展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③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④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1.在2011年“两会”召开之前,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广泛了解民意, 听取群众呼声,积极酝酿建议、提案,为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咨政建言。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D.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2.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深圳发展中有这样三句口号“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时间做结论。”这是强调( )
A.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盲目的实践是不可能成功的 D.改革发展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哲学角度理解,它强调的是( )
A.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 书本和实践都是认识的来源
C. 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获得直接经验 D. 书本知识越多,实践经验越丰富
14.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因在于(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主观不能检验自身
C. 客观不能检验自身 D.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5、美国宇航局利用一枚火箭在月球表面撞出直径大约100英尺的大洞,科学家通知测量,发现了大约25加仑水蒸汽以及水冰。这一发现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9年十大科学发现之一。这说明( )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反过来认识又推动了实践的发展
B.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D.实践能够把认识和客观事物加以对照
(五)关于“真理”
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
A.客观性 B.条件性 C.反复性 D.主观性
2.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 )
A.人能认识世界,但并不一定能正确认识世界 B.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C.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D.客观世界是无限变化发展的,人们的实践也是发展的
3.“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朝同一方向迈进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说明( )
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真理和谬误是认识的两个阶段
C.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D.真理是有条件的
4.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经说过:“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这主要表明( )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C.认识的目的是追求终极真理 D.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5. 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 )
①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②真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真理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说法的实质是主张( )
A.真理都是不确定的 B.真理都是有阶级性的
C.真理都是绝对的 D.真理都是具体的
7、实用主义者詹姆斯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它是有用的,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上述观点的错误在于,否认了( )
A.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B.真理都是具体的
C.真理的客观性 D.真理的能动性
哲学第三单元抽测
一、填空题
1、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_______________,实质与核心_________________;唯物辩证法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
2、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7、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发展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的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联系、发展、矛盾三者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_______和_________的统一。事物的发展都是从________开始的,_____是________的必要准备,_______是_______的必然结果;___________又为____________开辟道路,使事物在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开始____________,由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13、矛盾分析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世界上一切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①__________以___________为前提,没有___________,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②_________寓于_________之中,并为_________所制约,没有_________,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③矛盾双方_____________,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16、“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症下药、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牵牛要牵牛鼻子”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抓好典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先试点后推广”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坐井观天”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
2、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有联系。( )
3、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具有客观性。( )
4、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
5、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
6、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7、新事物和旧事物完全对立。( )
8、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
9、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10、前进性和曲折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
11、质变就是事物数量上的增减引起的。( )
12、有了量变就会产生质变。( )
13、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就是发展。( )
14、事物发展的过程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15、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 )
16、矛盾双方的对立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
17、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
18、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决定。( )
19、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殊本质是矛盾特殊性。( )
20、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
21、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2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
23、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24、联系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
三、选择题
(一)联系观
1.2010年7月18日,我国四川、广西等地相继出现“天坑”,直径从数米到几十米不等。其中国家如委内瑞拉也出现了一个直径30米的大“天坑”。由此引起网络上各类关于“地球末日”的猜想。产生错误猜想的主要原因是( )
A.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B.只看到事物的偶然联系与非本质的联系
C.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D.混淆了人为事物的联系与自在事物的联系
2.BR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它的运营对缓解城市的交通拥挤、平衡城市交通方式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现代化都市形象等具有重要意义。BRT的建设和运营说明( )
A.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根据事物固有联系,人可以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C.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
D.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3.温家宝总理曾经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这一说法的科学性在于把握了( )
A.联系的多样化和主观性
B.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C.事物之间是联系的
D.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4.之所以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因为( )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事物是变化无常的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我们可以从这首小诗中领悟到的辩证法哲理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 B.认识世界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C.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6.2011年8月5日,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这一举动不仅引发美国金融市场动荡,还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世界几大股市都应声下滑。这说明( )
①整体和部分是紧密相连的 ②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引起了事物的变化
③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7.“月晕而风,石润而雨”这一谚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B.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C.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 D.一事物总是有条件地与他事物联系着
8.有一首数字诗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假如我们把诗中的数字的位置随意调换,这首诗可能就不再别有情趣了。这表明我们要( )
A.抓住主要矛盾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注重量的积累 D.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9.从修身、齐家做起,而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大学》的这一思想反映出( )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
C.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的联系 D.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10.海啸袭击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说明( )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有联系
C、关键的部分的性能与状态对整体起着决定作用
D、量变引起质变
11.右侧漫画启发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D.从整体着眼,树立全局观念
12、我国政府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物质反复流动的过程,即“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而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构成。这表明( )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B.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
C.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和利用规律 D.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
13、发一条短信指令就能让在家“待命”的电饭锅开始煮饭;通过电脑操作,智慧家居里的电视机、节能灯、电冰箱都会按要求开关;医生能遥控测量病人体温……用上“物联网”技术,这些原本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生活场景,就能轻松变成现实。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C.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D.人们能够通过实践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14、温家宝总理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还必须加快调整经济布局。这是因为( )
A.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
B.系统由要素组成,没有要素就没有系统
C.关键局部的工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D.树立全局观念,使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15、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林希的短诗《土》蕴含的哲理是( )
①整体和部分是对立的 ②整体和部分是统一的
③整体离不开部分 ④部分离不开整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发展观
2009年10月1日,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建国60周年大庆。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新中国的诞生,伟大的革命历程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尽管新事物开始时比较弱小,不如旧事物强大,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最终必将要战胜旧事物,据此回答1~2题。
1.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因为( )
A.新事物的力量是强大的,又符合人们求新求变的愿望
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C.新事物是后来出现的事物
D.新事物的发展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著名论断的哲学寓意是( )
A.新事物开始十分弱小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经过一个长期过程 D.事物发展的前进行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3. 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 )
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B.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4. 我国货币政策的下列演变,从哲学角度看体现了( )
时间 货币政策
1998年——2007年底 稳健
2008年1月——2008年11月 从紧
2008年11月——2010年底 适度宽松
2011年—— 稳健
①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 ②认识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反复过程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
A. 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①④
5.下列说法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勿以恶习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6.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完成顺利交会对接,成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一座里程碑。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再到“绕月探测工程”,每一步都彰显了我们国家科技与综合国力的提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 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D.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
7.著名画家范曾先生在《自述》中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说:“在艰苦颠蹶之中,我没有沉沦,我追逐着光明和希望。”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 )
A.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主次矛盾的转化
C.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D.既要看到前途的光明,又要勇于克服困难
8.判断新事物的根本标准是( )
①符合客观规律 ②符合人们的根本利益
③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 ④力量强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 股市是一个斗智斗勇的场所,广大股民既不可急于求成,又不可优柔寡断,最好保持一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良好心态。“既不可急于求成,又不可优柔寡断”的哲学依据是( )
A.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B.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 联系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的关系
10、下列关于发展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任何事物都经历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B.发展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状态和性质的改变C.发展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 D.发展标志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三)矛盾观
1.哲学上讲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 )
A、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排斥
2.南北朝时的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而宋代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3. 右图是齐白石的一幅画,画中鸡雏实则“今日相争”,却题为“他日相呼”,让观者在错愕之际,恍然有所悟。该画蕴含的哲理是( )
A.美妙的意象源于大师的丰富联想
B.看问题的立场、角度不同,观点不同
C.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4.“先进典型的经验值得推广,放到哪里,哪里就出成果。”这个看法( )
A、懂得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B、懂得按规律办事是成功的前提
C、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不懂得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5.在旅游景点,许多游客对环境卫生不满,但有的抱怨、有的随波逐流。某景区的一块提示牌上写道:“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你有光明,中国就不黑暗。”该牌子上的观点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B.部分对事物整体起决定作用
C.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D.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决定
6.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同是京剧却分为梅派、程派、荀派、尚派等不同的流派。这一现象蕴含的哲理是( )  
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 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7.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汇率变化好比一柄“双刃剑”,对经济、金融有利有弊。权威人士认为,如果人民币盲目升值,将对中国的经济、金融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可谓弊大于利,得不偿失。权威人士的观点说明( )
A.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B. 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D.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与“釜底抽薪”所体现的哲学道理不一致的是( )
A.十个指头按跳蚤 B.画龙点睛
C.牵牛要牵牛鼻子 D.提纲挈领
10.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然突出,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这种分析方法体现了( )
①既坚持了两点论,又坚持了重点论
②既看到了主要矛盾,又看到了次要矛盾
③既看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看到了矛盾的次要方面
④既坚持了唯物论思想,又坚持了辩证法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下列选项中与“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B.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C.善战者死于兵,善泳者溺于水
D.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2.右边漫画《偏听》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B.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C.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D.要坚持两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13.“马特莱法则”(又称80:20法则),把80:20作为确定值,说明我们不应该面面俱到,而应侧重于关键的20%,再以少数的20%带动多数的80%。 “马特莱法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 要在矛盾特殊性指导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
B. 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以此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
C. 要先试验后推广,从事物的个性中概括抽象出共性
D. 要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中把握双方的斗争性
14.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包含 B.事物的发展总是从质变开始的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5.“人靠衣服马靠鞍”,商品通过适当包装美化自我,本无可厚非。然而消费者更看重的是产品本身,而不是只有一次性使用价值的包装。这告诉我们( )
A.客观要符合主观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 要树立全局观念
16. 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是( )
A.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 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树立创新意识
17、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
A.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上与下这两个方面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
C.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
(四)辩证否定观
1.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 )
A.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B.扬弃
C.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D.创新
2.右图漫画《某些成功常常是因为一次勇敢的放弃》给我们哲学启示是( )
A.把握事物的联系,利用客观规律
B.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直接经验
C.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事物本质
D.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3.近年来,南京市充分挖掘自身丰厚的科教资源,把高校、院所、企业紧密结合,产学研良性互动,使高校院所成为企业创业孵化器、创新“加油站”,有力推动了南京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表明( )
A.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B.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创新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哲学上看,党和国家如此重视创新,其依据是( )
①辩证否定观的客观要求 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④创新精神是事业成功的决定因素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5.“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否定一切就能促进事物发展
B.辩证否定是实现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
C.彻底抛弃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D.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
6. 辩证的否定是______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A、联系 B、发展 C、矛盾 D、扬弃
7.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不讲继承,搞历史虚无主义,发展就失去前提和基础,民族的长处和特征就难以保持。现实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不讲发展,不研究与时代结合,传统文化就失去生机,也不可能很好地继承。上述观点表明传承民族文化就要( )
①对其坚持肯定与否定、克服与保留的统一的态度
②维护其纯洁性,防止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③通过发展创新维系其旺盛生命力
④对其进行“扬弃”,批判和克服其糟粕,弘扬和发展其精华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 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句名言蕴含的哲理是( )
A.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 B.没有疑问的读书就不能取得进步
C.敢于怀疑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D.既肯定又否定是认识事物的源泉
9、没有新物种对旧物种的否定,生物就不会进化,人类就不会出现;没有新的社会形态对旧的社会形态的否定,社会就不能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都是新旧事物的相继更替。否定意味着新旧事物的决裂,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折。这段话主要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 )
A.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B.量变的过程
C.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D.事物联系的环节
10、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
①指鹿为马 乐极生悲 ②形谢神灭 理生万物
③盲人摸象 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 断章取义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PAGE
7海口中学高二寒假作业(一)
1.两相同带电小球,带有等量的同种电荷,用等长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如图所示。平衡时,两小球相距r,两小球的直径比r小得多,若将两小球的电量同时各减少一半,当它们重新平衡时,两小球间的距离
A.大于r/2 B.等于r/2 C.小于r/2 D.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一带电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地面高h处以一定的初速水平抛出,在距抛出点水平距离L处有根管口比小球大的竖直细管,管的上口距地面h/2。为了使小球能无碰撞地通过管子,可在管子上方整个区域内加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求:
(1)小球的初速度;
(2)应加电场的场强;
(3)小球落地时的动能。
3.一个质量为m、带有电荷-q的小物体,可在水平轨道Ox上运动,O端有一与轨道垂直的固定墙。轨道处于沿Ox正方向的匀强电场E中,如图所示。小物体以初速度v0从x0点沿Ox轨道运动。运动时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f作用,且f4.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的小球,栓在一根长为l的轻绳一端,可以在水平绝缘光滑桌面上绕O点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在A点将球由静止释放,已知OB与电场方向平行,∠AOB=120°,求:当球运动到B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是多大?
