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8单元: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问题-第2课: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随着垃圾分类的不断深入,杭州将建成全国首个体验式垃圾分类实践基地,在这座基地中,可看到一个废弃易拉罐经过拆解、分类和加工等工序后被重新制作成一件艺术品的全过程。这个过程()A.可以缓解资源短缺局面B.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C.提高资源利用率,循环利用资源D.保护环境不受到更多的污染2.下列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合理的是()A.加快对所有矿产资源开采B.砍伐一切能利用的森林资源C.以轮牧的方式放牧D.不分季节地捕捞海洋生物资源3.下列有关人类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以不断开发利用,不必节约和保护B.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C.非可再生资源,应加以保护,严禁使用D.可再生资源要注意保护和培育,才能永续利用4.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阳光B.钢铁C.纯净水D.大米和面粉5.有数据显示,我国的煤炭的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的1/2多点,石油是1/13,天然气是1/14;但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5~8倍。这表明我国在能源方面存在的问题有()①人均占有量少②利用率不高③开发范围狭窄④分布不平衡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我国自然资源的二重性是()A.矿种齐全、储量丰富B.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C.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D.许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少7.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国有经济地位日益巩固B.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失C.能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D.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8.日本稀土资源贫乏,除了进口,日本一直在研制海底勘察机器人,寻找海底的稀土资源,此外,还运用科技手段在废电脑、废手机等垃圾中回收多种稀有金属。美国石油、稀土资源很丰富,但它用立法等手段保护本国的矿产资源和环境,其50%的石油来自中东,100%的稀土原料来自中国、印度、墨西哥。美、日两国应对资源危机的做法警示我们(?)①要珍惜我国的资源,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②加强立法,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③依靠科学技术,做到“开源”与“节流”并举,实现可持续发展④利用国际贸易,转嫁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在资源的“开源”“节流”过程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是(?)A.立法B.科学技术C.行政管理D.市场调节10.人类进行粮食生产,要有土地、阳光和水;制造火车和机器,需要开采铁矿、冶炼钢铁;电灯照明,要用煤、石油和水发电;制造家具和纸张需要木材……这说明了(?)①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之命的基本条件②人类与自然资源是休戚与共的关系③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④人们可以无限度地获取自然资源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下表是我国主要资源在世界上的排名(144个国家中)。表格说明( )名称总量排名人均占有量排名土地面积3110耕地面积4126森林面积5107草地面积276淡水面积655矿产(45种)330①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②我国资源形势严峻 ③我国环境问题不可逆转 ④严重的资源形势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12.每年夏天,全国许多地方都要面临“电荒”“水荒”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浙江省的这一现象尤其严重。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资源问题与人类息息相关②缺乏资源,人类社会就无法向前发展③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资源④应该把政府的宏观调控作为配置水、电等资源的唯一手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台州市行政分区水、人口和经济状况一览表备注:中国人均水资源量2100立方米,台州人均水资源量1653立方米。材料二:在浙江省五水共治活动中,台州各地加强城乡污水集中治理,日处理能力达50余万吨,处理后用于工农业生产。有些地区还强化海水淡化工程建设,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水源。(1)你能在材料一中发现台州水资源存在的哪些问题?(2)结合材料一说说台州南部地区水资源量比北部少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解决台州水资源问题的措施有哪些。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水——生命之源。人体有70%左右是水构成的,当人体失去20%的水时就会死亡;生产1吨谷物大约需要1000吨水,制造1吨钢大约需用25吨水……材料二:不同需水者之间的需求是否满足,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还可能将世界卷入纷争和战乱。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但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仍生活在贫困之中。冷战结束后,各种矛盾、冲突与战乱不断加剧。2010年联合国统计,过去50年,由水引发的冲突共507起,其中58起为跨国纷争甚至军事冲突。(1)联系材料一,指出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2)材料二反映的全球性问题有哪些?(3)有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越来越突出,必然引发纷争甚至战乱。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5.下图为“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为能源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能源输送方向。阅读图片,回答问题。(1)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三个水能基地有____(填写字母),其中三峡水利工程位于____基地(填写字母),该地区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原因是____;水能作为能源与煤炭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2)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的是____(填写字母),由该基地向乙地区的能源输送工程为____工程,由B、C、D、E地区输往甲、乙、丙地区的输电工程被称为____工程,建设这些能源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_____(选择填空)。