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试卷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四川达州中考】下面是东北大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迁移的路线。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东北大学前两次迁移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 ) 1923年在沈阳成立1931年迁往北平1937年迁往开封1938年迁往四川 A.北伐战争;西安事变 B.伪“满洲国”成立;一·二八事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华北事变;八一三事变 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3.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经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再退让,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上述谈话内容表明蒋介石( ) A.要寻求美国的援助 B.要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 C.要抗击日本侵略者 D.要组建南京国民政府 4.1938年1月11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电文中称:“据可靠的目击者直接计算及可信度极高的一些人来函,充分地证明:日军的所作所为使不下30万的中国平民遭杀戮。”这场惨绝人寰的杀戮发生在( ) A.上海 B.北平 C.南京 D.天津 5.下列历史材料反映的军队称号,出现在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以下史实可以证明日本离我们‘最远’的是( ) ①南昌起义 ②九一八事变 ③卢沟桥事变 ④平津战役 ⑤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 7.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前,国际条件虽然不利,但仍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B.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 C.中国抗战的正义性 D.日本的战略失误 8.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 ) A.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9.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日本( ) A.走上法西斯道路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实行明治维新 10.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回到伦敦时挥舞着文件,宣称:“我们这一代的和平已经得到保证。”他手里的文件是( )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慕尼黑协定》 D.《联合国家宣言》 11.“1941年12月8日,美国和大不列颠向日本宣战,三天以后,德国和意大利向美国宣战……至此,一场全球战争形成了。”这种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B.空前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 C.德军发动凡尔登战役 D.日本偷袭珍珠港 12.学习历史需要清晰的时序感。小王同学绘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年代尺”,请帮他在其中①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 A.《三国同盟条约》签订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雅尔塔会议召开 13.经历200天的大会战,到1943年2月,苏联红军共歼敌150多万人,给德国法西斯以致命打击,苏德战争从此发生根本性转折,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发生决定性的变化。这次大会战是( ) A.阿拉曼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战役 14.“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之内,苏俄(联)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日本)千岛群岛让与苏俄(联)。”载有该内容的协定出自( ) A.巴黎和会 B.慕尼黑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5.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B.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3分) (3)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2分)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回顾历史】 材料一 (1)法西斯侵略在战争初期能屡屡得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二 如表: 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历时 4年 6年 参战国家 30多个 60多个 卷入人口 15亿多 约20亿 伤亡人数 3 000多万 6 000多万 经济损失 3 300多亿美元 4万多亿美元 (2)结合表格的数据,请你概括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4分) 【认识历史】 材料三 1970年12月7日,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勃兰特访问德国纳粹曾经侵略的波兰,在华沙犹太人殉难纪念碑前,这位总理在敬献花圈后,突然下跪,这成为德国与邻国历史上最为震撼人心的一幕。(图一) 材料四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此处供奉着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犯下战争罪的战犯灵位)引发中、朝、韩等国强烈谴责,美国对此也表示遗憾。(图二) (3)对比以上材料,德日两国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罪魁祸首,对待战争历史问题的态度有何不同?(4分) 【感悟历史】 (4)战争是残酷的、损失是惨重的、教训是深刻的。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应该从两次世界大战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呢?(4分) 18.【四川乐山中考】20世纪初以来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硝烟已经殆尽,却给整个人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今天,我们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15分) 【忆战争之殇】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一览表 名称 时间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 4年多 30多个 15亿 0.3亿 3 300多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6年多 60多个 20亿 0.6亿 4万多亿美元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上表所示内容说明了什么?两次世界大战都有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作战,分别说出各自对立的集团名称。(4分) 【析战争之果】 材料二 1919年1月至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宫举行所谓“和平会议”,史称“巴黎和会”。英、法、美三国首脑操纵了这次会议。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是会议讨论的中心问题。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100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它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摘自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根据材料二、三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巴黎会议上签订的哪个条约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概括该条约对中国主权的损害。(4分) 【思战争之悟】 材料四 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他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谈到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尤其是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后。看到“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以及“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他指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摘编自李慧军《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审视“家国情怀”》 (3)材料四所示内容说明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渴望和平,拒绝战争的共同期望。根据材料并结合实际说说我国为此作出的大国担当。(4分)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学习和传承五四精神。说说我们广大青少年应该如何践行五四精神。(3分) 19.反思历史,反省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具有深远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二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经过激烈斗争,1946年5月3日正式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这次审判最终确认侵略战争为国际法上的犯罪,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侵略战争的28名甲级战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东条英机等7名主要甲级战犯被判死刑。后来,由于美国急欲把日本变成反共的东方前哨阵地,对日本战犯竭力庇护和大批释放,到1958年4月7日,所有未服满刑期的战犯都得到了赦免。 ——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材料一中“野蛮和残暴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其“野蛮和残暴”的行径有哪些(举两例)?(5分) (2)请举例说明“联合国家”如何开展“共同的斗争”。(2分) (3)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背景是什么?中国法官能排在审判席前列的原因有哪些?(4分)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认识。(4分)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试卷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四川达州中考】下面是东北大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迁移的路线。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东北大学前两次迁移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 C ) 1923年在沈阳成立1931年迁往北平1937年迁往开封1938年迁往四川 A.北伐战争;西安事变 B.伪“满洲国”成立;一·二八事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华北事变;八一三事变 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B )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3.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经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再退让,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上述谈话内容表明蒋介石( C ) A.要寻求美国的援助 B.要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 C.要抗击日本侵略者 D.要组建南京国民政府 4.1938年1月11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电文中称:“据可靠的目击者直接计算及可信度极高的一些人来函,充分地证明:日军的所作所为使不下30万的中国平民遭杀戮。”