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勿忘国耻 教案+课件( 49 张ppt)+学习任务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勿忘国耻 教案+课件( 49 张ppt)+学习任务单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勿忘国耻
五年级
道德与法治


资料
快乐
幸福


资料
你知道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
资料
你知道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
在视频中,我看
资料
到了这是“勿忘九一
八撞钟鸣警仪式”,
是纪念九一八事变的
日子。
“九·一八”带给我们的是怎样一种记忆?
资料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从残历碑中你发现了什么?
资料
左侧碑文:“夜十时
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
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
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
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
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
人民奋起抗争。”
残历碑
从残历碑中你发现了什么?
左侧碑文:“夜十时
我在碑文中看到,是日本
人制造的骗局,他们以此为借
口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挑起战
争。
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
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
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
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
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
人民奋起抗争。”
从残历碑中你发现了什么?
左侧碑文:“夜十时
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
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
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
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
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
人民奋起抗争。”
日军攻占了北大营,我们
的部队忍痛撤退,国难降临,
中国人民开始了抗日战争。
从残历碑中你发现了什么?
资料
九一八事变
发生在1931年9月
18日。
残历碑
从残历碑中你发现了什么?
资料
我发现残历碑上
有许多孔洞,象征着
炮火留下的痕迹,我
还看到了骷髅,代表
当时死去的人们。
残历碑
从残历碑中你发现了什么?
资料
不堪回首的记忆
残历碑
从残历碑中你发现了什么?
资料
九一八事变
侵华战争开端
残历碑
《松花江上》
资料
资料
从歌曲中你感受到什么?
资料
《松花江上》
从歌曲中你感受到什么?
资料
歌曲的曲
调饱含着悲苦
的情绪。
《松花江上》
从歌曲中你感受到什么?
资料
歌曲让人
声泪俱下,我
能感受到他们
的痛苦和迷
茫。
从歌词中你看到什么?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
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流浪
流浪
哪月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哪年
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
哪月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才能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
爹娘啊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从歌词中你看到什么?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
我知道在九一
八事变之后,很多
东北同胞被迫离开
了自己的家乡。
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流浪
流浪
哪月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哪年
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
哪月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才能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
爹娘啊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从歌词中你看到什么?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
我看到东北有
丰富的森林、煤
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流浪
流浪
哪月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哪年
矿、粮食资源,都
被日本人侵占了。
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
哪月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才能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
爹娘啊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九·一八事变之后的东北国土
资料
资料
很多木材被砍
伐后和粮食放在一
起,准备通过铁路运
往日本。
从大兴安岭砍伐的木材
被成批运往日本
火车站堆满了
等待运往日本的粮食
九·一八事变之后的东北国土
资料
资料
侵略者大肆掠
夺资源是为了支持
侵略战争。
从大兴安岭砍伐的木材
被成批运往日本
火车站堆满了
等待运往日本的粮食
九·一八事变之后的东北
资料
资料
奴化教育
屈辱的记忆
100多万平方千米
国土沦丧
资料
3000万同胞
沦为亡国奴
屈辱的记忆
1931年9月
1937年7月
1937年12月
你看到哪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信息?
