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订立合同学问大 导学案(含解析)-【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订立合同学问大 导学案(含解析)-【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简介

《3.1订立合同学问大》导学案
【学习目标】
要点必背
课标细化
1.合同的含义、类型及价值
2.合同的形式、订立过程与要求
3.有效合同的要求。
1.理解合同的含义,结合社会信用机制建设,理解合同的社会价值。
2.熟悉合同的常见形式,了解订立合同的过程和有效合同的要求,增强诚信观念,自觉履行合同,规范自身交易行为,维护诚信、健康的市场秩序。
基础
【框架体系】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生活离不开合同
1.合同的含义:合同是________之间设立、变更、终止______________的协议。
2.合同的类型:合同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运输合同等。
3.订立合同的要求:必须由订立合同的各方当事人在________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即就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以实现各自的利益。
4.鼓励合同自由的原因:一方面,自愿订立的合同可以满足市场交易者的特定需求,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增加整体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自愿订立的合同促成市场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会的信用机制。因此,法律鼓励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尊重市场交易者的合同自由,维护诚实守信的履约机制。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民事主体之间关于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宜合同法的规定。因此,我国合同法所说的合同,仅指狭义的合同,即有关财产关系的协议。
知识点二 要约承诺订合同
1.订立合同的含义:合同的订立需要当事人各方的________,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_与________。
内容合法是指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2.合同订立的步骤
(1)要约:
①含义: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在一项要约中,发出要约的一方为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为受要约人。
②意义: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为了保护受要约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稳定的交易秩序,要约人一旦发出有效要约,如果要撤销或者变更必须依法进行。
(2)承诺:
①含义: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应当由受要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其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
②意义:承诺到达对方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订立合同的过程随之结束。
3.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1)合同的效力:如果合同内容出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然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
(2)无效合同的情形及后果:如果合同的主体不适格或者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也会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
(3)有效合同的要求:订立合同的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
知识点三 立字有据更可靠
1.合同的形式: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不仅限于书面形式,还包括________形式和其他形式。
2.口头合同:口头合同是以________形式订立的合同,是当事人通过________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合同,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合同形式。
3.书面合同:书面合同是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是以________、________、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订立的合同。
4.书面合同的意义
(1)书面合同内容清晰,有利于督促各方当事人根据确定的义务履行合同。有利于守约方根据约定追究违约责任。
(2)书面合同有据可查,能够为处理合同纠纷提供明确的证据,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决。
可见,“空口无凭”未必正确,“立字为据”却实属必要,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树立合同意识。用好白纸黑字这个工具。
【判断纠错】
1.在订立合同过程中,要约就是要约邀请。


