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单元:聚焦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综合探究7:认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从阐述“中国梦”与“世界梦”相通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倡导“一带一路”到共享疫情信息,这表明我国①努力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④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中东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材料表明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是A.地理位置至关重要B.民族矛盾此起彼伏C.宗教纷争连绵不绝D.巴以冲突持续发酵3.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把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此后,宣布结束在该地区的“委任统治”的国家是()A.美国B.苏联C.法国D.英国4.巴以冲突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震荡,假如要你给巴、以领导人分别写一封信,中心思想应是()A.分清是非,反对贫富差距B.扩大粮食生产,保障人民生活C.引进外资,发展经济D.反对暴力,提倡对话5.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为争取经济权益、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所作的斗争是()A.召开亚非会议B.组成七十七国集团C.开始南北对话D.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6.2020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首次开启“边招展、边对接”的模式,帮助全球参展商和采购商更好对接。中国政府的举措说明()①展现了中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自信②为了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③显示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7.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的作用不断加强的体现有()①向亚非拉国家提供各种无偿帮助②在核军控和核裁军方面,联合国做出积极有益贡献③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④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下列有关我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②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③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④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1990年至今,中国共参加了20多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最多的国家。这表明我国()①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②在国际事务中起了决定作用?③维护了联合国的宗旨?④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较大贡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2014年3月15日,某国际组织举行紧急会议,审议由美国、法国和英国联合起草的一份旨在拥护乌克兰“领土完整”的决议草案。因遭到俄罗斯的一票否决,决议最终未获通过。据此判断,该国际组织是()A.世界贸易组织B.联合国C.亚太经合组织D.欧洲联盟11.2019年,习近平主席同很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晤,分享了中国主张,增进了友谊,深化了共识。世界上又有一些国家同我国建交,我国建交国达到180个。这说明我国①坚持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深化对外开放,与各国抢占发展机遇③主导世界事务,彰显大国的军事实力④坚持合作共赢,与各国共享发展成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联合国从1948年开始向冲突地区派遣维和部队,展开维和行动。2016年6月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士兵申亮亮同志在恐怖袭击中牺牲,献出宝贵生命。材料表明联合国的宗旨之一是()A.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B.促进政治格局多极化C.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D.为美国推行霸权政策服务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滑落。——阿拉法特(1)材料中的“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分别代表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人们怀念阿拉法特的原因有哪些?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47年,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11203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万人;犹太国国土为14942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1)根据所学知识,曾统治过中东的大帝国有哪些?请举出一个例子。(2)这个决议的内容有没有完全实现?并说明理由。为解决决议中的问题,哪些人物作出了重要贡献?(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原因有哪些。15.浙江省2018年全面启动特色小镇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浙江的城市化进程走到今天,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已经出现,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能力已经大大增强。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建设特色小镇,符合现代都市人的生产生活追求。浙江只有10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而且是“七山一水两分田”,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在非常有限的空间里优化生产力布局。材料二 磐安群山环绕,诸水汇聚,环境优越,孕育了1219种药用植物,成就了“江南药镇”的美名。在小镇周边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规划占地面积45亩,日处理污水2万立方米,为江南药镇及新渥区块的日常污水处理提供保障。材料三 以金融为主发展义乌金融丝路小镇,为市场转型提供金融支持,发挥造血输血功能。同时有利于金融业与义乌国际贸易特定优势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的国际贸易改革。材料四 特色小镇灵魂在于“特”。很多小镇在产业积淀、山水资源、地形地貌、历史人文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且不可移动的可贵禀赋和特质。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只有以此为依托,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1)浙江省属于哪个经济带?体现了怎样的区域发展原则?(2)“江南药镇”的发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3)义乌“金融丝路小镇”的建设体现了当今世界哪一主题?(4)材料四启示我们应如何更好地推进浙江区域经济发展?16.某学校为了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局势,在时事宣传栏刊出了三则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进入新世纪,我国仍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美国持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大幅度调整军事安全政策,个别海上邻国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问题上采取挑衅性举动……暴力恐怖事件也影响着国家的安全。