5.有个演示实验,在上下面都是金属板的玻璃盒内,方了许多用锡箔纸揉成的小球,当上下板间加上电压后,小球就上下不停地跳动.现取以下简化模型进行定量研究.
如图所示,电容量为C的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和B水平放置,相距为d,与电动势为E、内阻可不计的电源相连.设两板之间只有一个质量为m的导电小球,小球可视为质点.已知:若小球与极板发生碰撞,则碰撞后小球的速度立即变为零,带电状态也立即改变,改变后,小球所带电荷符号与该极板相同,电量为极板电量的α倍(α<1).不计带电小球对极板间的匀强电场的影响.重力加速度为g.
欲使小球能够不断地在两板间上下往返运动,电动势ε至少应大于多少?
设上述条件已满足,在较长的时间间隔T内小球做了很多次往返运动.求在T时间内小球往返运动的次数以及通过电源的总电量.
6.有三个电阻的阻值都是1kΩ,功率都是1W。把它们连成如图所示的混连电路,相当于什么规格的电阻
A.0.66 kΩ,1.5W B.3 kΩ,3W
C.1.5 kΩ,3W D.1.5 kΩ,1.5W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ε,内电阻为r,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处于R的中点位置时,小灯泡L1、L2、L3的亮度相同。若将滑片向左滑动时,三个小灯泡的亮度将怎样变化?
L1变亮,L2、L3变暗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16V,内阻不计。R1=R4=3Ω,R2=R3=5Ω,电容C=1μF,电容器上极板的带电量为
A.-6×10-6C B.4×10-6C
C.-4×10-6C D.8×10-6C
9.当R1断开时,电容器上电荷量变化情况及通过R2的电流大小、方向如何?
10.如图所示,量程为10mA、内阻为9.0Ω的毫安表与一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并联后接入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1.5V,电源内阻r=1.0Ω.调整滑动变阻器R0的阻值,使毫安表的示数为6mA,这时干路中的电流为多少?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多大?
11. 如图所示,在地面附近有一范围足够大的互相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水平并垂直纸面向外,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电微粒在此区域恰好做速度大小为v的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1)求此区域内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某时刻微粒运动到场中距地面高度为H的P点,速度与水平方向成450,如图所示.则该微粒至少须经多长时间运动到距地面最高点?最高点距地面多高?
(3)在(2)问中微粒运动P点时,突然撤去磁场,同时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向右,则该微粒运动中距地面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12.在xoy平面内有许多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从坐标原点处不断地以相同大小的速率v沿不同方向射入第一象限,现加一个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要求这些电子穿过该磁场后都能平行于x轴,并向x轴正方向运动,试求符合该条件磁场的最小面积。
13.如图所示,水平面内有两根互相平行且足够长的光滑金属轨道,它们间的距离L=0.20 m,在两轨道的左端之间接有一个R=0.10的电阻.在虚线OOˊ(OOˊ垂直于轨道)右侧有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50 T.一根质量m=0.10 kg的直金属杆ab垂直于轨道放在两根轨道上.某时刻杆ab以v0=2.0 m/s且平行于轨道的初速度进入磁场,同时在杆上施加一个水平拉力,使其以a=2.0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杆ab始终与轨道垂直且它们之间保持良好接触. 杆ab和轨道的电阻均可忽略.
(1)在金属杆ab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求杆中的感应电流为最大值的时,水平拉力的功率;
(2)从金属杆ab进入磁场至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电阻R上发出的热量Q=0.13 J,求此过程中水平拉力做的功.
14.如图所示,在oxyz坐标系所在的空间中,可能存在匀强电场或匀强磁场,也可能两者都存在或都不存在。但如果两者都存在,已知磁场平行xy平面。现有一质量为m带正电q的点电荷沿z轴正方向射入此空间中,发现它做速度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重力,试写出电场和磁场的分布有哪几种可能性。要求对每一种可能性,都要说出其中电场强度、磁感强度的方向和大小,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不要求推导或说明理由。
海口中学高二寒假作业(二)
1.如图所示,AB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电场线上P处自由释放一个负试探电荷时,它沿直线向B点处运动.对此现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不计电荷重力)( )
A.电荷向B做匀加速运动
B.电荷向B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运动
C.电荷向B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运动
D.电荷向B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变化情况不能确定
2.(07北京卷)在真空中的光滑水平绝缘面上有一带电小滑块。开始时滑块静止。若在滑块所在空间加一水平匀强电场E1,持续一段时间后立即换成与E1相反方向的匀强电场E2。当电场E2与电场E1持续时间相同时,滑块恰好回到初始位置,且具有动能。在上述过程中,E1对滑块的电场力做功为W1,冲量大小为I1;E2对滑块的电场力做功为W2,冲量大小为I2。则
A、I1= I2 B、4I1= I2
C、W1= 0.25 W2 =0.75 D、W1= 0.20 W2 =0.80
3.(全国卷Ⅰ)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的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是20V,b点的电势是24V,d点的电势是4V,如图。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 )
A、4V B、8V C、12V D、24V
4.在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物体以某一初速沿电场反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0.8 qE/m,物体运动s距离时速度变为零,则 ( )
A.物体克服电场力做功qEs B.物体的电势能减少了0.8qEs
C.物体的电势能增加了qEs D.物体的动能减少了0.8 qEs
5.(07重庆卷)汽车电动机启动时车灯会瞬时变暗,如图15图,在打开车灯的情况下,电动机未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10 A,电动机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58 A,若电源电动势为12.5 V,内阻为0.05 Ω,电流表内阻不计,则因电动机启动,车灯的电功率降低了
A.35.8 W B.43.2 W C.48.2 W D.76.8 W
6.如图所示,在蹄形磁铁的上方,放置一个可以自由运动的通电线圈abcd,最初线圈平面与蹄形磁铁处于同一竖直面内.则通电线圈的运动情况是 ( )
A.ab边转向纸外,cd边转向纸里,同时向下运动
B.ab边转向纸外,cd边转向纸里,同时向上运动
C.ab边转向纸里,cd边转向纸外,同时向下运动
D.ab边转向纸里,cd边转向纸外,同时向上运动
7.如图所示,a、b为竖直向上的电场线上的两点,一带电质点在a点由静止释放后,沿电场线向上运动,到b点速度恰好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带电质点在a、6两点所受电场力都是向上的
B.带电质点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比在6点受到的电场力小
C.a点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D.无法比较a、b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
8.用回旋加速器来加速质子,为了使质子获得的动能增加为原来的4倍,可采用下列哪几种方法 ( )
A.将其磁感应强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
B.将其磁感应强度增大为原来的4倍
C.将D形金属盒的半径增大为原来的2倍
D.将D形金属盒的半径增大为原来的4倍
9.如图所示,长通电螺线管中通以正弦交流电,一个电子(重力不计)沿着螺线管的中心轴线飞入,则电子在螺线管内的运动是( )
A.螺旋线运动 B、沿着轴线的振动
C、匀速直线运动 D、加速直线运动
10.关于安培力和洛伦兹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洛伦兹力和安培力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力
B.安培力和洛伦兹力,其本质都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C.安培力和洛伦兹力,二者是等价的
D.安培力对通电导体能做功,但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
11.相隔一段距离的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现使其中的一个点电荷的电量变为原来的2倍,同时将它们的距离也变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 )
A、 B、4F C、2F D、
1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长直导线通以恒定电流,有一闭合矩形线圈与导线在同一平面,在下列情况下线圈中可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导线中的电流变大
B、线圈向右平动
C、线圈上下平动
D、线圈平面以直导线为轴转动
13.一束带电粒子沿水平方向穿过磁针正下方,如图所示,当带电粒子飞过磁针下方瞬间,磁针的S极向纸内偏转,这一带电粒子可能是( )
A.向右飞行的正离子束
B.向左飞行的正离子束
C.向右飞行的负离子束
D.向左飞行的负离子束
14.如图所示,B为电源,R1、R2为电阻,S为电键。现用多用电表测量流过R2的电流,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调至直流电流挡(内阻很小)以后,正确的接法是( )
A.保持S闭合,将红表笔接在a处,黑表笔接在b处
B.保持S闭合,将红表笔接在b处,黑表笔接在a处
C.保持S断开,将红表笔接在a处,黑表笔接在b处
D.保持S断开,将红表笔接在b处,黑表笔接在a处
二、实验题
15. (1)有一只量程为1 mA的电流表,若给 它并联一个10-2 的电阻,则可将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 A的电流表.若要把这个量程为1 mA的电流表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0 V的电压表,应在电流表上串接一个 电阻.
16. 有一个小灯泡标有“6 V,0.6 w”的字样,现在要用伏安法测量这个灯泡的I-U图线,下列器材可供选用:
A.电压表(0~5 V,内阻10 k) B.电压表(0~10 V,内阻20 k)
C.电流表(O~O.3 A,内阻1) D.电流表(O~O.6 A,内阻O.4 )
E.滑动变阻器(30 ,2 A) F.学生电源(直流9 V),还有开关和导线
(1)实验中选用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 .(用序号字母表示)
(2)为使实验误差尽可能减小,画出实验电路图.
