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专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知识梳理 1.燃烧与灭火 (1)燃烧: 燃烧 概念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 的剧烈的 。 条件 ① 、② 、③ (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① ;② 。 灭火 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之一即可):① ;② ;③ 。 一些灭火事例采用的灭火方法及其原理 灭火事例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森林或草原着火 将大火蔓延路线前面的树木或草清除 熄灭燃气灶火焰 油锅着火 熄灭酒精灯 酒精灯打翻着火 住宅失火 用高压水枪灭火 熄灭蜡烛 用嘴吹灭 2.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 而引起爆炸。 (2)爆炸的条件:① ;② ;③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 (3)防范爆炸的措施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 。 ②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和煤矿的矿井内要注意 。 ③当室内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泄漏时,不能接打电话或触动电器开关,应先 ,开窗通风。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 的变化,而 的变化通常表现为 的变化,即有吸热现象或 发生。 吸热反应:碳和二氧化碳反应 。 放热反应:燃料的燃烧、金属与酸的反应、 、缓慢氧化、生石灰与水的反应等。 4.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化石燃料 ①煤:主要含 元素,经干馏可得到 、 和 ,此过程属于 变化。 ②石油:主要含 元素,经 得到汽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此过程属于 变化。 ③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的大量排放加剧温室效应, 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酸雨,燃烧不充分,产生 等。 (2)新能源 ①氢气 优点: 、 和 ,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缺点: 。 ②乙醇 俗称酒精,化学式为 ,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可燃冰 主要成分为 水合物,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 ④其他 沼气(主要成分为 )、太阳能、 、 、核能、潮汐能等。二、考点透视 考点1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例1 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 B.炒菜时油锅起火,向锅中放入较多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 C.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例2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 C.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D.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砍伐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势 考点2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例3 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 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露位置 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 例4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携带的物品是( ) A.鞭炮 B.纸巾 C.汽油 D.酒精 考点3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例5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能量 B.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 C.人们使用化石燃料通常是利用它燃烧产生的热量 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考点4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例6 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汽车燃料改用压缩天然气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B.石油炼制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C.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CO2 D.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例7 相同条件下,n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见表。 燃料(气态) CO H2 CH4 热量(KJ) 282.6 285.8 890.3 从等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析,最适合家庭使用的燃料是 。 (2)CO与其它燃料相比的主要缺点是 。 (3)氢能的优点是 (写一条),还没有被大规模使用的原因是 。 三、课堂训练 1.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 ) A.大理石 B.小木条 C.玻璃 D.泥沙 2.火灾救援离不开化学知识,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路线前清理出一片隔离带,大火会逐渐熄灭。该灭火方法的原埋是( ) A.隔绝氧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以上都有 3.能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氢能 B.核能 C.石油 D.风能 4.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烧锅炉用的煤加工成粉末状,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灭火 C.发现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即可燃烧 5.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 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将灯芯拨得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6.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信号实现全球覆盖。发射用的火箭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关于该燃料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热值高,推力大 B.反应方程式是2H2+O2 点燃 2H2O C.绿色无污染 D.贮存、运输和加注都容易 7.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资料:棉花的着火点为21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步骤1:将U型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打开K2,关闭K1,从a口通入氧气,U型管两端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2:关闭K2,打开K1,从b口通入二氧化碳,看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然后将U型管放入盛有80℃热水的烧杯中,两端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3:打开K2,关闭K1,从a口通入氧气,右端白磷先燃烧,一会儿棉花开始燃烧,此时左端棉花没有燃烧。 (1)步骤2中,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 (2)步骤3中,右端棉花燃烧的原因是 。 (3)依据上述实验,完成下表: 该实验可以证明的燃烧条件 对应现象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步骤2中的白磷不燃烧,步骤3中的白磷燃烧 参考答案 一、知识梳理 1.(1) 燃烧 概念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发光 、 放热 的剧烈的 氧化反应。 条件 ① 可燃物 、②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① 要有足够的氧气 ;② 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 (2)①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②隔绝氧气 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 灭火事例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森林或草原着火 将大火蔓延路线前面的树木或草清除 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熄灭燃气灶火焰 关闭阀门 油锅着火 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 熄灭酒精灯 用灯帽盖灭 酒精灯打翻着火 用湿抹布盖灭 住宅失火 用高压水枪灭火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熄灭蜡烛 用嘴吹灭 2.(1)气体体积迅速膨胀 (2)①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 ②与氧气接触 (3)① 检验气体的纯度 ②严禁烟火 ③关闭燃气阀门 3.(1)能量 能量 热量 放热现象 (2)C+CO2 高温 2CO 中和反应 4.(1)①碳 焦炭 煤焦油 焦炉煤气 化学 ②碳和氢 分馏 物理 ③甲烷 CH4+2O2 点燃 CO2+2H2O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 ①来源广 热值大 无污染 2H2+O2 点燃 2H2O 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②C2H5OH C2H5OH+3O2 点燃 2CO2+3H2O ③甲烷 ④CH4 风能 地热能 生物质能 二、考点透视 例1 C 例2 D 例3 A 例4 B 例5 A 例6 C 例7 (1)CH4 (2)CO有毒 (3)产物无污染 氢气制取成本高或贮存困难 三、课堂训练 1.B 2.B 3.C 4.D 5.B 6.D 7.(1)排尽U形管内的氧气 (2)棉花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因为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3) 该实验可以证明的燃烧条件 对应现象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步骤1中的白磷不燃烧,步骤3中的白磷燃烧 与氧气接触 步骤2中的白磷不燃烧,步骤3中的白磷燃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