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步入化学殿堂 单元总结提升 考点一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常以生产、生活、科学技术、新闻事件、古诗词等为素材来进行考查,且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判断的依据是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伴随的现象只是判断的辅助手段。 例1 下列词语中,主要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量体裁衣 B.铁杵成针 C.木已成舟 D.火上浇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方法:关键是看是否生成新物质,与是否有比较明显的现象无关。要避免被试题中所描述的一些现象迷惑,注意对变化本质的把握,如灯泡发光发热、轮胎爆炸等,虽然现象比较明显,但没有生成新物质,仍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二 蜡烛燃烧的探究 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蜡烛燃烧作为探究的载体,既适合九年级学生的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深度,像一个探究型的小课题,可以让学生熟悉探究的环节,体会探究的乐趣,对全部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2 在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 食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猜想] 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探究] 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实验方案] 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另1支作为对照,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图1-T-1 实验结果: 食盐质量/g 0 0.1 0.5 0.7 0.9 1.0 燃烧时间/min 10 15 18 23 25 27 燃烧稳定性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易灭 极易灭 [实验结论] 从所得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出两点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①此实验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点)。 ②你认为此实验结果有什么实际的应用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 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基本操作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试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体现,也有少量的填空题与简答题。试题难度不大,大多数给出图示操作,要求判断其正误,少数用文字叙述操作,要求判断其正误,还有少量试题涉及仪器的用途与注意事项。 例3 2017·长春 如图1-T-2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图1-T-2 下面是小明同学考试卷中的部分试题,请你对他的答案进行判断,同时给出讲评并标出解题的关键词。 1.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B ) A.伴随有发光发热的变化 B.爆炸 C.蜡烛受热熔化 D.燃烧 我的答案:( ) 我的讲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邵阳 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1-T-3回答下列问题。 图1-T-3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__背着手心__,细口瓶的塞子要__倒放__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B__(填字母)。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 ②先对试管进行__预热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__洗涤__,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我的答案:(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我的讲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详析 【建构知识框架】 新物质 分子 镊子 【核心考点突破】 例1 D [解析] 量体裁衣、铁杵成针、木已成舟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火上浇油的过程中,油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例2 [实验结论] ①食盐可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②所加食盐并非越多越好,从此次实验来看加入0.7 g食盐时效果最好(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实验反思] ①观察或测定加入食盐后对烛光亮度的影响(合理即可) ②建议蜡烛制造工厂在烛芯周围加入少量的食盐,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节约资源 [解析]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随着食盐质量的增加,蜡烛燃烧时间越来越长,但当食盐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尽管燃烧时间继续延长,但稳定性却在减弱。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一次实验误差较大,需要多次实验取平均值;蜡烛燃烧时间延长后,亮度是否会受到影响等。 例3 D [解析] 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应先把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固体缓慢落到试管底;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否则会引起火灾。 【我来当老师】 1.我的答案:D 我的讲评: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与是否有明显的现象无关。白炽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如轮胎爆炸,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蜡烛受热熔化只是状态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2.我的答案:(1)向着手心(或对着手心、紧贴手心) 倒放 (2)BC (3)①(或三分之一) ②预热(或均匀加热) (4)刷洗(填“洗”“洗涤”均可) 我的讲评:(2)熄灭酒精灯时轻提一下灯帽,可防止温度降低使灯帽内压强变小,下次使用不易打开;(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必须先预热。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