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五节《美国》精品教学设计(2课时,含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五节《美国》精品教学设计(2课时,含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走近国家
第五节
美国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美国的领土构成和地理位置。
(2)了解美国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3)了解美国农业带的分布特征,并学会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分析地图和资料,学会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美国发达的农业科技,培养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
美国的领土构成和地理位置。
(2)美国的地形地势特点。
【教学难点】
美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带的分布。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小组合作、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提问:北美洲有两个世界发达国家,你知道是哪两个吗?(学生回答)
明确:加拿大和美国。
过渡:众所周知,美国是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了解这个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新课学习
(一)领土组成
(1)三部分组成
活动:
找出美国本土和阿拉斯加、夏威夷两个海外州,说一说它们的地理位置特点。(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
美国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本土,位于北美洲中南部;二是位于北美洲西北的阿拉斯加洲;三是夏威夷州,位于太平洋,属于大洋洲。
(2)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本土主要位于30°N—50°N之间,属于中纬度,北温带。
阿拉斯加州:大部位于60°N以北,北部小部分被北极圈穿过,属于北寒带。
夏威夷州: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属于热带。
海陆位置:
本土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临墨西哥湾,北与加拿大接壤,南与墨西哥为邻;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洲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太平洋,西隔白令海峡与俄罗斯相望,东与加拿大相邻;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上。
(3)地形
活动:
找出落基山脉、大平原、五大湖、密西西比河、阿巴拉契亚山脉,说一说美国本土地形分布特点。(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美国本土地形分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山地。
展示美国地形剖面图
提问:读图,说一说美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东西两侧高,中部低。
(4)气候
展示美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提问:读图,说一说美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美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二)高度发达的经济
美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它的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居世界首位。
活动: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但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需要大量进口。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美国大部分领土位于中纬度,热带领土很少,所产热带农产品不能满足本国需要,所以需要大量进口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
(1)农业
农业现状:
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都相当高。玉米、小麦、大豆、棉花、肉类产品居世界前列。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由于农业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经常面临农产品过剩等问题。
农业特点:
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业商品化程度高。
活动: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是指每个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重点发展一种或几种农产品的专门化生产。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找出小麦区、玉米带和乳畜带,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学生读图说出)
明确:小麦区位于北部和中部;玉米带位于中部,乳畜带位于东北部和五大湖沿岸。分布特点是区域专门化程度高。
2.依照玲玲的分析,说说小麦区和乳畜带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玲玲说:“玉米带地处温带,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十分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明确:小麦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强,日温差大,适宜小麦的生长;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乳畜带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的生长,这里城市和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
根据上面的活动,谈谈你对美国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的认识。(学生发言)
明确:美国的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美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在历史上,美国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滥垦乱伐,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曾多次发生“黑风暴”灾难。
措施:目前,许多农场实行轮作制度和免耕法等措施,以保护耕地和改善环境。
活动:阅读下列材料,议一议,美国农业的生产效率为什么非常高?(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美国的农业生产实现了商品化、机械化、区域专门化。
播放视频:《美国农业高度机械化》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了解了美国的农业特点以及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四、课堂练习
1.美国西部主要的山脉是(
A

A.落基山脉
B.阿巴拉契亚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
D.安第斯山脉
2.美国的地势特点是(
C

A.南北高,中部低
B.南高北低
C.东西高,中部低
D.东高西低
3.有关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A.五大湖地区降水量丰沛,适合牧草生长,形成乳畜带
B.中部地表崎岖,适合种植玉米,形成玉米带
C.北部水热充足,适宜小麦生长,形成小麦区
D.西部气候干燥,地势起伏大,形成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五、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
领土组成(三部分)
)
(


