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青春有格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青春有格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青春有格
知识点一 行己有耻
1. 为什么要“行己有耻”?【为什么】
(1)青春并不意味着    ,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    ,一些基本界限不能    。?
(2)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     。?
2.“行己有耻”的含义是什么?【是什么】
“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    。?
3.怎样做到“行己有耻”?【怎样做】
(1)需要我们有     ,不断提高辨别“    ”的能力。?
(2)要求我们树立     ,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    ,违反法律的事情     。?
(3)需要我们     ,拒绝    ,不断增强    。?
4.“羞恶之心”对我们有什么重要作用?【为什么】
“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    ,明确    的理由。?
5.“羞恶之心”要求我们怎样做?【怎样做】
在行动之前,     ;在行动之中,     ;在行动之后,反思    与    。?
6.中国古话说:“人无耻,无以立。”我国古代文学家欧阳修说:“不知耻者,无所不为。”这告诉
我们(  )
①做人要知廉耻,懂荣辱 ②做人不可以有羞耻心 ③一个人有了羞耻心,便失去了自尊 ④只有有了羞耻感,才会洁身自爱、维护自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2020·湘西州] 苏轼少年聪慧,读了一些书就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来一位老人拿着一部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人婉转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苏轼改对联体现了他(  )
A.自尊知耻,勇于改正错误 B.学问高深,没有人能超越他
C.没有自信,缺乏独立思考 D.视野狭隘,不能拓展志向
  “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回答8~9题。
8.下列做法符合“行己有耻”要求的是 (  )
A.小丽不会因为多数人闯红灯而随大流
B.小刚为了考取优异成绩,在考试过程中作弊
C.小明总是以各种借口为自己不完成作业开脱
D.小静总是爱对周围同学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9.“行己有耻”要求我们做到 (  )
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材料一 小刚同学不认真学习,不及时完成作业,还沉迷游戏。他也知道这样做不对,可还是明知故犯、管不住自己。
材料二 小丁同学努力做到不乱发脾气,信守承诺,不说脏话;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安静自习;合理控制自己的零花钱支出和上网时间。
(1)请简要评析材料一中小刚同学的行为。
(2)向小丁同学学习,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知识点二 止于至善
1. 为什么要追求“止于至善”?
(1) 人无___________不立。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___________的德行,在于关爱他人,在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于不断追求更高的___________。
(2)“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   、   的精神状态。?
2.如何做到“止于至善”?【怎样做】
(1)从    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在生活中寻找“   ”,将他们作为榜样。?
(3)养成     的习惯,检视自身的     ,不      ,积极      ,通过
    和    ,端正自己的     。?
3.榜样有什么作用?【为什么】
(1)(对个人)好的榜样昭示着    、    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     和     的思考,给予我们      的力量。?
(2)(对社会和国家)善于寻找   的榜样、向榜样    、汲取榜样的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有关“止于至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B.“止于至善”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C.“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D.只有做大事,才能达到“至善”
5.欣赏漫画,以下表述符合漫画内容的是(  )
A.见贤思齐,我们要在生活中找到学习的榜样
B.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至善”的追求
C.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小事做起,积善成德
D.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6.学校会把评比的学习标兵、道德标兵、卫生标兵的名单贴在宣传栏中,让全校的学生都能看见。这样做是因为(  )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②好的榜样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③好的榜样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④此做法可以鼓励我们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2020年9月17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0年2月至7月“中国好人榜”。此次共有492名身边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主要来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线。这些好人是群众身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先进典型。他们来自基层、扎根群众,勇于担责、默默奉献,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上向善的道德情操,在各自的平凡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故事,展现了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为国家尽责任的精神品格。
(1)“中国好人榜”中的中国好人身上共同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请你解释一下这种精神境界。
(2)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我们为什么要评选“中国好人榜”。
(3)向中国好人学习这种精神境界,我们应怎样做?
(4)“勿以善小而不为。”请你列举学习生活中体现了这种精神境界的两件小事。
1.“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下列做法符合“行己有耻”要求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某市3名学生在小区内捡到500元现金主动上交的事迹在市民的朋友圈中传播。这3名学生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 ②要提高品德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③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④“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做了好事不留姓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在南皮县举办的2020年6月月度“沧州好人”发布仪式上发布了2020年第一批市级“新时代好少年”。“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是按照河北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工作部署,通过培树富有时代精神、可见可学的少年榜样,引领时代新风尚,帮助广大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该活动(  )
①能激发青少年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②有助于引导青少年追求“至善”  ③通过树立好的榜样,给予青少年自我完善的力量 ④不利于青少年培养批判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下列语句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
①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为让同学们懂得“行己有耻”“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做到青春有格,“止于至善”,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一次主题探究活动,现请你参加。
【活动设计】
(1)请你帮助设计本次活动的主题和方式。
活动主题:
活动方式(两种):
【描述青春】 在青春的词典里,很多词语都有特别的意义。做到青春有格,必须要有底线意识,但有些学生不能明辨是非,没有知耻之心。
(2)请写出两种我们身边“不知羞耻”的行为。
【青春有格】 在总结座谈会上,老师指出“行己有耻”能让我们的青春有格。知廉耻,懂荣辱要从现在做起。
(3)请你为同学们做到“行己有耻”提出建议。
教师详解详析
【新知分点练】
知识点一
1.肆意放纵 违反 逾越 有所不为
2.不去做
3.知耻之心 耻 底线意识 不做 坚决不做 磨砺意志 不良诱惑 自控力
4.是非善恶 行为选择
5.审查愿望 监督调节 效果 影响
6.D 7.A 8.A 9.D
10.(1)小刚同学的行为属于缺乏自控力的表现。明知不对,还不改正,没有控制自己的行为,没有做到“行己有耻”。
(2)①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知识点二
1.德 高尚 道德境界 向往美好 永不言弃
2.点滴小事 贤 自我省察 不足 盲目自责 调整自己 自省 慎独 行为
3.做人 做事 人生道路 人生理想 自我完善 好 学习 力量 
4.D [解析] 本题考查是“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止于至善”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A、B、C说法正确;“止于至善”要从点滴小事做起,D说法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D。
5.D  [解析] 本题考查止于至善。分析漫画可知,漫画主要强调“省吾身”,即“自我省察”。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端正自己的行为,D符合题意;A、B、C与“自省”不符,排除。故选D。
6.D
7.(1)“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2)①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②从社会和国家的角度: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3)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4)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帮助生活、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等等。
【综合培优练】
1.C [解析] 本题考查行己有耻。“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②拒收贿赂,④不去网吧,符合底线意识要求,做法正确,符合题意;①考试作弊,③破坏景点景物,触碰道德底线,违反法律,是错误的,不符合“行己有耻”的要求。故选C。
2.B [解析] 本题考查行己有耻,止于至善。3名学生拾金不昧,这是止于至善的表现,启示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展现自己的内在美。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止于至善并没有要求我们做了好事不留姓名,④错误。故选B。
3.A [解析] 本题考查止于至善。通过评选“新时代好少年”,能够激发青少年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有助于引导青少年追求“至善”,能够给予青少年自我完善的力量,①②③观点正确;“行己有耻”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4.B
5.(1)活动主题: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等。
活动方式:主题班会、手抄报、演讲比赛等。
(2)抄作业、考试作弊等。
(3)①具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