材料二 美国某汽车零部件产地分布表美国比利时奥地利挪威日本韩国阀门制动器加热器排气机油泵弹簧材料三 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然而,入世以来,我国出口商品遭受的反倾销诉讼不断上升,某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商品设置贸易壁垒、采取歧视政策,贸易摩擦不断。(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哪一问题?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因素有哪些?(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世界经济呈现怎样的趋势?这种趋势对经济发展产生什么积极影响?(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决策“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4)材料三中解决贸易摩擦的国际机构是什么?面对以上情况我国应如何应对?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享,与区域相约)2017年3月,国务院公布《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方案》,明确了吉林省与浙江省的对口合作关系。(1)联系材料,分析浙江省与吉林省开展对口合作的经济意义。(共享,与世界相拥)材料一:他率领的船队,在二十八年中到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普遍的欢迎。在榜葛剌,国王派大臣率几千人马到港口迎接,并陪到王宫。双方互赠礼物后,国王设宴招待。——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材料三: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它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主要战场之一,中国抗日战争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尊重。——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在寻求复兴之路上开启了新的征程(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结合材料一至材料四,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现代战争的影响曾是国内外史学界研究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观点为战争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战争的负面影响:战争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二战之后,除了美国之外,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面临重建问题。人口问题:战争使国家的人口比例严重失调,二战后的苏联男性人口严重不足,制约了国家经济与工业的发展。对人民的影响:战争给人民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家园被毁,生灵涂炭,对于家庭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如杭战后的中国)。战争的正面影响:战争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正面影响。对经济的影响:一些国家确实能够利用战争发财(如一战时的美国)。对人口的影响:战争可以消灭大量人口,短期内表面上解决人口问题。对资源的影响:战争胜利者一般都能够向失败者索取各种赔偿,或者利用战争在短期内侵占资源。对人民的影响:战争能够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的实力(这也是为什么总会有xx威胁论)。军事需求永远存在,而且永远不可满足,所以军工是最大的商业市场,可以促进一些军事科学发展―而许多军事科技最终都能转化为民用科技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许多史学家认为,现代战争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战争的负面影响是绝对的、长期的、深刻的、确定的;而一般情况下,战争的正面影响是短暂的、表面的、相对的、不确定的。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9.时移世易,大国兴衰,各领风骚数百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35年和18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贸易额情况表(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分析导致这种地位的主要原因。材料二:美国在19世纪已经具有世界经济大国的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从现在起直到2030年或2050年,美国将是惟一的世界领导国,这是毫无疑问的。——以上材料均摘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从19世纪后半期以来,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世界霸主”的主要原因。材料三:针对部分西方国家渲染“中国威胁”论,我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均表示,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和平崛起的大国,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是传递友谊的正能量,为亚洲和世界带来的是发展机遇而不是威胁。——摘编于《新华网》(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请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或方针,说明中国的崛起对世界和平不是威胁,而是机遇。20.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开始接轨世界、走向世界、改变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动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阶段体制接轨,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阶段抓住机遇,中国开始改变世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主要举措和“中国开始走向世界”与“中国开始改变世界”的具体表现。材料二: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2)材料二“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主要是解决了哪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材料三(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一转变与哪次会议密切相关?材料四: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北京召开……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在诸多国际事务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时政新闻(4)材料四,我国朋友圈不断扩大,反映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怎样的成就?试卷第2页,总3页试卷第1页,总3页第7单元:聚焦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综合探究7:认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从阐述“中国梦”与“世界梦”相通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倡导“一带一路”到共享疫情信息,这表明我国①努力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④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对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的认识和理解。①③④:我国是世界上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努力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故①③④说法正确;②:但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并不发挥主导作用,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中东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材料表明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是A.