17.在测金属导体的电阻率时:(1)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如图所示,该金属丝的时经为 mm。
(2)已知电阻丝的电阻约为10Ω,现备有下列器材供测量电阻丝的电阻时选用,应选有的器材有 (只填序号)。
A、量程是0.6A,内阻是0.5Ω的电流表;
B、量程是3A,内阻是0.1Ω的电流表;
C、量程是3V,内阻是6 kΩ的电压表;
D、量程是15V,内阻是30 kΩ的电压表;
E、阻值为0~1kΩ,额定电流为0.5A的滑动变阻器;
F、阻值为0~20Ω,额定电流为2A的滑动变阻器;
G、蓄电池6V
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8.一个电流表G的内阻Rg=1kΩ,满偏电流为Ig=500μA,现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15V的电压表,需要串联的分压电阻为 Ω,50μA刻度处对应的电压值为 V。
19.如图所示,在磁场强度为B=1T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相同的弹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N/m. 在弹簧下面挂一条长L=0.5m的金属棒MN,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0cm,欲使弹簧不伸长,则金属棒上通过电流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___。
20.A、B是两闭合正方形线圈,边长LA=2LB,由同样导线均绕成20匝,B内有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若磁场均匀地增加,,则A、B线圈中感应电动势之比EA∶EB= ,产生的感应电流之比IA∶IB= 。
21.如图所示,两个平行金属板M、N间距离d=1.2 cm,两板接在电压U=240 V的电源上,M板接地,板间A点距M板O.2 cm,B点距N板O.5 cm.一电荷量q=3×10-4 c的电荷放在A点处,试求:
(1)该电荷在A点所受的电场力;
(2)该电荷在A点所具有的电势能和A点的电势;
(3)若该电荷由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多少 是
正功还是负功
22. 如图所示,磁流体发电机的极板相距d=O.2 m,极板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1.O T,外电路中可变负载电阻R用导线与极板相连.电离气体以速率v=110O m/s沿极板射入,极板间电离气体等效内阻r=0.1 ,试求:
(1)此发电机的电动势
(2)此发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
23.如图所示,在足够大的空间范围内,同时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纸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 57 T.小球1带正电,其电荷量与质量之比q1/m1=4 C/kg,所受重力与电场力的大小相等;小球2不带电,静止放置于固定的水平悬空支架上.小球1向右以m=23.59 m/s的水平速度与小球2正碰,碰后经过O.75 s再次相碰.设碰撞前后两小球带电情况不发生改变,且始终保持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取g=10 m/s2)问:
(1)电场强度E的大小是多少
(2)两小球的质量之比是多少
2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r=2Ω,定值电阻R1=3Ω,当变阻器电阻R2=3Ω时,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是2W,求:(设变阻器R2能提供所需要的电阻值)
此时电路的电流和电源的电动势E
当变阻器的电阻R2为多大时,R2上消耗的电功率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当变阻器的电阻R2为多大时,R1上消耗的电功率最大?
25.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板间距离为d,将其倾斜放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使电容器充电,两板间形成一匀强电场。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油滴以初速度v0,自左侧下板边缘C处水平进入两板之间,沿水平方向运动并恰从右侧上板边缘A处离开电场。求:
电容器下板BC带何种电荷?
两板间的电势差的大小;
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26.如图所示,在某装置中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Oxy所在的纸面向外。某时刻在x=L, y=0处,一质子沿y轴的负方向进入磁场;同一时刻,在x=-L,y=0处一个α粒子进入磁场,速度方向与磁场垂直,不考虑质子和α粒子的相互作用。设质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e,α粒子的质量为4m,电量为2e。
(1)如果质子经过坐标原点O,它的速度为多大?
(2)如果α粒子与质子在坐标原点相遇,α粒子的速度应为何值?方向如何?
E
v0
x0
E
v0
O
x
E
A
O
B
120°
+ A
- B
d
L2
L3
L1
P
R
R1
R3
R2
R4
C
mA
R
E r
R0
y
O
x
L
R
B
v0
O
a
b
O′
x
y
o
z
e
i
i
a
b
c
d
I
S
N
S
R2
R1
B
a
b
M
N
B
A
E r
R1
R2
D
v0
A
C
θ
B
x
L
-L
y
O
B
9高二化学 认识有机化合物
一. 复习过程
1、有机物分类:
2、烃基和官能团
烃基和官能团不但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概念,而且是有机物分类的依据和决定该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关键结构部分。
(1)应掌握的烃基除甲基、乙基外还应知道:
(2)必须掌握的官能团有:
①有机物的官能团不同,类别不同,性质不同。
②有机物的官能团相同,若连接方式或连接位置不同,类别不同,性质不同。
③有机物的性质就是官能团的性质,有机反应一般就是官能团的反应,与碳干结构无关。
[练习1]下列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
A. OH— B. —NO2 C. —SO3H D. —OH
[练习2]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对该化合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属于芳香化合物 B. 属于卤代烃
C. 具有酯类化合物的性质 D.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3、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①碳原子价键数为四个;
②碳原子间的成键方式有三种:C—C、C=C、C≡C;
③碳原子的结合方式有二种:碳链和碳环
(2)有机物分子里原子共线、共面:共线、共面其实是分子的构型问题,掌握并会画出以下分子的构型:
(1):正四面体,键角109о28′,若是则仅是四面体,不是正四面体;
(2):平面型结构,键角120о,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3):直线型结构,键角180о,4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4):平面型结构,键角120о,1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5)1,3-丁二烯分子中,四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键角接近120о。
分子中有饱和碳则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
[练习3]某烃结构式如下:-C≡C-CH=CH-CH3,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C. 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 所有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4、同系物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同系物应是同类物质,应具有同一通式。对结构相似的正确理解,务必把握并运用以下两个要点:
(1)两个相同:若含有官能团,则不仅含相同种类的官能团,且同一种官能团的数目也要相同,如:CH3 OH 与 HO—CH2—CH2—OH(乙二醇)、CH2=CH2 与 CH2=CH—CH=CH2都不互为同系物。
(2)结构相似(而不是相同)是指属于同一类物物质。更确切地说是指:
①碳键和碳链特点相同;②官能团种类、个数相同;③官能团与其他原子的连接方式相同。
[练习4] 下列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 ( )
A. ①和② B. ④和⑥ C. ⑤和⑦ D. ④和⑧
5、同分异构体
凡分子式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因而性质也不同的几种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可以属于同一类物质,也可以属于不同类物质。
(1)结构不同指:碳链骨架不同或官能团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或官能团种类、个数不同。
(2)同分异构体之间分子式相同,其式量也一定相等,但式量相等的物质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如式量为44的化合物有:CO2、C3H8、C2H4O、N2O;式量为28的化合物有CO、N2、C2H4但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
(3)同分异构体之间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最简式)均相同。但化合物之间各元素质量分数(最简式)均相同的物质不一定为同分异构体。如符合最简式为CH2O的有:HCHO、CH3COOH、HCOOCH3、C6H12O6、HOCH2CHO等。
(4)同分异构体不一定是同类物质,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可能相似,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异。
(5)同分异构体不仅存在于有机物之间,还存在于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如尿素CO(NH)2与氰酸铵NH4CNO]、无机物和无机物之间。
(6)书写同分异构体顺序可按类型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的思维顺序。
[练习5]组成为的烷烃有九种,其中仅能由一种单烯烃加氢而制得的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练习6] 萘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 或 ,两者是等同的。苯并[α]芘是强致癌物,其分子由5个苯环拼和而成,可表示为如下(1)或(2),这两者也是等同的。现有结构式(A) ~(D)
(1) (2)
(A) (B) (C) (D)
试回答下列问题:
与(1)(2)式等同的结构式是。
与(1)(2)式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6、有机物的命名
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命名时总体可分为不含官能团和含有官能团的两大类。命名的原则是“一长、二多、三近”。命名的关键是掌握确定主链和编号的原则。
无官能团 有官能团
类 别 烷 烃 烯、炔、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
主链条件 碳链最长同碳数支链最多 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
编号原则 (小)取代基最近 官能团最近、兼顾取代基尽量近
名称写法 支位一支名母名支名同,要合并支名异,简在前 支位―支名―官位―母名
符号使用 数字与数字间用“,” 数字与中文间用“—”,文字间不用任何符号
[练习7]下列有机物实际存在且命名正确的是( )
A. 2,2-二甲基丁烷 B. 2-甲基-5-乙基-1-己烷
C. 3-甲基-2-丁烯 D. 3,3-二甲基-2-戊烯
[练习8]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 2-二甲基戊烷,烯烃的名称是( )
A. 2, 2-二甲基-3-戊烯 B. 2, 2-二甲基-4-戊烯
C. 4, 4-二甲基-2-戊烯 D. 2, 2-二甲基-2-戊烯
[练习9] 有A、B、C三种烃,分子式都是C5H10,经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H2反应,结果得到相同的生成物,这三种烃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7、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有机物分离、提纯的基本原则:不增、不减、易分、复原。
(1)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
蒸馏的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而使其分离的方法。如石油的分馏。蒸馏的条件: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含少量杂质、与杂质沸点相差较大(30℃左右)。
(2)重结晶: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将其杂质除去的方法。
加热溶解 趁热过滤
重结晶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溶剂。重结晶选择溶剂的条件是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或很大;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重结晶时,为了得到更多的晶体,不是温度越低越好,温度过低,杂质的溶解度也会降低,部分杂质也会析出,达不到提纯苯甲酸的目的;温度极低时,溶剂(水)也会结晶,给实验操作带来麻烦。重结晶的步骤是:粗产品→热溶解→热过滤→冷却结晶→提纯产品
(3)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萃取的主要仪器:分液漏斗。萃取的分类:①液—液萃取:是利用有机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②固—液萃取:是用有机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有机物的过程 。(专用仪器设备)
[练习10]下列有四组混合物:①硝酸钾和氯化钠②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③乙醇和丁醇④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分液、萃取、蒸馏、结晶 B. 分液、蒸馏、萃取、结晶
C. 萃取、蒸馏、分液、结晶 D. 结晶、萃取、蒸馏、分液
[练习11]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已知A和B的某些性质如下:
物质 分子式 熔点℃ 沸点℃ 密度g cm-3 水溶性
A C3H6O2 -98 57.5 0.93 可溶
B C4H8O2 -84 77 0.90 可溶
由此,分离A和B的最佳方法是( )
A. 萃取 B. 升华 C. 分馏 D. 分液
8、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1)元素分析:
定性分析:有机物的组成元素分析。
定量分析:分子内各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
(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用高能电子流轰击样品,使分子失去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在磁场的作用下,由于它们的相对质量不同而使其到达检测器的时间也先后不同,其结果被记录为质谱图。
(3)分子结构的鉴定
①红外光谱:在有机物分子中,组成化学键或官能团的原子处于不断振动的状态,其振动频率与红外光的振动频率相当。所以,当用红外线照射有机物分子时,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可发生振动吸收,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将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可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②核磁共振氢谱:氢原子核具有磁性,如用电磁波照射氢原子核,它能通过共振吸收电磁波能量,发生跃迁。用核磁共振仪可以记录到有关信号,处在不同环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电磁波的频率不同,在图谱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各类氢原子的这种差异被称作化学位移;而且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
[练习12] 某有机物由C、 H 、O三种元素组成,它的红外吸收光谱表明有羟基O-H键和烃基C-H键的红外吸收峰,且烃基与羟基上氢原子个数之比为2:1,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试写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练习13]核磁共振谱是测定有机物分子结构最有用的工具之一。瑞士科学家维特里希等三人即是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在质子核磁共振谱(PMR)中给出的峰值(信号)也不同,根据峰(信号)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乙醛的结构式为:,其PMR谱中有2个信号峰,其强度之比为3∶1。
⑴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在质子核磁共振谱中只给出一种峰(信号)的是( )
A. CH3-CH3 B. CH3CH2OH C. CH3OCH3 D. CH3CH2Cl
⑵化合物A和B的分子式都是C2H4Br2,A的PMR谱上只有1个峰,则A的结构简式为 。B的PMR谱上有 个峰,强度比为
【模拟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4题,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
一、本题共有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该有机物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
A. 分子中的C、H、O的个数比为1:2:3
B. 分子中C、H个数比为1:2
C. 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
D. 该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元素
2. 某化合物6.4 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 g CO2和7.2 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
B. 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C. 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D. 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3. 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具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 C3H7Cl B. C3H8 C. CH2Cl2 D. C2H6O
4. A、B两种烃,它们含碳质量分数相同,下列关于A和B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A和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 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
C. A和B最简式一定相同 D. A和B的化学性质相似
6. 在密闭容器中某气态烃和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和,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温度(20℃),压强减小至原来的一半,若加NaOH的溶液则气体全部被吸收,则此烃为 ( )
A. C3H8 B. C2H4 C. C2H6 D. C6H6
7. 下列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 ( )
A. ④和⑧ B. ①、②和③ C. ⑤和⑦ D. ④、⑥和⑧
8. wg含有双键的不饱和烃X能与VL的氢气(标准状况)完全反应,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1 mol X中含有双键数目为 ( )
