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澳大利亚》教学案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地图描述澳大利亚的纬度和海陆位置,进而概括出其位置的独特性。2.知道澳大利亚主要几种特有的古老动物,并能解释古老生物的形成原因。3.从地图中获得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及其分布特点。4.初步学会从地形和气候等因素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原因。教学重难点1.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特征。2.澳大利亚古老生物的形成原因。3.发达的养羊业和工矿业。4.人口、经济分布与环境的关系。教学方法本课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展学生的地理素养为目的,采用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讲授法、发现法、交流合作学习法、多媒体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法。注重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给学生动眼、动 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启发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我要学”的主人翁姿态投入学习,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乐学”。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大家喜不喜欢旅游啊?你喜欢去哪个国家? 个性化修改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神奇、美丽而又富饶的国家,大家想不想去看看?(课件演示:澳大利亚风光)引人课题——澳大利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澳大利亚概况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结合大洋洲政区图和澳大利亚轮廓图了解澳大利亚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通过澳大利亚的总人口、总面积了解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特点。通过阅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了解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并找出堪培拉、悉尼、墨尔本三大城市的位置。结合澳大利亚地形图,了解澳大利亚自西向东三大地形区。并填表:地区 地形 名称西部中部东部结合课本自流井示意图,分析澳大利亚中部自流井的成因。根据澳大利亚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结合澳大利亚气候图,了解澳大利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个性化修改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合作探究:【探究问题】澳大利亚的人口为什么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教师精讲点拨】人口的分布和地形、气候、交通、经济等方面有很大的关系,同学们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要充分结合澳大利亚的地形图、气候图来思考。【探究结论】(1)、气候条件:受来自海洋的暧湿气候影响,气候温暖湿润。(2)、交通条件:东南沿海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3)、历史和经济:英国移民首先到达地,开发时间早。(二)学习任务二:澳大利亚古老的动物1、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1)出示图片:澳大利亚国徽图,引导学生观察澳大利亚国徽图上的两种特有动物——袋鼠和鸸鹋。(2)出示图片:了解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的动物。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合作探究:【探究问题】澳大利亚古老生物的形成原因。【教师精讲点拨】澳大利亚古老动物的形成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同学们可结合澳大利亚的海陆变迁及自然环境的变化来分析。(课件演示:大陆漂移)【探究结论】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6500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立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环境比较单一,生物的进化速度减慢,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天敌,就能够生存至今。(三)学习任务三: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1、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1)澳大利亚为什么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2)澳大利亚为什么又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从地形和气候等因素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原因。【教师精讲点拨】畜牧业的发展和地形、气候、水源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同学们可结合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来分析。【探究结论】①草原肥美,分布广;②地下水丰富;③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繁殖;学以致用、拓展延伸根据学习到的分析人口分布的方法,来分析一下中国的人口分布规律。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个性化修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从地形、气候、交通、经济等方面来分析一个国家的人口分布,学会了从地形、气候、水源等方面来分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农牧业的分布,从资源、交通等方面来分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的分布,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地理特征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所以,同学们以后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打开思维,多角度的思考、分析,最后才能总结出正确答案。巩固练习、达标检测见《综合能力训练》板书设计澳大利亚概况澳大利亚古老的动物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教学反思【学后反思】1、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加好、一般、较差):。2、我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3、我学到的主要方法:。4、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