地理位置至关重要B.民族矛盾此起彼伏C.宗教纷争连绵不绝D.巴以冲突持续发酵【答案】A【详解】由材料“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是地理位置至关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定。动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列强从自己利益出发,在此进行了长期角逐。大国的介入,使问题更加复杂。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与“边缘地带”内容不符,排除。故选A。3.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把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此后,宣布结束在该地区的“委任统治”的国家是()A.美国B.苏联C.法国D.英国【答案】D【详解】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份,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而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4.巴以冲突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震荡,假如要你给巴、以领导人分别写一封信,中心思想应是()A.分清是非,反对贫富差距B.扩大粮食生产,保障人民生活C.引进外资,发展经济D.反对暴力,提倡对话【答案】D【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巴以冲突给中东地区乃至国际社会带来极大的震荡,为了实现中东地区的和平,巴以领导人应当以对话取代对抗,以谈判协商取代暴力冲突,D符合题意;ABC与巴以冲突以及中东和平问题没有直接关系,排除。故选D。5.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为争取经济权益、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所作的斗争是()A.召开亚非会议B.组成七十七国集团C.开始南北对话D.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答案】B【详解】1963年在18届联大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问题时,75个发展中国家共同提出了一个《联合宣言》,当时称为“75国集团”。故B项与题意相符;ACD项与主旨不符合,排除。6.2020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首次开启“边招展、边对接”的模式,帮助全球参展商和采购商更好对接。中国政府的举措说明()①展现了中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自信②为了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③显示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①③④:题干表述了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首次开启“边招展、边对接”的模式,帮助全球参展商和采购商更好对接。中国政府的举措展现了中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自信,显示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也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①③④说法正确;②:题干表述的内容与维护国家安全无关,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7.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的作用不断加强的体现有()①向亚非拉国家提供各种无偿帮助②在核军控和核裁军方面,联合国做出积极有益贡献③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④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的作用不断加强的表现主要有:向亚非拉国家提供各种无偿帮助、在核军控和核裁军方面,联合国做出积极有益贡献、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及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等,因此①②③④符合题意,D正确,ABC排除。故选D。8.下列有关我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②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③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④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④错误,BCD排除;①②③均是关于我国与联合国关系的正确描述,A正确。故选A。9.1990年至今,中国共参加了20多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最多的国家。这表明我国()①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②在国际事务中起了决定作用?③维护了联合国的宗旨?④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较大贡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于国际事务的解决主要通过协商机制,其中其决定性作用的说法错误,②错误,ABD排除;中国多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说明的是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遵循了联合国的宗旨及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①③④符合题意,C正确。故选C。10.2014年3月15日,某国际组织举行紧急会议,审议由美国、法国和英国联合起草的一份旨在拥护乌克兰“领土完整”的决议草案。因遭到俄罗斯的一票否决,决议最终未获通过。据此判断,该国际组织是()A.世界贸易组织B.联合国C.亚太经合组织D.欧洲联盟【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因此根据材料“审议由美国、法国和英国联合起草的一份旨在拥护乌克兰‘领土完整’的决议草案”可以判断出该组织是联合国,B正确;A属于经济组织,排除;C具有政府间论坛性质的组织,排除;D是区域集团化的表现,排除。故选B。11.2019年,习近平主席同很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晤,分享了中国主张,增进了友谊,深化了共识。世界上又有一些国家同我国建交,我国建交国达到180个。这说明我国①坚持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深化对外开放,与各国抢占发展机遇③主导世界事务,彰显大国的军事实力④坚持合作共赢,与各国共享发展成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题干中习近平主席同很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晤,体现了中国坚持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体现了中国坚持合作共赢与各国共享发展成果。①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与各国抢占发展机遇,不符合实际,②错误;“主导”夸大了我国的作用,③错误。故选B。12.联合国从1948年开始向冲突地区派遣维和部队,展开维和行动。2016年6月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士兵申亮亮同志在恐怖袭击中牺牲,献出宝贵生命。材料表明联合国的宗旨之一是()A.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B.促进政治格局多极化C.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D.为美国推行霸权政策服务【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其中中国的维和行动体现的是联合国的宗旨,C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世界多极化是一种趋势,是动态的过程,B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滑落。——阿拉法特(1)材料中的“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分别代表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人们怀念阿拉法特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分别代表和平与战争。