A. B. C. D.
9. 有机物 的正确命名为 ( )
A. 2-乙基-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 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 3,3,4-三甲基己烷
D. 2,3,3-三甲基己烷
10. 乙烷受热分解生成乙烯和氢气,现有乙烷部分分解的产物,取1体积使其充分燃烧生成1.6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乙烷的分解率为 ( )
A. 20% B. 25% C. 50% D. 75%
11. 1体积某气态烃和2体积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后,最多还能和6体积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由此可以断定原气态烃是(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 )
A. 乙炔 B. 丙炔 C. 丁炔 D. 丁二烯
12. 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对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 )
A. 属于芳香烃 B. 属于卤代烃
C. 在酸性条件下不水解 D.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4分)
13. (5分)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请指出下列有机物的种类,填在横线上。
CH3CH2CH2COOH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4. (5分)请设计实验方案区分己烷、溴乙烷、乙醇三种液态有机物。
15. (4分)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物,可能是相同的物质、同系物或同分异构体等,请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
(1)2-甲基丁烷和丁烷 ________________
(2)正戊烷和2,2-二甲基丙烷___________________
(3)间二甲苯和乙苯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己烯和环己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10分)写出丁烷(C4H10)、戊烷(C5H12)的各种同分异构体并用系统命名法给其命名。
17. (6分)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CH3—CH=CH-CH3可简写为。
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
(1)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写出Y的结构简式。
(2)Y与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等物质的量聚合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Z的一氯代物有 种。
18. (6分)某同学为测定维生素C中碳、氢的质量分数,取维生素C样品研碎,称取该试样0.352 g,置于铂舟并放入燃烧管中,不断通入氧气流。用酒精喷灯持续加热样品,将生成物先后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0.144 g和0.528 g,生成物完全被吸收。试回答以下问题:
(1)维生素C中碳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氢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
(2)维生素中是否含有氧元素?为什么?(试通过计算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需要你确定维生素C的分子式,你还需要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5分)下列两幅谱图是结构简式为CH3CH2CH2OH和CH3CH(OH)CH3的两种有机化合物的1H核磁共振谱图。请判断哪一幅是CH3CH(OH)CH3的1H-NMR谱图,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8分)在抗击非典型性肺炎期间,过乙酸(过氧乙酸)曾被广泛用作消毒剂。已知硫酸和过硫酸的结构简式如下:
请从以下八个式子中选择答案回答下列问题(答案用编号表示,选错要倒扣分)。
(1)过乙酸(过氧乙酸)的结构简式是 。
(2)过乙酸的同分异构体是 。
(3)过乙酸的同系物是 。
(4)氧的质量分数最小的物质是 。
21. (2分)已知胰岛素含硫的质量分数为3.4%,相对分子质量为5734,则每个胰岛素分子中所含的硫原子数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
22. (6分)某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经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0。取有机物样品1.8 g,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将产物先后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1.08 g和2.64 g。试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23. (7分)某混合气体由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在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3,在标准状况下,将56.0L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溴水质量增重35.0g,通过计算回答:(1)混合气体中气态烷烃的化学式: (2)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3)写出混合气体中气态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 。
《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小题,30分)
1、下列有机物可以形成顺反异构的是:
A、丙烯 B、1-氯-1-丙烯 C、2-甲基-2-丁烯 D、2,3-二甲基-2-丁烯
2、下列通式只表示一类物质的是:
A、CnH2n+2 B、CnH2n C、CnH2n-2 D、CnH2n-6
3、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温度计但温度计不用插入液面下的是:
A、实验室制取硝基苯 B、实验室分馏石油
C、食盐的蒸发 D、溴乙烷和NaOH水溶液加热反应
4、分子式为C10H14的苯的同系物,其苯环上有4个甲基,符合条件的结构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5、下列 是不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有机物。
A、C2H4 B、NaHCO3 C、苯 D、甲苯
6、下列各组物质中,用分液漏斗无法将其分开的是:
A、甲苯和水 B、氯乙烷和水 C、硝基苯和水 D、单质溴和溴苯
7、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一定都在同一平面的是:
A、丙烯 B、苯乙烯 C、乙炔 D、氯乙烷
8、某液态烃,它不跟溴水反应,但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将其0.5 mol完全燃烧生成的CO2通入含5mol NaOH的溶液中,所得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则该烃是:
A、1-丁烯 B、甲苯
C、1,3-二甲苯 D、2-甲基-3-乙基-2-戊烯
9、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取代
C、取代→消去→加成 D、消去→加成→消去
10、以下物质;(1) 甲烷;(2) 苯;(3) 聚乙烯;(4) 聚乙炔;(5) 2-丁炔;(6) 环己烷;(7) 邻二甲苯;(8) 苯乙烯。既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的是:
A、(3) (4) (5) (8) B、(4) (5) (7) (8)
C、(4) (5) (8) D、(3) (4) (5) (7) (8)
(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1.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
A.NH3 B.C3H4 C.甲烷 D.乙烯
12.与乙炔具有相同的碳、氢百分含量,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丙炔 B.环丁烷 C.甲苯 D.苯
13.已知卤代烃可以和钠发生反应,例如溴乙烷与钠发生反应为:
2CH3CH2Br + 2Na CH3CH2CH2CH3 + 2NaBr
应用这一反应,下列所给化合物中可以与钠合成环丁烷的是 ( )
A.CH3Br B. CH2BrCH2CH2CH2Br
C.CH2BrCH2Br D. CH3CH2CH2CH2Br
14.下列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乙烯 B.芳香烃主要来自于煤的干馏后的煤焦油
C.汽油、煤油、柴油主要来自于石油的常压蒸馏 D.乙烯是石油裂解后的产物
15.下列关于乙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燃烧时有浓厚的黑烟
B.可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区别烯烃和炔烃
C.为了减缓电石和水的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来代替
D.乙炔的收集方法可用排水法收集
16.某烃的分子式为C8H10,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此烃的结构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7.已知直链烷烃A比B多一个碳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沸点比B高  B.A相对密度比B小
 C.一般情况下,同碳原子的烷烃的沸点和密度低于烯烃
 D.已知A在常温下为液态,则B不可能为气态。
18. 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是 ( )
19.属于苯的同系物是 ( )
A. B.
C. D.
20.某烃结构式如下:-C≡C-CH=CH-CH3,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C. 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 所有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21.有八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 )
A.③④⑤⑧ B.④⑤⑦ C.④⑤ D.③④⑤⑦⑧
二、填空题(32分)
16.(4分)在有机物:①CH3CH3、②CH2=CH2、③CH3CH2C≡CH、④CH3C≡CCH3、⑤C2H6、 ⑥CH3CH=CH2中,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
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编号)
17.(4分)据报道,2002年10月26日俄罗斯特种部队在解救人质时,使用了一种麻醉作用比吗啡强100倍的氟烷,已知氟烷的化学式为C2HClBrF3,则沸点不同的上述氟烷有
(写出结构简式)。
18.(4分)1mol某烃A和1 mol苯完全燃烧,在相同条件下,生成CO2体积相同,烃A比苯多消耗1mol O2,若A分子结构中无支链或侧链 ,则:
(1)若A为环状化合物,它能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则A的结
构简式为 ;
(2)若A为链状烯烃,1mol A最多可和2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且A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加成后的可能产物只有2种,则A的结构简式为

19.(10分)电石中的碳化钙和水能完全反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排水,测量出水的体积,可计算出标准状况下乙炔的体积,从而测定电石中碳化钙的含量:(1)若用下列仪器和导管组装实验装置:
如果所制气体流向从左向右时,上述仪器和导管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直接连接的顺序(填各仪器,导管的序号)是 接 接 接 接 接 。
(2)仪器连接好后,进行实验时,有下列操作(每项操作只进行一次)
①称取一定量电石,置于仪器3中,塞紧橡皮塞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仪器6和5中注入适量水
④待仪器3恢复至室温时,量取仪器4中水的体积(导管2中水的体积忽略不计) ⑤慢慢开启仪器6 的活塞,使水逐滴滴下至不发生气体时,关闭活塞。
正确操作顺序(用操作编号填写)是
(3)若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存在难闻的气味,且测定结果偏大,这是因为电石中含有杂质气体,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加以除去。
20.已知:(X代表卤素原子,R代表烃基)(12分)
利用上述信息,按以下步骤从合成。(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B、D的结构简式:B____ 、D_ ____ __。
(2)反应①~⑦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___ _____。(填数字代号)
(3)如果不考虑⑥、⑦反应,对于反应⑤,得到的E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_ 。
(4)试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PAGE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高二年级寒假数学作业一(文科)
一、选择题 (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命题“若,则”以及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0 B、2 C、3 D、4
2、“”是“”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若椭圆的离心率为,则实数m等于( )
A、或 B、 C、 D、或
4、函数的递增区间是( )
A、 B、 C、 D、
5、椭圆的焦距是
A、2 B、 C、 D、
6、函数的定义域为开区间,导函数在内的
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在开区间内极值点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若,则的值等于( )
A、 B、 C、 D、
8、双曲线右支点上的一点P到右焦点的距离为2,则P点到左焦点的距离为
A、6 B、8 C、10 D、12
9、命题 x∈R,x+1<0的否定是 ( )
A、 x∈R,x+1≥0 B、 x∈R,x+1≥0
C、 x∈R,x+1>0. D、 x∈R,x+1>0
10、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其中位移s单位为米,时间t的单位为秒,那么该物体的初速度为 ( )
A、0米/秒 B、—2米/秒 C、3米/秒 D、3—2t米/秒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极大值一定比极小值大.
B、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大值一定是极大值.
C、对于函数,若,则无极值.
D、函数在区间上一定存在最值.
