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依法行使权利 课件(27张PPT)+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依法行使权利 课件(27张PPT)+2视频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看完视频,思考:如何评价该男子行为?
第二框
依法行使权利
第三课
公民权利
(1)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2)公民依法维护权利的方式?
自主学习

行使权利有界限
易先生看着新闻:
即时的传播、海量的存储、方便的查询……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一些人造谣、传播提供了空间和渠道。从“抢盐风波”到“地震谣言”,到“武汉新型冠状病毒传言”
……网络谣言已经成为百姓深恶痛绝的“网络毒瘤”。公安机关对一些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谣言的人依法进行了处理,有关部门还依法查处了一些传播谣言的网站。
易先生看着新闻产生了以下困惑:
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是否属于自己的权利?为什么?
“散布网络谣言,警方依法查处”与“公民依法享有政治自由”
是否相违背?为什么?
易先生的日常一
言论自由≠自由言论
言论自由权的界限:
道德
法律
行使权利有界限
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是否属于自己的权利?为什么?
属于
我国宪法规定: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任何权利都有范围
不能超越界限
不能滥用权利
“散布网络谣言,警方依法查处”与“公民依法享有政治自由”
是否相违背?为什么?
易先生的日常二
易先生和朋友来到广场散步,看到了以下这一幕
思考问题,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广场舞大妈有权利跳广场舞吗?侵害了居民的权利了吗?
泼粪公民做法对吗?他应该怎么办?
广场舞大妈有权利跳广场舞吗?侵害了居民的权利了吗?
答:有,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泼粪公民做法对吗?他应该怎么办?
答:不对。他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
步骤和过程进行维权。
核心笔记
(1)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公民行使权利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含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
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
意义: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
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做法: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
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利

维护权利守程序
易先生的日常三
易先生在某商店花6000多元购买了一台电脑,使用几天就出现问题,易先生想换新或退款,但商家一直坚持只为易先生做售后维修,不同意换新或退款。但每次维修之后,过几天又出现同样情况,反反复复严重影响到了易先生的工作,并且给易先生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谈一谈:易先生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解决?
协商、调节、仲裁和诉讼等。
协商
调解
仲裁
诉讼
核心笔记
(2)公民依法维护权利的方式?
易先生找到商店负责人,将由于手机反复修理所带来的损失以及权责,与商店负责人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最终,该商店决定对易先生提供赔偿,给予一定经济上的补偿。
维权过程
原则
特点
适用范围
快速、简便
自愿、互谅
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
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协商
协商是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
但商家与易先生就赔偿事宜协议不成,产生纠纷。
易先生随即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消协获悉后高度重视,及时介入调解。
调解
调解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适用范围:广泛适用)
法律法规
和政策以及
社会公德
依据
调解人疏导劝说,
促使双方相互谅解,
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调解过程
主动、及时、便捷、经济
特点
经消协调解后仍未解决问题,易先生的朋友建议易先生采用仲裁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易先生考虑到他需与商家负责人双方自愿并达成仲裁协议,然后选一仲裁机构,易先生由于仲裁一裁终局原则拒绝了朋友的建议。
仲裁
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适用范围: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争议)
仲裁协议
法律
依据
1.婚姻、收养、
监护、扶养、
继承纠纷;
2.行政争议
以下纠纷不适用
自愿性、灵活性、快捷性、保密性、国际性
特点
易先生拒绝朋友的建议后决定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最终在法院严格的诉讼程序下,法院给出公正的判决,双方服从判决,纠纷解决,易先生的权益得到维护。
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
民事诉讼
刑事自诉
行政诉讼
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的侵犯
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争议
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
诉讼
适用范围
特点
最正规、最权威,维权的最后屏障
依据
事实、法律法规
方式
参与人
特点
适用范围
依据
协商
当事人
调解
当事人
调解人
仲裁
当事人
仲裁庭
诉讼
当事人及代理人
人民法院
维护权利的方式
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
广泛适用
合同纠纷
财产权益争议
人身、财产争议违法行政行为
快速、便捷的争议解决方式
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
最正规最权威,维权的最后屏障
法律
法律法规
和政策以及
社会公德
仲裁协议
法律
事实、
法律法规
自愿性、灵活性、快捷性、保密性、国际性
提示:
仲裁异于诉讼,仲裁需要双方自愿,是自愿型公断,
区别于诉讼等强制型公断。
司法调解
行政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
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人民调解
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本身不具有强制力,经法院确认后具有强制力
行政机关主持
法院主持
调解书具有强制力
3.2依法行使权利
一、行使权利
有界限
二、维护权利
守程序
——依法行使权利的要求
——维权的方式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单项选择
1.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
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
权利。”这是因为(
)
A.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不广泛的
B.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不真实的
C.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
2.(2020·湘西州)某村民住宅经常被小偷“光临”,财物损失很大,一气之下,他在院墙上私自拉设了电网。一天晚上,又一次“光临”的小偷不幸被电网严重击伤,该村民为此承担了刑事责任。此案告诉我们(
)
A.维护合法权益,必须正确运用合法手段
B.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可以采用一切手段加以维护
C.私人财产不受国家法律保护辣林
D.法律对小偷没有约束力
A
3.(2020·青岛)陈女士在一家健身房花费5000元办理了一张年卡,不久健身房便倒闭关门。陈女士打电话给健身房负责人要求退还所剩费用,对方拒绝退款。对此,陈女士可以
(
)
A.向当地的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自认倒霉以免引发矛盾冲突
C.通过网络对其进行人身攻击禁
D.寻求公安等执法部门的帮助
D
4
居住在小区的一位独身老太去世,留下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产,老太的两个外孙为继承这套房产发生了纠纷,并求助于该地区社会管理工作中心。在听取双方的诉求后,中心专门安排人员开展了走访调查,在掌握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上,以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双方进行了疏导劝说,最终解决了这场纠纷。上述解决纠纷的方式是(
)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B
我们大家都辛苦了
O(∩_∩)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