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紧张状况 ②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状况 ③减少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④调整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此图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怎样的分布特点?为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问题,除建设上述大型能源工程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至少三点)16.读下图,回答问题。(1)甲、乙、丙、丁四幅图片中反映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的是_____,反映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的是_____。(2)图甲的意思是:_____用地快速扩张导致_____面积缩小了,针对这类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3)图乙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产生该问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试举一例),为此,我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A.推广滴灌技术B.生活用水一水多用C.跨流域调水D.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4)图丙中遭到砍伐的是_____资源,该资源的破坏除了导致沙漠面积扩大以外,还容易导致_____问题,为此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5)图丁中小朋友的做法与建设_____型社会不相符,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上述现象,请你告诉他,我们的人均该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请你节约它。17.读以地球和人类为主题的漫画,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漫画反映了当今世界所面临“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中的_____问题,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__________。(2)针对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写一条公益广告:____________________。(3)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_____。18.观察下图漫画,回答问题。(1)漫画的题目是“都在等”,面对劫后余生的小树苗,一边是持斧人,一边是衔枝鸟,他和它“都在等”什么?(2)你期待漫画有怎样的结局?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世界能源使用现状及未来能源需求结构预测图材料二 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1)全球变暖主要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多造成的,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是。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2)读材料一,指出世界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总使用量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的现状及变化趋势。(3)作为中学生,谈谈你在实际生活中可以为节能减排做哪些事情?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一问题?对此我国政府正采取哪些国策?材料二:入冬以来,中国许多地方出现严重雾霾天气,PM2.5大大超标,其中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最为严重,在最近一周,北京出现了一年来最严重的雾霾天气。(2)请将序号填入空白框内,以反映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①PM2.5形成 ②大气污染 ③汽车尾气排放④煤烟尘 ⑤人们生命健康 ⑥社会经济发展材料三:河南铁腕治理大气污染成效显现,2017年,河南共办理环境违法行政拘留案件931起,991人被拘,下达罚款3.2亿元。河南省政府表示“坚持把治理大气污染作为重大民生的政治工程来抓,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3)河南省治理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体现了我国哪一治国方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蕴含了哪些发展道理?材料四:许多国家为应对雾霾天气,各有对策。芬兰:热电联产。利用发电厂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将水加热,并通过密布在城市地下的供暖管道向用户供暖。伦敦:颁布并严格执行《清洁空气法》;实行全民天然气,停止燃煤;打造“花园城市”,1/3的市中心绿地、森林覆盖。(4)芬兰和伦敦治理雾霾的对策分别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经验?试卷第2页,总3页试卷第1页,总3页第8单元: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问题-第2课: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随着垃圾分类的不断深入,杭州将建成全国首个体验式垃圾分类实践基地,在这座基地中,可看到一个废弃易拉罐经过拆解、分类和加工等工序后被重新制作成一件艺术品的全过程。这个过程()A.可以缓解资源短缺局面B.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C.提高资源利用率,循环利用资源D.保护环境不受到更多的污染【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C:题干表述了杭州将建成全国首个体验式垃圾分类实践基地,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个废弃易拉罐经过拆解、分类和加工等工序后被重新制作成一件艺术品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提高资源利用率,循环利用资源,C说法正确;A:垃圾分类实践基地的建成有利于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但不能达到缓解资源短缺局面的目的,A说法错误;B:题干表述的做法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B说法错误;D:题干表述的做法不能起到保护环境不受到更多的污染的做用,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2.下列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合理的是()A.加快对所有矿产资源开采B.砍伐一切能利用的森林资源C.以轮牧的方式放牧D.不分季节地捕捞海洋生物资源【答案】C【详解】对于自然资源,我们要做到合理利用。