12、过抛物线的焦点F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线段PF与FQ
的长分别为p、q,则等于 ( )
A、2a B、 C、4a D、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函数的最大值为 。
14、.一同学在电脑中打出如下图若干个圆(○表示空心圆,●表示实心圆)
○●○○●○○○●○○○○●○○○○○●○……
问:到2012个圆中有 个实心圆。
15、.曲线在点A(2,6)处的切线斜率是___________。
16、椭圆的焦点F1 、F2,P为椭圆上的一点,已知,则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大题满分10分)
在名患者身上试验某种血清治疗的作用,与另外名未用血清的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如下表:
治 愈 未 治 愈 总 计
用血清治疗
未用血清治疗
总 计
问该种血清能否起到治疗的作用?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关于某设备的使用年限和所支出的维修费用(万元),有如
下的统计资料:
x 2 3 4 5 6
Y 2.2 3.8 5.5 6.5 7.0
如由资料可知对呈线形相关关系,试求:
(1)线形回归方程;
(2)估计使用年限为年时,维修费用是多少?
19、(本大题满分12分)双曲线与椭圆有相同焦点,且经过点,求双曲线的方程。
20、(本大题满分12分)如图,一矩形铁皮的长为8cm,宽为5cm,在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制成一个无盖的小盒子,问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时,盒子容积最大?
21、(本大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当时,函数有极值.
(I)求实数的值;
(II)求函数在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2、(本大题满分12分)设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动点(其中O为坐标原点),点P到定点的距离比点P到轴的距离大.
(1)求点P的轨迹方程;
(2)若直线与点P的轨迹相交于A、B两点,且,求的值.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高二年级寒假数学作业一(文科)
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非空集合A、B、C满足A∪B=C,且B不是A的子集,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x∈C”是“x∈A”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 B“x∈C”是“x∈A”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 C“x∈C”是“x∈A”的充要条件
D“x∈C”既不是“x∈A”的充分条件也不是“x∈A”的必要条件
2.动点P到定点F1(1, 0)的距离比它到定点F2(3, 0)的距离小2,则点P的轨迹是 ( )
A.双曲线 B.双曲线的一支   C.一条射线 D.两条射线
3.设是函数的导函数,的图象
如图所示,则的图象最有可能的是( )
4、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①“若x2+y2≠0,则x,y不全为零”的否命题 ②“正多边形都相似”的逆命题
③“若m>0,则x2+x-m=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④“若x-是有理数,则x是无理数”的逆否命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5、“a≠1或b≠2”是“a+b≠3”的( )
A、充分不必要条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6.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
A.(,+∞) B.(-∞,) C.(0,) D.(e,+∞)
7.一点沿直线运动,如果由始点起经过t秒后的距离为s=t4-t3+2t2,那么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
A.1秒末 B.0秒 C.4秒末 D.0,1,4秒末
8.在对吸烟与患肺病这两个分类变量的计算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随机变量K2的观测值k>6.635,我们有99%的把握说明吸烟与患肺病有关,则若某人吸烟,那么他有99%的可能患有肺病
B.若由随机变量求出有99%的把握说吸烟与患肺病有关,则在100个吸烟者中必有99个人患有肺病
C.若由随机变量求出有95%的把握说吸烟与患肺病有关,那么有5%的可能性使得推断错误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9.函数在闭区间[-3,0]上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 )
A.1,-1 B.1,-17 C.3,-17 D.9,-19
10.有下列说法:
①在残差图中,残差点比较均匀地落在水平的带状区域内,说明选用的模型比较合适.
②用相关指数R2来刻画回归的效果,R2值越大,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③比较两个模型的拟合效果,可以比较残差平方和的大小,残差平方和越小的模型,拟合效果越好.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二.填空
11. 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y=x,它的一个焦点与抛物
线y2=16x的焦点相同,则双曲线的方程为________.
12.动圆与两定圆和都外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 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
13.过点P(-1,2)且与曲线y=3x2-4x+2在点M(1,1)处的切线平行的直线方程是______.
14.函数在时有极值,那么的值分别为_________。
15.已知命题p:x∈R,使tanx=1,命题q:x2-3x+2<0的解集是{x|1①命题“p∧q”是真命题;
②命题“p∧”是假命题;
③命题“”是真命题;
④命题“”是假命题.
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16、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1)所有自然数的平方是正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质数是奇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打鼾不仅影响别人休息,而且可能与患有某种疾病有关.下表是一次调查所得的数据,试问:每一晚都打鼾与患心脏病有关吗?
患心脏病 未患心脏病 合计
每一晚都打鼾 30 224 254
不打鼾 24 1355 1379
合计 54 1579 1633
18、过椭圆内一点M(2,1)引一条弦,使弦被点M平分,求这条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19.(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在区间上最大值是5,最小值 是-11,求的解析式..
20. 一艘轮船在航行中每小时的燃料费和它的速度的立方成正比,已知在速度为每小时10km时,燃料费是每小时6元,其它与速度无关的费用是每小时96元,问此轮船以何种速度航行时,能使每行驶1km的总费用最小?
21.某车间为了规定工时定额,需要确定加工零件所花费的时间,为此作了四次试验,得到的数据如下:
零件的个数x(个) 2 3 4 5
加工的时间y(小时) 2.5 3 4 4.5
(1)在给定的坐标系中画出表中数据的散点图;
(2)求出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x+,并在坐标系中画出回归直线;
(3)试预测加工10个零件需要多少时间?
22. 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的左焦点为,右顶点为(2,0).
(1)求椭圆C的方程;
(2)若直线与椭圆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和B,且(其中O为原点),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3. 已知椭圆M的对称轴为坐标轴,且抛物线HYPERLINK " http://www./"的焦点是椭圆M的一个焦
点,又点HYPERLINK " http://www./"在椭圆M上。
(I)求椭圆M的方程;
(II)已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HYPERLINK " http://www./"与椭圆M交于B、C两点,求△ABC面积的最大值。模拟检测八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简谈玉文化的价值 江富建
中华玉文化是伴随着玉器生产而产生的,正是中国玉器在上万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玉文化体系,玉器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玉器不仅是权力、等级的标志,而且是财富的一种炫示。玉器是殓葬品。用玉殓葬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到了秦汉皇权独尊的时代,在孝道和厚葬风气的影响下,有数千年历史的葬玉日趋完善。玉器是吉祥物。我国古代很早就视玉为祥瑞之物,明代以后,各种吉祥图案的玉佩玉饰尤其普遍,反映了人们祈求吉祥的共同愿望。玉器是德行操守的象征。自春秋末年,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其国家权力而崇尚玉器,并从社会理念上提倡“君子比德于玉”,玉器作为德行操守的象征,日益受到重视。玉器是美好事物的代名词。由于玉的直观美一直受到人们的钟爱,所以“玉”也就成为了一切美的事物象征,以“玉”为美的修饰词在古代文献中比比皆是。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不论贫富贵贱,皆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到中国人的血脉,是有7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玉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考古等诸多价值。
中国玉器发展源远流长,最早出土的玉器,是距今1.2万年的辽宁海城县小孤山仙人洞古人类洞穴遗址出土的三件绿色蛇纹石制作的砍斫器。玉器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贯穿于中国文化史的始终,与中华民族7000年的文明史同步。中国的玉文化,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其成就和辉煌不亚于伟大的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
玉器往往表现出“天工之美”(质地)加“人工之美”(工艺)的社会美,它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艺的融合。玉质感温润细腻,佩之则倍感体贴;它色感纯洁无瑕,赏之则净化心灵;它音感清脆悦耳,听之则涤荡胸怀。而这些美学要素结合起来,不仅会使人感叹玉石乃天地之精华,进而会在崇敬、景仰之余产生神秘的美感,这种神秘的美感与宗教等相互联系,更加深了人们对玉的既爱又敬、不平凡中又蕴涵神秘的独特的审美趋向。“玉器时代”的玉器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艺术,是由远古先民心目中完美品格的作用形成的中国独特的玉文化,其文化品位最高,反映历史、社会风貌最为全面和深刻,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和世界文化艺术的奇葩。 (选自2007年11月24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1.下面关于中国玉器具体“文化内涵”的理解,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玉器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体系,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既是殓葬品,又是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B.中国玉器是玉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文化内涵”很丰富,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是财富的炫示,又是人们心目中的祥瑞之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
C.中国玉器的“文化内涵”很丰富,它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是财富的炫示,并且又属于殓葬品、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D.中国玉器在上万年的演变过程中,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它以殓葬品而作为财富的炫示,也是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2.下面对中国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主要理由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玉器发展源远流长,1.2万年前就有玉器问世,玉器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贯穿于中国文化史的始终,与中华民族7000年的文明史同步,成就和辉煌不亚于长城和兵马俑。
B.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不论贫富贵贱,皆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玉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考古等诸多价值。
C.中国玉文化的延续时间长,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影响深远,无与伦比,玉器还表现出“天工之美”(质地)加“人工之美”(工艺)的社会美,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艺的融合。
D.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影响深远,成就卓越,而且玉器又具有质地和工艺融合的多种美学要素,是世界文化艺术的奇葩。
3.根据全文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玉器作为“德行操守的象征”,既跟玉器自身的文化内涵有关,也跟统治阶级的权力崇尚和社会理念的倡导有关。