资料
你看到哪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信息?
资料
南京大屠杀发生
的时间是1937年12月
13日——1938年1月,
过程持续6周。
你看到哪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信息?
资料
我看到了遇难者
300000这个数字,这
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的人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资料
侵华日看到军这南则京新大闻屠你杀有遇怎难样同的感胞受纪?念馆
资料
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
新闻》刊登向井和野田杀人比赛的
报道。此时,向井已杀了106人,
野田已杀了105人,其中还包括一
名儿童。但两人无法判定谁先杀满
100人,故相约以杀150人为目标,
继续竞赛。
《东京日日新闻》报道“杀人竞赛”
看到这则新闻你有怎样的感受?
我不敢想象他们居然进行杀人的比
赛,他们的行为太残忍了!
我非常气愤,他们连儿童都不放
过,毫无人性,太可耻了。
阅读《罗伯特·威尔逊日记》你有什么想说的?
一个17岁的男孩讲了这样一件事。(上月)14
日大约有一万名年龄在15~30岁的中国人被带出南
京城到靠近轮渡码头的长江边,在那里日本人用野
战炮、手榴弹和机关枪向他们开火,大部分尸体被
抛进了江里,有一些被堆起来焚烧,而有三个人侥
幸地逃脱了。
资料
——《罗伯特·威尔逊日记》(1938年1月3日)
阅读《罗伯特·威尔逊日记》你有什么想说的?
一个17岁的男孩讲了这样一件事。(上月)14
一天的时间,大约1
日大约有一万名年龄在15~30岁的中国人被带出南
京城到靠近轮渡码头的长江边,在那里日本人用野
战炮、手榴弹和机关枪向他们开火,大部分尸体被
抛进了江里,有一些被堆起来焚烧,而有三个人侥
幸地逃脱了。
万名中国人被日军杀
害,只有3个人逃脱了,
我觉得他们太惨了。
——《罗伯特·威尔逊日记》(1938年1月3日)
阅读《罗伯特·威尔逊日记》你有什么想说的?
一个17岁的男孩讲了这样一件事。(上月)14
侵略者毁尸灭迹,
日大约有一万名年龄在15~30岁的中国人被带出南
京城到靠近轮渡码头的长江边,在那里日本人用野
战炮、手榴弹和机关枪向他们开火,大部分尸体被
抛进了江里,有一些被堆起来焚烧,而有三个人侥
幸地逃脱了。
证明他们知道自己的所
作所为是错误的,简直
是罪恶至极。
——《罗伯特·威尔逊日记》(1938年1月3日)
被雕刻的记忆
资料
被雕刻的记忆
资料
请聆听爷爷的诉说
资料
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
被雕刻的记忆
资料
苦难的记忆
资料
1座城
每12秒1就2秒有一名
同胞的生6周命凋零
30000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场景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是
为了缅怀在南京大屠
杀中的遇难同胞。
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是
为了让我们后人不能
忘记这段屈辱的历
史,时刻敲响警钟。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资料
滔天罪行
资料
资料
勿忘国耻
三光政策
大屠杀惨案
资料
资料
人体细菌实验
毒气战
“和平之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资料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和平之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资料
和平来之不易,
很多人为了和平付出
了努力甚至生命,要
珍惜和平。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怎样才能永保和平呢?
快乐
幸福
怎样才能永保和平呢?
我们的国家要强大起来,才不会再次被人欺
负,才能拥有和平的生活。
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同心协力,共同奋斗,为
了民族振兴、祖国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与其他国家和平、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
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勿忘国耻
珍惜和平
振兴中华
吾辈自强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勿忘国耻》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了解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等屈辱历史,铭记历史,懂得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课后作业】
观看与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有关的纪录片、电影等或阅读相关书籍、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勿忘国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屈辱历史,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历时十四年
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2.感悟国家屈辱的历史,懂得国家公祭日设立的意义。
3.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树立报国志向。
二、教学重点
1.懂得国际公祭日设立的意义。
2.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树立报国志向。
三、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来自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
华》的第
10
课,本课为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你知道哪一天给我们国家和民族留下了快乐幸福的记忆吗?
(二)环节一:走进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感受“国土沦丧”之辱
1.残历碑微探究,寻找历史的印记
呈现《九一八纪念日鸣警撞钟仪式》
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日子?这又是一种怎样的记忆?
2.从“残历碑”上发现“九一八事变”
提问:观察残历碑的细节,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931