以轮牧的方式放牧,既保证了畜牧业的发展,也能让草地的生产力得以恢复,是科学且合理的,故C选项正确;加快对所有矿产资源的开采、砍伐一切能利用的森林资源和不分季节地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均会对自然资源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故排除ABD选项。3.下列有关人类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以不断开发利用,不必节约和保护B.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C.非可再生资源,应加以保护,严禁使用D.可再生资源要注意保护和培育,才能永续利用【答案】D【详解】据所学知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要注意保护和培育,使其永续利用;如果不合理利用,也可变为非可再生资源,故D选项正确,AC选项错误;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少,形势不容乐观,B选项错误。4.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阳光B.钢铁C.纯净水D.大米和面粉【答案】A【详解】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都没有经过人类的加工,如空气、阳光和土地都属于自然资源,故A选项正确,排除BCD选项。5.有数据显示,我国的煤炭的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的1/2多点,石油是1/13,天然气是1/14;但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5~8倍。这表明我国在能源方面存在的问题有()①人均占有量少②利用率不高③开发范围狭窄④分布不平衡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详解】根据“我国的煤炭的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的1/2多点,石油是1/13,天然气是1/14;但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5~8倍。”可得出我国能源①人均占有量少,②利用率不高,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③开发范围狭窄④分布不平衡,排除BCD项。6.我国自然资源的二重性是()A.矿种齐全、储量丰富B.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C.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D.许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少【答案】B【详解】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几个资源大国之一,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从这方面看,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故我国自然资源的二重性是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B正确;AC只展现了自然资源的丰富性。AC错误;不仅是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少,是由于人口总量大,所以各项资源的人均储量都相对较少。D错误。综上故选B。【点睛】7.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国有经济地位日益巩固B.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失C.能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D.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答案】C【详解】认真观察图中的各组数据,从GDP的增速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呈现增长的趋势,从城乡居民收入可以看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城乡差距仍然存在,从能源消耗降低的指数,可以看出我国能源的利用率有所提高,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有所提高,表明我国科技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不足以说明我国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C正确,BD排除;图中信息没有体现我国国有经济的相关情况,无从得出国有经济地位日益巩固,A排除。故选C。8.日本稀土资源贫乏,除了进口,日本一直在研制海底勘察机器人,寻找海底的稀土资源,此外,还运用科技手段在废电脑、废手机等垃圾中回收多种稀有金属。美国石油、稀土资源很丰富,但它用立法等手段保护本国的矿产资源和环境,其50%的石油来自中东,100%的稀土原料来自中国、印度、墨西哥。美、日两国应对资源危机的做法警示我们(?)①要珍惜我国的资源,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②加强立法,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③依靠科学技术,做到“开源”与“节流”并举,实现可持续发展④利用国际贸易,转嫁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详解】结合教材知识点和我们的常识,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稀土资源贫乏,除了进口,日本研制海底勘察机器人,寻找海底的稀土资源;一依靠科学技术,做到开源与节流并举,实现可持续发展;美国石油、稀土资源很丰富,但它用立法等手段保护本国的矿产资源和环境,一加强立法,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所以我们要珍惜我国的资源,做到资料的合理利用配置。D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故A①②③正确,排除BCD。9.在资源的“开源”“节流”过程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是(?)A.立法B.科学技术C.行政管理D.市场调节【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对科学技术的作用的认识和把握。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资源的“开源”“节流”过程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是科技,故B说法正确;ACD:这在在资源的“开源”“节流”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如科技的作用大,故与题不符;故本题选B。10.人类进行粮食生产,要有土地、阳光和水;制造火车和机器,需要开采铁矿、冶炼钢铁;电灯照明,要用煤、石油和水发电;制造家具和纸张需要木材……这说明了(?)①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之命的基本条件②人类与自然资源是休戚与共的关系③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④人们可以无限度地获取自然资源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A【详解】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人类生存之本,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人类与自然资源是休戚与共的关系,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离不开自然资源,故①②A项正确;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们不可以无限度地获取自然资源。