B.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因而“玉”也就成为了美的事物象征,以“玉”为美的修饰词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
C.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成就和辉煌不亚于伟大的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世界上其他文化难以相比。
D.玉器的质感温润细腻,色感纯洁无瑕,音感清脆悦耳,可让佩带者倍感体贴,观赏者净化心灵,聆听者涤荡胸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夫古之用人,无择于势。布衣寒士而贤则用之,公卿之子弟而贤则用之,武夫健卒而贤则用之。今也,布衣寒士持方尺之纸,书声病剽窃之文,而至享万钟之禄;卿大夫之子弟,饱食于家,一出而驱高车,驾大马,以为民上。若此者,皆非贤也,皆非功也,是今之所以进之涂多于古也。而胥史贱吏忽之而不录,贤与功者不获一施,吾甚惑也。
  昔者,汉有天下,平津侯、乐安侯辈皆号为儒宗,而卒不能为汉立不世大功;而其卓绝隽伟,震耀四海者,乃其贤人之出于吏胥中者耳。夫赵广汉,河间之郡吏也;尹翁归,河东之狱吏也。是皆雄隽明博,出之可以为将,而内之可以为相者也,而皆出于吏胥中者,有以也。夫吏胥之人,少而习法律,长而习狱讼,老奸大豪畏惮慑服,吏之情状变化出入,无不谙究。因而官之,则豪民猾吏之弊,表里毫末毕见于外,无所逃遁。而又上之人择之以才,遇之以礼,而其志复自知得自奋于公卿,故终不肯自弃于恶,以贾罪戾,而败其终身之利。故当此时,士君子皆优为之,而其间自纵于大恶者,大约亦不过几人,而其尤贤者,乃至成功如是。
  今之吏胥则不然,始而入之不择也,终而遇之以犬彘也。长吏一怒,不问罪否,袒而笞之;喜而接之,乃反与交手为市。是以平民不能自弃为犬彘之行,不肯为吏矣,况士君子而肯俯首为之乎?然欲使之谨饬可用如两汉,亦不过择之以才,待之以礼,恕其小过,而弃绝其大恶之不可贳(shì,宽纵赦免)忍者,而后察其贤有功而爵之、禄之、贵之。则彼有冀于功名,自尊其身,不敢丐夺,而奇才绝智出矣。夫人固有才智奇绝而不能为章句、名数、声律之学者,又有不幸而不为者。苟一之以进士制策,是使奇才绝智有时而穷也。进士制策网之于上,此又网之于下,而曰天下有遗才者,吾不信也。
(节选自宋·苏洵《广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以为民上 上:地位高的,此指长官。
B.是今之所以进之涂多于古也 涂:糊涂。
C.喜而接之 接:结交。
D.而后察其贤有功而爵之、禄之、贵之 贵:使显贵。
5.以下句子中,全都从正面证明作者“无择于势”的择士观点的一项是 ( )(3分)
①公卿之子弟而贤则用之
②平津侯、乐安侯辈皆号为儒宗,而卒不能为汉立不世大功
③布衣寒士持方尺之纸,书声病剽窃之文,而至享万钟之禄
④尹翁归,河东之狱吏也
⑤而其志复自知得自奋于公卿
⑥长吏一怒,不问罪否,袒而笞之
A.①②③ B.⑥③① C.①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客观地说,书吏衙役当时之所以被忽视而不予任用,其原因之一也是他们之中也没有多少乐意出仕的贤德之才了。
B.作者纵论天下取士之道,主张科举之外还应从胥吏中遴选贤哲加以擢升,尤其要重用深谙当地风俗习惯的书吏衙役。
C.作者虽然表面上并不否定从进士制策的途径搜罗人才,但从文中列举的事例来看,他实际上对科举取士颇有微词。
D .纵观全文,作者想解决两个问题:既要举用贤能的胥吏,又要让有志之士乐于为小吏;这是非常高明的政治见解,因为两者相辅相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而其卓绝隽伟,震耀四海者,乃其贤人之出于吏胥中者耳。
译:
(2)苟一之以进士制策,是使奇才绝智有时而穷也。
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宋词,完成8~9题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8.“桃花依旧笑春风”与“泪满春衫袖”两句各有一个最传神的词。请简要评析。(6分)
9.这两首诗整体上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慨?请简要说明。(5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曹操《观沧海》)
(2)结庐在人境, 。问君何能尔? 。(陶潜《饮酒》)
(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 。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刚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阅读是一种孤独(节选) 毕淑敏
阅读的感觉难以比拟。
它有些像吃。对于头脑来说,渴望阅读的时刻必定虚怀若谷。假如脑袋装得满满当,不断溢出香槟酒一样的泡沫,不论这泡沫是泛着金黄的铜彩还是热恋的粉红,都不宜于阅读,尤其是阅读名著。
头脑需嗷嗷待哺,像荒原上觅食的狼。人愈是年轻的时候,愈是贪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吃得渐渐地少了,但要求渐渐地精了。我们知道了什么于我们有益,什么于我们无补。我们不必像小的时候,总要把整碗面都吃光,才知道碗底下并没有卧着个鸡蛋。我们以为是碗欺骗了我们,其实是缺少经验。有许多长寿的人,你问他常吃什么食品.他们回答说:什么都吃,并无特殊的禁忌。但有许多东西他们只尝一口,就尖锐地判断出成色。我想寿星佬的胃一定都是很坚强的,只有一个坚强的胃才能养活得了一个聪明的脑。读书也是一样,好的书,是人参燕窝熊掌,人生若不大快朵颐,岂不白在世上潇洒走过一回 坏的书,是腐肉砒霜氰化物,浪费了时间贻误了性命。关于读什么书好的问题,要多听老年人的意见,他们是有经验的水手。也许在航道的选择上有趋于保守的看法,但他们对于风暴的预测绝对准确。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遭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它有些像睡。我小的时候,当我忧愁,当我病痛,当我莫名其妙烦躁的时候,妈妈总是摸着我的头说,去睡吧。睡一觉也许就好了。睡眠中真的蕴藏着奇妙的物质,起床的时候我们比躺下时信心倍增。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在书页中你嗅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喜剧的笑靥,可以看清智者额头的皱纹,不敢碰撞勇士鲜血淋淋的创口……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菲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当我们读完名著的最后一个字时,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重又生机盎然。
它有些像搏斗。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书的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在读名著的时候,我常常在看上一页的时候,揣测下一页的趋势。它们经常同我的想象悬殊甚远。这种时候我会很高兴,知道自己碰上了武林中的高手。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记载着绝世的功法。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潜移默化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只是江湖上的口诀多藏之深山之密室,各个学科大师们的真迹却是唾手而得。由于它的廉价和平凡,人们常常忽视了它的价值。那是古往今来人类最智慧的大脑留给我们的结晶啊!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与精湛的匠艺面前顶礼膜拜,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之下惊诧莫名……我战胜自己的怯懦不断地阅读它们,勇敢地从匍匐中站起。我知道大师们在高远的天际微笑着注视着后人,他们虽然灿烂却已经凝固。他们是秒表上固定了的纪录,是一根不再升高的横杆。今人虽然暗淡,但我们年轻。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的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天鹅。在阅读中,我们被征服。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身,进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阅读是一种孤独。几个人共看一本书,那只是在极小的时候争枪连环画。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
——(摘编自《毕淑敏文集》)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者先说阅读的感觉难以比拟,可接下来却有一大串的比拟,这是为了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坏的书,是腐肉砒霜氰化物”之说,虽然比喻生动形象,但也未免有些危言耸听的夸张之嫌。
阅读的最高境界是深层次精神沟通,是独特的读者与独特的作品在特定的时空中产生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共鸣,所以是一种孤独。
阅读有些像搏斗,读者既要与另一个心灵单独碰撞,又要在这样的碰撞中超越对方更超越自己;但是,双方都是胜利者。
本文用朴实的笔调和贴切的比拟,在从容淡定的娓娓道来之中,传达了一种温馨而又睿智的读书境界,表现了女作家特有的细腻和聪慧。
(2)为什么说阅读“有些像睡”?请简要分析。(6分)
(3)综观全文,说说应该怎样进行阅读。请简要概述。(6分)
(4) 作者认为“阅读是一种孤独”。对此, 有人赞同,也有人不认可。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丁肇中访谈录(有删节)
主持人:有一位科学家曾经作了一个比喻,他说人类就像是一些生活在海洋深处的深水鱼,从来没有到海边去过,意识不到自己生活在水里,只有当海水溅起水泡的时候,才会引起某些智慧的鱼对水的注意:原来我们是生活在水里!您或者其他科学家是不是就像这些有智慧的鱼?
丁肇中:可能是吧,但我认为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动力还是好奇心。每一个不同的研究者可能会有不同的动因,但我只能说我自己,我最主要的动因是好奇心。
主持人:好奇心促使您把最微小的粒子以至最广大的宇宙,都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
丁肇中:对,这样研究才能不断地深入下去。你不去做实验,永远不会知道谜底和真相。你可以想一想,一百年以前,我们对物理、对世界的认识和现在完全是两回事情。一百年以前,我们认为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化学元素是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元素;几十年后人们发现,原子核是最基本的东西;再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基本粒子才是最基本的东西。所谓的基本粒子,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我们认为是夸克,可是没有人能够知道一百年以后,又将会是什么样子。
主持人:作为一个终生从事研究的物理学家,如果永远不知道自己所研究的“谜底”是什么,会不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怀疑和茫然感?
丁肇中:我所怀疑过的,只是实验技术本身有没有错误。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做过方向错误的实验。
主持人:您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您经常说,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如果别人不认可,那是别人的事,绝对不要因为他们不认可,而改变你自己;但同时也要不断地怀疑自己。这听上去有点矛盾?
丁肇中:自信,同时也要能自疑,这不矛盾,如果你不肯怀疑自己,出了错误,那就很不好了。
主持人:怎么把握这种自信和怀疑之间的度?
丁肇中:自信你的实验好好去做是会成功的,但是在做具体每一步的时候,一定要非常非常小心,要花很多时间去检查它,因为实验中任何一个错误,都可能导致你最后的错误。
主持人:也就是说,你怀疑的是手段、是过程,但绝对不会怀疑目的。
丁肇中:不能轻易怀疑你的最终目的,那是很不好的。
主持人:其实在很年轻的时候,您的一些天赋就表现出来了,中学同学因为您聪明管您叫“丁大头”,美国的大学同学管您叫“怪人”,那个时候您有没有意识到自己跟大家不一样,有没有觉得自己怪呢?
丁肇中:总而言之只能这么说,我个性比较孤独,就是说朋友不是特别多。比方说,我念中学的时候,很多同学喜欢看一些武侠小说,我从来不看;同学喜欢出去打弹子球,我也从来不去;我喜欢的是看看历史或者物理、数学方面的书。
主持人:可是今天您领导着几百个科学家,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组织的领导,现在您还会觉得孤独吗?
丁肇中:与物理学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我的同事们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从来不参与。跟我工作的人,绝大多数人跟我工作了很多年,我从来和他们没有什么朋友似的来往,只是业务的来往。我很少、几乎没有到任何科学家家里吃过饭。
主持人:大家会不会说您没有人情味?
丁肇中:就是说我保持距离,原因是有重要问题时我得做决定。这绝对不是说我故意敌对或者冷淡任何人,我只是愿意自己独立思考。
——(摘编自《新浪博客网》)
(1) 下列对访谈录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访谈录具有浓郁的新闻色彩和较强的社会效应,所以采访的对象只能是科学家、政治家、文体明星等社会名流。
B. 丁肇中博士坦言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最重要动因是好奇心,这体现了科学家的真诚和激情,同时也体现了一种谦虚。
C. 科学家对研究方向必须自信,才不会动摇获取成果的意志;而研究过程中又要能自疑,这是一种谨慎的工作态度。
D. 丁肇中博士成功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自然科学家,既要研读专业书,也不能忽略文史书籍。
E. 科学家往往特立独行,又无暇社交,因而常被误解为孤独;这孤独其实是独立思考,体现了学术合作的单纯性。
访谈伊始,主持人用“智慧的鱼”引起话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3)综观全文,可从丁肇中身上看到了科学家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述。(6分)
(4)丁肇中说“与物理学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对此, 有人赞同,也有人不认可。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豪华旅游车绕着盘山公路缓缓向黄洋界哨口驶去,翠竹挽云雾与我们相伴而行,这次红色之旅真有一种高山景行的感觉。
B.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呼声,不久前的确在新闻媒体出现过,但咱犯不着未风先雨,何必因此弄得心神不宁呢?
C.为盘活这家濒临倒闭的超市,新上任的总经理马不停蹄地做市场调查,狠抓商品
质量和品种开发,真可谓惨淡经营啊!
