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 教学目的 1.建立能量的初步概念;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它们大小的因素;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知道弹性势能;知道机械能及其单位。 2.解动能、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能用实例说明物体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用能量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4.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具 演示用:斜横,钢球,滚摆,单摆,弹簧,木球。 学生用:铁架能,细线,橡皮泥。 重点、难点 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原理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满足什么条件的物理物体具有能? 演示钢球从斜横上滚下,斜槽的倾角应尽量小些。滚下来时推动木球。(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菌,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提问:1.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怎么判断策略势能大小的变化? 3.当钢球滚到斜槽上的某一点时,钢球具有什么能?比较该位置和起始位置和钢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 总结,指出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二、进行新课 第一部分 1.能的概念 复习功的概念,推动粉笔合在讲桌上移动一段距离,分析重力是否做功,推力是否做功。强调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出示教材图1-1实验装置,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引导学生分析在碰撞木块的过程中,钢球是否做功?讲述: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 2.动能 概念: 归纳:学生列举的事例,引出动能的概念,如运行的列车、流动的河水、奔跑的运动员…… 说明:物体由于运动而能够做功,它们具有的能量叫动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有动能。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的多少不尽相同,如微风只能使树枝轻轻动,而飓风却能把大树连根拔起。 学生实验:略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结论: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3.势能 重力势能 概念:高处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演示实验:将两价目质量相关10倍的砝码用棉线吊在同一高度的铁架台上方,并将两根相同的铁钉插在硬肥皂上,放在铁架台的下方。让两个磕码对准铁钉,用火柴烧断棉线。 组织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讨论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物体位于同一高度,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大;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位置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引导学生讨论“想想议议” 弹性势能 概念:学生思考发生形变的物体是否能够做功? 讲解: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影响因素: 演示课本1—4实验。启发学生由实验现象总结出实验结论: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4.机械能 动能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物体具有动能,可以说具有机械能;物体具有势能,也可以说有机械能;物体现时具有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加在一起就是物体的机械能。 小结:引导学生归纳 能量、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 第二部分 1.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演示滚摆实验 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讨论: 摆轮升到顶点时,具有什么能? 摆轮在下降过程中,速度怎么样变化?能量怎么样变化? 摆轮在上升过程中,速度怎么样变化?能量怎么样变化? 总结学生发言:略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做实验 单摆实验 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是怎么样相互转化的。 教师补充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能量转化的过程。 A.骑自行车下坡时,不踩脚踏板,速度也越来越快,为什么?骑自行车上坡前往往要紧蹬几下,为什么? B.过山车的机械能变化 C.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 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分析 略 2.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 演示1-7的实验3。实验进在水平槽的末端加一弹簧,使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更加明显,增加实验的可见度。 实验分两步进行 略 引导学生分析: 从木球压缩弹簧开始,到弹簧弹性形变最大,木球的动能怎么样变化?弹簧的弹性势能怎么样变化?能量怎么样转化? 从弹簧形变最大到弹簧恢复原状,木球的动能怎么样转化?弹簧的弹性势能怎么样转化?能量怎么样转化? 学生回答并得出结论: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讨论“想想议议” 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讨论: 为什么木板上是圆斑而不是黑点? 发生弹性形变的皮球具有的弹性势能是从哪里来的? 皮球反跳有向上的速度,即具有动能,这个动能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明确后,教师进一步引申:乒乓球落在地板上会反跳起来,钢球落 在钢板上也会反跳起来,乒乓球和钢球反跳时的动能是怎么样转变来的? 讲解略 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动能和弹性势能是怎么样相互转化的。补充实例:跳板跳水;撑竿跳高 第三部分 学生讨论自然界的机械能有哪些,你知道在哪些方面有利用机械能 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本课内容: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教师补充: 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必定有动能和势能各自的变化,鸸是此增彼减 动能的增减变化,要以物体速度的增减来判断。 重力势能的变化,要以物体离地面高度的增减来判断。 弹性势能的增减,要根据弹性形变大小的变化。 板书设计 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 能量 初步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 (能) 单位:焦耳(J)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势能 重力势能 高处的物体具有的能量 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高度 弹性势能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 影响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 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滚摆 下降时 重力势能 变 动能 运动的木球把弹簧压弯: 上升时 动能 变 重力势能 木球的动能 变 弹性势能 单摆 高变低 重力势能 变 动能 弹簧把木球弹回: 低变高 动能 变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变 动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