(2)阿拉法特为争取巴勒斯坦地区的和平进行了顽强不懈的努力,并促使巴勒斯坦的自治问题达成协议。【详解】(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阿拉法特自青年时代起就投身于巴勒斯坦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争取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的民族权利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1993年与以色列签署《奥斯陆协议》而获得199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材料中的“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分别代表和平与战争。(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阿拉法特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的卓越领导人,是杰出的政治家,毕生致力于争取恢复巴人民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深受巴人民尊敬与拥戴,在国际社会也享有很高的声望。阿拉法特为争取巴勒斯坦地区的和平进行了顽强不懈的努力,并促使巴勒斯坦的自治问题达成协议。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47年,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11203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万人;犹太国国土为14942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1)根据所学知识,曾统治过中东的大帝国有哪些?请举出一个例子。(2)这个决议的内容有没有完全实现?并说明理由。为解决决议中的问题,哪些人物作出了重要贡献?(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2)没有。以色列建国后,阿拉伯国家迟迟没有建立起来。阿拉法特、拉宾。(3)地理位置有着重要的战略性;石油资源和水资源的争夺;大国的霸权干涉;历史、宗教、民族等因素的影响;巴勒斯坦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等等。【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等都把当时的中东地区包括在内。(2)根据所学可得出是没有。结合所学可得出,以色列建国后,阿拉伯国家迟迟没有建立起来。阿拉法特自青年时代起就投身于巴勒斯坦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争取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的民族权利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1993年与以色列签署《奥斯陆协议》而获得199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伊扎克·拉宾两度担任以色列总理,在任职期间组织签署了包括《奥斯陆协议》在内的多项和平协议,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3)根据所学可从其地理位置、石油资源、大国的霸权干涉、历史、宗教、民族等因素的影响等方面概括。15.浙江省2018年全面启动特色小镇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浙江的城市化进程走到今天,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已经出现,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能力已经大大增强。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建设特色小镇,符合现代都市人的生产生活追求。浙江只有10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而且是“七山一水两分田”,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在非常有限的空间里优化生产力布局。材料二 磐安群山环绕,诸水汇聚,环境优越,孕育了1219种药用植物,成就了“江南药镇”的美名。在小镇周边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规划占地面积45亩,日处理污水2万立方米,为江南药镇及新渥区块的日常污水处理提供保障。材料三 以金融为主发展义乌金融丝路小镇,为市场转型提供金融支持,发挥造血输血功能。同时有利于金融业与义乌国际贸易特定优势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的国际贸易改革。材料四 特色小镇灵魂在于“特”。很多小镇在产业积淀、山水资源、地形地貌、历史人文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且不可移动的可贵禀赋和特质。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只有以此为依托,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1)浙江省属于哪个经济带?体现了怎样的区域发展原则?(2)“江南药镇”的发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3)义乌“金融丝路小镇”的建设体现了当今世界哪一主题?(4)材料四启示我们应如何更好地推进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答案】(1)属于东部经济带。因地制宜发展原则。(2)发展经济时要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发展。(4)因地制宜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采用适用当地经济发展的策略和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中国经济带分为东部经济带、中部经济带和西部经济带,浙江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属于东部经济带;由题意浙江省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只有以此为依托,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可知,体现了因地制宜发展原则。(2)根据材料可知,“江南药镇”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发展经济时要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根据题意可知义乌“金融丝路小镇”的建设体现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发展。(4)读材料四可知,我们为了更好地推进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应因地制宜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采用适用当地经济发展的策略和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言之有理即可)。【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浙江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16.某学校为了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局势,在时事宣传栏刊出了三则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进入新世纪,我国仍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美国持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大幅度调整军事安全政策,个别海上邻国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问题上采取挑衅性举动……暴力恐怖事件也影响着国家的安全。材料二 美国某汽车零部件产地分布表美国比利时奥地利挪威日本韩国阀门制动器加热器排气机油泵弹簧材料三 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然而,入世以来,我国出口商品遭受的反倾销诉讼不断上升,某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商品设置贸易壁垒、采取歧视政策,贸易摩擦不断。(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哪一问题?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因素有哪些?(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世界经济呈现怎样的趋势?