故③④错误,排除BCD。11.下表是我国主要资源在世界上的排名(144个国家中)。表格说明( )名称总量排名人均占有量排名土地面积3110耕地面积4126森林面积5107草地面积276淡水面积655矿产(45种)330①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②我国资源形势严峻 ③我国环境问题不可逆转 ④严重的资源形势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我国资源概况。【详解】我国各资源总量排名很高,但人均排名很低。所以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因为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排名低,我国资源形势严峻。①②正确。我国环境问题通过可持续发展可以逆转。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资源利用率较高,严重的资源形势影响不大。故选D。12.每年夏天,全国许多地方都要面临“电荒”“水荒”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浙江省的这一现象尤其严重。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资源问题与人类息息相关②缺乏资源,人类社会就无法向前发展③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资源④应该把政府的宏观调控作为配置水、电等资源的唯一手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资源的认识和理解。①②③:材料向我们说明了资源问题与人类息息相关;说明了缺乏资源,人类社会就无法向前发展;启示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资源。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这一说法中“唯一”过于绝对,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台州市行政分区水、人口和经济状况一览表备注:中国人均水资源量2100立方米,台州人均水资源量1653立方米。材料二:在浙江省五水共治活动中,台州各地加强城乡污水集中治理,日处理能力达50余万吨,处理后用于工农业生产。有些地区还强化海水淡化工程建设,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水源。(1)你能在材料一中发现台州水资源存在的哪些问题?(2)结合材料一说说台州南部地区水资源量比北部少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解决台州水资源问题的措施有哪些。【答案】(1)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布不均。(2)南部人口稠密;南部经济比北部发达,用水量大。(3)对水资源进行跨区域调配(或北水南调);利用科学技术,开发水资源;治理水体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节约用水;等等。【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备注“中国人均水资源量2100立方米,台州人均水资源量1653立方米”可知台州水资源短缺;依据材料一中2013年台州市行政分区水、人口和经济状况一览表,可知水资源分布不均。(2)结合材料一中2013年台州市行政分区水、人口和经济状况一览表,从人口密度的角度来看,南部地区人口稠密;从国民生产总值的角度来看,南部地区比北部地区经济发达,因此这导致南部地区用水量大。(3)综合上述材料,依据材料一可知台州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因此应对水资源进行跨区域调配(或北水南调);依据材料二“台州各地加强城乡污水集中治理,日处理能力达50余万吨,处理后用于工农业生产”得出治理水体污染,依据材料二“有些地区还强化海水淡化工程建设,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水源”得出利用科学技术,开发水资源,再结合所学知识,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节约用水;等等。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水——生命之源。人体有70%左右是水构成的,当人体失去20%的水时就会死亡;生产1吨谷物大约需要1000吨水,制造1吨钢大约需用25吨水……材料二:不同需水者之间的需求是否满足,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还可能将世界卷入纷争和战乱。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但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仍生活在贫困之中。冷战结束后,各种矛盾、冲突与战乱不断加剧。2010年联合国统计,过去50年,由水引发的冲突共507起,其中58起为跨国纷争甚至军事冲突。(1)联系材料一,指出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2)材料二反映的全球性问题有哪些?(3)有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越来越突出,必然引发纷争甚至战乱。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答案】(1)水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发展的支撑性条件。(2)和平问题、发展问题、资源问题。(3)这个观点是片面的。经济的发展,会使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人们为了控制、争夺水资源,可能会影响到和平局面。面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各国会采取综合措施,全方位地解决。可以采用“开源”和“节流”的措施,也可以采取谈判等和平方式解决。【详解】(1)针对第一-小问的要求,水是生命之源,说明水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发展的支撑性条件。(2)针对第二小问的要求,认真分析材料,纷争和战乱、贫困、由水引发冲突等,反映了世界和平问题、发展问题、资源问题。(3)针对第三小问的要求,依据教材知识,经济的发展,会使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人们为了控制、争夺水资源,会影响到和平局面。但是各国可以通过“开源”和“节流”的措施解决,也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因此观点是片面的。15.下图为“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为能源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能源输送方向。阅读图片,回答问题。(1)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三个水能基地有____(填写字母),其中三峡水利工程位于____基地(填写字母),该地区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原因是____;水能作为能源与煤炭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2)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的是____(填写字母),由该基地向乙地区的能源输送工程为____工程,由B、C、D、E地区输往甲、乙、丙地区的输电工程被称为____工程,建设这些能源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_____(选择填空)。