2.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要约与承诺是固定不变的。


3.订立合同就当然意味着合同生效。


4.法律采用鼓励交易原则,从宽认定无效合同


5.我们常说“空口无凭”,订立合同必须是白纸黑字的合同书才可以。(

【议题探究】
议题一 分辨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甲乙双方口头约定,甲方向乙方购买10万瓶劣酒,付款12万元,交款提货,并约定乙方须加贴名牌商标,以便甲方冒充名酒出售,合同履行时,甲借口手头一时拮据,只付了8万元即提走全部货物。乙方一再催促无着落,诉至法院。
探究1:该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探究2:应如何处理双方的纠纷?
议题二 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的异同
山东省某县教师张某2019年7月29日因与旅行社未签书面合同而上当受骗。7月15日,张某带领一家人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北京三日游。报名时,旅行社称,如不签合同可以优惠200元,张某随即答应。旅途中她发现行程安排、食宿等多方面与其承诺不相符。回来后,张某要求退款遭拒绝。随后将旅行社告到法院,但由于证据不足,无法获得赔偿。
探究1:合同的形式有哪些类型?旅行社对旅客的承诺属于哪一类型?
探究2:材料告诉我们签订书面合同有什么重要性?
【课堂评估】
1.丁某好赌,在赌场上向赌友写下欠条:欠赌债10万元。该欠条(
)
①属于有效合同
②属于无效合同
③具有法律效力
④不具有法律效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甲向乙发去一份传真,称愿以每台3000元的价格购买乙某品牌、规格的空调20台,望乙于15天内作出答复。乙于第10天以传真回复,称愿接受甲的其他条件,但价格应改为每台3500元。乙的传真属于(
)
A.要约邀请
B.承诺
C.新要约
D.对要约的撤销
3.下列哪种情形中,当事人之间产生了合同法律关系(
)
A.甲拾得乙遗失的一块手表
B.甲邀请乙看球赛,乙没赴约
C.甲将自己的一台电脑存放在乙家
D.甲鱼塘的鱼跳进了乙鱼塘
4.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一种意思表示。承诺的要件包括(
)
①承诺须由要约人或其代理人作出
②承诺必须向要约人或其代理人作出
③承诺内容必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④承诺应在要约提出后立刻作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市场经济的运行离不开各种交易活动,市场交易者参与交易活动最常见的形式是(
)
A.依法登记
B.依法交付
C.质押担保
D.订立合同
6.下列属于书面合同的是(  )
A.甲向乙借了5元钱,说好2天后还
B.甲公司与乙公司以合同书的形式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
C.甲打电话给乙商量购房事宜
D.甲把自己的一块手表交给乙保管
7.有效合同要求订立合同的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外在表示行为与内心意思相一致,并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利益。根据上述要求,下列合同中有效的是(  )
A.甲制造乙公司的假公章,冒充乙公司的销售人员,与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
B.为了扩大生产规模,甲公司与原材料供货商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
C.甲年满9周岁,经过讨价还价,将自家手机卖给邻居乙
D.甲公司以扣押人事档案相要挟,与吴某续签劳动合同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1.民事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
3.自愿 设立 变更 终止
知识点二
1.平等协商 要约 承诺
知识点三
1.口头
2.口头 口头语言
3.合同书 信件
【判断纠错】
1、答案:×
解析: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不具有法律意义。
2、答案:×
解析:合同订立的过程可概括为要约与承诺两个阶段,但在实际协商过程中,受要约人的“承诺”可能增加新的内容,如果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了要约确定的期限,此时,该项“承诺”则转化为新要约,需要原来的要约人作出承诺,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可见,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要约与承诺是可以变化的。
3、答案:×
解析: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合同的生效。如果合同内容出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如果合同的主体不适格或者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也会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
4、答案:×
解析:法律采用鼓励交易原则,从严认定无效合同,当合同效力发生争议时,尽量解释为有效。
5、答案:×
解析:除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取特定形式外,只要各方当事人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就是订立了合同。无论口头形式还是书面形式,甚至直接履行的行为都可以产生合同。
【议题探究】
议题一
探究1:提示:该合同无效。理由是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符合有效合同的构成要件,不符合合同的合法性原则。
探究2:提示:应追缴10万瓶劣酒和已收的8万元以及未付的4万元货款。
2.答案:是。材料中的广告具体明确地提出了决定餐车买卖合同内容的标的、价款等主要条款,表明了商家将与当日下单的顾客按广告内容订立合同的意思,以期唤起广告受众的承诺。可见,该广告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构成要约。
解析:本题属于简单的法律判断题,一般只需要根据材料中的法律关系事实,结合相关的法律知识就能做出判断。具体解答时,首先分析材料,提取和概括关键信息:原价5000元的餐车现半价出售;今天下单,保证供应等。其次调用教材关于要约的内容: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其中应当包含合同内容的主要条款。最后,依据上述法律知识,对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随堂训练: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无效合同。欠赌债10万元的欠条,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属于无效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②④符合题意,①③排除。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要约。在实际协商过程中,受要约人“承诺”可能增加新的内容,如果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了要约确定的期限,此时,该项“承诺”转化为新要约,C符合题意;A、B、D排除。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合同关系。合同法律关系是由合同法调整的平等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C符合题意;A、D只是不当得利的侵权民事责任关系,排除;B不属于法律调整的范畴,排除。
4.答案:B
解析: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一种意思表示,应该由受要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④中“立刻”说法绝对。
5.答案:D
解析:市场交易者参与交易活动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订立合同,故选D。
6.答案:B
解析:A项属于口头合同;C项不是合同形式;D项实际可以推定为保管合同,但也没有签订书面合同;B项合同书属于书面合同。
7.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有效合同的要求说明,甲乙签订的原材料供货买卖合同属于有效合同,B项正确。A项属于欺诈订立合同,合同无效。C项甲只有9周岁,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同无效。D项属于胁迫签订合同,合同无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