)
(
高度发展的经济(农业)
)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前面两章的学习后,学生已经能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简单方法,并且对于世界地图、区域地图、地形图和气候图都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所以教学中,要加强指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认识归纳美国的领土构成、地理位置以及农业带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美国发展工业的优势,三大工业区的分布及三大工业区的发展条件。
(2)分析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3)了解美国的人口、种族与主要城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小组合作,使学生自主获得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美国的经济和城市发展,体会到美国的经济发展过程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教学重点】
美国的工业特点及发展工业的条件。
(2)美国的人口、种族及主要城市。
【教学难点】
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小组合作、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复习提问:美国的领土由几部分组成?该国的农业有何特点?(学生回顾回答问题)
明确:美国的领土由三部分组成: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美国农业具有区域生产专门化、农业机械化和商品化的特点。
过渡: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美国的经济和人口城市。
新课学习
(二)高度发达的经济
(2)工业
发展优势: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工业特点:工业门类齐全,设备和技术先进。
工业部门:汽车、航空航天、钢铁、电子、化工、军事工业等居世界前列。
工业部门:汽车、航空航天、钢铁、电子、化工、军事工业等居世界前列。
三大工业区:
东北地区是美国资本主义率先发展的地区,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传统工业大部分集中在这里。
南部地区过去以农业为主,由于这里地价低廉,劳动力充足,环境污染较小,美国工业逐渐由东北部向南部发展,形成新兴的石油、航空航天、电子等工业基地。
西部太平洋沿岸的狭窄平原和谷地,是新兴工业的集中地带,航空、电子、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较快。
播放视频:《美国工业》
拓展延伸:
议一议:三大工业区的发展条件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
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五大湖便利的水运条件和大西洋沿岸的优良港口。
南部地区有比北部地区更为优越的气候条件,平原面积更加广阔,密西西比河和墨西哥湾沿岸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
西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作依托,交通便利。
(3)服务业、旅游业和国际贸易
美国经济中,服务业占很大比重,全国约有3/4的劳动力从事服务业。
旅游业也很发达,黄石国家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夏威夷等旅游胜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美国是国际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主要贸易伙伴有加拿大、中国、墨西哥、日本及欧盟各国。
(三)人口与城市
(1)人口
美国人口3.07亿(2009年),仅次于中国和印度,居世界第三位。
种族:居民大部分是欧洲移民,以及非洲黑种和亚洲移民的后裔。
华人和华侨在美国已超过300万,旧金山、纽约等城市还有华人聚居的“唐人街”。
展示美国人口密度图
提问:读图,说一说美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美国人口分布不均,中部大平原、沿海平原和东北部的五大湖附近是人口稠密地区,而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
(2)城市
读图活动:在图中找出下列城市:华盛顿、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底特律和匹兹堡。(学生读图找图,培养读图能力)
美国首都华盛顿位于哥伦比亚特区。这里有很多纪念性建筑,其中华盛顿纪念碑、杰弗逊纪念堂、林肯纪念堂最为著名。
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曼哈顿区被视为纽约市的象征,华尔街一带摩天大楼林立,金融、保险机构众多。
洛杉矶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享誉世界的“电影城”好莱坞和世界第一个迪斯尼乐园都在这里。
圣弗朗西斯科又称旧金山,是美国太平洋沿岸重要的金融、贸易和文化中心,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以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硅谷”,是全球闻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芝加哥是美国的交通中心,这里汇集了30多条铁路;底特律是美国的汽车工业中心;匹兹堡是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活动:
1.美国职业篮球赛(NBA)中,一些球队的命名,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或工农业生产特色有一定的联系。请在下列城市与篮球队队名之间连线。(学生判断连线)
收集资料,了解美国生产的电子产品,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苹果、戴尔、微软、英特尔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增加了就业机会,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强化了美国在世界的国家科技竞争力。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美国发展工业具有许多优势,由传统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了解了三大工业区的分布,以及服务业、旅游业和国际贸易;还了解了美国的人口、种族和主要的城市。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对美国四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旧金山有全球闻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B.洛杉矶有丰富的石油和煤铁资源
C.体斯敦是美国的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中心
D.纽约是美国重要的宇航和石化工业中心
2.关于美国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B.高新技术产业居世界领先地位
C.服务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大
D.传统工业大部分集中在南部地区
3.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B.是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C.首都华盛顿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
D.是地跨北美洲和亚洲的国家
4.关于美国经济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B.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生产专业化
C.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新能源等技术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
D.在美国经济中,服务业占的比重很小
五、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
高度发达的经济(工业、服务业、旅游业、国际贸易)
)
(


)
(
人口与城市
)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对美国工业区的分布,分析美国发展工业的条件,培养学生从资料、图片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课堂学习,学生能够分析出美国发展工业的条件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重大影响,由此引发学生思考我国应该从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吸收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