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七单元 历史与社会全一册·综合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下第七单元 历史与社会全一册·综合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达标检测试卷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湖南株洲中考】张敏同学学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课后,绘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示意图,留有①②对应的内容用于考考其他同学,四位同学提供的答案如下,正确的是(  )
A.李同学:①马克思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B.钱同学:①邓小平理论 ②毛泽东思想
C.孙同学:①邓小平理论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赵同学:①马克思主义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请你选出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 )
A.中共一大——1921年在北京召开
B.遵义会议——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C.中共七大——选出了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D.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是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六大
4.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是我国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二十年前,城市居民普遍用的还是自行车,而今摩托车已经普及,小汽车也已经进入城市一般家庭。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A.我国已不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C.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5.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话表述的意思包括(  )
①世界经济联系日趋密切,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②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利益分配不均 ③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④全球化潮流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下列反映的是1999年全球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的分布,可以从表格得出的认识是(  )
国家(集团) 美国 欧盟 日本 加拿大 韩国 中国 巴西 其他
总部数量 179 148 107 12 12 10 3 29
A.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失去发展机会   B.高新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
C.经济全球化中强国处于主导地位   D.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
7.某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主要职能是组织、管理、运作、协调成员国贸易之间所产生的各种问题。这个组织是(  )
A.欧洲联盟   B.世界贸易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
8.自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的累计贡献率超过20%,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贡献国,成为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部分。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我国已基本实现现代化 ③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与世界共赢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如图所示“?”处应该填入(  )
A.单极世界格局   B.冷战对峙格局 
C.全球化趋势   D.多极化趋势
10.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  )
①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世界总体趋向缓和 ④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它表明欧共体朝着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使欧洲发展趋势“脱胎换骨”。这里的“脱胎换骨”是指(  )
A.欧洲取得世界局势的主导地位   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C.由经济联合向政治联合发展   D.彻底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
12.【广西北部湾中考】如图的这座雕塑坐落在联合国总部的花园内,它隐喻了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  )
A.协调国际经济关系
B.保护世界知识产权
C.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D.重建战后国际新秩序
13.右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
B.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C.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D.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促进
14.科技的进步带动时代的变迁,不断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开拓广阔前景。下列因科技革命引起的时代变迁,正确的一组是(  )
A.蒸汽时代——工场手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电气时代
B.工场手工业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C.电气时代——蒸汽时代——信息时代——工场手工业时代
D.信息时代——电气时代——工场手工业时代——蒸汽时代
15.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时,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中、俄等国实力的不断增强,有利于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B.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军事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C.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D.中国应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促进经济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世界格局不断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二
材料三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1)材料一中“战争才刚刚开始”的寓意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图示中的环状结构体现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在世界格局的“过渡期”,“权力”的转移趋向。面对这一现状,中国应该如何应对?(6分)
17.世界上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其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990年后,全球经济开始为公众所注意,国家间贸易的扩大,对外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自由流动,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政府干预的减少和新型合作的出现,通信技术的进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1995年世贸组织建立,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舞台,拥有行使决定的权力。
——摘自齐格勒的《新全球史》
材料二 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
——摘编自陈伟光《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
材料三 信任是国际关系中最好的粘合剂……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
——2019年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讲话
(1)据材料一,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21世纪初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事件。(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当前逆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利影响。(6分)
(3)据材料三,指出影响2019年全球经济走势的最大因素。谈谈如何让经济全球化惠及世界人民。(4分)
18.18世纪以来,世界先后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促使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革。观察有关科技革命的示意图——向“距离”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1)请写出A、B两个时代的名称。(4分)
(2)图①、图②中的科技成果分别是谁发明的?请写出这两项发明的动力来源。(8分)
(3)图③反映的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分)
(4)中国紧跟时代步伐,试列举两例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的重大科技成果。(6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也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摘编自中共十九大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精神”的理解。(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7分)
第七单元达标检测试卷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湖南株洲中考】张敏同学学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课后,绘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示意图,留有①②对应的内容用于考考其他同学,四位同学提供的答案如下,正确的是( C )
A.李同学:①马克思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B.钱同学:①邓小平理论 ②毛泽东思想
