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走进微观 教学目标: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知道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数量级的概念。 教学重点: 1.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1.学生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的建立。 2.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收集资料法、讨论法、交流法。 教学用具:课件、实物投影仪、图片、动画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从无垠的宇宙到微小的粒子,物质以各种形态展现着,从自然界中我们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宇宙,再往下的银河系太阳系,再往下到我们的地球和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借助一些仪器我们还能看见细胞等。那这些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板书: §11.1走进微观 二、新知探索,稳步推进 我们的祖先和其他国家的祖先对这块的思索和猜想。 展示硅图片,和硅原子图片以及双螺旋结构 分子的定义和由来 (板书:一、 分子) 介绍分子的数量级,通过比喻和身边事物感知分子原子数量级。 那分子还可以再分吗? 三、合作共建、经历过程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及时通报做好同学的姓名,激励孩子提高做题速度。 分子还可以再分吗? (板书:一、 分子、原子) 介绍多原子分子和单原子分子 介绍汤姆孙发现电子的大致过程,何枣糕模型。 (板书:二、电子,汤姆孙,卢瑟福) 通过动画介绍卢瑟福发现原子核的大致过程,核式模型。 通过动画展示原子的构成 以水为例,感受从水到水分子到原子核和电子的过程。 反复感受微观粒子的数量级 质子和中子还可以再分吗? 介绍夸克等粒子 介绍粒子加速器等仪器 四.小试牛刀,课堂小练习 五.课堂小结、构建网络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11.1走进微观 一、分子,原子 电子(带负电) 原子 质子(带正电) 二、电子 原子核 汤姆孙 卢瑟福 中子(不带电) 三、夸克 八、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