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导学案【学习目标】要点必背课标细化人最基础的权利、姓名权、肖像权受法律保护、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不可侵犯了解人身权利的基本类型。识别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框架体系】心素养【知识梳理】知识点一 生命健康俱可贵1.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______________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依据民法典,自然人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格权以及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身份权,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人们在生活中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_______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关系到个人的______________生活质量,也关系到______________。民法典把这三项权利置于人格权编的前列。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知识点二 姓名肖像受保护3.______________是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利。姓名是我们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区的符号,因此,姓名总是与特定个人相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自然人有权依法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不得违背______________。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4.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由父母决定其姓名,成年后有权自己决定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姓名,但是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此外,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简称等,参照姓名权加以保护。5.自然人享有______________。肖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自然人有权依法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知识点三名誉隐私不可侵6.民事主体享有_______和_______。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社会评价。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_______、_______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_______、_______他人的荣誉。7.法律保护个人______________。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民法保护隐私权,是对宪法规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公民权利的落实。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8.个人信息与隐私权密切相关,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处理他人个人信息。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不得过度处理。法律明确保护个人信息,对于保护自然人的人身与财产权利、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判断纠错】1.自然人的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所以人格尊严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2.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均享有姓名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等权利。()3.与他人同名就是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4.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5.民法保护隐私权,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落实。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议题探究】1.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肆虐,给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200多个国家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然而,部分国家以种种借口优先救治年轻患者。2020年5月1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其发布的《新冠疫情对老年人影响》政策简报视频中表示,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给老年群体造成重大冲击,人类社会应高度重视和尊重老年人在疫情中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结合材料,运用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的知识,分析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出的相关倡议的依据。“山寨”林某某在酒吧驻唱,并且将演出的海报抄袭成歌手林某某演唱会的海报,骗取粉丝捧场。该“山寨”林某某通过这种手段,两年就获利百余万元。后来,“山寨”林某某被歌手林某某的经纪人发现并警告后,依然没有停止模仿的步伐,继续打着歌手林某某的称号赚钱。“山寨”林某某是否侵犯了该歌手的肖像权和姓名权?请说明理由。3.某服装店店主怀疑来店购物的小雨偷了店里的衣服,于是将视频截图发到网络上求“人肉搜索”。众多网民参与人肉搜索”。小雨的个人信息被曝光,同学、朋友对其指指点点,网上也是一片辱骂之声,小雨几乎因此精神崩溃。◎观察生活中人们对“一米线”的实际遵守状况,谈谈你对“一米线”的看法。◎未成年人是否有隐私?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之间如何正确处理相关的问题?◎针对网络上的“人肉搜索”现象,说说你的看法。【课堂评估】1.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地颁布新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均避开了“见义勇为”的字眼,改成了“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护自救”。这一修订表现了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________的重视和保护。( )A.隐私权B.名誉权C.生命健康权D.受教育权2.