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紧张状况 ②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状况 ③减少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④调整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此图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怎样的分布特点?为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问题,除建设上述大型能源工程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至少三点)【答案】(1)B、D、E,E,水量大、水流急、落差大;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2)A,西气东输,西电东送,D。(3)特点: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的分布很不均衡。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实行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量;节约能源,减少浪费;努力开发各种新能源;进口能源等。【解析】【详解】(1)D长江、B黄河、E珠江上游水量大、水流急、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是我国重点开发的三个水能基地,其中三峡水利工程是长江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水能作为能源与煤炭相比,不但是清洁能源,还是一种可再生资源。(2)我国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是新疆的轮南,故填A;由该基地向乙地区的能源输送工程为西气东输工程;B、C、D、E地区的电输往甲、乙、丙地区的工程被称为西电东送;这些能源工程的建设,增加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增加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同时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调整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故选D。(3)从图中可以看出: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的分布很不均衡;可以采用调整产业结构;实行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量;节约能源,减少浪费;努力开发各种新能源;进口能源等措施。16.读下图,回答问题。(1)甲、乙、丙、丁四幅图片中反映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的是_____,反映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的是_____。(2)图甲的意思是:_____用地快速扩张导致_____面积缩小了,针对这类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3)图乙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产生该问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试举一例),为此,我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A.推广滴灌技术B.生活用水一水多用C.跨流域调水D.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4)图丙中遭到砍伐的是_____资源,该资源的破坏除了导致沙漠面积扩大以外,还容易导致_____问题,为此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5)图丁中小朋友的做法与建设_____型社会不相符,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上述现象,请你告诉他,我们的人均该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请你节约它。【答案】甲丙乙丁建设(城乡建设)耕地依法保护水污染工业用水、生活污水未达标排放;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任选一条)D森林水土流失营造防护林节水1/4【详解】(1)据图可知,反映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的是图甲和图丙,反映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的是图乙和图丁。(2)图甲的意思是人口的增长导致大量耕地被城乡建设用地挤占,针对这类问题,可从立法的角度分析解决方法,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与保护。(3)图乙揭示的是水资源的污染问题,生产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河湖以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导致水资源严重污染。因此可以采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治理水资源的污染问题,D选项正确。(4)图丙中森林资源被大量砍伐导致沙漠面积扩大,林地失去其利用价值,林地的破坏,还会导致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一是要营造防护林,防风固沙;二是禁止乱砍滥伐,砍伐与更新相结合。(5)图丁中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我国水资源不足,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所以要人人参与建设节水型社会。17.读以地球和人类为主题的漫画,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漫画反映了当今世界所面临“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中的_____问题,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__________。(2)针对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写一条公益广告:____________________。(3)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_____。【答案】资源人口增长过快计划生育,人人有责矿产资源【详解】(1)据漫画中“怎么都没啦”可知主要反映的了资源匮乏的问题。原因则主要从世界人口过快增长的角度去分析,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2)针对漫画反映的问题,可以写“计划生育、人人有责”等广告语。(3)据所学知识,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矿产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18.观察下图漫画,回答问题。(1)漫画的题目是“都在等”,面对劫后余生的小树苗,一边是持斧人,一边是衔枝鸟,他和它“都在等”什么?(2)你期待漫画有怎样的结局?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答案】(1)持斧人等待小树长大后进行砍伐;衔枝鸟等待小树长大后筑窝。(2)期待小鸟有个安乐的窝。理由: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②应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③保护环境就是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尊重他人;④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我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等等。