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的特点有(  )
A.美国成为头号军事强国并将其军事力量部署到欧、亚、非、大洋洲等地
B.英国有效地加强了殖民地的统治,使其帝国的基础更加稳固
C.苏联成为唯一能够同美国相抗衡的经济军事大国
D.战后,亚、非、欧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
2.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他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 )
A.美苏冷战开始 B.两极格局形成
C.美苏争霸开始 D.第三世界崛起
3. 下列对于“冷战”描述最准确的是(  )
A.用局部战争的形式打击亲苏势力
B.联合资本主义国家包围苏联
C.用经济援助的手段恢复西欧经济
D.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
4. 从1948年到1950年,美国向欧洲16个国家提供了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美国此举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B.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
C.经济上遏制了苏联
D.美苏冷战正式展开
5. 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这表明(  )
A.三国协约形成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马歇尔计划实施 D.北约成立
6. “在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它们尽管还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方面,却已经处于对抗状态。”这种“对抗状态”正式开始于(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欧洲联盟的成立 D.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
7. 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长达40多年的“冷战”局面。根据你学习过的有关“冷战”史实,请判断以下属于“冷战”范畴的有(  )
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③科索沃战争 ④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美、苏、英、法分区占领(如下图),一步步走向分裂。导致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
A.雅尔塔会议 B.柏林危机
C.美苏冷战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9. 1948—1949年,美国飞行员霍尔沃森向西柏林运送生活物资时,都会给孩子空投糖果,被称为“巧克力叔叔”。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
B.柏林墙的正式建成
C.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D.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10. 一战前的“三国协约”与二战后的“北约”都 (  )
①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的 ②突出英、美的主导地位 
③具有军事政治同盟性质 ④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表现有(  )
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②支持联邦德国崛起
③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 ???④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①②④?????????????D.?①③④
12. 观察下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 )
①建立北约组织 ②遏制苏联力量 ③扶植控制西欧 ④经济援助计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有人提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国家社会制度的不同 B. 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 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14.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
A.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重建
B.冷战时各国无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利益上避免冲突
D.新的世界大战得以避免
二、非选择题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但)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的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杜鲁门主义”演说是冷战的宣言,紧接着美国政府又提出了马歇尔计划。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北约与华约建立
(2)材料二标志着什么样的世界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核武器有巨大的杀伤力,成为美苏军备竞赛中的重中之重……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竞赛的结果,使得双方都拥有多次毁灭对方的能力……美苏尽管争夺激烈,但竭力避免直接碰撞,两国之间并没有发生战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苏两国“没有发生战争”的原因。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压倒的优势,在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
材料二 美国总统曾公然宣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为,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2)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17. 21世纪以来,美国调整外交战略,重返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将冷战思维引入亚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核心内容。
(2)根据材料二,你能判断出这是什么计划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协助西欧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么评价“美苏冷战”的?(至少两个方面)材料中哪一组织至今仍在进一步东扩?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7AADDBAC 8-14CBCCBAD
二、非选择题
15. (1)由战时的同盟到战后的对峙。
(2)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3)战略核力量的均势,使双方谁都不敢先挑起战争。
16.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但不得不正视日益强大的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2)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或逐渐形成了美苏对峙、两极格局的局面),给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造成深远的影响。
17. (1)核心内容:美苏冷战或两大阵营的对峙(美苏对峙、冷战对峙)。
(2)计划:“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目的:防止革命;控制西欧;遏制(对抗)苏联;称霸世界。
(3)评价:美苏争锋既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彼此又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军备竞赛既付出了高昂代价;又推动了科技发展。北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