这种趋势对经济发展产生什么积极影响?(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决策“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4)材料三中解决贸易摩擦的国际机构是什么?面对以上情况我国应如何应对?【答案】(1)和平问题。霸权主义;领土争端;恐怖主义等。(写出两点即可)(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能促进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发展;能实现经济互补;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生活。(3)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③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世界贸易组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熟悉世界贸易组织规则,遵守规则并善于用规则保护自己。(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材料“进入新世纪,我国仍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体现的是当今世界存在着和平问题。根据材料“美国持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大幅度调整军事安全政策,个别海上邻国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问题上采取挑衅性举动……暴力恐怖事件也影响着国家的安全”可归纳出影响因素是霸权主义、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2)根据材料“美国某汽车零部件产地分布表”可知美国汽车配件分布在世界各地,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其影响需要从促进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发展、实现经济互补和丰富各国人民的生活等方面进行分析。(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间的贸易摩擦解决主要靠的是世界贸易组织。解决贸易纠纷的方法需要从壮大自身方面进行分析。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享,与区域相约)2017年3月,国务院公布《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方案》,明确了吉林省与浙江省的对口合作关系。(1)联系材料,分析浙江省与吉林省开展对口合作的经济意义。(共享,与世界相拥)材料一:他率领的船队,在二十八年中到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普遍的欢迎。在榜葛剌,国王派大臣率几千人马到港口迎接,并陪到王宫。双方互赠礼物后,国王设宴招待。——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材料三: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它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主要战场之一,中国抗日战争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尊重。——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在寻求复兴之路上开启了新的征程(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结合材料一至材料四,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答案】(1)有利于两省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2)中国有着热爱和平的传统,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见证了中外友好往来。自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里,中国遭受列强的长期侵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段苦难的历史让中国深知和平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环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綜上所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解析】【详解】(1)本小题考查了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浙江省与吉林省开展对口合作有助于互助合作,有助于共同发展,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2)本小题考查了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结合题意得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最终实现双赢.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现代战争的影响曾是国内外史学界研究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观点为战争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战争的负面影响:战争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二战之后,除了美国之外,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面临重建问题。人口问题:战争使国家的人口比例严重失调,二战后的苏联男性人口严重不足,制约了国家经济与工业的发展。对人民的影响:战争给人民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家园被毁,生灵涂炭,对于家庭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如杭战后的中国)。战争的正面影响:战争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正面影响。对经济的影响:一些国家确实能够利用战争发财(如一战时的美国)。对人口的影响:战争可以消灭大量人口,短期内表面上解决人口问题。对资源的影响:战争胜利者一般都能够向失败者索取各种赔偿,或者利用战争在短期内侵占资源。对人民的影响:战争能够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的实力(这也是为什么总会有xx威胁论)。军事需求永远存在,而且永远不可满足,所以军工是最大的商业市场,可以促进一些军事科学发展―而许多军事科技最终都能转化为民用科技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许多史学家认为,现代战争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战争的负面影响是绝对的、长期的、深刻的、确定的;而一般情况下,战争的正面影响是短暂的、表面的、相对的、不确定的。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现代战争的影响主要是消极的。战争带来了人员的巨大伤亡,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四年3个月之久,一半以上的世界人口被卷入战争的深渊,死亡人数达3000多万,在部分国家演变成人口问题,从而缺乏充足的劳动力,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战争也给经济带来了直接的损失,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成为废墟,几百年的积累毁于一日。战争同样给经历战争的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民族带来长期难以磨灭的心灵伤害。所以,战争带给人们的是灾难性的后果。示例二:现代战争客观的积极后果,战争推动了军事技术的发明创造,例如火箭技术的进步,虽然从发明的目的来看是为了战争,但是在战争结東之后成功运用到航空航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战争也可能在短时间内通过一种不正常的手段解决了人口问题。战争对有些国家来说也可能成为国家发展进步的机遇,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抓住了机遇实现的国家的强大;朝鲜战争期间的日本接受大量军事订货,实现了经济的快速进步。综上所述,战争也带来了客观的积极后果。【详解】本题为开放型试题,可任选一观点,言之有理即可。对于现代战争的影响,如果认为现代战争的影响主要是消极的,应从战争对人口的巨大伤亡、对经济的破坏、对人的心灵伤害等方面论述;如果认同现代战争客观的积极影响,则应从战争推动了军事技术的发明创造、解決了人口问题、可能成为国家发展进步的机遇等方面论述。19.