这场惨绝人寰的杀戮发生在( C ) A.上海 B.北平 C.南京 D.天津 5.下列历史材料反映的军队称号,出现在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的有( B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以下史实可以证明日本离我们‘最远’的是( B ) ①南昌起义 ②九一八事变 ③卢沟桥事变 ④平津战役 ⑤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 7.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前,国际条件虽然不利,但仍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 A.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B.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 C.中国抗战的正义性 D.日本的战略失误 8.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 D ) A.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9.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日本( A ) A.走上法西斯道路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实行明治维新 10.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回到伦敦时挥舞着文件,宣称:“我们这一代的和平已经得到保证。”他手里的文件是( C )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慕尼黑协定》 D.《联合国家宣言》 11.“1941年12月8日,美国和大不列颠向日本宣战,三天以后,德国和意大利向美国宣战……至此,一场全球战争形成了。”这种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D ) A.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B.空前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 C.德军发动凡尔登战役 D.日本偷袭珍珠港 12.学习历史需要清晰的时序感。小王同学绘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年代尺”,请帮他在其中①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C ) A.《三国同盟条约》签订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雅尔塔会议召开 13.经历200天的大会战,到1943年2月,苏联红军共歼敌150多万人,给德国法西斯以致命打击,苏德战争从此发生根本性转折,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发生决定性的变化。这次大会战是( C ) A.阿拉曼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战役 14.“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之内,苏俄(联)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日本)千岛群岛让与苏俄(联)。”载有该内容的协定出自( C ) A.巴黎和会 B.慕尼黑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5.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主要的影响是( B ) A.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B.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2分) “九一八”事变。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3分) “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3)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2分) 南京大屠杀。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2分) 表示强烈的愤慨和严正抗议;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牢记历史,珍爱和平;面向未来、加强合作;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回顾历史】 材料一 (1)法西斯侵略在战争初期能屡屡得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英、法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反法西斯国家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材料二 如表: 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历时 4年 6年 参战国家 30多个 60多个 卷入人口 15亿多 约20亿 伤亡人数 3 000多万 6 000多万 经济损失 3 300多亿美元 4万多亿美元 (2)结合表格的数据,请你概括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4分) 历时时间长;涉及的范围广;都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认识历史】 材料三 1970年12月7日,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勃兰特访问德国纳粹曾经侵略的波兰,在华沙犹太人殉难纪念碑前,这位总理在敬献花圈后,突然下跪,这成为德国与邻国历史上最为震撼人心的一幕。(图一) 材料四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此处供奉着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犯下战争罪的战犯灵位)引发中、朝、韩等国强烈谴责,美国对此也表示遗憾。(图二) (3)对比以上材料,德日两国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罪魁祸首,对待战争历史问题的态度有何不同?(4分) 德国正视历史,反思历史;日本歪曲历史,否认侵略战争。 【感悟历史】 (4)战争是残酷的、损失是惨重的、教训是深刻的。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应该从两次世界大战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呢?(4分) 要正视历史,深刻反省战争罪行;团结就是力量;不能纵容侵略,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求得共同发展;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威胁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18.【四川乐山中考】20世纪初以来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硝烟已经殆尽,却给整个人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今天,我们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15分) 【忆战争之殇】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一览表 名称 时间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 4年多 30多个 15亿 0.3亿 3 300多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6年多 60多个 20亿 0.6亿 4万多亿美元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上表所示内容说明了什么?两次世界大战都有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作战,分别说出各自对立的集团名称。(4分) 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VS协约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轴心国集团VS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析战争之果】 材料二 1919年1月至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宫举行所谓“和平会议”,史称“巴黎和会”。英、法、美三国首脑操纵了这次会议。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是会议讨论的中心问题。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100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它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摘自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根据材料二、三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巴黎会议上签订的哪个条约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概括该条约对中国主权的损害。(4分) 《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规定把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移交给日本。 【思战争之悟】 材料四 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他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谈到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尤其是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后。看到“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以及“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他指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摘编自李慧军《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审视“家国情怀”》 (3)材料四所示内容说明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渴望和平,拒绝战争的共同期望。根据材料并结合实际说说我国为此作出的大国担当。(4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一带一路等。(答两点即可)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学习和传承五四精神。说说我们广大青少年应该如何践行五四精神。(3分) 热爱祖国;勇于担当;砥砺奋斗等。 19.反思历史,反省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具有深远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二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经过激烈斗争,1946年5月3日正式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这次审判最终确认侵略战争为国际法上的犯罪,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侵略战争的28名甲级战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东条英机等7名主要甲级战犯被判死刑。后来,由于美国急欲把日本变成反共的东方前哨阵地,对日本战犯竭力庇护和大批释放,到1958年4月7日,所有未服满刑期的战犯都得到了赦免。 ——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材料一中“野蛮和残暴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其“野蛮和残暴”的行径有哪些(举两例)?(5分) 力量:德、意、日法西斯。表现: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焚烧书籍;日本法西斯制造南京大屠杀等(德、意、日法西斯野蛮和残暴的事件均可)。 (2)请举例说明“联合国家”如何开展“共同的斗争”。(2分) 略。 (3)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背景是什么?中国法官能排在审判席前列的原因有哪些?(4分) 背景:日本法西斯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结束。原因: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认识。(4分) 使日本承担战争责任,反思战争,走上和平发展道路(或“肯定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对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但由于审判不彻底,给日本右翼势力留下死灰复燃的土壤。(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