9

18
日,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
本侵略的序幕,开启了对东北长达
14
年的殖民统治,3000
万同胞遭受了日本军国主义
者极其残酷的蹂躏和摧残。
3.从《松花江上》歌曲中感悟“九一八”之痛
过渡:在纪念馆的展厅里有这样一首歌,描述了当时东北同胞们的处境。下面就让
我们一起来静静地去感受这首歌曲《松花江上》。
播放《松花江上》视频
1
①提问:通过《松花江上》这首歌,你感受到什么?
②追问:在歌曲的歌词和画面中,你又看到和体会到了什么?
③教师拓展:
九一八事变后侵略者在东北强制推行殖民奴化教育政策,将日语定为“国语”,强
迫小学生学习,大肆摧残和破坏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这使东北人民蒙受了亡国灭种的
欺凌。
小结:九一八事变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屈辱的记忆。每一年的这一天,我们都应在心
中拉响警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对课文活动园中残历碑细节的分析与讨论,
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展开对九一八事变的初步了解,再通过对歌曲《松花江上》所呈现
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对东北各方面发生的变化,感受中华民族历史上这段耻辱
的记忆。
板书:勿忘国耻
(三)环节二:历时十四年的抗日战争
谈话:1931
年,日本悍然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是日军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十四年
抗战的开端。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并未满足于占领东北地区。1937

7

7
日,日军蓄
意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开始了全面抗战。
这一年的
12
月,日军的侵略步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惨案——“南京大屠杀”。让我们
一起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去揭开这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四)环节三: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感受“生灵涂炭”之辱
1.从纪念碑中找寻南京大屠杀痕迹
呈现照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广场》局部照片
提问:你在建筑上看到了哪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信息?
2.从历史资料中,感受南京大屠杀泯灭人性的罪恶
①“杀人竞赛”
提问:
阅读“杀人竞赛”新闻报道后,你的内心是怎样一种感受?
呈现资料:《杀人竞赛》
②“罗伯特威尔逊日记”
提问:阅读课文
67
页“罗伯特威尔逊”的日记,对侵略者的行为你有什么想说的?
③从幸存者的故事中,感受同胞凄惨经历之痛
2
呈现视频:《幸存者——见证南京
1937》
小结:在这长达六周的时间里,被屠杀的同胞高达三十万人,平均每
12
秒就有一
名同胞的生命凋零。1
座城,12
秒,6
周,30
万,这就是
1937
年生灵涂炭的南京城给
我们民族留下的最最黑暗、苦难的记忆。
板书:生灵涂炭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通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带领学生了解
南京大屠杀给民族带来的凄惨遭遇。通过对杀人竞赛与罗伯特威尔逊日记中的记载内容
进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在战争过程当中日本侵略者的残暴与兽性行为的可耻。通过聆
听幸存者的描述,为学生搭建一座遥远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使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懂得珍惜和平的生活。同时为我们同为炎黄子孙的华夏儿女的凄惨经历感到悲伤,增强
学生民族身份的认同感,进而使南京大屠杀的创伤记忆上升为国家记忆。
(五)环节四:勿忘国耻·永保和平
1.勿忘国耻
谈话:每年的
12

13
日,全国各地的民众都会自发组织开展各种悼念活动。
2014

2

27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
12

13
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提问: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祭日呢?
小结:国家公祭日是以国家之名祭奠遇难同胞,捍卫生命的尊严!每年的这一天,
我们都应为在那场大屠杀中遇难的
30
多万同胞默哀。
谈话:在
14
年的抗日战争过程中,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犯下诸多滔天罪行,
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痛苦记忆,都是我们不能忘记的历史。
2.永保和平
提问:我们在记住这段耻辱的同时,还要铭记什么呢?
追问:设计师为什么要在南京大屠杀遗址上以“和平之舟”作为纪念馆的整体造型
呢?
追问:只有和平才能够给我们带来这些幸福的时刻,我们当代的中国人要如何才能
让这样的“快乐、幸福”一直在我们身边呢?怎样才能永保和平呢?
(六)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回顾了历史上那段民族的苦难、国家的灾难。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
国耻。知道这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每一代中华儿女也更应该为了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而
3
做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战争永远远离我们的民族,远离这
个世界,让我们的世界留下的是更多幸福,美好的记忆。
五、板书设计
勿忘国耻
珍惜和平
振兴中华
吾辈自强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