时移世易,大国兴衰,各领风骚数百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35年和18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贸易额情况表(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分析导致这种地位的主要原因。材料二:美国在19世纪已经具有世界经济大国的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从现在起直到2030年或2050年,美国将是惟一的世界领导国,这是毫无疑问的。——以上材料均摘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从19世纪后半期以来,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世界霸主”的主要原因。材料三:针对部分西方国家渲染“中国威胁”论,我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均表示,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和平崛起的大国,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是传递友谊的正能量,为亚洲和世界带来的是发展机遇而不是威胁。——摘编于《新华网》(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请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或方针,说明中国的崛起对世界和平不是威胁,而是机遇。【答案】(1)地位: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或英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主要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2)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远离主战场,并大发战争财;或欧洲老牌强国的衰落(3)新中国成立初期就确定了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50年代我国确定了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时期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推行不结盟政策(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或推行新型的区域合作)。【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所给数字可知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它在当时被称为“世界工厂”。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成为了世界工厂。英国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使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重视科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促进了美国工业的发展,使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本土远离战争的主战场,受到的损失较小。美国利用有利的位置,大做军火交易,大发战争横财。此外,欧洲老婆强国的衰落,也给了美国发展的机会。(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就确定了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50年代我国确定了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时期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推行不结盟政策。我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行新型的区域合作。因此中国的崛起对世界和平来说是机遇。20.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开始接轨世界、走向世界、改变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动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阶段体制接轨,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阶段抓住机遇,中国开始改变世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主要举措和“中国开始走向世界”与“中国开始改变世界”的具体表现。材料二: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2)材料二“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主要是解决了哪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材料三(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一转变与哪次会议密切相关?材料四: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北京召开……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在诸多国际事务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时政新闻(4)材料四,我国朋友圈不断扩大,反映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怎样的成就?【答案】(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建立经济特区。1992年,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或2001年中国等六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倡导并践行“一路一带”倡议;中国倡建并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2)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经济的问题。(3)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与中共十四大密切相关。(4)中国的和平发展使得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了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吸收外来资金,建立经济特区,让世界进入中国。1992年,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中国等六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开始走向世界。“一路一带”的倡议;中国倡建并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中国开始改变世界。(2)根据材料“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存在着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经济的问题。邓小平及时发表了南方讲话,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根据图一可知当时我国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分解图二可知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图一到图二的改变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会上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根据材料“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北京召开……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在诸多国际事务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知中国的和平发展使得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试卷第2页,总3页试卷第1页,总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7单元:聚焦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综合探究7:认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原卷版).doc 第7单元:聚焦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综合探究7:认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