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2)学会“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学会在同侧力、异侧力、力的方向不同等情况下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技能,记录、处理数据,最后归纳得出结论。 2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过程,运用实验归纳法得出结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的活动,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养成团队协作的良好习惯。 (2)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墨经》对杠杆平衡条件的论述,了解《天工开物》中关于古代劳动人民使用简单机械的情况等,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三.教具准备 带有刻度的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弹簧夹、杆秤 水果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 情景 教师演示用杆秤称量水果质量。移动秤砣的位置,当杆秤静止时,秤砣所在位置的示数就是水果的质量。 由此引入杠杆的平衡状态:使用杠杆时,如果杠杆静止不动或绕支点匀速转动,那么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新课 设问: 请学生根据这个情景猜测杠杆平衡的条件可能是什么。 活动卡 指出:在实验中加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是任意假定的。 在读取力臂值时, 设问:在实验中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知道学生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合理的运算,最后归纳结论 提示:多次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具普遍性 式子表明,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活动1 由两位学生演示用杆秤称量两堆不同质量的水果。当所称量的水果质量更大时,秤砣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杆秤才能平衡。 学生猜测可能与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有关。 学生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 用带刻度的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弹簧夹、铁架台 (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将钩码挂在杠杆两侧的弹簧夹上,调节钩码的个数或在杠杆上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仍然平衡。记录下力和力臂的数值。 讨论:若杠杆静止在倾斜位置上是否平衡? 分析数据进行比较,初步结论:当杠杆平衡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实验2: (2)把钩码挂在杠杆的弹簧夹上,在同一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改变钩码的个数或测力计在杠杆上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仍然平衡。记录下力和力臂的数值。 分析数据进行比较,初步结论:当杠杆平衡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综合上述实验,杠杆的平衡条件:当杠杆平衡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或 F1/F2=L2/L1 通过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规律能力。 实验过程中,要放手让学生做,学会同侧施力、异侧施力、力的方向不同等情况下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技能,并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拓展 实验室的天平和杆秤都是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的。 关于杠杆的工作原理,我们的祖先早就研究过。《墨经》中就有关于天平平衡的记载。 阅读教科书第5页“你知道吗?”,了解《墨经》中的记载和长沙出土的古天平铜环权。 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