西方有一句宣传有关法律的谚语:“放出去的疯狗咬伤人,其主人是要负责任的!”这句谚语说明了( )A.公民依法享有人身自由权B.公民的自由权受法律保护C.公民的人身权不受非法侵害D.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3.某记者甲在拍摄街景时偶遇一摩登女郎路过,迅速按下快门,该照片后来被用在某少女外衣广告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可以用该照片制作广告B.甲虽未经该女郎同意,但拍摄照片并未丑化女郎,故不构成侵权C.甲未经该女郎同意拍摄并用作广告制作,侵犯了该女郎的肖像权D.甲的行为是宣扬美,不构成侵权4.王阿姨在某家电超市买了一个吹风机,使用3个月后,吹风机坏了。王阿姨到超市要求退货。超市服务员,因吹风机超过“1个月包退”的退换货规定,所以没有给王阿姨退货。王阿姨因此十分气愤,便复印一些小传单贴在超市附近的墙上,宣传这家超市出售的都是假冒伪劣商品,所售一切商品不包质量、服务态度恶劣等内容。下列对王阿姨的做法评述正确的是( )A.错误。王阿姨的行为是在打击报复这家超市,损害了超市的名誉权B.错误。王阿姨的行为违反诚实信用的原则C.错误。王阿姨的行为违反了尊重社会公德的原则D.正确。王阿姨有权对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进行评论、批评5.小虎和王军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但后来因一件小事两人产生了隔阂。这之后,王军便到处向别人述说小虎的隐私,最终引起了小虎的极度不满。上述事实中,王军侵害了小虎的( )A.名誉权B.隐私权C.姓名权D.肖像权6.2020年4月11日下午,一篇题为《太可恶!自贡成佳镇一小女孩长期遭受养母的家暴》的网帖引发网友广泛关注。12岁女孩小敏遭受养母古某的虐待,致其面部、手部、脚部等多处受伤,此案中古某侵犯了小敏的()A.生命权B.身体权C.健康权D.生存权7.某超市销售过期食品,致使一些顾客出现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该超市侵害了顾客的()A.人身权B.健康权C.隐私权D.肖像权1.2参考答案【知识梳理】1.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2.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生命社会的发展3.姓名权表现自我别于他人决定使用变更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公序良俗干涉盗用假冒4.继续使用改变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姓名5.肖像权影像雕塑绘画制作使用公开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丑化污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6.名誉权荣誉权品德声望才能信用侮辱诽谤诋毁贬损7.隐私权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刺探侵扰泄露公开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8.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合法正当必要【判断纠错】1、答案:×解析: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2、答案:×解析:依据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等权利。3、答案:×解析: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侵犯他人姓名权的表现是干涉、盗用、假冒等。与他人同名并没有侵犯他人的姓名权。4、答案:√解析:5、答案:√解析:【议题探究】1.答案:①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②老年人与年轻人应该享有同等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疫情之下谁也不能被牺牲、被拋弃,老年人的生命权、健康权也应该被重视。解析:审读材料可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的是人类社会应高度重视和尊重老年人在疫情中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回扣教材知识可知,本题可调用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地位和作用等知识作答。答案:①“山寨”林某某既侵犯了歌手林某某的肖像权,也侵犯了歌手林某某的姓名权。②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山寨”林某某利用歌手林某某的演唱会海报吸引粉丝参加自己的商演赚取佣金等行为属于侵犯歌手林某某的肖像权。③自然人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山寨”林某某没有停止模仿的步伐,继续打着歌手林某某的称号赚钱,属于冒用他人姓名的行为,侵犯了歌手林某某的姓名权。解析:本题考查肖像权和姓名权。首先要回顾教材,明确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内涵,然后据此审读材料,找出材料中相关的有效信息。答题时,要注意材料和观点的结合。3.答案:(1)“一米线”有助于提醒人们尊重个人隐私。(2)未成年人同样有隐私,法律同样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之间同样要互相尊重隐私。(3)“人肉搜索”现象通常是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课堂评估】1.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可以看出,北京、上海等地颁布新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鼓励未成年人要从实际出发,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讲究策略,切实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重视和保护,故C正确。2.答案:C解析:谚语说明了公民的人身权不受非法侵害,本题要注意人身自由权与人身权的区别。人身自由权通称“自由权”,其客体是权利人的行动,其内容是权利主体在法律范围内自主支配自己的行动,他人不得妨碍。人身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指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姓名权、肖像权等。应选C项。3.答案:C解析: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4.答案:A解析:王阿姨的行为是故意打击报复超市的行为,且所宣传内容失真,所以侵害了超市的名誉权。5.答案:B解析: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是针对私人生活中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信息,B符合题意。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身体权。本案中的小敏面部、手部、脚部等多处受伤,属于身体权遭到破坏,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排除。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人身权利。该超市销售过期食品,致使一些顾客出现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侵害了顾客的健康权,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排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