D.乌鲁木齐举办的“7·5”事件纪实图片展,将暴徒打砸抢烧杀严重暴力犯罪的面目揭露得淋漓尽致,令参观者触目惊心。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指环王:王者归来》的拍摄成本耗资10亿美元,该片入也成为除《泰坦尼克号》之外目前仅有的全球票房价值过10亿美元的大片。
B. NBA的中国籍球星姚明,凭着精湛的球艺、高尚的敬业精神和阳光的形象赢得了包括总统奥巴马在内的广大美国公民的喜爱。
C.《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和颁布,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两件件大事,它标志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已走向法制轨道。
D.从2009年7月26日起,中国证监会开始受理创业板上市,至此,关于中国创业板的种种猜测终于尘埃落定。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国的节日体系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渊源,不过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比如,我们的传统节日往往都是综合性的, , 。 。
。 ,应该填补这个空白。
①缺少单项人伦主题性的节日
②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③现在很多人需要过这类节日时,就去过西方的节日,因为我们自己没有
④人伦关系有3个是最重要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师生关系
⑤这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是一个缺失
A.⑤①②④③ B.②⑤④③①
C.②①④③⑤ D.①⑤②④③
16. 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社会调查讨论会上的发言,孙师傅是他们的课外指导教师。发言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孙师傅刚才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使我备受教育。我们是新世纪的青年人,建设祖国的重任将落在我们头上。像孙师傅这样已经退休的老人都在为培养下一代而略尽绵薄之力,难道我们还可以对社会不负责任吗?我殷切期望同学积极投身这次活动,自觉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谢谢!
(1) 应改为 (2) 应改为
(3) 应改为 (4) 应改为
(5) 应改为
17.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想像的事物,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6分)
我仿佛来到了天堂西藏,驾驭青藏铁路这条巨龙,攀登高耸云端的布达拉宫,瞻仰精美绝伦的唐卡,品味清香四溢的酥油茶;让火辣的阳光给两颊抹上高原红,再透过眼睛这心灵的窗口,直射自己的心房!
六、写作(60分)
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所谓圆是什么呢?
数学家头脑里的圆就是当函数时的几何图形。实际上,这种纯数学意义的几何图形并不存在于自然界。几何上的圆,乃是人类精神最抽象、最理想和最完美的产品。
在生活中,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到目不识丁的老妪,他们都认识圆;人们既不会,也用不着去质疑圆月、圆柱、圆桶、圆珠笔和各种球类的圆形。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0年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试题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1~3小题。
“功利的写作”所注重的,是外在的效果,即外界的需要。这当然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写作的时效性,使之大致不落空。并且,外在的效果又能呼应内里的写作心态,刺激起进一步努力的欲望。所以,这种写作是较能引出实际的成果来的。但反过来,它也能限制你进一步获得成果。比如,你是研究明史的,一旦成了明史专家,当你的研究告一段落,或学术兴趣业已转移,你却常常不得不屈从于外界的需要和压力,继续负着你这专家的头衔在老路上走下去。所以,“功利的写作”往往能使人“尽责”或“尽职”,却很难使人“尽才”。
相反,“趣味的写作”所注重的是作者自己内心的释放,是自己的兴味和意趣。他不必照顾太多的外在的命令,而只顺从自己内心的命令。这样,他写作就往往是“乘兴而起,败兴而止”,有时不会引人注目,有时又难免半途而废,但他始终不会去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他工作起来总是兴致勃勃的。一旦出了成果,成了哪一门的专家,他的学术方向或写作方式仍随时可有变化,不受外力约束。在这种时候,他反倒能够做出多种多样的成绩来,也能够尽情地发挥他多方面的才华。所以,只有“趣味的写作”才可能是真正使人“尽才”的。
趣味并不是一种平静不变的东西,它是活着的,是不停流动的,它在人身上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它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要有变化,不可重复,不可在同一个平面上含糊度日,不然,这趣味很快就会变得“没趣”极了。由于这一规律的指引,所以凡注重趣味者,随着岁月的推移,他们的目光就日益尖锐和深刻,他们所注意的事物也就愈艰深不凡了。其实,人对于音乐、美术、书法等等的兴趣,无不是如此的。最初的兴趣很可能只在浅层次上,只喜欢那些甜腻流俗的作品,但只要这种兴趣长久地存在着,它就必然有所发展,渐渐地,兴趣就会向深处转化,天长日久,很可能就成了一个能欣赏高层次作品的专家。
于是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过去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作家或诗人,到中年以后,竟会不约而同地沉入到一些较为遥远而艰深的学术课题中去,并且常有人是沉入到“国学”中去了。
(摘编自刘绪源《漫说趣味》)
1.下列关于“功利的写作”和“趣味的写作”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功利的写作”注重外界的需要,“趣味的写作”注重作者自己内心的释放。
B.“功利的写作”时效性能得到很大程度的保证,“趣味的写作”有时保证不了时效性。
C.“功利的写作”通常较能引出实际的成果来,“趣味的写作”往往半途而废。
D.“功利的写作”往往能使人“尽职”,“趣味的写作”能使人发挥多方面才华。
2.下列对“趣味”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趣味并不是一种平静不变的东西,它是活着的,不停地流动的,它的存在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
B.趣味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要有一些变化,如果它一直停留在同一个平面上,就会变得“没趣”。
C.趣味对人具有引导作用,引导人们关注艰深的事物,凡注重趣味者,他们的目光会日益尖锐和深刻。
D.趣味有深浅之分,浅层次的和深层次的会互相转化,最初的兴趣很可能是浅层次的,最终会向深处转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功利的写作”常常会限制作家进一步获得成果,因为即使他们的兴趣发生了转移,却又不得不屈从于外界的压力,为“需要”而写作。
B.注重“趣味写作”的作者,始终不会去做不感兴趣的事,他们的写作方式随时可有变化,不受外力约束,因而能做出多种多样的成绩来。
C.有的作家或诗人,中年后会沉入到某些学术课题中去,是因为这些作家或诗人的目光日益尖锐和深刻,他们所注意的事物也愈益艰深不凡。
D.只有“趣味的写作”才可能真正使作家或诗人“尽责”、“尽职”和“尽才”,也才能尽情地展示和发挥作家或诗人多方面的艺术才华。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世祖追录元勋,召入长宿卫,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母弘吉剌氏,昭睿皇后之姊。世祖一日见之,问及安童,对曰:“安童虽幼,公辅器也。”世祖曰:“何以知之?”对曰:“每退朝必与老成人语,未尝狎一年少,是以知之。”世祖悦。四年,执阿里不哥党千余,将置之法,安童侍侧,帝语之曰:“朕欲置此属于死地,何如?”对曰:“人各为其主,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帝惊曰:“卿年少,何从得老成语,此言正与朕意合。”由是深重之。至元二年秋八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辞曰:“今三方虽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帝动容,有间曰:“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冬十月,召许衡至,传旨令衡入省议事,衡以疾辞,安童即亲候其馆,与语良久,既还,念之不释者累日。八年,陕西省臣建言,比因饥馑,盗贼滋横,若不显戮一二,无以示惩。敕中书详议,安童奏曰:“强、窃均死,恐非所宜,罪至死者,宜仍旧待报。”从之。十二年,诏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从太子北平王出镇极边,在边十年。二十一年,从王归,待罪阙下,帝即召见慰劳之,顿首谢曰:“臣奉使无状,有累圣德。”遂留寝殿,语至四鼓乃出。二十三年,中书奏拟漕司诸官姓名,帝曰:“如平章、右丞等,朕当亲择,余皆卿等职也。”安童奏曰:“比闻圣意欲倚近侍为耳目,臣猥承任使,若所行非法,从其举奏,罪之轻重,惟陛下裁处。今近臣乃伺隙援引非类,曰某居某官、某居某职,以所署奏目付中书施行。臣谓铨选之法,自有定制,其尤无事例者,臣常废格不行,虑其党有短臣者,幸陛下详察。”帝曰:“卿言是也。今后若此者勿行,其妄奏者,即入言之。”三十年,以疾薨于京师乐安里第。
(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三》,有删改)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安童虽幼,公辅器也 器:人才
B. 诏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 行:施行
C. 比因饥馑,盗贼滋横 比:近来
D. 臣以年少,谬膺重任 以:因为
5. 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安童富有政治才干的一组是(3分)
每退朝必与老成人语,未尝狎一年少,是以知之
人各为其主,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
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
强、窃均死,恐非所宜,罪至死者,宜仍旧待报
遂留寝殿,语至四鼓乃出
臣谓铨选之法,自有定制,其尤无事例者,臣常废格不行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②④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安童自小做官,地位很高。他喜欢和老成持重的人交谈,而从不亲近一个年轻人,有些见解就连皇上也感到惊奇,很受皇上器重。
安童被授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他却推辞说,江南未定,自己年少就担当重任,恐怕天下会有轻视朝廷之心。皇帝对此很感动。
在选任官员一事上,安童建议皇上要防止侍臣不按制度办事,随意引荐坏人。皇上赞同他的意见,并要他举报随便诬陷上奏的人。
安童不仅富有政治才干,对皇帝忠心耿耿,且立身行事注重轻重缓急,有时奏对十分委婉,曲尽其意,表现出了一种过人的智慧。
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
(2)顿首谢曰:“臣奉使无状,有累圣德。”遂留寝殿,语至四鼓乃出。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御街行·秋日怀旧   (宋)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②,谙尽孤眠滋味。都来③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①真珠:即珍珠。② 敧:yǐ,斜靠着。 ③都来:算来。
8.这首词不直言秋而却使人知秋,请分析词的上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秋?(5分)
9.名家认为,下片写“愁”,神形毕肖,请分析作者写出了“愁”的哪些神态?(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而或长烟一空, ,浮光跃金, 。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⑵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
(荀子《劝学》)
⑶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大题内的小题,不得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全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碗馄饨
酒楼里来了两位客人,穿着不俗,看样子是一对出来旅游的夫妻。
服务员送上菜单。男的直接递给女的:“你点吧。”女的看也不看:“来碗馄饨。”
男人发话了:“吃什么馄饨,又不是没钱。”
女人摇摇头说:“我就是要吃馄饨!只要一碗!”服务员冲女人撇了撇嘴:“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馄饨。”
女人很意外:“怎么会没有呢 ”酒楼老板觉得很奇怪,小声吩咐服务员:“到外面买一碗,回来多收一倍的钱。” 说完开始观察这对奇怪的夫妻。
看到馄饨,女人的眼睛都亮了,轻轻搅拌着,好象舍不得吃,半天也不见送到嘴里。
男人一把拿起菜单:“你爱吃就吃吧,我饿了一天了。”女人不急不慢,等男人点完了菜。才对服务员说:“你最好先问问他有没有钱。”
男人气红了脸:“老子会没钱?”边说边往怀里摸去,突然“咦”的一声:“我的钱包呢 ”
女人不慌不忙地说道:“钱包和手机我昨晚都扔到河里了。这次带出来所有值钱的东西,我都扔河里了。我身上还有五块钱,只够买这碗馄饨了!” 
男人瞪着女人:“你真是疯了!身上没有钱,那么远的路怎么回去 ”
女人却一脸平静:“急什么?我们还有两条腿,走着走着就到家了。”
女人继续说:“二十年前,咱们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不也照样回到家了吗 那时侯的天,比现在还冷呢!”
男人不由地瞪直了眼:“你,你说什么 ”
女人叹了口气:“看来,这些年有了几个钱,就真的把什么都忘了。二十年前,第一次出远门做生意,被人骗了个精光,经过这的时候,你要了一碗馄饨给我,我知道,那时候你身上就剩五毛钱了……”
男人一震,打量了四周:“这,这里……”女人说:“对,就是这里,那时它还是一间又小又破的馄饨店。”
男人默默低下头,女人捧起面前的馄饨,拨了一大半到另一只空碗里,轻轻推到男人面前:“吃吧,吃完了我们一块走回家!”