C.孙同学:①邓小平理论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赵同学:①马克思主义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请你选出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 D )
A.中共一大——1921年在北京召开
B.遵义会议——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C.中共七大——选出了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D.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是在( C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六大
4.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是我国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二十年前,城市居民普遍用的还是自行车,而今摩托车已经普及,小汽车也已经进入城市一般家庭。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D )
A.我国已不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C.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5.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话表述的意思包括( A )
①世界经济联系日趋密切,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②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利益分配不均 ③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④全球化潮流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下列反映的是1999年全球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的分布,可以从表格得出的认识是( C )
国家(集团) 美国 欧盟 日本 加拿大 韩国 中国 巴西 其他
总部数量 179 148 107 12 12 10 3 29
A.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失去发展机会   B.高新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
C.经济全球化中强国处于主导地位   D.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
7.某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主要职能是组织、管理、运作、协调成员国贸易之间所产生的各种问题。这个组织是( B )
A.欧洲联盟   B.世界贸易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
8.自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的累计贡献率超过20%,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贡献国,成为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部分。这表明( B )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我国已基本实现现代化 ③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与世界共赢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如图所示“?”处应该填入( D )
A.单极世界格局   B.冷战对峙格局 
C.全球化趋势   D.多极化趋势
10.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 D )
①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世界总体趋向缓和 ④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它表明欧共体朝着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使欧洲发展趋势“脱胎换骨”。这里的“脱胎换骨”是指( C )
A.欧洲取得世界局势的主导地位   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C.由经济联合向政治联合发展   D.彻底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
12.【广西北部湾中考】如图的这座雕塑坐落在联合国总部的花园内,它隐喻了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 C )
A.协调国际经济关系
B.保护世界知识产权
C.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D.重建战后国际新秩序
13.右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D )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
B.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C.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D.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促进
14.科技的进步带动时代的变迁,不断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开拓广阔前景。下列因科技革命引起的时代变迁,正确的一组是( B )
A.蒸汽时代——工场手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电气时代
B.工场手工业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C.电气时代——蒸汽时代——信息时代——工场手工业时代
D.信息时代——电气时代——工场手工业时代——蒸汽时代
15.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时,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B )
A.中、俄等国实力的不断增强,有利于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B.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军事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C.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D.中国应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促进经济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世界格局不断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二
材料三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1)材料一中“战争才刚刚开始”的寓意是什么?(2分)
美国将推行以遏制苏联为核心的冷战政策(或实行冷战)。
(2)材料二图示中的环状结构体现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4分)
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实力。
(3)依据材料三,指出在世界格局的“过渡期”,“权力”的转移趋向。面对这一现状,中国应该如何应对?(6分)
趋向:从传统欧美强国向新兴大国转移。应对:深化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加强区域合作;加强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等。(答出两项即可)
17.世界上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其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990年后,全球经济开始为公众所注意,国家间贸易的扩大,对外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自由流动,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政府干预的减少和新型合作的出现,通信技术的进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1995年世贸组织建立,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舞台,拥有行使决定的权力。
——摘自齐格勒的《新全球史》
材料二 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
——摘编自陈伟光《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
材料三 信任是国际关系中最好的粘合剂……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
——2019年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讲话
(1)据材料一,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21世纪初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事件。(4分)
原因:科技革命推动。事例: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据材料二,指出当前逆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利影响。(6分)
表现:英国脱欧、美国退出TPP以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不利影响:妨碍国际贸易自由化;阻碍了各国经济的合作;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3)据材料三,指出影响2019年全球经济走势的最大因素。谈谈如何让经济全球化惠及世界人民。(4分)
因素:中美关系(或中美贸易战)。途径:坚持信任合作;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协同联动;坚持公平包容。
18.18世纪以来,世界先后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促使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革。观察有关科技革命的示意图——向“距离”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1)请写出A、B两个时代的名称。(4分)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2)图①、图②中的科技成果分别是谁发明的?请写出这两项发明的动力来源。(8分)
史蒂芬森;莱特兄弟。蒸汽机;内燃机。
(3)图③反映的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分)
第三次科技革命。
(4)中国紧跟时代步伐,试列举两例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的重大科技成果。(6分)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等。(答出任意两例即可)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也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摘编自中共十九大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精神”的理解。(2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7分)
例: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学生,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实践能力,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和才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