【详解】(1)本题为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观察漫画中的图片,可以分析出持斧人等待小树长大后进行砍伐;衔枝鸟等待小树长大后筑窝。(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漫画的结局从期待小鸟有个安乐的窝方面来回答。依据教材知识,理由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保护环境就是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尊重他人;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我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等方面来回答。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世界能源使用现状及未来能源需求结构预测图材料二 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1)全球变暖主要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多造成的,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是。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2)读材料一,指出世界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总使用量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的现状及变化趋势。(3)作为中学生,谈谈你在实际生活中可以为节能减排做哪些事情?【答案】(1)二氧化碳。大量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森林面积减少等。(2)现状:煤炭、石油、天然气比重占绝大部分。变化趋势:煤炭、石油、天然气比重呈现变小的趋势。(3)示例: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灯、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等。(符合节能减排即可)【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使全球变暖的气体。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多。森林面积减少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因此导致二氧化碳增多。(2)根据材料所给数据分析可知在能源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比重占绝大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炭、石油、天然气比重呈现变小的趋势。(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灯、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等。通过这些行为节能减排。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一问题?对此我国政府正采取哪些国策?材料二:入冬以来,中国许多地方出现严重雾霾天气,PM2.5大大超标,其中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最为严重,在最近一周,北京出现了一年来最严重的雾霾天气。(2)请将序号填入空白框内,以反映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①PM2.5形成 ②大气污染 ③汽车尾气排放④煤烟尘 ⑤人们生命健康 ⑥社会经济发展材料三:河南铁腕治理大气污染成效显现,2017年,河南共办理环境违法行政拘留案件931起,991人被拘,下达罚款3.2亿元。河南省政府表示“坚持把治理大气污染作为重大民生的政治工程来抓,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3)河南省治理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体现了我国哪一治国方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蕴含了哪些发展道理?材料四:许多国家为应对雾霾天气,各有对策。芬兰:热电联产。利用发电厂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将水加热,并通过密布在城市地下的供暖管道向用户供暖。伦敦:颁布并严格执行《清洁空气法》;实行全民天然气,停止燃煤;打造“花园城市”,1/3的市中心绿地、森林覆盖。(4)芬兰和伦敦治理雾霾的对策分别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经验?【答案】(1)图一:环境问题;图二:资源问题。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国策。(2)从左到右:⑤⑥——③④——①——②(3)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经济发展要环境保护相协调,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芬兰: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伦敦:加强立法,把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解析】【详解】(1)根据图一可知这是排放烟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生态环境遭到了污染。根据图二可知这是自然资源遭到浪费。为了解决我国的环境资源问题,国家实行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国策。(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汽车尾气排放和煤烟尘的影响导致大气污染,pm2.5形成,这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从左到右方框内填⑤⑥——③④——①——②(3)根据材料“2017年,河南共办理环境违法行政拘留案件931起,991人被拘,下达罚款3.2亿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南省治理大气污染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的方略。“绿水青山”体现了保护环境。“金山银山”体现了发展经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蕴含了经济发展要环境保护相协调,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理。(4)根据材料“电联产。利用发电厂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将水加热,并通过密布在城市地下的供暖管道向用户供暖”可以得来的经验是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根据材料“颁布并严格执行《清洁空气法》;实行全民天然气,停止燃煤;打造‘花园城市’,1/3的市中心绿地、森林覆盖”得出来的经验是加强立法,把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试卷第2页,总3页试卷第1页,总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8单元: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问题-第2课: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原卷版).doc 第8单元: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问题-第2课: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