男人很久才说了句:“我不饿。”女人眼里闪动着泪光,喃喃自语:“二十年前,你也是这么说的!”
男人说:“你怎么还不吃 ”女人又哽咽了:“二十年前,你也是这么问我的。我记得我当时回答你,要吃就一块吃,要不吃就都不吃。现在,还是这句话!”
男人默默无语,拿起了汤匙。不知什么原因,拿着汤匙的手抖得厉害,舀了几次,馄饨都掉下来。他终于将一个馄饨送到了嘴里,使劲一吞,整个都吞到了肚子里。当他舀第二个的时候,眼泪突然“叭嗒”往下掉。
女人见他吃了,脸上露出了笑容,也拿起汤匙。馄饨一进嘴,眼泪同时滴进了碗里。这对夫妻就这样和着眼泪把一碗馄饨分吃完了。
放下汤匙,男人抬头轻声问女人:“饱了么 ”
女人摇了摇头。男人很着急,突然好象想起了什么,弯腰脱下一只皮鞋,手往里面摸,没想到居然摸出了五块钱。他怔了怔,不敢相信地瞪着手里的钱。
女人微笑地说道:“二十年前,你骗我说只有五毛钱了,只能买一碗馄饨,其实呢,你还有五毛钱,就藏在鞋底里。我知道,你是想藏着那五毛钱,等我饿了的时候再拿出来。后来你被逼吃了一半馄饨,知道我一定不饱,就把钱拿出来再买了一碗!”顿了顿,她又说道,“还好你记得自己做过的事,这五块钱,我没白藏!”
女人说:“你可别怪我,我只是想在分手前再和你一起饿一回。苦一回!”
男人居然号啕大哭,“我真被好日子冲昏了脑袋啊!回去我就把那张离婚协议书烧了。”
在旁观看的老板摸出了两张百元大钞递过去:“既然回去就把离婚协议书烧了,为什么还要走路回家呢 当年那碗馄饨,就是我妻子做的。”
老板回到办公室,取出那张早已拟好的离婚协议书,怔怔地看了半晌……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婚姻伦理问题,对读者来说教益匪浅。
B.从全文看,酒店老板叫服务员到外面买一碗馄饨,回来多收一倍的钱,充分反映了这个老板唯利是图的本质。
C.小说中的妻子为了报复提出离婚的丈夫,背着丈夫把这次带出来的所有值钱的东西,统统扔进水里。
D.这篇小说构思巧妙,别具匠心。小说利用特殊的地点来解决矛盾,二十年前二人在这里吃过馄饨,如今仍在老地方吃。不过性质不同,意义不一样。
E.这篇小说写得很成功,在语言上,没有华丽的词藻,人物语言生活化,符合小说中的人物身份。
(2)小说中“女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3)小说中间部分写二十年前这对夫妻曾在同一个地方吃过馄饨,这一情节在前文已埋下了伏笔,请找出并分析。(6分)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夫妻二人,设计酒店老板这个人物是多余的,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冰城情牵温哥华
——申雪冬奥会圆梦“全家总动员”
新华网哈尔滨2月16日体育专电(记者邹大鹏)16日是大年初三,申雪的父亲申杰一大早在摆满奖牌的书房驻足许久,手中抚摸着这些奖牌和奖杯,口中念叨着“就差一块了,就差这一块了……”
几个小时后,这枚独缺的冬奥会金牌终于毫无悬念地落入了申雪和赵宏博的囊中。作为“四朝元老”,他们赢得了温哥华冬奥会中国队的首金,也摘得了中国花样滑冰项目的首枚冬奥会金牌,打破了俄罗斯人在这个项目上的“一统天下”……
“虽然夺冠只是几分钟的比赛,但我们全家却等了近20年!”申杰说。
  当申雪和赵宏博在冬奥会赛场上向终极梦想发起最后一次冲击时,他们的家人经历着怎样的心路历程?记者这一天目睹了申雪“全家总动员”。
2岁小侄女:“第一、第一……”
16日早晨8点,记者准时敲开了申雪家的门。两人的比赛中午才开始,但十多个亲属却早已守候在电视机旁。由于随后赶来的记者太多,好客的家人不得不将脚上的拖鞋送给“不请自来”的客人。虽然准备了很多沙发和椅子,但在这个春节,申家的客人似乎注定多于亲人,几个亲属为了把有利的位置让给记者,不得不坐在地上观看比赛。
为了抢到独家新闻,每个媒体都拉着一个家人采访,试图挖掘申雪和赵宏博不为人知的秘密。一时间,申家人成了“全明星”。其中,最“耀眼”的莫过于一个走起路来跌跌撞撞的2岁小姑娘,梳着“1”字冲天辫的她是申雪表弟的女儿,不时跑到镜头前竖起食指嘟囔着“第一、第一……”
“孩子会说的话不多,就这句说得最清楚!”申雪的妈妈吕曼丽一把抱起这个一身喜庆红衣的小家伙,亲了又亲。
夺金一刻:申妈妈晕倒在沙发上
虽然申妈妈口中说着不紧张,但她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带着对远方这对冰上情侣的牵挂。“等会让你们随便采,现在大家都别着急,让我好好看一下电视!”面对不停地在电视
机前和几个房间游走的各路媒体,申妈妈的紧张和着急让人开始担心她的身体。
“老太太心脏不好,血压还高,这两天都没好好睡觉,也没怎么吃东西!”一位亲属告诉记者,“睡不踏实、心总感觉悬在空中,两天没吃什么东西了,不饿、也不渴,就是今早喝了杯咖啡!”申妈妈的黑眼圈难掩疲惫。
虽然距离两人比赛还有几个小时,但突然出现的电视转播故障让申妈妈坐立不安。“怎么搞的?怎么只有图像,声音断断续续的……是信号的问题还是现场的问题?等下小雪和宏博比赛的时候不会这样吧?”面对老伴的担心,申杰不停地安慰:“没事,信号的问题,等一下就好、等一下就好。”
与申杰在每组选手比赛结束后都急迫地上网查成绩不同,申妈妈在等待申雪所在组别候场浇冰时,径直走向另一个房间,口中焦急地喊着“浇冰、焦心……”
当两人成功夺冠后,刚刚站起身准备接受采访的申妈妈突然后仰跌倒在沙发上,亲人们赶快找来了降压药和心脏病药。“熬到今天,这俩孩子实在太不容易了,这块金牌就该是他们的!”眼里噙着泪水的申妈妈说,“说不紧张是假的,刚刚看比赛的时候走神了,眼睛在这,心走了!就怕他们有个闪失!”
“不是一半,整块金牌都是儿子的!”
庆祝的爆竹在小区摆了一条长龙,申杰亲手点燃。对于这枚金牌,老俩口把功劳都给了“儿子”。
“在我眼里没有女婿,只有儿子,宏博这么多年来太难了!”申妈妈说。
“您觉得这块金牌小雪和宏博谁的功劳最大,还是一人一半?”面对记者的提问,申妈妈毫不掩饰对“儿子”的偏爱,“不是一半,整块金牌都是儿子的,他的功劳最大!”
(1)下面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块金牌就该是他们的”,充分说明在这块金牌背后,是申雪、赵宏博艰辛训练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B.申妈妈说“整块金牌都是儿子的”, 她的话真实地反映了在夺取这块金牌的过程中,赵宏博付出的比申雪多。
C.这篇新闻的第一段是新闻的导语,详细地记录了在申雪、赵宏博夺冠过程中,他们家人经历的心路历程。
D.这篇新闻的选择角度独特,作者没有写申雪、赵宏博在温哥华赛场夺金的实况,而是从申雪家人的角度,表现了申雪家人的牵挂。
E.这篇新闻中的人物语言平实质朴,具有口语化,充分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
(2)概括说明申雪、赵宏博在冬奥会上向冠军冲刺时,申雪家人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6分)
(3)“当申雪和赵宏博在冬奥会赛场上向终极梦想发起最后一次冲击时”属于新闻的哪部分内容?有什么作用?(6分)
(4)本文的标题是“全家总动员”,可是记者只是详细写了申妈妈、侄女两个人,有人认为这样写没有呼应题目,你认为是这样吗?为什么?(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对高三的学生来说,再大的困难都不以为意,他们都一定会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的。
B.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不能削足适履,一味照搬别国经验。
C.黄昏时分,暮色苍茫,站在假日海滩朝琼州海峡方向望去,只见海雾迷茫,像三春烟雨中的景色一样扑朔迷离。
D.西南大旱,牵动着我校师生的心,学校领导带头捐款,上行下效,教职工也纷纷捐款,表达对西南灾民的爱心。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江苏常州疫苗造假手法与三鹿公司在婴儿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手法相似,但其危害性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受害者最少超过100万人。
B.海口警方对参与赌博,为赌博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或充当“保护伞”,坚决予以辞退或开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观众当然需要娱乐,但更需要多方面的文化营养,需要在艺术熏陶中特别是在创新思维的激发中走向精神境界的现代化。
D.目前,建行、工行收紧了首套房贷优惠政策。只有客户购买其网上银行的产品,才可获首套房贷首付3成利率8.5折、首付4成利率8折的优惠。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沿着主校道缓缓前行, , , ; , ,   ,正是这平淡的桂花奉献给人们诱人的芬芳。
①桂树如同一把撑起的伞,在细细绿叶中隐藏着一簇簇米黄色的小桂花
②沿着鹅卵石铺成的甬道踏入桂园,香味更加浓烈
③校道两边的法国梧桐像欢迎首长的士兵一样挺立着,高大雄伟
④迎面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奇香,循香寻找其源,方知有桂园
⑤树干粗壮,孔武有力,树叶迎风起舞
⑥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遮天蔽日
A.④①②③⑤⑥ B.③④②①⑤⑥
C.③⑤⑥④②① D.④②③①⑥⑤
1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要求不超过25字。(5分)
伊利诺斯大学心理专家约翰·休斯曾做试验,在给自己的病人播放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鸣奏曲》时惊奇地发现,在36名病人中有29人的症状得到了减轻。与此同时,休斯也用其他古典音乐做过试验,但最后证明只有莫扎特的音乐对他的病人具有持续、明显的效果。休斯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莫扎特音乐重复的频率。休斯说:“他的音乐比较简单,总是让某一旋律多次重复出现,而且是以我们大脑比较喜欢的模式重复。”这可能就是莫扎特音乐神奇效果的奥秘所在。
17.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一位历史人物作点评。(6分)
[示例]屈原: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尤未悔。挫折在他的人生征程上左右相伴,但他在挫折中实现了生命的涅槃。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骆驼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长?骆驼妈妈说:长长的睫毛可以遮挡风沙,让我们在风暴中都能够看得到方向。小骆驼又问: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小骆驼又问: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骆驼妈妈说:那可以让我们的身子不至于陷在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小骆驼高兴坏了:哇,原来我们这么有用啊!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关键是要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PAGE
1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